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898

第1096章
时代的大进步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讲究一个身前死后名。名利那就像一个万恶之源,古往今来没有几个人能最终看破它。谁都想做一个青史流芳的国家栋梁,而不愿意遗臭万年。
  哪怕是秦桧从地底下复活,审一审他看,他的心里也不愿意落得如今的骂名: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那是真正的遗臭万年啊!
  而相应的要青史流芳,承天殿那就是一副登天的梯。
  谁的名字要是被记录在史书上,那还不一定会青史留名,历史课本上记载的名字多了去了,他们也是青史留名,但谁敢说是青史流芳呢?更多地是不温不火的木头人。而黄宝洲不仅上了承天殿,更一手主持了大铁船的制造,这可就了不起了。
  没听到刚才皇帝是怎么说的吗?
  大铁船不叫大铁船,而是叫大铁舰。这种船百分之百是要做水师军舰用的。而只要是被定性为军舰,那么可以预计的是,日后的水师舰队里肯定有一艘主力舰会被命名为黄宝洲号,这才是真正的青史流芳!
  之前的机帆船被发明之后,那总后勤的海洋运输队里就有一艘以船舶所主任的姓名命名的船只,黄宝洲的待遇也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对陈鸣而言,爵位可以封却不可滥,在他眼中,黄宝洲的贡献绝对不小,如果中国也有啥子爵士、勋爵的勋位的话,黄宝洲这样的干才未尝不能册封一下。可是中国的爵位最低就是伯爵,哪怕是流爵,那也比勋爵高出太多了。
  陈鸣当然也可以搞出一个‘大夫’的封爵,但他想了想,这事儿还是等到陈鼎继位之后再宣布吧。
  他,还是算了。
  “臣谢陛下。”黄宝洲和身后船厂高级职员都是大喜,皇帝封赏不会只是一人,黄宝洲能绘像承天殿,他们之中最少也有几个官升三级。
  “这就是大铁舰?”船坞内,王琦、戴均元、曹振庸等人望着高台上用揽绳牢牢捆住的大船,脸上全是惊讶的神情,眼前的大船和他们以前所见的船只完全不同,就像是没完成的船的模型,没有桅杆不说,而且船身也没有明轮。
  大铁船这三个字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听到了,但这些人只以为这大铁船就是外面包上一层铁壳,是的,到现在为止这些人也不知道大铁船究竟是什么,陈鸣秘密守卫的很严格。
  而现在这艘船身布满油漆,搂在外面的表面的确是一层铁,阳光下还反射着光泽,如同一面巨大的铁城耸立在那里。
  黄宝洲含笑点头:“陛下,此船吨位在1500吨上下,当可承载2700吨货物,铁船比之同吨位的木船能多出了五分之一的承载量。”
  这数据不经过实验真的是难以让人相信,铁船竟然比木船的载运量更大。当初得出如此数据的时候,黄宝洲他们是把头发都掉光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可这就是事实!
  “竟是全是铁铸,这下水不会沉吗?”陈鸣随行的一名官员忍不住问道,王琦等人的脸上也露出怀疑的目光,黄宝洲竟然说铁船比木船的运载量还超出五分之一来,真是胡扯!
  只是以他们的身份,现在还不是开口的时候。
  “自然不会,此船重一千五百吨,排水线下浮力可达4000吨以上。”黄宝洲解释道。作为这项工程的第一负责人,他还是很了解这艘船的。
  或许它的速度不会达到理想状态,可绝不至于到了水中就沉底。
  问话的官员‘哦’了一声,他自然知道浮力与载重的关系,只是他心里头却对此表示怀疑。
  陈鸣打量着中国首艘大铁舰,其实说首艘并不合适,为了打造这艘大铁舰,江南造船厂之前按比例建造了数艘模型,但那都是实验船,就好比船舶研究所搞出的那些实验用的玩意,当然称不上真的了。比起后世的船只来,这艘船显得很丑,为了安放蒸汽机,大铁舰肚子显得很大,载重量更是没法比,后世货船的自重与载重一般都在1:3以上,而这艘大铁舰载重只能达到1:1.8,但也比当今的木质船要高上一筹。
  就船舶所的研究,木质帆船的载货量最高是帆船自重的1.5倍。而且别看大铁船都用的是铁,性能比却要比木船还要划算。首先这大铁船耐用耐操,在台风来袭的时候,轮船所的研究证明——同样的大风大浪下,大量的木质帆船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甚至是损毁。而铁质船顶多是轻伤。
  在抗灾难和抗击打方面,铁质船完全占优。
  另外还有,在船舶所的调查报告中显示,适合于东西贸易或是中美贸易的帆船中,1000吨级的木船的实际造价并不比大铁船低廉。而随着冶金技术的高速发展,随着钢铁业的不断前进,如此发展下去,铁质船很快就会在造价上把木船抛在身后,未来甚至还可能有全钢质的船舶。
  陈鸣相信那一天会到来的,就像原时空的西方世界一样。在19世纪中叶的钢铁冶金大发展后,铁质船的造价不仅比木质船要低,很快铁质船也被钢质船所淘汰掉。他相信,随时中国大铁舰技术的成熟,钢材性能的增长和冶金技术的进步,自重与载重达到1:2加还是容易做到,而且钢铁船舶的造价比木质船舶的造价还要低廉的时代也指日可待。
  一系列的仪式结束后,黄宝洲的目光望向皇帝,道:“陛下,是否可以下水?”
