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1718


看见一拥而上去道喜祝贺的同学,冯紫英和方有度两个人孤零零的坐在一旁,显得那么落寞,冯紫英都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难道这就预示着自己和方有度要落榜?这也未免太不吉利了。
“方叔,君豫兄中了会元,你怎么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冯紫英揶揄对方道:“起码也要羡慕嫉妒一下吧?”
“紫英,我不嫉妒羡慕,因为我知道那没我的戏,我很坦然,即便是落榜,我也能坦然接受。”
方有度努力的控制自己情绪,但是微微颤抖的手,还是出卖了他。
“中了举人我已经很满足了,春闱结束,我就可以回去娶亲,嗯,紫英,真的很感谢,我可以娶到我原来梦寐以求,不,做梦都难以企及的梦中人,我真的很满足了,现在家里情况也很好,家父家母也已经可以安享晚年,我还可以继续读书,我还能有什么不满足呢?”
微微点头,起码方有度有这个心理准备就好,嗯,自己有么?好像也应该有才对。
会元带来的冲击尚未结束,很快就传来了第二个第三个喜讯。
韩敬高中第七名,许獬高中第十一名,这都是相当难得的高位了。
不过相较于练国事的会元和两人的名声来说,就有些黯淡了。
但是想到还有半个月之后的殿试,状元是不会以这个会试成绩来作为依据的,全凭那一日的发挥和圣心独裁,所以韩敬和许獬虽然都略感失望,但都还是能保持着自己的风范。
几个最出挑的青檀学子中式都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唯一就是排位而已,而剩下的就是其他学子们了。
很快同学和报喜者又送来了第四份第五份喜报,宋统殷高中第四十八名,罗尚忠高中第七十二名。
又是一阵欢呼,这两位都是老西园学子,年龄也都是比冯紫英要大十岁左右,都是二十四五岁的青年了,同时在书院里虽然不及许獬、韩敬和练国事等人的名气,但在他们自己的家乡都是一等一的才子。
接下来就是一阵艰难的等待,一直等到了两炷香之后,才又送来了第六份喜报,方震孺高中第一百二十三名,……
……
伴随着一份份喜报的送来,名次也越来越排后,当叶廷桂高中第三百一十五名和范景文高中三百二十二名的喜报传来时,大家都意识到恐怕青檀书院今科的中式该进入尾声了。
截止到叶廷桂为止,目前青檀书院已经高中了十三名,远远超出了以往的成绩。
整个春闱名额是三百八十人,剩下来其实也就是一张皇榜所贴了,估计这个时候同学们也已经正在看最后一张皇榜了。
“喜报,喜报!”门外再度传来一阵热闹的喧哗声,整个客栈里却是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那最后的声音出现。
“恭喜湖广江夏生员贺逢圣高中永隆五年春闱第三百四十六名!”
“喜报,喜报!恭喜山西乡宁生员郑崇俭高中永隆五年春闱第三百六十一名!”
“喜报,喜报!恭喜南直隶兴化生员吴甡高中永隆五年春闱第三百七十五名!”
一连串喜报接踵而至,让整个鸿宾客栈顿时沸腾起来了,一口气来了三张喜报,只把那本来已经有些绝望的几人高兴得热泪盈眶,而那郑崇俭更是一跃而起,站在了茶桌子上,猛然怒吼一声:“我中了,宁乡郑崇俭中了!”
其余的人都在为这三个人高兴的同时也免不了有些黯然神伤。
青檀书院今年的成绩已经远超前科乃至以前任何一科了,十六人考中进士,虽然不少排位在后,但是这不但还有殿试,而且就算是殿试落在后面,也无关大局。
进士就是进士,同进士也是进士,一样要授官,而且硬牌子的进士官!
冯紫英也有些遗憾,看来奇迹没有发生,自己的孤注一掷并没有能获得上苍眷顾,也只能等待下一科再来搏一回了。
只是这三年苦读又需要一番苦熬了,但他有信心经过三年的苦读,在下科春闱,他可以考出一个更好的成绩。
不敢说勇夺会元,但是起码可以排在前列!
