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2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1718


不过这种情形却难以解释清楚,冯唐只能尽可能把自己麾下安排好。
“世贤那边有消息来么?”这已经是一天之内第三次问了,但是冯唐还是不放心。
“老爷,还没有消息,不过您也不必担心,贺大人也是老于军务了,您再三提醒他,他不可能不重视。”
冯佐跟着冯唐这么多年了,还很少看到老爷如此情形,便是十年前遭遇鞑靼人寇边,突破了边墙,一直打到了大同镇城下,也没见老爷有这般心烦意乱,难道老爷是真的老了?
再说了,那便是宁夏镇的事儿,这边该上报的军情都已经传回去了,兵部也好,五军都督府也好,也早就该有考虑准备才对,但是至今也没有动静,这还能怪得到这边来?
至于说宁夏镇真的要闹兵变,那无外乎就是一帮子酒喝上了头的兵头一时冲动而已,还能折腾出多大一个事儿来,无外乎就是斩几个管军需补给的千户百户,给大家一个交代罢了,再不济,推一两个招人厌的守备来扛着,再发点儿银钱,不就结了?
一行人披甲裹袍,呼啸而出,卷起地面上阵阵积雪。
冰冷刺骨的寒风却丝毫影响不到冯唐的决心,他得把自己地面上的营地在转一转,别人管不了,起码要把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给管好。
只要自己地面上不出事儿,那就利于不败之地了,至于西比儿,那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丙字卷
第四十一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补更)===
从振武门出门,冯唐绕城跑了一大圈,才让自己有些躁动的心慢慢平复下来。
“冯佐,前些日子,你说偏关那边传来消息,有素囊台吉的活动迹象?”冯唐突然勒住马缰,缓缓回头问道。
“嗯,是麻家麻承勋传过来的消息。”冯佐沉声道。
大同两大武将世家,一是冯家,而是麻家,麻家是地方武卫家族,而冯家这是大周开国武勋世家,所以在大同镇,一直是冯家为主,麻家为副,朝廷也不允许这等地方武卫家族在本地担任军事主官,像当下麻家家主麻贵便调往宣府担任总兵。
麻承勋是大同麻家之人,调任山西镇参将,镇守西路,主要在罗圈堡到败胡堡一线负责。
“扯力克才死不久,三娘子现在身体不佳,现在素囊台吉实力的确很强,但是卜石兔有其族中长辈支持,有大义名分,这素囊台吉不好好对付卜石兔,这个时候却如此活跃于边墙外是何意?”
塞外的鞑靼人局面实在是太混乱了,哪怕是派出了大量探马细作,但是鞑靼人内部纷争颇多,各部也是风云变化,今日支持他,明日倒向他,都是家常便饭。使得对这内里各方势力的把控也是颇费心思。
按理说三娘子和扯力克执掌土默特部时代,一直算是和大周勉强和睦相处,现在扯力克死了,三娘子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其亲孙素囊台吉并有其部人马,实力最强,但是却是最为对大周表露出咄咄逼人的态势,这也让从大同到宁夏这一线的大周军镇都感到了巨大压力。
冯佐迟疑了一下,“老爷,素囊台吉和卜石兔争夺土默特汗位和顺义王之位,虽然素囊台吉占据实力上的优势,但是他却难以让部中其他人信服,小的以为这素囊台吉莫不是想要借以进攻大周,达到证明自己威势的目的?”
对于冯佐的这个怀疑,冯唐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是仅此就要断言素囊台吉不顾一切的进攻大周,还不足以让人信服,而且如果素囊台吉真的有意如此,便不该在榆林到山西镇这一线耀武才对,该直接去宁夏镇那边才对。
鞑靼人不可能不清楚三边四镇和宣大那边的情况,哪里最强,哪里最弱,鞑靼人在边墙以内一样有大量眼线,了如指掌,哪怕冯唐在榆林这边已经大开杀戒,但是仍然难以清除掉这些如跗骨之蛆一般的内奸。
摇了摇头,冯唐内心的怀疑和担心越来越甚,他总觉得这里边应该有什么阴谋,但是一时间却又抓不住那个关键点。
尤世功那边已经来信,问是否需要将主力东调,防止素囊台吉的铁骑南下,但冯唐暂时还没有给答复。
现在从建安堡到镇羌堡这一线兵力明显不足,一旦鞑靼骑兵南下,很难抵挡得住,而山西镇和大同镇那边受到素囊台吉的兵力调动影响,肯定主要精力都放在各自的防务上去了,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帮榆林这边分担压力了。
“卜石兔那边有没有消息回来?”冯唐策马奔行,一直来到镇北台下。
“卜石兔就像是消失了,素囊台吉如此嚣张,也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怂了?”冯佐摇摇头,“他的力量远不及素囊台吉,也是三娘子现在卧床不起,要不根本就没有这家伙的份儿。”
“那我们过去的人没见着他本人?”冯唐沉吟着压住马鞍,示意胯下健马停住脚步。
“见过一面,但是后边儿就见不到人了,这厮诡谲如狐,又善于装弱,颇得部中老人的支持。”冯佐也不知道老爷为什么会如此重视卜石兔,这家伙实力明显不如素囊台吉,根本谈不上什么威胁。
“冯佐,这正是让人疑惑的。”冯唐带住马缰,健马在原地掉了个头,不断地喷着响鼻,“这正是春冬之际,要说都该是这帮鞑靼人休养生息的时候了,为何如此?”
