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7/1718


“既然进了宫里,不该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么?以前能帮得上贾家的时候,能帮一把算一把,现在贾家垮了,大姑娘也在宫中失势了,那就该审时度势,谨慎自守,莫要再想那些其他不切实际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姑娘这么聪明的人,难道就不明白这一点么?这等时候却要找大爷诉苦,合适么?大爷又能帮什么?就不怕大爷惹火烧身?”
鸳鸯的话里边已经有些充满了对元春的抱怨了,这位大姑娘怎么不能在宫里边安分一些呢?
以前不说了,还能说替贾家谋划,但现在这种情形,就不该低调隐忍做人么?还跑出来找大爷诉苦求援,也不管大爷的难处。
大爷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万一被说动,岂不是给整个冯家添麻烦?
冯紫英心中也有些感动,这鸳鸯现在是一门心思替自己打算了,也不枉自己对她推心置腹。
贾元春和抱琴找自己诉苦,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想要求一个安稳,倒也没啥,但就怕还想要不甘寂寞,那就麻烦了。
“那抱琴就只是说在宫里艰难,就没有具体说什么事儿,或者说要见我,想要做什么?”
冯紫英原本是不想理睬的,但是在此番裘世安来见过自己之后,他心思又略有变化了。
现在永隆帝的情形还真的有些古怪,据说似乎都有些恢复过来了,能喝一些流质粥汤类的食物了,偶尔也能醒过来一阵,但是却还是说话和正常思维。
先前大家还以为他能恢复过来,但是这又过了一个月,都还是那样,只能吃点儿喝点儿,但是却不能下床,也无法说话,昏昏沉沉,大部分时间仍然是沉睡,有点儿像是植物人,但能吃东西又不像,更像是脑袋受了撞击之后慢慢恢复过来的情形。
不过这个恢复过程似乎就有些漫长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过来,最终能不能恢复过来,这都未可知,也许某一日睡过去就醒不过来,也未可知。
“或许是对着奴婢抱琴有些话不好说吧,但奴婢觉得大爷最好还是不见。”鸳鸯顿了一顿,“奴婢认为大爷现在在和大姑娘搅和在一起不是好事儿。”
冯紫英摇摇头,鸳鸯想得简单了一些,贾元春现在看起来的确没什么用处,不过若是自己要和裘世安,乃至苏菱瑶与福王礼王那边搭上线,那贾元春倒是勉强可以一用了,起码能帮着自己盯着一下裘世安。
宫中这些人,尔虞我诈,为了利益,今日示好自己,明日就能出卖自己,若是有一个人能帮自己盯着,多少有些用处。
不过元春太弱了,枉自在宫中这么多年,就没有能培养出几个贴心的心腹来,能派上用场的更是一个皆无,所以要让她替自己去盯着裘世安,有些为难人了。
若是自己能帮她一把,给她一些资源扶持,或许情况会有所不同,那就要看元春自己的本事如何了。
今日裘世安的一些话的确打动了冯紫英,虽然自己是走了文臣路,但是日后局面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还不太好说,文臣执政亦有不小的缺陷,若是以在军中具备足够的影响力是很有必要的,而自己老爹年龄也不算小了,自己要成长成为一言九鼎的重臣,还需要时间,冯紫英担心自己老爹未必能熬得到那个时候,而且朝中之人未必会愿意见到这种情形,所以肯定会要出手,这个时候宫中若是有人能帮着影响左右未来的皇帝,不失为一个后手。
所以冯紫英对裘世安的结盟意图还是有些动心了。
当然既要要和裘世安结盟,或者说要拉拢裘世安为自己所用,那么肯定也要在裘世安身边安插一颗棋子,元春不算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一时半刻自己也无法在宫中物色到合适人选,只能先用起来,看看如果放开元春手脚,元春能不能有所表现。
既然《红楼梦》书中都对她评价为“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比三春更强,和太监能扯上瓜葛,那么说明她本该是可以在宫中有所作为的,那自己给她一个机会和资源,看看她能不能和裘世安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监督,为自己所用。
见冯紫英神色变幻不定,鸳鸯也有些吃不准这位爷的心思了,难道大爷还真要去掺和宫内事儿,可他马上就要去陕西了啊。
冯紫英也不是没想到这一点,但无论怎么变化,裘世安想要在宫中维持权势,就会在外边儿寻找奥援,实际上他说戴权恋栈不去,何尝不是说他自己,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谁又愿意放手呢?
