主宰江山(校对)第8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8/898

  俄军阵地上的枪声响亮了,尤其是俄军里的列兵,一个个端着步枪对着自己能搜寻到的国防军军官穷追猛打。
  “啪!啪!”
  “砰!砰!”
  虽然没有机枪,但几百天、几千条火枪击射的声音也密集的很。
  枪声像炒豆子一般响了起来,与那开始还击的火箭弹一同收割着国防军的生命,贪婪而又冷酷地将生命之火一个又一个地掐灭。
  一个个国防军士兵倒了下去……他们有的是胸前中弹,有的则是脑袋开花,不同的中弹部位,相同的战场命运。
  此时,双方相距只有百十米了,一些国防军士兵不再继续冲锋了,他们停止冲锋,趴在地上匍匐着开火,但更多的士兵则在后方发射的火箭弹的掩护下,向着俄军阵地猛扑上前。
  时间已经快要走到下午的四点了,这场战斗的重头戏还在后头呢。
  当两军的距离缩短到三五十米的时候,一波波如雨的手榴弹将眼前的视线完全变成火海的时候,俄军也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准备着肉搏战。
  这个战场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战死的人,另一种是活下来的人。当战斗开始的时候,他们不仅在自己而战,也都在为各自的祖国作战。
  成百上千的步枪投射出密集的弹雨,一发发不停落下的火箭弹……
  在子弹的攒射下,在弹片的纷飞下,多少国防军士兵倒在了冲锋的路上,就连带领他们冲锋的中下级军官都不例外。
  而当双方玩起了手榴弹雨的时候,当两边用手榴弹互怼的时候,这个时候彼此间拼的就是一个硬气。进攻态势的国防军要是能撑下了这口气,他们就能冲上俄军的阵地;而要是撑不住,那这次进攻就算结束了。
  一场肉搏战开启了,一场肉搏战结束了。
  当水涌的国防军退潮一样退下去之后,战场上的气氛顿时为之一松,无论是俄军军官还是俄军士兵,战后的瞬间大脑都是一片空白。
  “轰!轰!”
  天空中很快传来的炮弹撕裂空气的啸叫声,还有一枚枚拖着赤焰尾巴的火箭。中方的报复性轰击开始了。气浪裹挟着泥土木屑铺天盖地而来,耳朵里再次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浓浓的硝烟味道充塞着口鼻,整个阵地都被硝烟和尘埃笼罩起来。
  ……
  南京城里的陈鸣。
  此时的他满脑子的都在为国内的事情而揪心,国内反对百亩农庄计划的呼声已经练成了一片。之前李家自断臂膀,一定程度上让普天下的商人们知晓这个主意的根源究竟在于那儿。
  困于陈鸣在本土无与伦比的威望,声音顿时就消散了。
  但是,就在陈鸣把注意力全集中在西北战局上的时候,地方的反对声竟然再度爆发了起来,而且迅速的燃烧到了谘议局里,再后是资政院。
  陈鸣心理面的火焰在沸腾。这群不知死活的人,只知道可着劲的压榨、压榨、再压榨,就忘了暴动起来后的杀伤力吗?
  法国大革命期间,陈汉因为陈鸣的缘故,对于法兰西革命的定义从一开始就是正面的。
  这事儿很大程度上‘教育’了中国的统治阶级。
  再加上陈鸣从欧洲的历史堆里扒出了英国人的历史,还扒出了古雅典时代的‘共和’和荷兰的制度。
  中国国内关注更多地是‘思想’上的变化,是社会制度上的变革,而没有过多的谈论起革命对于人类肉体上的伤害。
  就算是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也更多是做一个笑料在看。
  没有几个人真正看到了‘革命’的杀伤力。去看看法国贵族们的下场吧,这场战争夺走了法国多少生命,多少传承悠久的大贵族在一夕之间死的干干净净?
  李世民说:“民为水,君为舟,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真的很有道理。
  当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压迫过大的时候,那得到的必然就是反抗,特别是在中国这片有着造反传统的土地上。
  虽然目前来看,中国底层阶级的收入还是不错的,陈鸣早年颁布的有保护法,已经给资本这头怪兽增添了一层羁绊。至少陈汉的底层阶级比同期的欧洲人的收入要强。而且中国的物价同比欧洲还要便宜,这就造成中国底层阶级的生活水准比欧洲同类的生活水准高出更多。
  但站在陈鸣的角度,以他的观点来看,陈汉的很多底层民众的生活那还叫一个‘水深火热’。每天工作十小时是最基本的标配,再加俩小时的加班也司空见惯。
  而拿到手的工资虽然够他们一家人吃饭的,可想要吃好穿好,想给孩子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那却是往往力不从心的。
第1067章
陈鸣‘济’天下
  现在,让小孩去上学读书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里家长的潜意思选择。因为让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那是改变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命运最简单最便利也最可行的法子。
  这就像过去千百年里中国人的那一老旧思想。
  但细思之却又有大不同。
  因为眼下读书虽然‘高贵’,这份高贵却是体验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方面,而支撑着这个‘知识’的底蕴正式过去的读书人所看不起的‘奇淫巧技’,所看不起的‘杂学百工’!
