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2/1718


现在虽然陕西北部诸府的局势险恶,但是起码南边的西安\汉中\凤翔三府局面还是可控的.
至于说白水\澄城的乱军,也只是活动于挨着黄河那一片,并没能跨过同官\耀州一线,但蒲州近期的确有些受到波及,须得要引起重视.
"呵呵,方相,真要等到乱军控至了蒲州,那同官和耀州就保不住了,到那时候我看怎么来保住西安?"李三才继续冷笑.
李三才对于自己分管军务这一块是一肚子怨气的.
一来本来他就不擅军务,二来军务这一块谁都知道,关系重大,稍微大一点儿军务,就不是他这个阁臣能擅专的,而且张怀昌作为当了多年左都御史转任兵部尚书的重臣,在朝中影响力不小,他这个分管军务的阁臣还真压不住,可在其位又不能不谋其政,他李三才也不是那种混日子的人,所以这个内阁大学士当得一直很窝火.
他家乡就是陕西临潼,只不过是侨居京师城,所以对家乡的情形一直很关注.
眼见得陕西局面一日比一日严峻,乱军四起,而陕西地方官员却还忙于内部争斗,朝中对左布政使卢川与按察使孙一杰之间的不和争斗也是一直没有拿出像样的解决方案来,导致地方政务拖沓,结果就是乱军日盛,已经蔓延到了整个陕西.
现在好不容易让冯紫英走马上任了,但一踏入陕西就遭遇了乱军席卷延安府,弄得进退两难,看看齐永泰一脸焦急的模样,李三才心中也没来由的生出一阵畅快感.
活该,还真以为他那个弟子冯紫英有改天换地的本事不成?
侥幸在永平府打了一场胜仗,把本来就没有多少留意的內喀尔喀人给撵走了,就觉得自己能耐大了,无所不能了?现在遇到祸事儿了吧.
"西安府的形势还不至于到那一步,危险的是北边三府."齐永泰算得上是一干人中对军务最为了解的了,但是说实话也很有限.
当下朝中内阁五个阁臣,李廷机这段时间一直病重,已经上了辞呈请辞.
剩下四人,叶向高和方从哲都是精于财政事务的,在吏部\礼部\户部都多涉猎,齐永泰是吏部尚书出身,对礼部事务也很熟悉,对军务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冯紫英的一些见解观点,李三才是地方官员出身,在对工部和户部事务都很熟悉,特别是在漕运总督任上表现不俗,但同样对军务很陌生.
不过他这一句陕西危险在北部三府倒是大家一致认可的.
延安\庆阳\平凉三府,素来贫瘠,民风强悍,山贼马匪层出不穷,社会治安历来不靖,全靠沿线边军弹压威慑.
随着西北军的东入中原,三边四镇可用之兵只在榆林了,但榆林镇边军不敢轻动.
种种迹象表明土默特人东边掌权者素囊台吉应该是受到了来自察哈尔人的拉拢,有些蠢蠢欲动的迹象了,再加上丰州白莲整军习武的趋势十分明显,山西\大同两镇的军事压力也在增大,朝廷甚至希望榆林镇在必要时候要增援山西镇,所以榆林镇可用之兵也就乏乏了.
"我最担心的还是北面三府的乱局一直蔓延发展下去,影响到凤翔府和巩昌府,特别是凤翔府,那西安就真的有些危险了."齐永泰继续道:"大家看舆图就能知道,现在北部三府已经呈一个弧形半包围了西安府,如果凤翔府也乱了,那西安府就很难幸免了."
===癸字卷
第一百四十节
全权授予将在外===
齐永泰有些生硬的声调让在座其他三人都陷入了沉寂.
陕西虽然大,但是精华之地就在关中平原,说穿了就是西安府\凤翔府两府之地,这里土质肥沃,水利发达,灌溉方便,八百里秦川养育了这一片百姓,即便是在大旱之年,关中平原的情况也要比其他地方好得多.
但陕西却不止于关中平原.