“那老爷的意思是……?”冯唐这么一说,冯佐也有些觉得不对劲儿起来。
冬春之际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都是牛马掉膘的时候,正需要好生节省,熬过这一段时间,可以说如非不得已,绝不会轻举妄动,但是现在土默特人却异动频频,这不符合常理。
“事有反常必有妖。”冯唐沉吟着道:“我就担心土默特人的异动和宁夏、甘肃两镇那边有瓜葛。”
“那老爷您的意思……”
“告诉尤世功,他那边的兵力不能动,我不信素囊台吉敢南下进攻我们榆林镇,我们的情况素囊台吉不会不清楚,咱们镇这边虽然清理了几拨,但是还是有他们的眼线,他的兵力还要留着和卜石兔争夺汗位呢。”冯唐最终决断:“让世功兵力继续西移,安定堡到甜水堡一线务必要保持必要兵力,警惕宁夏那边,支持世贤那边,我这边不用他担心。”
最后又顿了一顿,冯唐才下决心:“让贺人龙率领本部三千人即刻赶赴甜水堡。”
“啊?!”冯佐吃了一惊,“老爷,这太危险了,我们这边……”
“素囊台吉不来,还能有谁来?素囊台吉越是在这边招摇过市,他们的目的就更明显了,就是要拖住我们和山西镇的兵力不得妄动,那他的目的何在?”冯唐被这一阵子寒风吹得脸发僵发木,但是脑袋瓜子却是越发清醒了,“这里边必定有联系,这是阴谋!”
“可是卜石兔呢?万一……”冯佐忍不住道。
“卜石兔那点儿力量,他敢来么?他刚从西海那边跑回来,人困马乏的,还指望着各方给他点儿救济呢,折损几千,他就永远别去想土默特那个汗位了,没准儿素囊台吉就会要他的命了。”
冯唐沉吟了一下,然后道:“再派我们的去,表示我们支持他担任顺义王,也愿意给他一些帮助,……”
冯佐大惊,看了一眼四周,骇然变色道:“老爷,这可使不得!……”
交通外藩没啥,反正抓不住把柄,逮住了也就说是去刺探情报的,但是如果这种代表着外交政治的表态,那就真的是授人以柄了,武将若是有此举,行动叛乱了,那御史和龙禁尉就能直接让你下大狱了。
冯佐大惑不解,自己老爷素来谨慎,怎地今次却如此胆大妄为起来了?
“冯佐,我知道轻重,先表个态而已,不会有文字上的东西,我担心此次西北怕是要大乱,朝廷肯定会有人要来,如果塞外的鞑靼人真的卷了进来,恐怕就不仅仅是土默特人了,弄不好甘肃镇那边也要被波及。”冯唐面色阴沉如水,“哈密卫那边被吐鲁番占领了之后,一直不得安宁,察合台汗国那边根本就控制不住吐鲁番,甚至吐鲁番内部也是乱成一团,若是其中有一二有野心者,难免会趁机作乱东进,……”
冯佐明白过来了,老爷一直担心宁夏镇要出乱子,一旦宁夏镇出乱子,只能是周边的榆林镇、甘肃镇和固原镇增援,若是甘肃镇也被西面的吐鲁番给拖住,固原镇历来力弱,而且境内不靖,盗匪丛生,恐怕就只能下榆林镇来扛起这份重担了,但若是不把北面河套里的土默特部“安顿”好,榆林镇又能抽得出多少力量来?
“老爷,这还是太危险了,便是宁夏那边出乱子,也可以等到朝廷大军过来,大同、山西两镇都可以抽调兵力过来,何必要冒这等风险?”冯佐还是不赞同,宁夏乱了,不是老爷的责任,但是老爷去和卜石兔“交涉”,就很容易授人以柄了,或许打仗的时候没啥,但仗打完了,可就不好说了。
冯唐沉默了,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文官可以干这种事情,不怕,但是武将干这种事情,就是刀口舔血针尖上跳舞了。
他早就过了那种热血冲动的年龄,需要为自己一家人考虑。
“冯佐,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就怕时间来不及,宁夏镇真的被打烂了,要重建起来,朝廷怕是根本就没那份力量了。”冯唐长叹,“大同镇和山西镇没那么容易出兵的,王子腾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思,随便找个理由,说土默特人或者插汗那边有异动,朝廷就不敢随便动宣大那边的兵,而且让大同山西的兵过来,耗费大,时间长,……”
“老爷,那是朝廷的事情!”冯佐涨红了脸,“您是榆林镇总兵,不是三边总督,更不是兵部尚书,你是武将,不是文臣!铿哥儿刚考入庶吉士,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要替铿哥儿考虑!”
