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898

  时代在进步,资本的力量真的很强大的,在历史的大势浩荡之下,嘴炮根本不能拦阻。
  哪怕是陈鸣,也对这头已经形成了阶级,有了生命力的怪兽也要谨慎重视。在他的‘意志’不能让工商阶层低头的时候,陈鸣也只能用枪炮逼迫着资本低头,对内让利,对下层让步。
第1069章
中国的迷之自信
  中国轰动了。
  在西北战场上的枪炮声还在激烈的响起的时候,中国内部却似乎起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惊涛骇浪。
  天知道上万禁卫军乘坐轮船从南京直达上海后所引发的震动是多么的强烈,还有中央迅速组在同时间高调的进入上海的巨大影响力。整个上海的工商大佬在这一刻都是懵逼的,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那无论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老窝要被砸烂的极度危险,凛冽如同寒冬的逼人杀气是骗不了人的……
  但万幸这些人抵到上海之后,并没有立刻动手。
  恐怖的气压虽然笼罩着整个上海,但很多人的脑袋至少现在还戴在他们的脖子上。
  之后发生的变故工商界人士并没涉及到,倒是上海的不少官僚在这几日里被陆陆续续的送进了监狱。
  千万别认为严刑厉法就能彻底吓住所有人的贪念,真要是那,朱元璋的时候就杀不了那么多的官了。
  当官的只要有心搂钱,再严格的条例和规则都能被他们找出漏洞,玩出花样来。就像21世纪的灯塔国也一样蕴含着大量的腐败。而上海作为中国金融贸易的中心城市,自然也是贪腐的重灾区。
  所以,这几日里,上海倒霉的只是一大批官僚。陈鸣来了一次大扫除!
  可是上海的工商界大佬们却没人认为自己头上的铡刀真的就不存在了,哪一个能走到工商阶层领头羊位置的人都是千年的狐狸,个顶个的狡猾,怎么会不知道朝廷的刀还夹在他们的脖子上呢。
  上海谘议局的几个一线大佬,还有资政院和工商联的代表,这几天都没有人影了。他们干嘛去了?上海商界的高层,一个个心里清楚地很。
  而就在这略有惶恐的时候,广州同时传来了全城戒严的消息,上海胆小的工商业主都要给吓尿了。
  别以为当官的出了问题他们就能轻松地掉。这说得就好像行贿受贿中没有他们参与一样。
  ……
  中国国内上演了一场大戏,这消息迅速的传遍了全国,虽然被军队戒严和派遣中央巡视组的城市只有上海和广州,但要清楚哦,这两个城市可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城市。加上南北二京和武汉,这就是中国排名前五的大城市。
  鲁山在建国的头十年很牛逼,第二个十年里就显得后劲不足了,到了第三个十年里则完成了整体转型,从工商教育金融齐头并进,转变为教育第一,金融第二,工业消退的国内二线城市。到现在,鲁山连二线城市的中上游都排不上了,已经逐渐落到二线城市排行榜的中下游了。
  鲁山政府当然着急过,可是急着急着他们也就习惯了。毕竟交通限制摆在那儿呢,在产业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交通不便这一个缺陷,就直接断绝了鲁山的工业发展道路。
  除非他们有自己的独门绝活,但这可能吗?
  所以大家能够想到这个突发事件对于中国国人的震撼。
  这几日里东部地区的报纸销量都增高了好几个百分点,而且不仅仅是国人,还有大量的西方人,这些来中国做生意和留学的外国人,一个个也被这件事震得神魂颠倒。
  这样的震动在很多西方人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哪有国家还在打仗,自己内部就轰轰烈烈的搞起大倾轧起来了?可让很多西方人惊奇的是,那么多份的报纸里,各种各样的评论中,却没有一份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关于中国内部的争斗有可能影响到西北战事的言论。
  中国人真是谜一样的自信!