旁边的方有度也站起身来,拍了拍冯紫英的肩膀,故作潇洒的道:“紫英,看来我们还要与虎臣、仲伦、一衷一起共同学习三年了,这样也好,咱们的同学感情可以更深厚,……”
冯紫英也站了起来,坦然的摊摊手:“我可不像你这么看得开,我还是有些遗憾的,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也努力过了不是?走吧,我们去祝贺一下克繇、鹿友、大章他们几个,……”
“喜报,喜报!”街的另一头再度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嘶吼,紧接着就是一个略显清嫩的声音,“喜报,喜报,紫英,方叔,……”
嗯?怎么有点儿像许其勋和宋师襄的声音?
“喜报,喜报!恭喜顺天府宛平生员冯铿高中永隆五年春闱第三百七十九名!恭喜南直隶歙县生员方有度高中永隆五年春闱第三百八十名!”
整个客栈再度疯狂起来,又是二连中?!
冯紫英第一时间听到自己高中第三百七十九名时,也不禁有一种奇迹出现的感觉,第三百七十九,嗯,还不是最后一名,而且夸张的是最后一名居然是和自己刚才还在相互勉励的方有度!
一阵奇妙的轻松感充斥在冯紫英的身上,近乎于一种虚浮的畅快放松,让他想要就势躺在地下,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但这当然只是想象。
而此时身旁的方有度则完全是呆若木鸡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茫然看着四周,似乎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结果,还是冯紫英镇定下来之后,狠狠的拍了拍方有度的肩头:“方叔,你中了!”
“我中了?!我真的中了?”方有度喃喃自语,然后看到簇拥上来的同学们,这个时候才真正相信自己中了,哪怕这是最后一名,但是它的确是进士啊!
整个鸿宾客栈沉醉在一片欢乐的喧嚣中,五十四人参考,竟然中了十八人,而且这五十四人中,有三十七人都是去年秋闱刚过,这样的成绩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对于冯紫英来说,这个进士太重要了,不管最终结果是是什么,按照现在的情形,进士最差也就是观政一段时间之后授官。
按照大周惯例,观政须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以及五军都督府,按照规制,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按照进士二三甲顺序每次每部三员进行观政,五军都督府则是每次二员,榜末十人留吏部观政。
观政时间三个月到半年不等,最长不超过一年就要授官。
而且哪怕是最差劲儿的三甲同进士,授官起步就是正八品,而且任职三到四年后,便会明确提拔到从七品以上,也就是说,最差的同进士也能在三到四年之内赶到七品官员,而二甲进士就更不一般,甚至可以从从七品直升到从六品乃至正六品,而且多为进入京官序列。
冯紫英应该是最快冷静下来的,在贺逢圣、吴甡、郑崇俭、方有度还沉醉在狂喜之中时,他已经开始考虑半个月之后的殿试了。
二三甲之间的差距仍然相当巨大,赐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那是两个概念,尤其是在起步上就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殿试不比秋闱春闱,可以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而且被皇上选中的机会也更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殿试更像是皇帝个人的一次选拔来确定名次,即便是读卷官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是也无法取代一个想要按照自己意图来进行选拔的皇帝。
从前明到大周,最勤政的皇帝可以从按照惯例选读三十六卷一直增加到看七十二卷,这也并无什么不妥,因为这是皇帝的权力,哪怕他要求将所有卷子都要亲自浏览一遍,读卷官们也无权干预,不像秋闱和春闱,如果皇帝想要亲自阅卷干预,那就是违背祖制,内阁和都察院便可坚决反对,予以制止。
殿试,现在才是最适合自己展示的舞台!
