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4/1718


都司来人?可能么?那帮废物贪生怕死,怎么可能自陷险地?而且他们来又能起到多大作用?
难道的河西兵备道的人?可自己应该见过才是,新来的?也不像啊,河西兵备道的人哪里需要这般鬼鬼祟祟的?
河西兵备道那边所在的庆阳也是自顾不暇,根本顾不到延安府这边来才是.
这人气势如此之足,根本不可能是寻常人士,若是兵备道主事,那就是参议佥事了,此人如此年轻,怎么可能是布政使司参议或者提刑按察使司的佥事?
猛然间夏之令想到什麽,脸色煞白然后迅速转为潮红,站直身体,就欲行礼,却被冯紫英挥手至止,用眼神示意.
夏之令这才回过神来,对自己的幕僚沉声道:"你先出去,我和这位先生有话要说."
幕僚莫名其妙,看这样子自己东翁应该不认识才是,怎么却突然要单独密谈了?
只是见东翁神色严肃,他也不敢多问,一拱手赶紧出去了.
待到幕僚出去,夏之令这才猛然一拱手作揖行礼,冯紫英含笑扶住对方,"没想到我们素未蒙面,夏大人却能一眼认出我来."
"君豫和若谷若木都曾经和我来信,提及大人,而且君豫前月给我来信就提及大人可能巡抚陕西,今日一见大人英姿,下官就确信无疑,这等守候敢独闯虎穴的,也只有大人才能如此了."
夏之令这番话倒是由衷之言,这个时候敢单身进吴堡城的,没点儿胆魄真还做不到.
===癸字卷
第一百二十四节
言出法行掌握主动===
冯紫英略略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没想到这个夏之令居然和练国事以及侯恂侯恪兄弟都认识,但转念一想,练国事是永城人,侯氏兄弟是商丘人,看样子这一位也应该是河南人才对.
"夏大人是河南人?"冯紫英含笑问道:"和君豫\若谷若木几位兄长也很熟悉?"
"算是有些交道吧."见冯紫英对练国事\侯恂侯恪兄弟话语里十分尊重,夏之令也心中一安,"下官是光山人,和君豫\若谷若木宜属同乡."
"哦,光山好地方,中山先生的乡人啊,难怪,难怪夏大人能在这般情形之下依然能守住吴堡县城不失,朝廷有幸啊."
冯紫英话语里的中山先生当然不是几百年之后那位中山先生,而是指蔡毅中,元熙末年出任过礼部尚书的大人物,冯紫英有印象在前明蔡毅中也是和阉党对决的硬骨头,不过今世没有了阉党,在永隆帝即位之后,蔡毅中便因病致仕了.
实际上冯紫英所不知道的,如果历史没有改变,这个夏之令一样是东林党人,而且是东林一百零八将中的中坚力量,和阉党对决,只不过夏之令的名声远不及蔡毅中大,冯紫英就不记得罢了.
提起蔡毅中夏之令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再听得冯紫英对自己的夸赞,他的脸色越发好看,对冯紫英的印象也更佳.
"大人过誉了,下官不过是身处其位,自然要尽其责任,位卑未敢忘忧国."夏之令正色道:"不过大人却不该如此,您是陕西巡抚,一省局面还有赖于大人力挽狂澜,若是在这吴堡有个闪失,下官也承担不起啊."
冯紫英微微颌首,对夏之令的态度很是满意,不过话语里却很是坚决:"夏大人都能坚守不屈,莫非我这个陕西巡抚还能呆在黄河对岸,坐视吴堡沦陷贼手不成?"
"大人此言差矣,吴堡便是失陷,日后夺回来便是,而大人若是不幸,朝廷短时间内如何能派出一个能接管陕西大局的人来?"夏之令连连摇头,满脸焦急,"待到夜色将尽,下官便想办法送大人赶快离开,务必尽早去肤施,……"
冯紫英心中也有些感动,对方也是一番好心,不过对自己来说越是这等艰险甚至连夏之令都觉得绝望的情形下,若是能扳回这一局,那边能极大地振奋民心士气,也让还坐在西安府那边的一帮禄蠡们睡不安枕了.
