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8/1718


韩爌原本是齐永泰要安排到江南去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的,但因为局势变化而留在了京师这边,但是韩爌应该是知晓当初齐永泰对江南局面的担心,义忠亲王与江南士绅的关系他也应该知晓一二才对,所以冯紫英觉得也能够说通。
倒是王永光一直是在户部这边,估计应该没怎么太多接触这方面的,冯紫英琢磨还要好好沟通一番,但考虑到王永光在北地士人中的地位,冯紫英觉得齐永泰和乔应甲他们都应该和他们通过气才对。
“韩公,王公,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宣府镇那边,……”冯紫英没有避讳自己的担心,“先前我就曾和柴公提及过这方面的担心,柴公认同我的观点,我相信诸公也明白牛继宗背后站着的是谁,之前大家都觉得我是杞人忧天,但是今天我要说杞人忧天已经变成最紧迫的威胁了。”
韩爌和王永光都默不作声。
对冯紫英走来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略显惊悚的话题,他们都觉得不好接话。
没错,现在皇上昏迷,义忠亲王肯定有某些想法,之前义忠亲王也的确有一些异动,但是现在就要说刺客是义忠亲王派出的,甚至直接提出宣府镇可能已经出兵东进了,在没有任何情报佐证之下,显然有些孟浪了。
“子舒兄也认为这是义忠亲王下的手?证据呢?龙禁尉那边还没有任何音信吧?”韩爌皱着眉头问道:“还有,宣府镇那边有消息传来了?紫英,你这陡然提出这个,乘风兄那边你说过么?你这都是凭空猜测,很难服众啊。”
“韩公,是不是义忠亲王下的手,或者说有没有依据,重要么?”冯紫英反问:“这一年多来的种种迹象,如果说单单只是某一项,当然不能说明什么,我和齐师说起过,可他也不认为有这种可能,理由很简单,大义所在,没有谁敢。可大义是建立在皇上在的情况下,本来皇上身体就不好,现在皇上人事不省,义忠亲王身体康健,而且江南那边一直对义忠亲王十分亲善,这是众所周知的,而皇上至今未立储,那义忠亲王如果提出他来监国,我们怎么办?”
义忠亲王监国?!这个之前大家从未想过的问题,一下子让韩爌和王永光都为之意动,是啊,如果朝中有人提出义忠亲王监国,怎么办?
内阁诸公的态度会如何?叶向高、方从哲和李廷机的态度呢?还有李三才那个首鼠两端的家伙,他会是什么态度?
对北地士人来说,义忠亲王一旦监国乃至登基,只怕是最糟糕的局面,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以前都从未想过有这种可能,但现在冯紫英这么一说,二人一下子就有危机感了。
王永光沉吟了一下才道:“紫英,叶相、方相以及尔张公他们虽然是江南士人,但未必会支持义忠亲王,他们和汤宾尹、顾天峻他们不一样,皇上待他们不薄,如果他们如此立场态度大反转,那必将遭受天下士人所不齿,他们不会那么做。”
韩爌点头,“有孚兄所言不差,几位阁老不会如此,只是皇上现在不省人事,几位皇子那边怎么做?让寿王监国?”
如果不及时提出监国人选,那一旦义忠亲王提出他要监国,朝廷这边就被动了。
这朝中总还是有一些投机者会兴风作浪,纵然叶方几位不会如此,但是江南那帮人可不会善罢甘休,朝里也会有人遥相呼应,这是肯定的。
“可让寿王监国,如果皇上醒来怎么办?”王永光皱眉。
监国基本上就是太子了,这是旧例,非太子不监国。
但皇上显然不太喜欢寿王,如果醒来之后又要撤销寿王监国,只怕又要起风波,这也是内阁的一种否定和打击。
见韩王二人话题一下子就扯到了让谁监国去了,冯紫英颇为无语,现在是讨论这个的时候么?
这帮文人真的是小看了义忠亲王的决绝和胆魄了,真以为没有推举或者内阁不同意他就会放弃监国?
监国才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是要弟终兄及,甚至弟不终,他也要及!
现在最紧迫的是一要控制住京中局面,二是要坚决阻击宣府军与京师之外,任何一条做不到,一切休矣!
前者义忠亲王可以直接宣布自己监国,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如果有足够的人拥护支持,那就顺理成章,即便没有足够支持,那也能形成一个僵局,等到后者,也就是牛继宗大军进入京师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即便朝臣们反对,那又如何?
前明朱棣最后何尝需要朱允炆的朝臣们来认可自己?刀斧加颈,有几个人能强项如方孝孺?
大军临城,齐泰、黄子澄、练子宁这些人不一样身首异处,朱棣不一样安坐皇位数十年,皇位改由太宗一脉延续?
“韩公,王公!”冯紫英忍不住加重语气:“诸公勇气骨气,我钦佩有加,可现在的问题是一旦牛继宗率大军入京,义忠亲王临朝,朝中有几个如诸公这般?南京那边会不会振臂一呼,群起响应呢?到那时候,怎么办?”
===壬字卷
第八十四节
胆大妄为===
冯紫英的话让韩爌和王永光都脸色一沉,心里很是不悦,但是却也知道对方所说是实话。
刀斧加颈,有几个能强项不低头?
再说了,这是人家张氏一族的家事,士林文臣可以表明态度,实在不行你可以辞官下野,要让人家以性命甚至一个家族的性命来挣这个骨气,恐怕真的没几个人。
义忠亲王当年为太子时跟随太上皇屡下江南,和江南士绅相处甚欢,这也是义忠亲王的基本盘和底气所在,叶方几位囿于大义而无法投向义忠亲王,但其他人呢?
刘一燝、黄汝良、高攀龙、顾秉谦之流呢?纵然这几位也能扛得住,但是其他朝臣如各部侍郎、郎中、员外郎这些官员呢?
谁不愿意借此机会攀龙附凤一番,博个机会?
如果南京六部江南籍官员大举南上呢?
“紫英,你担心的现在毫无依据,再说了,你我几人困守行宫,又能如何?还是只能等到内阁诸公到来才能做打算?”韩爌忍不住了。
“韩公,等到端倪已现的时候,只怕大军早就直抵京师城下了,那个时候再有依据,又能如何?”冯紫英恨恨地道:“那个时候我等就只能束手待毙了。”
“紫英,那依你之见,当如何?”王永光似乎听出来一些什么,他对军务不通,不好插言,但是给冯紫英与韩爌之间搭个台阶还是可以的。
“蓟镇军总动员,全力抗击宣府军东进,务必将其隔绝于京师城以西,解除牛继宗宣大总督职务,任命麻贵为宣大总督,另外命令大同镇、山西镇不得再听命于牛继宗命令,同时令杨元控制住孙绍祖一部,柴国柱出兵夹击宣府镇,……”
冯紫英这一连串的提议让韩爌和王永光瞠目结舌。
这些要求未免太离谱了,在义忠亲王和牛继宗尚未确定有任何异动时就仓促发布这样的命令,那几乎就是逼迫对方反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8/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