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8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0/898

  虽然计划的十分详尽,但沙皇陛下不出现在自己面前,那谁也不能保证事情就会如意。
  邓尼金已经带人冲进了夏宫,占地千倾的夏宫有着太多可以渗透的通道了。临时政府一个团的兵力也不能把整个夏宫封锁的密不透风,何况他们还事先策动了警卫部队里的部分军官。
  邓尼金并不是尼古拉二世的死忠,相反,在之前的岁月里他还对沙皇满腹牢骚,所以在临时政府中,邓尼金还是比较受信任的将领。比高尔察克这位海军上将的下场可好多了。虽然沙皇被迫逊位后,高尔察克是第一位宣誓效忠临时政府的海军上将。他还说:“我不是为这种或那种形式的政府服务,而是为被我视为高于一切的祖国服务。”但高尔察克就是得不到临时政府的信任。
  他的地位太高了,黑海舰队的司令官。
  高尔察克被免去了黑海舰队司令的位置,被任了一个海军部的参谋长这个没有实权的虚职,但这却不是高尔察克站到临时政府对立面的根本原因。
  让高尔察克对临时政府彻底失望的根本原因是这些日子里俄罗斯的不断沉沦。从政变到现在,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临时政府都干了什么?
  那么多腐败无能的贵族被打到,但新上来的那些人就不腐败无能了吗?
  看看现在政府部门中的那些高官,贪污索贿,情妇多,沙皇旧政权的弊政被一一重演,充分贯彻了教皇利奥十世的那句“名言”:“因为上帝给了我们这职务,让我们享受它。”
  高尔察克忍无可忍了,他希望中的俄罗斯不是这样的一个俄罗斯,这还不如旧日的沙皇政府呢。
  但是高尔察克很清楚,临时政府已经团结了绝大部分的资产阶级力量,只要临时政府还存在着,就依靠他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另立炉灶的。而这个时候中国的情报系统与他有了接触,然后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俄罗斯政府内部从来不缺乏改革派力量,对比现在那些表现的十分丑陋和糟糕的资产阶级力量,高尔察克更倾心于原先沙俄政府中的改革派。而且有了沙皇这个名头后,他还能团结起来不少的保皇党力量。
  再加上中国的支持,高尔察克有信心在莫斯科另建一个俄罗斯。
  当然,尼古拉二世也需要表现出相应的诚意出来,比如说给出一笔‘行动’资金来。沙皇的政府是穷的国库里跑老鼠,但沙皇本人不穷啊。沙皇的家族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产业,包括在中国。另外年初风起云涌的变革来临之前,已经嗅到了一丝不对的尼古拉二世把自己和妻子的150个大箱子的私人财产送到了英国的英格兰银行,同时还有超过五吨的黄金送入了中国的银行。
  尼古拉二世只是授权高尔察克使用了很小一部分资金,就让高尔察克的行动获得了充沛的经费。
  这次的行动对于他们双方都是一个赌博。
  沙皇用自己的权利来赎买自己一家人的自由。些许钱财算的了什么,一家人的自由和安全在被囚了一百多天的尼古拉二世眼中才是最最重要的。
  所以他签署了那份秘密文件,在中国的见证之下,尼古拉二世答应“赐给”俄罗斯公民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公民信仰、言论、集会、结社的自由;召开立法性的国家杜马(代表会议,类似议会),不经国家杜马同意,任何法律无效。凡未经杜马同意,以君主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杜马同意,以君主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杜马同意,凡借口君主特权,为君主而征收,或供君主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杜马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等等。
  不能说尼古拉二世彻底的丧失了权利,但他也被架空了大半权利了。
  可尼古拉二世认为值得。
  他现在最后悔的就是没在乱起的第一时间离开皇宫,似这种政变,他们一家人的安全完全握在别人的手中,这太不安全,太不保险了。
  路易十六的前车之签,尼古拉二世不得不警惕。尤其是尼古拉二世曾经向他的表亲英国的乔治五世提出政治避难的请求,最初英国这边是答应了的,而且是政府表态同意了。但是后来乔治五世还是拒绝了尼古拉二世的避难请求,不仅乔治五世拒绝了,德意志的威廉二世也拒绝了。