"夏大人,你觉得我来吴堡是自陷险地,但是我却以为我来这里也许能破解难题,或许这有些冒险,但是吴堡可不是可有可无之地,若是沦陷从榆林镇到肤施之间这一片广大地域就有可能彻底沦入贼手,而且吴堡如果失陷,螅蜊裕渡口肯定也会落入贼手,对山西那边也会构成威胁,山陕贼势若是连为一片,便更为难至."冯紫英摇头:"我之所以来,便是为此."
夏之令精神为之一振,眼巴巴地望着冯紫英,"大人可是带有大军前来?"
夏之令当然清楚冯紫英出身,其父是三边总督,只不过现在出征在外,但是冯紫英还是陕西巡抚,如果要调动榆林军,也并非不能.
让夏之令失望的是冯紫英却摇摇头:"我从大同星夜南下过来,哪里能带有军队?山西情况一样不佳,不能指望山西镇支持咱们陕西吧?榆林镇那边我倒是联系过,但是他们要出兵也有诸多限至,而且需要时间,要到吴堡这边,难度很大."
夏之令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自己有些奢望了.
榆林镇只愿意在葭州\绥德\米脂一线活动,延安府那边和榆林镇关系本身龃龉不断,在朝廷那边相互告状,现在还要指望他们南下,只怕就得要让延安知府衙门一帮人去低头了.
但不到最后关头,只怕延安府那帮人是不肯如此的,尤其是让一个四品文官去向一帮武夫低头求援,还不如杀了他们.
见夏之令一脸失望的模样,冯紫英淡然一笑:"看来夏大人对本官没有信心啊."
"下官不敢."夏之令有些尴尬地道:"只是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这城外有三四千乱军围困,而且还在不断增长,据说葭州那边还有乱军也在朝着吴堡前来,都是想要攻破吴堡城好分一勺羹,大人进来时候大概也看到了大堂那帮蠢人还在那里争吵不休,呵呵,釜中水沸,就等这帮人下锅了,可笑他们还在那里自我感觉良好,……"
"虽说是些蠢人,但是如果善加利用,未必不能发挥一些作用."冯紫英看着对方,他知道如果这个家伙心气都垮了,那这一仗就难打了,必须的要把这个家伙的斗志鼓动起来,"夏大人可知道本官在担任顺天府丞之前任职何处?"
夏之令迟疑了一下,想了一想才说,"听闻君豫说起过,应该就是永平府同知吧,他现在就是接替您的职位."
"对,从永平府同知到顺天府丞,正五品到正四品,本官只用了一年半时间不到,便是冯某翰林院出身,只怕也难以服众,但是本官就任顺天府丞,朝中却无人能有异议,甚至本官现在只在顺天府丞位置上干了一年半便巡抚陕西,也是有所仗恃,夏大人可知晓所恃为何啊?"
夏之令虽然知道冯紫英升官极快,但是更多的还是觉得可能这个家伙大概是因为出身翰林院修撰原因,但要说这样突兀的青云直上,那帮御史们居然都无异议,就有些蹊跷了,所以也一下子好奇起来.
"无他,就是本官在永平府以几千永平民壮,依托有利地形,和内喀尔喀人数万南下的铁骑打了一仗,这帮内喀尔喀人在三屯营一举歼灭了京营十万大军,气势正盛,但是本官就是靠着几千永平民壮,把内喀尔喀人打得焦头烂额,狼狈而退,就凭着这份大功,加上察哈尔人南侵京师让京师民众心中震怖,而本官回任顺天府能给民众以信心,才让他朝廷决定让本官出任顺天府丞."
冯紫英语气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目光炯炯.
这却是夏之令不知晓的情况了,在永平府以几千民壮和几万蒙古骑兵打了一仗,居然还打赢了,这听起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
但是夏之令相信这种事情冯紫英撒谎,也没有意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4/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