  这不能说老外们都是心思不纯良的家伙。而是如今的中国在地球上实在太风骚了。远远地把人抛在了身后,那就别怪人家心里头升起无边无沿的嫉妒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强大也就眼下这四十年。随着中国的崛起,它的老底儿也早早地被欧洲各国给扒了个干净。这个伟大的国家并不是一直都强大的变态的,他们也有弱小的时候。
  虽然明末时候的中国,几次碰撞西方人的战舰,且都取得了胜利。清朝时候,中国的国力对比欧洲国家来也真真的不算弱,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鼎盛时候的满清对比眼下的陈汉,那算个吊毛啊。
  在一些西方人的眼中,强大的中国就好似一个暴发户,那当然是惹人嫉妒的。
  现在中国的报纸,如果因为内部突然爆发的政治斗争而大加唱衰西北的战事,这肯定能满足不少欧洲人的黑暗心理。可是没有!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报纸报道了这方面的言论,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中国人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内部爆发起来的大争斗会影响到他们在遥远的西北地域里根强大的俄罗斯爆发的这场战争?
  这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无视吧。
  太伤害一些心理阴暗的西方人的心灵了。
  反正他们是不可能知道内中的博弈何在的。说真的,在华的所有西方人,就是想炸脑壳,他们都不可能知道这场让中国整个商界震动的事情的起因竟然是因为工人的工资提升问题。
  在要是被西方人知道了,他们会赶到莫名其妙的。难道现在中国人的工资收入还不高吗?
  要知道,这个时代欧洲工人工资最高的英国,一个正当壮年、经验丰富的男性纺织工每月的薪水也才两英镑,换算成中国的华元,只有70块。
  而这在英国各行各业里的工薪水准,已经是很高的了。
  但是同样的是经验丰富的男性纺织工,在中国的收入每月却能达到100华元到150华元,而且中国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要同比英国低上不少。虽然中国的报纸每年都在叫嚣他们物价上涨,但涨的再快也比不上英国的同类价格啊。
  看看伦敦的谷物价格,那价格完全能超出中国人的想象。在1810年的时候,粮价是30先令一蒲式耳,这简直贵的让人牙疼。一蒲式耳也就是六十磅左右,才四十五华斤,而30先令就是一个半英镑,相当于50块华元。而中国的粮价经过这些年的跌跌涨涨,现在高级成品面粉的价格也不过是两角一斤。这中间相差了六倍。
  当然了,昂贵的谷类也让很多英国人养成了吃肉的习惯,这样就可以少吃面包了。
  是不是感觉着有点‘何不食肉糜’的荒诞?
  但这是真是无二的。
  相对比谷类的昂贵,1先令只能买2磅谷类,用这1先令的钱去买牛肉,却能得到3磅。
  英国人现如今已经大量的引进了苜宿种植,可以在本来不宜农的荒地上种植牧草,因此扩大了畜牧和奶类的产出。反正英国的谷类很贵,而肉类、奶制品却不算贵。
  历史上的英国人在打败了拿破仑之后还特意颁布了《谷物法》,用意就是保护英国地主免受来自从生产成本较低廉的外国所进口的谷物的竞争。而英国的土地占有者里包括了几百个勋爵、六万个左右从男爵和出身于非贵族的乡绅。在英国谷类粮食价格最贵的时候达到了每夸特【约合12.7千克】售价在80先令、4英镑以上。这方面英国人是21世纪的韩棒子的祖师爷。兔子国的汽车也是个例子。虽然陈鸣并不知道这段有趣的历史。
  而且英国人还能吃鱼,英国人家门口的北海渔场可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之一,鱼类自古就是英国人的传统食物之一。鱼的价格波动虽然很大,但大部分的时候都比牛肉还要便宜。
  只从谷物上推断英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准是不合理的,而从肉类的价格上对比中国推断英国人的真实生活水准也是不合理的。这只是中西方学者的一个数据,他们还要纳入大量的别的方面的数据,比如饮品——茶叶、咖啡、可可、酒类,纺织品、娱乐、教育等等,然后综合评估。
  对比英国工人家庭的辛苦生活,中国的双职工家庭,那完全可以在支付房租之余,养活夫妻二人外加几个孩子。一定程度上这就好比上个时空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准绝对是可以的。
  在华的欧洲人想破脑壳他们也不明白这一点。