冯唐仰天长叹,的确,他需要考虑清楚,这被人栽上一个“交通鞑靼”的帽子,纵然脱得了身,那也肯定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影响到铿哥儿那就更不值当了。
“也罢,便如此,立即派人去找卜石兔,只说我们愿意帮助他,欢迎他过来,愿意和他和睦相处,不谈其他。”冯唐斟酌一番:“一定要随时掌握他的动向,一旦有事要能随时联系上他,顺带观察他带回来的人马情况。”
===丙字卷
第四十二节
试探===
贾府的热闹景象还是让冯紫英有些羡慕。
从一走进荣宁街开始,就能感受到熙熙攘攘欢度佳节的气氛。
灯笼都挂了出来,一派喜庆,整个门外两边的墙壁都被涂抹一新,喜气盎然。
来往的人走大多都是荣宁二府的下人们,有的是赶车送人出门,吆喝着扬鞭策马,格外带劲儿;有的则是采购物事归来,鸡、鸭成堆捆绑在一起,“嘎嘎嘎”、“咕咕咕”在板车上挣扎,仿佛已经知道人类要把幸福快乐建立在它们的牺牲之上了。
还有那一桶一桶的鱼,不时从其中挣扎着跳出那么一两尾来,在车板上狂跳挣扎,希冀逃得性命,惹来车两边帮忙的丫头小子们的一阵嘻哈打闹的追逐,最终还是物归原主,绝望的回归桶中。
不得不承认这荣宁两府加起来不下一千七八百号人,这一到了年边上的热闹劲儿委实让人十分愉悦。
丫头小子也好,仆人婆子也好,脸上个个带笑,或小声嘀咕这年边儿各种活动,或眉花眼笑的说着今年府里边的年例。
冯府就缺了这点儿气氛,一方面是冯府里人口远不及这边儿多,另一方面是府里边刚搬到京师城中没几年,还远没有真正融入,对京师城里这等达官贵人府邸里的种种年节习俗活动也还是一知半解。
冯紫英骑马,但是却也还跟着一辆马车,在梨香院门口,香菱便下了车。
金钏儿玉钏儿姐妹便是坐车回来,这让两姊妹既兴奋又忐忑,这种近乎于回娘家的感觉真的很不一般。
在门口就下了马,贾琏和宝玉甚至贾环都迎在门口,倒是让冯紫英略感意外。
“琏二哥,宝玉,环哥儿,这也太客气了,就是来给府里边儿几位长辈拜拜年,你我几兄弟就没必要还弄得这么正式了,咱们不用这一套。”见贾琏、宝玉和贾环都是一本正经的架势,冯紫英赶紧摆手。
贾琏和宝玉都是松了一口气,这是老爷交代的,不这么做还不好,但是都觉得有点儿别扭,好在冯紫英的话还是让二人都轻松了不少。
倒是贾环还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让宝玉又有些膈应。
这环老三现在居然也嘚瑟起来了,还装模作样也要跟着来接冯大哥,老爷居然还允了,这让宝玉很不舒服,同时也有一丝隐隐的担心,难道这个环老三还真是个能读书的?
想到这一年来环老三好像在族学里还真的和兰哥儿一样十分用功,宝玉心里就越发不自在,可千万别等上几年,这环老三和兰哥儿都要考出个秀才来,那可就有点儿难过了。
“冯大哥,您现在可是庶吉士了,族学里先生说,这庶吉士下一步便能进翰林院,翰林院便是朝廷储材之地,日后出将入相便都是要有翰林经历才行,便是一科几百进士里也不过那么一二十人,要我们族学里的学生都向您学习呢。”
谁再要说这环老三缺情商智商,冯紫英真要啐他一口唾沫。
就凭这拍马屁的本事,又有几个能比得上?起码宝玉就比他差得太远了,这番话说下来,便是冯紫英早就听惯了这等话,心里一样舒坦。
“哟,环哥儿,你们这族学先生可把我捧得有点儿高了,先不说这每科都有状元、榜眼和探花,就算是这庶吉士一二十人里,那也不是谁都能出将入相,咱们士人读书,讲求的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只有存着这份心去读书,读出来的书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明白么?”
既然环老三这么推崇自己,冯紫英自然不吝赐教一番。
贾宝玉读书没戏,但是未必贾环就不行,若是贾环能出书来,也不枉人家贾政夫妇送给自己金钏儿玉钏儿姊妹一番情意。
这金钏儿自己用得还真的很顺手满意,若是现在贾家要把这金钏儿给要回去,自己还真的有些不适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