自己同样需要对方,那就尝试着“相忍为国”,不,应该是“相忍为权”吧。
===壬字卷
第三百二十四节
人若有志精神焕发===
日子如白驹过隙,一晃就过,朝中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过来,这让冯紫英有些焦躁。
吴耀青已经提前去了陕西,先要和贺世贤那边联系起来,另外冯紫英主动和宋师襄、薛文周两个书院同学联系上了。
宋师襄是耀州人,宋家在耀州也是豪门,而耀州正处于陕北通往西安的要道上,北面是金锁关和同官(铜川),南面是富平,漆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和,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而薛文周就更不用说了,薛家是安定士绅大户,安定则是延安府中北部重镇,正好处于榆林镇与延安府之间的咽喉要地上,如果能得到薛家的支持,自己日后去了陕西,对延安那边的情况就能了如指掌了,不至于被下边的官吏所蒙蔽。
宋师襄素来和冯紫英、方有度交好,因为冯紫英现在不比寻常,公务繁忙,所以宋师襄和方有度更是来往密切,方有度和冯紫英又是姻亲,所以当冯紫英把自己可能要去陕西的消息一告知给宋师襄后,宋师襄也是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立即给家中去信,要求家里人安排人帮忙收集了解西安、延安情况,一方面也想要寻找机会跟着冯紫英去西安。
薛文周在获知这个消息也和宋师襄一样,甚至心情更为迫切。
虽然薛文周与冯紫英的关系不及宋师襄那么密切,但态度却更为积极,因为陕北贼乱早已经波及到整个延安府,安定县也不例外,家中也给薛文周来信,薛文周一直心急如焚,现在骤然得了这个消息,还不大喜过望,对于冯紫英的要求自然是毫不推拒,甚至还主动表示薛家会在延安府那边全力支持冯紫英。
对宋、薛两人来说,于公,陕西的贼乱已经危机到朝廷在陕西的统治,地方官府的管理受到了极大挑战,作为士人官员自然责无旁贷地支持,与私,宋薛两家在陕西本地都是士绅大户,一旦受到贼乱波及,损害首当其冲,更重要的是冯紫英去陕西,如果宋薛两家能攀上这颗大树,对于宋薛两家日后在陕西的根基稳固人脉扩张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当然要抓住。
吴耀青去陕西,除了依靠自身在江湖上的一些人脉外,更重要的还得要山陕商人的鼎力支持,另外也要靠靠宋、薛两家为其牵线搭桥,毕竟之前无论是冯紫英还是汪文言、吴耀青他们都没想到过冯紫英要去陕西,现在骤然要立即收集陕西这边的情报,就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冯唐在三边担任总督,而且又有在榆林镇任总兵和宁夏平叛的经历,军队那边无忧,地方上就要靠山陕商人和宋薛这些关系来帮忙打开局面了,当然作为北地青年士子领袖,冯紫英相信自己真的去了陕西,也不至于受到太多刁难,毕竟自己现在是去救火,没人这个时候还会和朝廷过意不去,就算是要触及一些人利益,但他们现在也只能忍受。
不过再怎么准备,冯紫英也清楚,陕西不比永平和顺天府,这两地就在朝廷眼皮子下边,自己随时可以得到朝中诸公的支持,而陕西天高皇帝远,现在形势有这么恶劣,自己又对陕西情况一无所知,真要去了,只怕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只能是疲于应付紧急情况,要想按照自己意图做点儿什么事情出来,难上加难。
一句话,去了陕西,就要做好吃苦受罪的准备。
好在自己年轻,冯紫英也有心理准备,但是这种等待的煎熬却是最难熬的,也幸亏还有筹备婚事能消耗一些时间,不至于让自己无事可做。
在裘世安走的时候,冯紫英让他安排人带句话给凤藻宫那边儿,裘世安答应了。
裘世安不认为贾元春现在还有多大价值,不过考虑到冯紫英两房妻室都是贾家表亲,觉得关照一下也说得过去。
他还没有想到过冯紫英能用贾元春来监视或者刺探自己,现在贾元春还是宫中的小透明,便是周德海这种稍有实力的角色都没把她打上眼,遑论裘世安自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