  要知道欧洲王室就那么几个,彼此之间都是亲戚。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从小长在维多利亚女王身边,是维多利亚的外孙女,但实际上她是德国王室的成员。
  这让尼古拉二世的感情大受伤害,这次投向中国的怀抱也是无奈之下的必然。
  对于尼古拉二世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赌博,还有可能是在赌命。拒绝了尼古拉二世政治避难请求的英地两国,很难再成为尼古拉二世的支持力量。这两个国家本是沙皇的无形支持力,现在却一下子快变成了反对力量了,这事儿一处,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地位就不那么牢固了。
  如果这次出逃阻止,尼古拉二世很难想象自己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路易十六之所以送命与他的出逃就有着很大的关联。自己的出逃失败之后,临时政府完全能把他视为转移国内矛盾的一个工具,把路易十六在历史上留下的那些‘罪责’一个不少的扣在他的头上……
  当然,克伦斯基的遇刺肯定会让临时政府一片混乱。那里可是有着一大群无时无刻不再想望着肉骨头的狗……
  话说那克伦斯基的遇刺可真不是高尔察克的手笔,高尔察克只是要挑拨工人纠察队与临时政府的矛盾,可从没想过刺杀克伦斯基。
后记(四)敞开怀抱到叉开双腿的距离
  三十人的卫队现在只剩下了二十七人,三名背叛了罗曼诺夫家族的卫队队员的尸体就被抛在客厅旁的小花厅内。
  现在,尼古拉二世已经换做了一身平民打扮,身边则坐着他唯一的儿子——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而至于他的妻子和四个女儿,现在正在楼上的寝室里换衣服。
  尼古拉二世一家人在离开冬宫的时候被起义军允许带走自己的全部衣物和饰品,奢华费靡的沙皇皇室的衣物与平民的衣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五位数开头的高定礼服与街边小摊上几十块买的裙子比,能不立分高下吗?
  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的胸衣上都缀的有珍珠,这样的衣服显然不适合今天的行动。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是以正常的形式前来拜访尼古拉二世的,同时为尼古拉二世通风报信。这位沙俄帝国的大公,尼古拉二世的堂叔兼妹夫——是的,尼古拉的妹妹谢妮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在二十年前嫁给了这位辈分上是她堂叔的人——身体不是很好。
  米哈伊洛维奇这一罗曼诺夫家族的分支来自于尼古拉一世最小的儿子,而尼古拉一世不是尼古拉二世的父亲,而是他的曾祖父,两位沙皇中间还夹着亚历山大二世和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就是尼古拉一世最小的儿子的孙子。
  别看他的身体似乎不是很好,却与自己的堂侄女兼妻子生下了六子一女。在西方王室中是算是相当的高产了。
  显而易见,这次的行动,这位病夫大公也有一份。
  跟随着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一同进来的还有他的几个随从,带着一个个盒子,说是礼物,实际上装的却都是枪支弹药。自从高尔察克开始收买夏宫的警卫部队之后,就陆陆续续的向里头转运了一些枪子和弹药,现在这是最后一批。
  二十七名卫队队员和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带来的那几个随从,现在一个个都全副武装,不仅要防备着混乱中警备部队来人,更要在必要时候打出去,里应外合。
  这些人数量虽然不多,却都是罗曼诺夫家族的死忠,沙皇养兵千日,也要用兵在这一时了。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巴不得尽快离开夏宫,尼古拉二世也恨不得立刻离开这里,但是他们现在还必须忍耐,因为接应他们的人还没发出信号,那么他们也只能在这四面八方传来的枪声和爆炸声中战战兢兢地等待。
  同时战战兢兢的还有客厅里的几位奴仆,这些人都是沙皇家族的忠仆,在之前那个艰难危险的环境里还依旧跟随着尼古拉二世一家。但现在接应人员能把沙皇一家人都带走,还能把他们都带走吗?
  要是临时政府回过头来,发现沙皇一家人被就走了,只剩下他们这些仆人,他们还能落得好吗?
  是人都能品味出其中的危险来,但他们却不敢多说一句话。
  祈求沙皇离开的时候带走他们?