  但是他们‘猜中’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是这件事的发起者陈鸣,还是这件事的被动参与者中国的工商界,两边谁都没把俄国人当一回事儿,谁都不会以为双边的争斗会影响到西北的对俄战争,会让战争中的国防军受到拖累。
  这个时候的中国真的有谜一样的自信。
  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件事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当时间走到本世纪末的时候,当一个个欧洲国家被一个赤色的幽灵所笼罩的时候,只有中国这个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置身事外’。于是,中国是特殊的,中国的地位是例外的,‘中国例外主义’就如同暴风雨一样席卷了欧洲大地。
  当时无数人把目光投向中国那广袤的无有边际的‘国界线’。
  在一个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半个欧洲不停的吞食利益,寻求市场、资源和殖民地扩张的时候,中国则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南部‘边疆’。因为中国的难进运动不需要大规模的军队和殖民地基础设施,中国的消耗就是微乎其微的。
  南洋和南明州就是中国的特殊性所在。那进一步开发的南部对中国国人来说就像欧洲列强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为本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工业化城市化密集的东部所生产的海量工业制成品有了新的销售地。因为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人在南洋和南明州发展的只是种植业和采矿业。
  中国能够非常便宜地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和纽带,不需要就新的殖民地争夺而发生战争。
  这场中国政府所付出的成本和收获完全不成比例。
  以上就是中国例外主义的中心思想,但进入到新世纪之后,还是有社会学家指出了中国的《劳动保护法》在社会大变革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1070章
被中国征服的外国人
  “看报看报哦,《中原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阿斯特拉罕战场局势突变,十万俄军被我联盟大军紧紧包围……”
  “看报,看报,里海水师一战定乾坤——大败俄里海舰队,切断了俄军的水路通道,俄军已然是瓮中之鳖,被我水陆大军彻底包围在了伏尔加河左岸……”
  ……
  “大军汇聚,最后的歼灭战一触即发……”
  “太子爷亲临大西北,昨日已经抵到兰州,预计十日内可到达前线……”
  “外媒宣扬,沙俄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已在喀山汇聚十万大军,即将增援阿斯特拉罕……”
  ……
  时间从来都是那么雍容,不因任何事情改变自己的脚步。
  半个月的时间在陈鸣的特使与工商界大佬们的谈判中飞快的流逝,那就像长江东去的江水不可挽回。而当整个谈判告一段落的随后,当陈鸣满足于自己得到的收获后,彼此又要用什么来迅速的转移国人们的目光和讨论的呢?
  之前的谈判中丝毫不被谈判双方放在眼里的西北战事就成为了最好的替代物。
  而且就在这短时间里,阿斯特拉罕的战局也的确确发生了决定性的大变——陈汉的里海水师在伏尔加河口大败俄罗斯的里海舰队。以至于新阿斯特拉罕的俄军残部被国防军完全包围,俄军已经做出好几次突击,都只是在送死。
  俄军现如今运输断绝,只要中方长久的包围下去,就像原时空的柏高英和康沃利斯这样的投降,那必然是会到来的。只要篱笆扎的紧,这剩余的俄军俨然已是砧板上的鱼肉,能够任由国防军来宰割!
  而且高加索地区的战争,普拉托夫手下的哥萨克在遭受到国防军的阻击,以及波斯为首国家的全力反击之后,给陈汉带来的运输紧张、混乱也很快被消除。
  更重要的是,普拉托夫在调动了国防军的大量兵力之后,集中了五千哥萨克奔袭弗拉季高加索要塞,打算里应外合一阵解决了要塞外的国防军,结果里外两支俄军却都在要塞外陈汉部队的坚决防御下碰了个头皮血流,这俄军的局面就也一下子便不好了。
  中俄战争的‘变化’迅速惊动了整个中国。
  很多人的眼睛都再一次盯向了阿斯特拉罕,同时也开始关注起了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大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