  千千万万的人改变了自己的观点,不再让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去当学徒,而是把他们送到学校里去,那为什么会如此呢?这绝不是单纯的受舆论影响。
  而是千千万万个父母的真实自我感受——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是社会的各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他们看不到这条路以外的第二条可以让自己的孩子更轻松更顺畅的走向社会的更高层、更光明的道路。
  中国的父母,中国文化、社会环境作用下的父母,那是能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人。
  后世不惜拼尽一切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得到更多的机会的父母,全中国多了去了。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所铸就的必然现象。
  那么现在也是一样。
  无数处于社会底层的中国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他们的眼光就瞄到了孩子身上。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过得比自己更好,让孩子的前途更加光明,千千万万的人思索后的结果——那就是让孩子上学。
  虽然高校的毕业生,现如今是越来越多。大学生考不上举人,甚至是秀才的传闻也不时出现在花边小报上,但却从没出现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回家种地的传闻出来。
  就算是那些死读书的书呆子们,高校毕业之后也到处是有前途的岗位等待着他们。
  唯一的变化就是这岗位的地位和权利比不上最初十年了。
  当年陈鸣刚刚推广新式教育的时候,一个高中生都能被好几家人哄抢,去考朝廷的秀才、举人,那更是手到擒来。
  可现在呢?
  高中生越来越多,大学、高校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纯粹的卖方市场早已向买方市场转变。但这绝不意味着高校生、大学生的价值就像后世那般贬值的如此厉害、彻底。这种贬值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打个折扣,黄金变成了白银,白银变成了铜钱,但钱那依旧是钱,不是垃圾。
  只要孩子能读书读出来,那就是希望。
  读书就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纵观整个社会,它的投入最小,回报最高,而且安全有保障。当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改变,这个家庭,这个家族的情况就也会发生改变的……
  虽然这更是在说明,陈汉现今的社会还是具有一定的流通性的,上层阶级还没有彻底的把下层通往中上层的道路给堵严。可陈鸣也知道,革命的怒火,在私底下酝酿、沸腾、翻滚。
  占据着华夏人口绝大部分的底层阶级,还能继续忍受这样的残酷剥削和压制。这可不意味着他们的心底里就没有怒火产生。21世纪的中国,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吃饱肚子吧,不一样把兔子骂成狗屎?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饱暖思淫欲,说的就是这个。
  欲求不满时所产生的愤怒那也是愤怒。
  陈鸣也可以对此视而不见,继续做自己的明君圣主,反正短时间内这事儿是爆发不起来的。这就像是地震和火山喷发,每一次自然灾害那都是底下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能量的积累。以陈汉现今的体量,如此的模式支撑个百年不在话下。
  可陈鸣不愿意如此,与其等人民大众揭竿而起,不如自己先挥起屠刀,斩掉那些贪婪与残暴的工商新贵们的爪子。
  他的威望,他的影响力,让陈鸣有这个力量。
  更重要的是,陈鸣的本意是很宏大的‘造福中国’。在实现了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之后,陈鸣就把目标做了一下更改。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么。
  现如今这地球上,还有谁比他更发达的么?
  陈鸣虽然清楚自己的目标不太可能在他有生之年实现——他希望中国的社会能够像后世的欧美社会那般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
  陈鸣并不仇富,前世的王校长在网络上那么活跃,陈鸣也不觉得人傻逼。他老早就立起来的九州商会,那更是现如今地球上最大的财富集团了。估计也只有某位宋姓的‘金融历史发明家’笔下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能跟媲美了。
  如果不是这时候还没有《资本论》的出现,陈鸣的格言就该是:“学好资本论,做好资本家!”了。
  陈鸣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登上大报恩寺琉璃塔,他当然不是在晚年信奉佛教了,而是这里是南京的制高点,站在快八十米高的大报恩寺琉璃塔的顶层上,陈鸣可以轻易地俯视整个京城。
  秦淮河、金川河、青弋江-水阳江、涂江的岸畔都密密麻麻的盖满了房子,往前提个二十年,这里还有无数的工厂、工坊,一条条河流,甚至是玄武湖都被这些工厂和工坊排出的污染物改变了味道,空气之中似乎弥漫着腐烂和发霉的怪味。
  陈鸣大手一挥,工厂、工坊纷纷关闭、迁移。现在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南京城的人口大步的向着三百万迈进,但山依旧清,水依旧绿。
  可是没有大型的工业集团做支柱,南京城的经济前进速度在十年前就已经放慢了。在如今这个年头,单纯的做服务业可真的赶不上工业。
  而至于金融业,南京是比不过上海的。这些年里上海的发展可以说一年一个样,人口早就突破三百万向着五百万前进了。
  虽然在环境上当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可看着上海的经济增长和税务增长速度,谁也不能说出一个‘不值’来。
  城市之中,追逐着利润与机会的资本家们,方兴未艾,踌躇满志。
  如陈鸣当年所想,名为资产阶级的可怕怪物,已经被孵化出来,并且有了初步的成长。
  一头唤作‘资本’的恐怖怪兽,向整个世界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这可比现在的英国人给世界的感官有力度多了,因为它是踩在陈汉这个地球霸主的肩膀上。
  上百万的外国的奴工和包身工,被他们奴役、控制、剥削。
  本来陈鸣除了兼并国家外,就只在科研、教育和军队上放开了移民中国的口子,但高速发展的中国工业高速他,它们缺少劳动力。
  在中国的本土上,土地依旧牢牢吸引着大量的劳动力,农村的打工潮是已经出现了,但始终无法形成那摧毁一切的滔滔洪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8/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