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1718


更何况永隆帝与太上皇和义忠亲王之间的恩怨情仇究竟会以一个什么样的结局落幕,现在还真不好预测。
虽然从种种迹象来判断,永隆帝对义忠亲王是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这种夺嫡之事本身就存在太多变数,义忠亲王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但还是照样我行我素,这恐怕就不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那么简单了,他必定也还有其倚仗。
他手底下一样也有谋臣策士,一样在为他静心规划,还有诸多盟友,这等情况下,翻盘可能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所以贾元春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定位,未来的造化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若是铿哥儿真的要娶林丫头,也不失为坏事。”
贾赦的心思全在银子上,而贾政就要看得稍微远一些,只是和自己于夫人希冀的娶宝丫头略微有些出入,但是总胜过娶一个和贾家毫无关系的女子。
“嗯,二弟说的也是,林丫头嫁给冯家大郎,咱们贾冯两家日后也就亲近了许多了。”
贾赦也回过味来,这冯家上升势头正猛,林黛玉好歹也是自己嫡亲外甥女,以后又没有了倚仗,这和冯家联姻,冯家也就算是和贾家连在一体了。
而前些日子一些山陕商人找上门来询问琏儿的事情,其实也就是瞅准了琏儿在替冯紫英做事,送上的好几份礼物都是价值不菲,其中更有直接送上五百两银子的,更是让贾赦喜笑颜开。
有了这等关系,其他不敢说,起码登门送礼的不会少了,贾家也能水涨船高,在贾赦看来,甚至远胜于那不明不白入了宫却没有多少声息的贾贵妃带来的好处。
“只是林丫头身子骨弱了点儿,就怕”贾政轻叹了一声,摇摇头,之前还以为过不了冯母段氏那一关,但现在就算是过了,日后若是林丫头生不出儿子来,也是一个大问题。
贾赦心思微动,下意识的想到自己庶女迎春,但此时却还不能说出来。
“琏儿,这事儿你还没有和其他人说吧?”贾政皱着眉头,原本还想着帮薛家牵线,顺带也能谈一谈建园子从薛家多借点儿银子的事情,现在却有些不太好办了。
之前贾政就让自己夫人去和薛姨妈说过了,但是薛家称只拿得出二三万两银子来,多了便没有,这便有些尴尬。
自己兄长一直坚持说薛家能借出十万八万来,这差距太大,弄得有些不愉快,就是打着主意促成宝丫头能嫁给铿哥儿,有了这样一番功劳,再多借五六万两银子,也算是顺理成章。
没想到却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还没有,不过这事儿恐怕也不宜再瞒下去了吧?”贾琏迟疑道:“林姑爷的身子虽然不是说马上就不行了,但是估计也熬不过秋天,现在紫英和林妹妹已经定了亲,林姑爷心中也没了牵挂,老祖宗那边恐怕也要早一点告知才好,”
“暂时不说透最好,二弟,还得要去和薛家那边把银子数量说定,若是八万不行,六万总是要有的,就劳烦弟妹再去辛苦一回了。”贾赦断然道。
这事儿贾赦贾政都计议过,哪怕让薛家存着点儿念想,这借银子都能好借一些。
若是让薛家那边彻底绝了望,除非让宝玉娶宝钗,没准儿连那二三万两银子都不好借了。
贾琏自然不明白其中门道,但贾政当然清楚,只是这等有些略显卑劣的手段作为他本性来说实在不愿意。
但是这一家人扳起指头来算过账,这要建一个像样的院子起来,花销真的不可谓不大,初期预计是四十万两,没准儿这做下来,还得要冒头。
日后你也不能说把园子建好了,一家人就不吃不喝光靠西北风生活吧,所以公中这边也不能一下子抽干了,只能靠外借。
这又是自家女儿的事情,兄长这么考虑也是为自己,所以贾政也只能受了。
薛蟠急冲冲地闯进屋里,把坐在圆桌旁说着闲话的娘俩几个人吓了一大跳,薛姨妈沉下脸,“儿啊,你都这么大人了,怎么地还如此不稳重?前日里还听得说你现在比以前长进许多,”
“娘,妹妹,紫英回来了!”