  陈鸣点了点头,黄宝洲迅速把命令传达下,数十名船员登上了大铁舰,掏出锋利的斧头将揽绳砍断,整个船台立刻发出了‘格吱,格吱’的声音,最后数根揽绳不等船员利斧落下已被扯断,荡起的揽绳与空气激烈摩擦,发出‘啪啪’的甩鞭声音,好在船员早有准备,避开揽绳,否则打在身上,可比被鞭子抽中还要重的多。
  没有揽绳束缚,大铁舰沿着设计好的路线慢慢向水中滑落,巨大的水浪向两旁分开,等到整个船长全部入水,船首才猛然一下沉,发出巨大的响声,水花四溅,过后整个大铁舰如同一只肚子大大的鸭子一样飘浮在水面上。
  “真的不沉。”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有下水之前,不少文官心中还是存在疑虑,他们不能理解完全由钢铁组成的船为何会不沉,而且在黄宝洲嘴里,这钢铁打制的船舶还比木头更能装货,但现在他们开始信了。
  “嘟嘟,嘟嘟……”大铁舰上一股白烟升起,船员开始给锅炉预热,相比内燃机,蒸汽机的启动需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
  【内燃机也是一样需要时间,只是相比起蒸汽来要短暂】
  “诸位爱卿,可要随朕一起登船?”陈鸣笑着向众人问道。这艘已经被命名为‘承天号’的大铁舰,将是陈汉第一艘钢铁运输舰,陈鸣怎么可能不亲自上船上走走呢?
  他身后的有几个人一听就一脸土色,陈鸣用眼角余光看了看,这多是众所周知的保守派。这些人到不是没有学过物理,可学是学,应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们打心眼里就对变化迅速的科技持排斥态度,现在更担心眼前这个铁疙瘩沉下去了怎么办呢。只是王琦不给他们开口说话的机会,先一步就道:“谢陛下,臣愿上船一观。”脸上没有露出半点不情愿,这眼前的大铁船可是世界上的第一艘大铁船,王琦稀罕着呢。
  他的政治生命可还长着呢。
  明年后年陈鸣就要退休了,新帝继位,在这个节骨眼上,皇帝不可能更换首辅大臣,除非是对王琦十分十分的不满意。而王琦今年第一任内阁首辅到点,他要在新帝眼中保持自己的价值,这大铁船就是很有必要重视的。
  要知道,现如今的陈汉是战争的陈汉,也是迁移中的陈汉。有了这大铁船在手,大力发展蒸汽船制造业,那对整个帝国都是有推动作用的。而王琦更是想到了水师舰队,这种船如果能跑的比风帆战船和机帆船还要快,那前者就可以彻底淘汰了,中间的也可以停止生产了。
  本来机帆船就让中国水师的技术线比西方人高出一步,现在这全铁质的大船要是能变成战舰,那比西方人就真正的是赶超了一大步了。可以很大程度上缩短东西方海面力量上的差距。
  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铁质的战舰比木头的硬多了,也耐打多了。
  首辅开口,即使是害怕的文官也连忙闭嘴,他们明白登船起事并没有多大危险,只是无法克服心中的恐惧罢了。
  巨大的木板放了下来,在皇帝带领下,一干文官登上了大铁舰,舰上空间颇大,容纳数百人绰绰有余,铁甲上有栏杆防护,倒是显得安全。
  “轰隆……”
  众人登船不久,蒸汽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将不少人吓了一大跳,随即船只缓缓动了起来,载着中国君臣数百人向长江口外海域出发。
  陈鸣等人只在海上稍转了数十里就回来,并没有长时间测试,下了船,陈鸣还有一点意犹未尽,“这是时代的大进步。”大声的表扬了黄宝洲等人,但不少随从的官员却是脸色发白。
  这次溅试极成功的,船只运行平稳,测得最高时速可达十节,当然,这只是初试,以后这艘大铁舰还要接受更多的测试,以及最最重要的舾装。到时候,随着战舰和煤炭、饮用水、食物等纷纷上船,承天号的航速必然要减慢下来。但是再慢也不会速度打个对折,而如此的速度已经可以满足作战需求了。
  从上海人不知鬼不觉的回返南京,陈鸣马上实现了承诺,以黄宝洲督造船舶有功,绘像承天殿。而为了表彰铁舰部门造出大铁舰的功绩,陈鸣是打手一挥,发下去了一片勋章雨,江南造船厂但凡参与到的人员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黄宝洲绘像承天殿的消息登报纸一刊登,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一番热议。
  这虽然不是封爵,但承天殿是什么地方?那可不是能封爵的就都能在那儿留下自己绘像的。
第1097章
阁下,这是今天的报纸!
