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0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718


当初查处了赖家之后,府里边也是争论得厉害,很多人的意见是要送官惩处,但是老祖宗坚决不同意,甚至还网开一面,给赖家留了点儿余地。
赖家兄弟分别放在京郊庄子里和金陵那边庄子里去管事儿,算是流放,但落在府里下人们眼里,味道就不一样了。
大家就觉得也不过如此嘛,赖家一家子附在贾家吸血贪污这么多年,吞了这么多银子,也没怎么样,还给了出路,自己也可以如此,就算是日后出了事儿,比着赖家来,那也没什么大不了,所以这种贪污风气日盛,谁都管不下压不下。
===辛字卷
第一百八十六节
安顿(第一更求月票)===
对于王熙凤理直气壮的言辞,冯紫英也懒得多说。
好歹人家也和自己有过几番枕边恩情,现在肚子里更是装了自己的种,自己再要去反驳一番,也无甚意义,反正她也进不了自己家门,也就由得她自己去折腾,大不了日后自己找些机会补偿一下,让她心里平衡一些罢了。
见冯紫英不作声,王熙凤更加得意,挺了挺小腹,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一些,“现在荣宁二府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李纨和探丫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再节衣缩食,那又济得了什么事儿?也就看贵妃娘娘能不能一遭得沐天恩,或者老爷能在江西有所收益,……”
见说到这里,冯紫英便一脸不以为然,微微摇头,王熙凤不由自主地道:“铿哥儿,你是不看好大姑娘,还是老爷?”
“都不看好。”冯紫英毫不客气地道。
王熙凤这一年来是要么没怎么关注时事,要么就是耳目没那么灵通了,还指望这些?
“什么意思?”王熙凤脸色一怔。
“大姑娘在宫中如何,你何曾听到过你姑母说过什么?得沐天恩,不过是凭空想象罢了,皇上心思不再后宫了,身体更不允许了。政世叔去了江西也有几个月了,有几封信回来?再说了,政世叔那性子,便是给他一个户部尚书做,他也就那样,太为难他了。”
冯紫英一番话说得王熙凤哑口无言。
元春在宫中的情形王熙凤也是隐约有感觉的,但姑母不愿深说,她也不多问,连自己叔父王子腾原来提起也是叹息不止,其情形不问可知,看样子大姑娘一进宫就是守活寡啊。
而姑父,也就是贾政,那性子,王熙凤一样很清楚,真如冯紫英所言,那就是只能混日子的。
被冯紫英顶得没话说,王熙凤脸色便有些难看,只是冯紫英的话却是在理,她也无力反驳。
“好了,你都要出来了,荣国府那边的事儿自然有别人操心,好生将养身子才最要紧。”冯紫英忍不住拉扯了一下对方那鼓鼓囊囊的胸围子,被王熙凤嗔怒地赶紧遮掩住,这等场合,还有平儿在呢。
马车一路东行,一直到了天师庵草场,再过去就是惠民药局了,对面就是中城兵马司。
“就在前边了。”冯紫英挑开车帘,露出一道缝隙,指给二女看,“我去看过,觉得不错,是老宅,前明时候的宅子,我买下来让人打整了一番,至于说里边物件要哪些,风格如何,怎么摆放,就得看你们自己喜好了,难得你们出来,也可以自己做一回主。”
冯紫英一番贴心话,让王熙凤和平儿心里都是暖融融的,虽然也知道男人的话只能信一半,但耐不住暖心,还是喜滋滋的。
三进大院,两道角门,东门更大一些,要进出车马,西门更僻静。
院门外还有两座略显老旧的石狮子,一看就是有些来历的大宅,而且闹中取静,位置和环境都极佳,也难怪价格不低,始终未能卖出去。
大门外几株槐树一看都是好几十年的历史了,错落有致,沿着巷子一路过去,似乎在西头那边还有一处大宅院。
王熙凤没有下车,让马车绕着大门走了一圈,还没有来得及看里边,立时就喜欢上了这座颇有气势且有历史的大院。
固然在规模上无法和荣宁二府相比,但人家那是一大家子人几百口子的大宅院,自然不能比,但是看这座宅院的规模,怕是容纳一二百号人也是能够的。
自打要出荣国府,王熙凤心态都有些变化,格外看重这面子。
在她看来自己的居所断不能太小气,否则就会被人视为落魄了,这是她最难以接受的。
冯紫英选择的这座宅院却正好符合了她的口味,简直是挠到了她心坎儿里去,格外舒爽。
马车驶入东角门,在跨院里停下。
这里格局和荣国府有些相似,都是马厩和草料房、杂物房,隔着防火巷,既避免了大牲口的吵闹和气味,也能防火。
冯紫英先跳下了车,几位护卫也都跟了进来,有两人已经进去巡查,还有一人在门上。
仍然有两人不远不近跟着冯紫英,一边四下打量观察建筑群落的情形,根本没把注意力放在也跟在冯紫英身后缓缓下车的王熙凤和平儿。
这才是专业的,起码做派上比尤三姐这种半吊子强太多了,冯紫英心里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正门和仪门都很规整,院子里石板铺筑,一看也是花了心思的,王熙凤在平儿的搀扶下,走了一圈,越看越满意。
两边厢房破旧了一些,应该是有几年没人住了,像窗棂这些都有破损,但这无关紧要,找几个木匠两三日就能翻修一新。
西边儿也有一处跨院,游廊直通,王熙凤推门,是一处夹道,跨院不算大,但也有十来间屋子,应该是下人们住的。
看完外院,穿过中堂,两边都有大屋,既有花厅,也有专门的会客室,一看就是进行过改造的官宦人家宅院,正好符合了王熙凤的胃口。
中院的风格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太多花哨,倒是内院别有洞天。
两边并非对应式的院落,仅有东院。
沿着东耳房边上一处拱门,推门进去,不大不小的别院,和外边的正房庄重凝重形成鲜明对比,无论是色彩还是建筑结构都显得轻灵动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0/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