薛蟠气喘吁吁地站定,看向自己妹妹的目光里有些复杂。
“昨儿个回来的,我今儿个在大观楼听到柳二郎说的,便赶到冯府,冯府里却说一大早就进宫参加朝会了,我又寻思这大中午的肯定要出宫吃饭吧,便让人守着,没想到下人回来说,在宫门外守着的人太多了,根本靠不上边儿,也找不到人,”
“啊,冯家大郎回来了?”薛姨妈也是喜出望外,“有公务也不打紧,忙过了这一二日便好,”
宝钗心中也是一颤,妙眸含情,“哥哥莫要这般毛躁,冯大哥回来肯定要呆一段时间,朝里边事情多,咱们还是暂时莫要去打扰,待到他忙空了,”
“妹妹!”薛蟠心中焦躁,欲言又止。
他本来就是一个存不住事情的人,这般表情一下子就让薛姨妈怀疑起来了,而宝钗更是聪慧,心中一沉,知道只怕自己兄长又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了。
“儿啊,可是有什么事情?”薛姨妈拉着自己儿子手,赶紧问道。
“也没什事,就是儿子觉得这紫英回来,不知道要忙多久去了,不是说琏二哥在扬州那边帮他的忙,名声都传到京师城里来了么?贾府那边都连带着收了不少礼,”薛蟠好不容易找了一个话题想要岔开。
薛姨妈狐疑地看着儿子,意似不信,而宝钗自然更是心知肚明绝非此事,只是当着自己目前她也不好问个究竟。
好容易拖到薛姨妈困了要去午睡,只剩下兄妹俩,薛蟠这才满脸怒气地道:“妹妹,为兄听得那宝祥说,紫英和林家妹妹订亲了,你可曾知道?”
如同一柄巨锤猛地击打在宝钗心间,虽然之前冯紫英早就和他说过要娶林黛玉,但是在自己这边毫无音讯的时候,却传来了冯紫英和林黛玉的婚讯,还是让宝钗有些难以接受。
脸色微微一百,宝钗竭力让自己心绪稳定下来,故作轻松地道:“哥哥说这个干什么,此事妹妹早就知道,哥哥不也是知晓么?”
“哼,紫英和林家妹妹订亲固然让人不悦,但是为何贾府那边前日里又传出史家丫头可能要嫁给紫英的消息?”
如果说刚才的消息不过是预料之中,只是让人心里难受而已,这个消息简直就如同晴天霹雳了,怎么会这样?
宝钗身子剧震,下意识的以手扶住圆桌,稳住甚至。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空穴来风的事儿,从贾家那边传出来,这里边就绝对存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
“哥哥,这消息是从哪里得来的?”宝钗再也稳不住,嘴唇微微哆嗦,扶着桌沿儿坐下,一只手更是死死捏住汗巾子。
“前儿个我去宁国府找珍大哥和蓉哥儿,便正好遇上了贾蔷那厮,那厮和荣国府里边几个小子也玩得挺熟,听说他走了琏二嫂子的门路,要准备为日后园子里采买戏班子,便是要去苏州、杭州和扬州那边走一圈儿,”
薛蟠虽然愚鲁,平常事情上也是不怎么经心,但在关系到冯紫英和自己妹妹的事情上,却是比谁都关心。
“那厮说起史家姑娘和冯紫英一并下了扬州去,说这也是一份缘分,不知道谁在老太君屋里提起,听说老太君便有了那么一份意思,让人去史家那边征询史家姑娘两个叔叔的意思去了,史家那边还没有回话,”
===丁字卷
第一百七十五节
如鱼得水===
宝钗如浸冰窖。
史湘云?!
老太君的意思?!
难怪史湘云要那么积极的和冯郎一道去扬州,原来是等着这般由头!
一时间宝钗内心也是积郁怨愤几乎要倾泻而出,难道是冯郎欺哄自己?他原来是要娶黛玉和湘云,成就他二三房?
