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5/1718


伴随着主力大军的推进过来,刘东旸也显得越发活跃。
“东旸,看来你是早有打算了啊。”冯唐看着虽然瘦削了不少,但是却越发显得精悍的刘东旸,安详地笑道:朝廷催得紧,但不必管他们,我们要按照我们的进度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都知道山东一战将决定未来朝廷和南京伪朝之间的走势,而山东一战又取决于咱们西路这边。”
“大人,您要这么一说,可能北路尤世禄和苏晟度他们会不高兴了。”刘东旸毫不客气地直呼尤世禄和苏晟度名字,语气里充满了漫不经心。
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冯唐却知道这厮历来如此,尤其是在叛而复降之后一直是愤愤不平,总认为这朝中充斥着无能之辈,反而是他这等勇武之士难以出头,好不容此番能得机会西入中原来打这一仗,更是卯足了劲儿要想好好表现表现,对其他任何可能抢他功劳的人,都是不满。
好在这厮倒也非不顾大局之辈,表面粗豪骁悍,但内里却也谨慎,清楚自己只有这一次机会,若是误了战局,军法不饶外,他也再无翻身机会,这才是他最难以接受的。
“北路那边自然也很重要,但牛继宗大军尽皆云集于西路,只要我们打破不了牛继宗的防线,孙绍祖便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尤苏二人的进攻,而且从现在的状态来看,东旸,你觉得北路要想取得进展,当如何打?”
冯唐当然不会如刘东旸那样口无遮拦,但从最后问刘东旸的问题也足以说明很多了,他并不看好尤世禄和苏晟度的北路军。
冯唐也不知道朝廷是如何安排的,苏晟度和尤世禄二人各率山西镇和蓟镇大军,最开始居然一直没有明确谁为主谁为辅。
论兵力苏晟度率领的山西镇主力兵力超过五万人,而尤世禄的蓟镇军却不到三万人,而且苏晟度是山西镇副总兵,尤世禄只是参将,理所当然该是苏晟度为主,尤世禄为副,但北线是蓟镇主场,而且苏晟度出身京营,战绩平平,只不过在五军都督府里边混了资历,兵部内心并不太信任,而尤世禄是榆林悍将,在榆林和蓟镇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如果让苏晟度为主,尤世禄协助,很难让蓟镇这边安心听命,所以犹豫之下就让两军干脆各自率兵先进发,到最后才来忙不迭地提拔尤世禄为蓟镇副总兵,担任北线主帅。
但这个时候很显然有些仓促了,也引起了苏晟度的极大不满,双方在合作上就出现了很大裂痕。
说实话,冯唐也不认为尤世禄就具备了统帅一方的威望,如果是换了其兄尤世功来当无问题,但尤世禄长期是作为一将而非一帅来使用,尤其是这种还有数万大军属于山西镇的情况下,尤世禄要想指挥动,显然是不现实的。
当然,他也同样不看好苏晟度。
山西镇本来就是九边中较为平庸的一镇,无论是辽东、蓟镇,还是大同、宣府、榆林,都远胜山西镇,山西镇之所以排名要比宁夏、甘肃二镇高,那也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真正论战斗力和作战意志,冯唐觉得山西镇还不如宁夏镇和甘肃镇,和固原镇相若。
如果说是山西镇总兵柴国柱本人率军来也还差强人意,毕竟柴国柱是蓟镇出身的宿将,在担任副总兵驻守山海关时,也颇有勇略,威信也够,但朝廷却安排苏晟度来,又是一步臭棋。
苏晟度的情况冯唐是知晓的,原来在京营里边厮混,后来混不走又去了左军都督府里边打熬资历寻找机會,後来才好不容易找了门路到山西镇,,先是担任参将,后来擢拔爲副总兵。
纵观其在山西镇任职期间的表现,几无像样的战绩,但此人十分油滑,便是柴国柱在给冯唐信中也提到此人惯会做表面文章讨好上司,和兵部关系密切,说穿了,就是和兵部左侍郎徐大化交情匪浅。
此番他主动请缨要参与征讨山东,也是觉得这一战胜券在握,想要借此机会立下大功以求更进一步。
但在冯唐看来,这恐怕是朝廷做出的最糟糕的一个决定。