北面的黄土高原,虽然贫瘠,但是仍然养活了数以百万计的百姓,只不过他们的生存条件就远不及关中平原了,一旦遭遇旱灾蝗灾,那就面临着饿死或者外流,乃至造反而死的结局.
像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三府广大之地其自然条件就远不及关中平原,地形破碎,交通条件恶劣,还有凤翔府西面的巩昌府,也是地域辽阔,但地势崎岖复杂,交通不便,一旦受灾,那么生存压力就迫使他们不得不向东向南而来.
"这还只是其一,进卿兄应该已经看到了山西那边的进奏,平阳和太原两府西部都受到了陕西乱局的影响,沿黄河区域,均有零星乱民乱军和流民交织的迹象,这很危险."
齐永泰看着一直沉着脸没有说话的叶向高,他清楚对方最担心的恐怕还是山西,陕西好歹还有一条黄河隔着,但山西一乱,北直就难以幸免了.
"黄河对于乱军来说不是天堑,山陕之间的津渡不少,关键在于山西那边,尤其是平阳府那边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而山西镇柴国柱还要盯着北面土默特人和丰州白莲,根本顾不到平阳府那边来,若是要南下,粮食消耗也是一大问题,平阳府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既承受不起陕西乱军过河,也承受不起山西镇大军南下的消耗,……"
叶向高挥了挥手至止了齐永泰的"危言耸听".虽然这不是危言耸听,但是现在说这些有用么?
难道这个时候把西北军抽调回来?山东局面还要不要?江南那边呢?该死的陈继先,居然在这个时候南下了.
叶向高现在袖中还捏着从徐州那边传来的急报,陈继先应该是和牛继宗勾搭上了,而且还达成了默契,枉自自己一门心思还想给他机会,让他反正,现在看来这些军头武夫都不可靠.
叶向高内心无比苦涩,种种美好的设想总是要想落空.
陈继先的这一南下一下子就打乱了所有计划,牛继宗和孙绍祖如果趁势南下控至徐州,那么冯唐未必就能轻易夺下徐州了,这战事还会拖下去,问题是现在朝廷已经有些拖不起了.
让冯唐继续往下打,把江南彻底打烂了怎么办?还有湖广,王子腾似乎和熊廷弼也僵持住了,这又是一个噩耗.
不是说熊廷弼能力出众,定能解决湖广危局么?怎么会打成这样?
"好了,乘风,再说这些也没有太大意义,现在我们还是把话题回到陕西这边来,紫英被困吴堡,难道就真的是被困住了?"叶向高提高声调,"我记得他可是在宁夏叛乱单枪匹马入草原的,永平之战內喀尔喀人也被他带着一帮民壮就给打败了,在顺天府红桥那一战,牛继宗的宣府军也没能突破,被他阻击赢得了时间,现在一帮乱军就让他束手无策了?不至于吧?"
叶向高的一番话把齐永泰堵得心里发梗,这话也没错,谁让当初自己为了推冯紫英上位,把冯紫英吹得文才武资天上少有地下无双呢?
现在遇到难处,就要来找台阶了,哪有这等好事?
"进卿兄,现在紫英可是单枪匹马,而且陕西那边他更是人生地不熟,吴堡就在黄河岸边,距离榆林镇那边也还有好几百里地,骤然遭遇这种情形,恐怕谁都难过啊."齐永泰强自解释道.
"话不是这么说,乘风兄,紫英也是经历不少事情的'老'人了,莫要以他年轻来做理由,让他这个年龄出任陕西巡抚时这年轻可是优势,不就是看重他经历丰富能文能武么?"李三才也来补枪,"他既然敢过河,也应该有所准备吧?不会就这么什麽防备都没有就冒冒失失过河,然后被乱军围住,那他的表现可就真的让我们在座的失望了."
齐永泰心中暗叹,看来强推冯紫英上位还是留下了不少麻烦,现在大家都想要看笑话,就要看你冯紫英有多大能耐,能不能把陕西乱局给抚平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