===乙字卷
第一百七十九节
未雨绸缪(第一更求月票)===
当皇榜终于张贴公示之后,整个长安街都陷入了一片狂热之中。
这是三年一次的春闱取士,抡才大典,一旦中式,用鱼跃龙门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涌荡的人群和报喜者在皇榜前来回游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希望。
从巳正开始一直到下午,来来往往的人们都在感受着这份或与自己无关,或关系密切的这份光荣。
三百八十名进士,来自十五个省直,此时全部揭晓,人们都可以饮宴来庆贺属于自己的喜悦,也可以借酒消愁,发泄内心的苦闷。
还有十五天才是殿试,而且对于学子们来说,殿试其实是没有多少值得复习苦读的,第一时间短,第二,也是最关键的,殿试纯粹是考临场发挥和皇上的心意,其他都没有太大用处。
所以对于已经考中进士的学子们来说,殿试其实没有多大必要在进行什么复习准备了,或许彻底放松自己,轻装上阵更有利于发挥。
这十五天对于大家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轻松假期了,安心休息来准备应对殿试。
“真没想到,冯家大郎还真的考中了进士,太不可思议了!”贾政忍不住喃喃自语,失神般的靠坐在官帽椅椅背上。
“是啊,哪怕是最后一名,那也是进士。”詹光也不无感慨,“这一年里冯家大郎来的少了,去年还曾经来过几回,当时学生就觉得这冯家大郎必成大器,果然还是被我猜对了。”
程日兴也忍不住插话:“这四千多大周士子汇聚一堂,却只取那三百八十人,这冯家大郎却以十五岁之龄名列其中,委实让人感慨,这等年龄便入进士之列,怕不是日后要入阁拜相?”
贾政也是唏嘘不已,“敬大哥考中进士时已经是三十出头,没想到这铿哥儿却恁地不凡,十五岁便中了进士,……”
话没再说下去,脸色却有些黯然,一帮清客们自然知晓贾政的心境和心结,只是这等话语却又不好再接,难道说贾宝玉未来也能考中进士?
好在还是单聘仁反应得快:“老爷也不必多想,各家有各家的福运,这二世兄也是一个聪慧之人,咱们府上也是簪缨之家,倒也无须太过追求那般,况且冯家和府上也是世交,通家之好,若是那冯家大郎未来真能有一番造化,如日兴兄所说名列六部,入阁拜相,那少不了也是要照拂一二的。”
贾家这几年的每况愈下几位清客无疑是最了解最清楚的,但是他们依附贾家日久,这等时候转投别家自然不妥,但是从内心来说也还是有些担心疑虑的。
这等坐吃山空,三五年或许还能勉力支撑,十年八年后呢?那他们又往何处去寻这等清闲觅食所在?
原来这贾家还能靠着王家,谋些营生,但是现在王子腾外放之后,这等生计也就没有那等好做起来,贾家的没落似乎就陷入了不可逆转的轨道上去,但若是能攀附上这看似蒸蒸日上的冯家,未必不能有一份希望。
听得单聘仁说“照拂一二”,贾政心中就更是纠结。
去年考中举人,自己内兄亲自替冯紫英操办,那规模和威势,弄得兄长回来之后一直喋喋不休,只说那客人来得如何多,冯家收礼收得手软,那垂涎之意溢于言表。
自己兄长是个只认银子的性子,贾政自然也清楚,但是也足以说明这个举人身份给冯紫英乃至冯家带来的影响力提升了,而如今却是中了进士。
这可是进士啊。
这中了进士,基本上就断了探春的这份姻缘了,实际上冯紫英考中举人之后贾政便知道此事基本难成了,现在中了进士更是就不用再想了。
现在内兄长期在外,在京城中的影响力日减,便是琏儿都不时回来称原来那些个经常上门的宴饮帖子日少,比起前两年时怕是只有两三成了,而平日里在路上遇见,似乎关系也淡了不少,多是拱手一礼便走,全无往日老远便迎上来寒暄半晌的气象。
贾政虽然不喜应酬,但是却也能感受到这背后隐藏着什么。
这武勋内部趋炎附势之辈一样多如牛毛,现下王家渐渐淡出京师,虽然依然尊贵,但在京师城里的影响力却小了不少,而像牛家、陈家、柳家这一帮子便立时兴旺起来,对比下,这王家以及王家姻亲贾家这些自然就会成为背景板了。
不得不说,这单聘仁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当下冯紫英和贾琏、宝玉关系都不差,加之还有救过薛家老二和林丫头的这份交情,又走了文官仕途这条路,倒是可以好好琢磨一下。
贾政心中突然想起了林丫头,这林丫头是自己嫡亲外甥女,但其父却是探花出身的文官,若是能嫁了冯紫英,未尝不能加强了贾冯两家的关系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