  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詹姆斯·科沃尔收到了上海领事馆领事大卫·麦克沃伊发来的急报,他们在上海的长江口处看到了一条非常奇特的蒸汽船,这艘船没有风帆,也没有两侧的明轮,用的应该是螺旋桨,可是它的航速比起英国曾经制造的螺旋桨船来高出的不是一丁半点,那完全是轮船的‘正常’航速。也就是说,中国人在螺旋桨的研究上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而且更让科沃尔震惊的是,大卫·麦克沃伊说那艘船的外表全都闪耀着金属的光泽。
  中国人并不是用铜把船身和甲板彻底包裹了一片,就像英国的一些战舰那样,这艘船的外表刷的还有油漆,所以不太可能是铜,那更应该是铁。
  铜的密度虽然比铁要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铜就比铁要硬,海军铜更多是为了防腐蚀。而以中国人的财力,他们不可能连这点铜都拿不出来。大卫·麦克沃伊更倾向于那是一艘铁壳船,或者说是铁甲舰。
  在英国本土,已经有人提出过这个理念,在舰船外表包上一层铁甲,这必然对火箭弹和炮弹都能起到良好的防御作用。可如此一来舰船的航速就太慢太慢了。就算是强大的一级风帆战列舰,披上哪怕厚度仅仅是一公分的铁甲,整个工程下来,舰船上的负重也将增加二百多吨。而且这铁甲不是说挂上去就算完事儿的,除了铁甲外,船体还要加装内衬木板啊。如果装甲厚度是一公分的话,内衬木板的厚度就至少是三公分,甚至是四公分、五公分。当然,最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这铁甲既然已经装了,那怎么可能只一公分厚度呢?
  一公分厚度的装甲是能防得住火箭弹啊,还是能防得住炮弹啊?
  六角炮的穿透力是很强大的。
  所以,船只如果真的要上铁甲的话,那必然是吃水线以下部位减弱,用以增强吃水线以上部分,尤其是船舷位置的带甲厚度。
  而船舷位置的装甲厚度如果增加,这就会影响到最上层炮位的使用了。舰船么,不能犯头重脚轻的错误,英国人讨论的结果是撤掉上层甲板的火炮。所以铁甲船在英国内部的争议很大!
  赞同党和反对派的都各有很多的支持者。
  铁甲舰在英国还是一个讨论中的话题,难道中国人就已经搞出来了吗?
  再说了,中国人用螺旋桨代替了明轮,这对蒸汽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推动。而英国人对此还有着长远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距离。这就是差距啊。
  科沃尔知道,自己今后的情报重心需要转移到那个方面了,与其对中国人的财政数字孜孜不倦,还不如多放点心在这艘铁壳船上呢。
  “啪啪。”敲门声响起。
  “进来。”科沃尔把手里的情报丢在了桌面上,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面,在中国搞情报谈何容易啊。来人是他的秘书布鲁姆,一个很帅气的英格兰小伙。
  布鲁姆的声音也响了起来。“阁下,这是今天的报纸。”
  科沃尔并没有把手从脸上拿开,他现在内心很无奈。
  布鲁姆也没有转身离开,而是说道:“阁下,我认为您很有必要立刻看一看今天的报纸。”
  不管是《中原日报》还是《军报》,都大篇幅的报道了“承天号”的消息,这可是一艘全铁质的螺旋桨式蒸汽船啊,全世界都是第一艘。
  科沃尔心里头如是挨了一拳,他刚才还去想着怎么窥视螺旋桨式蒸汽船的秘密,现在中国人就自己公布开了。排水量一千五百吨,满载四千二百吨,载货量比同吨位木船超出20%,造价与同吨位木船相当,但航速高达9节,扛灾难性比之木船明显超出,这是全铁质的蒸汽船……
  这意味着中国人的技术已经真正成熟了。他们不藏着掖着的原因是因为这种船舶,他们要彻底的推广到明面上来了。
  “阁下,《中原日报》的第五版,您也需要看一下……”
  布鲁姆再一次做着提醒,中国人的招数真的是一环扣一环啊。这边刚刚公布了铁船的消息,那边就大力鼓吹起钢铁冶金产业的新专利发明了。
  虽然谁都清楚,铁船一出,必然会刺激到钢铁业的大发展。但英国人没有想到中方的力度会这么大。
  中国的钢铁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产量自然也居世界之首。
  早在四百年前的明永乐年间,中国全国课税记录,铁产量就搞达一千九百五十七万余斤,合九千七百余吨,嘉靖时,单广东一省铁产量已达三千余吨,出口日本、柬埔寨、缅甸、爪哇、吕宋、交趾多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