可若是那般,他又何须来撩拨自己,给自己说这般花言巧语,莫非是折辱自己戏耍自己么?
不,不,冯郎不是那种人,他也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做。
宝钗心境慢慢平复下来,回想起临行前冯郎在自己闺阁中的那一幕,宝钗心绪慢慢清泠下来,摇了摇头,她不相信。
冯紫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宝钗还是有所了解的,这男人偷香窃玉都免不了,关键在于大节。
小节不拘,大节不亏,这便是宝钗对自家男人在品行上标准,而冯紫英无疑当得起。
像梳拢了香菱和金钏儿,在宝钗看来那连小节都不算,太正常不过。
甚至在马巷胡同那边养着东府尤氏的两个妹妹当外室,那又如何?
血气方刚的男儿谁不喜欢漂亮女子,香菱和金钏能有这样一个结局,那也是她们的福分,宝钗就只有高兴,并无任何其他情绪。
尤氏姊妹是在冯郎西征平叛时遇上的,人家追求一份更美好的生活,宝钗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外室也好,妾室也好,都无关大局。
但若是在婚姻大事上刻意欺瞒,那都不是欺骗感情,而是要坏一个人一生名节一辈子幸福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她了解到的冯郎,对贾琏,对贾宝玉,对贾环,对黛玉、自己和探春、湘云等人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冯郎从未有什么异样,有什么说什么,想要的想做的就坦荡而行而言,不愿意的做不到的,也一样态度明确,从不含糊模棱。
想到这里宝钗心思反而更加清明。
“哥哥还是莫要去听这些闲话的好。”宝钗语气素淡下来,“冯大哥的婚事恐怕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过问得了的,哥哥也是了解冯大哥性子的,寻常小事也就罢了,但若是这等婚姻大事,外人说几句闲话,也不过就是一些痴,一些念想罢了,岂能动得了他的心志?”
本来想说“痴心妄想”,可见宝钗也的确是被这等事情气得狠了,但实在是还是说不出这等恶毒的话,所以一个字出口,便还是收了回来,换了一个委婉一些的词儿。
薛蟠定了定神,又打量了一下表情已经平静下来的薛宝钗,踌躇着道:“依妹妹之见,是不碍事儿的?”
“不碍事儿。”宝钗很从容而又肯定地道。
“可为何会有这等言语出来?我看那蔷哥儿也不像有意诳骗于我,量他也没有这份胆量,”薛蟠仍然有些执着。
宝钗一时间也想不出这里边有什么奥秘来。
史湘云难道真的也看上了冯郎?
这种可能性倒不是没有,贾府里边对冯郎有意思的人不少,除了自己和黛玉,起码她就知道探丫头对冯郎就是有些意思的。
史湘云倒是没看出来,不过这丫头貌似豪爽,却把感情心思都藏匿于豪迈的背后了,一般人是探不出来的,但却瞒不过宝钗,起码史湘云对冯郎的印象不差。
这府里边能有这些话出来,定然是有些原委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人,出于什么心思放出这等话来。
自打和冯紫英定情之后,宝钗也少有去贾府那边了,就是怕惹些瓜田李下的闲言碎语,尤其是宝玉还经常来这边痴缠,好在这一年里宝玉跑外边晃荡时候多一些了,所以也让梨香院这边清静了许多。
自己母亲也是一个不操心的,所以这般消息很多都打听不到,全靠莺儿去那边打探,但有些深一些的消息就听不到了。
“嗯,那紫英娶林家妹妹的事儿既然都挑明了,那与妹妹的事儿呢?”薛蟠还是不放心,这关系到整个薛家的命运,“那史大姑娘有老太君作依靠,我觉得妹妹还是要警惕一些,莫要大意失荆州了。”
听得自家兄长居然还冒一句“大意失荆州”这等绉绉的戏词儿,宝钗也有些好笑,可见这成日里在大观楼那戏园子里奔走也并非没有长进。
不过兄长一番好意,宝钗还是很感激,“哥哥所言,妹妹也记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