面对冯唐的发问,刘东旸舔了舔嘴唇,斟酌了一番言辞这才道:“根据末将知晓的情况,孙绍祖前期在南皮、东光一线的军队已经收缩回了德州、吴桥一线,另外他仍然派兵控制着故城,但在故城位于运河西岸,防御并不稳固,所以其作战意图还不明确,而朝廷这一方的布置很是让人费解,或者说我怀疑尤世禄根本無法指挥苏晟度的山西军,尤世禄只有三万不到的军队,现在在景州、东光、宁津一线,看似对德州、吴桥形成半弧形包围,但以这点兵力要想打赢孙绍祖,毫无可能,论理苏晟度新河、南宫一线的山西军应该迅速进入枣强,甚至逼近故城,这样可以和蓟镇军形成合力,根据情况择机对故城或者吴桥展开战事,但苏晟度大军至今仍在索卢水以西徘徊,根据那边传来的战报,十日都未曾渡过索卢水,……”
冯唐嘴角带笑,这厮连北线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看来让其提前一两个月过来没白费,显然是这场战事花了一番心思的。
“索卢水是在枣强西北方向吧?是否索卢水不好过,水势太大,水太深?”冯唐不紧不慢地问道。
===壬字卷
第二百四十三节
辩得失冯刘论战===
刘东旸大笑了起来,“大人,您这是在考较末将么?”
刘东旸当然不相信冯唐会对整个战局形势不了解。
为帅者何为?就是要熟知天时地理,知兵善任,运筹帷幄,最后拍板决策,至于冲锋陷阵那是下边人的事情。
冯唐虽然不是北路军主帅,但是作为西路军主帅,北路军的一举一动一样会影响到整个西路战局变化,他不可能不关心了解。
要知道己方面对的是整个南京伪朝最强大的敌人——宣府军,宣府军乃是九边一等一强军,亦是孙绍祖率领大同军残部的后盾。
虽然宣府军东出也非全部,但是牛继宗却几乎将宣府军的精华全数带出,剩下不过一二万牛继宗看不上或者的确是牛继宗没有把握带走的,宣府军十一万大军,牛继宗就带走了九万余人,可以说这样一支军队实力丝毫不比冯唐率领的西北十二万大军弱,甚至犹有过之。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个道理为帅者岂能不知?
冯唐作为西北军大帅、西路军主帅也深知要想彻底解决牛继宗的宣府军没那么容易,还要看北路军的配合,但北路军的现状却让他忧心忡忡,而且他还不能就北路军的情况发表意见。
要知道就当下他率领西北十二万大军东来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疑虑和担心。
以往像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般说来都要以文臣掌军,武将为辅,另外还要佐以御史为监督,但此番关乎国运,内阁和兵部也是几番计议,为了避免在战场上遭遇掣肘而贻误战机,所以才会破例让自己来率领这十二万大军。
如果自己还要再在朝廷对北路军安排上指手画脚,那可就真的是要犯大忌了。
虽然无法干预朝廷对北路军的部署安排,但是却不影响冯唐对北路军动作的关心,见刘东旸居然也对北路军行动如此了解熟知,所以他才会来考一考对方。
“哦,你要说是考较,那就算是吧。”冯唐含笑道。
“您要说是洚水河阔水深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可现在是冬春季节,便是洚水也一样不是问题。现在苏晟度就龟缩在冀州城里,冀州城在洚水以东,这说明他的大军早就过了洚水。而枣强西面的索卢水不过是一条小河罢了,现在许多河段早已经干涸断流,若是夏日里,那发源于清河、武城交界的潢卢河倒有可能泛滥在宋门镇与索卢水汇合,水势倒是不小,但那都在下游阜城地界上去了,而现在潢卢河道已经成了当地百姓的肥田沃土了,遍种粮食,就等收获,这在那一带算是最可靠的宝地呢。”
刘东旸有心卖弄,如数家珍,让冯唐也有些刮目相看。
冯唐是对北路军行军和行动路线及周边情况都是做过了解的,而且还专门提前找人物色了一个熟知河间、真定那一带的向导来为自己介绍情况,以便掌握北路军的动响,所以自认为对真定府东部和河间南部那一带十分熟悉,没想到这刘东旸才来两個月居然也对北面情况如此熟知。
“那东旸你认为苏晟度如此安排,龟缩不前,目的何在?”冯唐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5/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