  这不现实。
  下楼的脚步声响起,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带着四个女儿终于换好了衣服。在她们的后面,一排泪眼婆娑的女仆、嬷嬷无声的看着她们离开。
  没办法,跟随着沙皇的仆人不下二十人,她们不是战士。相反,她们名义上是奴仆,但实际上个个过的养尊处优,带着他们一块离开不现实,真的不现实。
  客厅的们突然被人推开,一名壮汉走了进来,恭敬的向尼古拉二世夫妇行了礼后说了几句。
  “陛下,外头接应咱们的邓尼金将军已经发出了信号。现在,是我们离开的时候了。”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急忙走出门去,顺着那壮汉的手指尊去,却见天空中悬浮着三盏很东方式的孔明灯,已经飞起在半空中。
  尼古拉二世真的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死到临头了他竟然生出了三分胆怯,倒是他的老婆和儿女们,现在是满脸的兴奋。
  尼古拉二世脸色苍白地看了一眼那三盏孔明灯,不无担忧地说道:“亚历山大,你有多少把握让咱们安全的逃入中国的大使馆?外面真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外头真的很危险啊。
  尼古拉二世胆怯了。
  毕竟躲在这里的他今天肯定是无比安全的。而踏出这里后,他就很有可能在今夜里被一颗莫名的子弹夺去性命。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气急,但还是要以平和口气道:“陛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咱们再迟疑就真的逃不出去了!至于中国大使馆那儿,陛下尽管放心,保管万无一失。”
  高尔察克的最终图谋很难说会成功还是失败,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心里头也一点没谱。但只要他们逃出了这里,就算莫斯科政府最终会房倒屋塌,他们也能潇潇洒洒的跑去中国。在中国避难总好过在这里当囚徒。
  “罗曼诺夫家族的子嗣可不知您一位。想想当年的路易十八……”
  尼古拉二世真的是有点天真,逼急了高尔察克那帮人,他们另立其他人也是很容易的。因为这些人救不了尼古拉二世,还杀不死他吗?只要随随便便的搞几次大新闻,把尼古拉二世最终牵扯上去,沙皇一家人就算表现的再老实,临时政府还能始终容忍他们吗?
  “王储殿下的疾病也需要良好的医疗环境,否则……”
  被维多利亚女王的血统祸害了的罗曼诺夫家族,继承人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的血友病简直是悬在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尼古拉二世的心瞬间里坚定了下来。
  “那好吧!我们走。”尼古拉二世深吸了一口气。大步走出了这座宫殿。
  ……
  夏宫突然爆发的枪声让得到消息的圣彼得堡大感震惊,但就在圣彼得堡城内电话繁多如织的时候,在一处僻静的小巷里,一个年纪不是很大的俄罗斯男子望着圣彼得堡市中心暗下的灯光——停电了,眼睛中闪过一道冷冽的光芒。
  他转身走到屋子里,里面一群俄罗斯大汉正在愉快的喝着伏尔加,中间的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他立刻走进内屋摇通了一部电话。
  “……我知道了。您放心,不会出错的。”男子静静的聆听着电话里的吩咐,然后冲着话筒低声地说了两句,便压下电话。向身边另外几人使了个眼色,一伙人站起身来,纷纷拿好武器,迅速离开了这处院子。
  这是高尔察克准备的后手之一。每股的人并不是很多,可成员都是军人出身,装备了冲锋枪、手枪、霰弹枪和手榴弹,在城市内闹腾起来,杀伤力大得很。
  现在的中国大使馆位于圣彼得堡的市内,但最早的时候它是在圣彼得堡港口附近的,距离夏宫的间距并不短。尼古拉二世一家人今天就要进大使馆的话,那是想当困难的。
  但在夏宫与大使馆之间,却有着不少中国人开的公司的仓库、货站。那里就是他们首先的隐蔽地。等到高尔察克在俄罗斯的东部闹腾起来了,圣彼得堡的注意力转移了,那中方就有太多的机会把沙皇一家人转移出去了。
  至于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这样的贵族,他们现在的身份还没有被临时政府囚禁,趁乱逃出圣彼得堡,至少在某个隐蔽的地方躲藏起来,是一点也不难。
  当然在把尼古拉二世藏起来之前,中方还要把一些事情给做上,这样才会让俄罗斯临时政府相信中国人已经把尼古拉二世送出圣彼得堡了么。
  就在圣彼得堡热闹起来一两个小时后,两个中国人驾着一辆四轮马车出现在了港口区附近,由城外路口进入了港区,并在路口接受了政府军士兵的检查。
  从车上马夫的护照来看,这辆马车是属于中国一家贸易公司的,这是一辆绝对的货运马车,货物清单表明它运载的是都是黑麦。不少在俄罗斯的中国人都喜欢吃黑面包,还说质地越粗糙,尤其具有粒状麦麸的面包越有营养。也是见鬼了。
  这些港口区的临时政府士兵经常看到中国人装满黑麦的车辆,并不觉得奇怪。不过今天的时间实在太晚了,而且车上蒙着帆布,看不清车上的货物,出于谨慎,政府军士兵还是掀开了帆布,拿枪上的刺刀在那满满一车燕麦中戳了戳,然后将手一挥,放行了。
  那驾车的中国人忙将帆布再盖上,然后上了马车,吆喝一声,驾着马车继续向前行去。转眼就没入了黑夜当中。
  这个时候那车夫才大松了一口气,把头上的帽子取下来,额头上已经浸出了一层薄汗。刚才接受政府军士兵检查的时候,他这头上的冷汗就不由自主地渗了出来。
  好险啊。俄国人没有正儿八经的检查,要不然这藏在燕麦堆里的重机枪就露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0/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