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1718


这也是这一批观政进士中最让大家羡慕的,冯紫英他们没法比,但是像郑崇俭和方有度本来是他们这一科进士中十分寻常的,都是抓住了机会一跃成名,甚至连范景、贺逢圣、吴甡几个都不及这二人,他们几人也是这一两个月被官应震点将进入中书科才开始闪耀。
见王应熊还是踌躇不定,冯紫英也能理解对方的忐忑,“非熊,咱们去年就开始做准备了,那你几位族兄族弟不是也替你在收集情报么?就凭这一点,你都该去柴大人那里说明情况,柴大人现在新官上任,正需要全面评估大周内外情况,你这会儿去正合他胃口。”
“那紫英你?”王应熊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我就不必了,前两日我还给柴大人找了点儿事做,柴大人也把我给招了去说了好一阵,我也和柴大人说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现在是替中书科做事儿,这等军务最好不要再找我。”冯紫英笑了一笑,摊摊手:“非熊你觉得我现在还有多余精力来关注其他么?”
王应熊也知道冯紫英现在是大红人,大忙人,也是他们这群人羡慕都羡慕不过来的。
以前内心还有些不服和羡慕嫉妒,但是随着冯紫英从西疆回来提出了开海之略,尤其是两度下江南,被皇上和内阁屡屡单招觐见,他们的心思也就渐渐淡了。
差一步两步大家还可以奋力追赶,但是差上十步二十步,这就非人力所能企及了,还不如脚踏实地一点儿,立足现实做好自己现在的事情,争取不被甩的太远。
见王应熊不做声了,知道对方接受了自己的建议,冯紫英也松了一口气,顺带和他谈起了叶赫部的事情。
王应熊对军务这一块还是很上心,也提到了乌拉部现在面临建州女真的凶狠进攻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判断其如无意外,或者没有外力干预,三年内乌拉部就会被建州女真吃掉。
“这是大周不能容忍的,乌拉部是打开东海女真的门户,一旦乌拉部被建州女真吞并,东海女真诸部分布散乱,其部落结构落后松散,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对建州女真远不如海西四部这么敌视,很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会被建州女真收服,到那时候连朝鲜可能都不得不倒向建州,”
冯紫英谈了自己的观点,王应熊深以为然之余,也是颇为惊异,“紫英,你对女真诸部的了解之深,我看就连兵部里边都没有几个人能赶上你,对了,令尊可是要出任蓟辽总督了?”
这已经不是秘密了,冯紫英点点头:“可能是吧,原本说是出任三边总督,但现在看来李大人病倒,只有让我父亲暂时顶上去了,”
“李大人是真病倒了?”王应熊脸色诡异。
冯紫英瞥了对方一眼,“那不重要,起码这是一个姿态,他不准备在辽东发挥作用了。”
王应熊默然点头,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宣告了李氏在辽东统治数十年的终结。
军务很急,但是那却不是冯紫英的主业,还好有王应熊可用,起码可以随时提醒着内阁和兵部那帮人不要太疏忽。
冯紫英相信让王应熊这样一汇报,柴恪知道该怎么做。
龙禁尉太懒散了,如果他们没能拿出柴恪想要的东西,那么要么是有些人失职了,要么就是有人被收买了。
午饭在马巷胡同吃的,尤三姐天癸来了,两姐妹天癸都是脚赶脚,冯紫英还能抱着尤二姐睡一觉,没准儿晚间两女都只能高挂免战牌了。
午睡搂着尤二姐小睡半个时辰之后再来鏖战一番,可谓神清气爽。
没有妹妹助战,尤二姐根本不是对手,但这般软玉温香在怀,尤二姐又是一个温存性子,只顾着迎合郎君的采撷,这时候却是半丝气力都没有了,哪怕是多躺一会儿也是舒服的。
还是尤三亲自替冯紫英着衣,冯紫英这才起来。
倪二早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这厮果然是个人才,知道在冯府那边很难得入得门,干脆就守定这边,也基本上算准了冯紫英来这边的规律,基本上是三五日就要过来一趟,要么是中午,要么是晚上。
晚上自然是不方便的,第二日一大早冯紫英就要走,唯有中午,一觉醒来,就还有些闲暇时间。
“冯大爷,大家基本上已经维持目前局面了。”倪二搓着手,喜滋滋地道:“还是大爷的办法管用,那边果然还是有些忌惮的,”
冯紫英摆摆手,“倪二,眼光放长远一些,莫要只盯着这点儿,新任工部尚书李大人也是一个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加上顺天府这边也有些配合,朝中本身就对城里的情形不太满意,所以日后街巷还有许多拆拆补补修建,你手底下不是有一帮人么?物色一二懂营造修建的,自个儿把班子拉起来,若是日后这工部有活儿,不是也可以承揽?”
倪二双目放光,这是冯大爷又在给自己指路啊,“爷放心,小的啥都没有,就是不缺人,上前年自保定府和河间府逃荒又来了一两千号人,内里也有些懂这一行的,其中有人拜到我门下,我还在琢磨如何替这帮人某些生计,”
“不要什么都抓在自己手上,也要学会选人用人,你有那么多精力顾得过来么?贾府和北边的吴贵妃、周贵妃府上不是都要建园子么?你就没打听到点儿消息门路?”冯紫英提醒道:“这些个都是不差钱儿的主儿,只要你有人有门路,便是揽到一些边角,那都是赚钱的大生意,”
既然贾府和其他几家贵妃府上都已经赌上了这口气,面子放不下来,冯紫英自然也不会去自讨没趣,这几家估计府邸园子建起来,造价不会低于一两百万银子,虽说是私人园子,但是要比照天家省亲来,这里边油水不言而喻,就看倪二自个儿去琢磨了。
“不瞒爷,贾府那边儿小的已经搭上线了,”倪二轻笑,只是这满脸横肉的脸这般诡秘笑容看起来不太爽。
“谁?”冯紫英也有些好奇。
“珍大爷和小蓉大爷,另外琏二奶奶也递进去话了,”倪二很笃定。
冯紫英一愣之后也觉得差不多,贾琏如果不留在京里,这等事情像贾赦、贾政又是不太可能亲自具体操作的,估计也就只能是贾蓉和王熙凤来具体经管了,不过这等肥差,贾赦岂会不插一脚?
“赦老爷没过问?”
倪二也是一惊,这位爷可真是了解贾府,但想想他府上有贾府送的大丫鬟,而且又要娶二位老爷的外甥女,自然也是了解的,点点头:“大老爷也找了人和我打招呼,说要分一股,小的暂时还没回话,”
冯紫英哑然失笑,这才是贾赦嘛,这样肥一块肉,他怎么可能不来分羹?
“嗯,这等事情你自己斟酌就行,不过我刚才提到的吴家和周家,你也可以想办法找路子进去,赚得一笔算是一笔,”
冯紫英言语中没有其他语气,但是倪二却能明白,点点头:“爷放心,这京师城里就还没倪二挤不进去的,不过是些泥水活计,谁干不是一样?无外乎也就是和贾府这边的情形,便是现在没有路子,倪二也能找出路子来!”
冯紫英满意的点点头,这手底下还真的需要这样一个混不吝的角色,许多不方便的事情,便能安排他去做。
京师城中修建活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多都是这等找一些熟手来牵头,然后各自去找相熟的伙计,冯紫英希望倪二可以在日渐专业化上走在前面。
===戊字卷
剑吼西风
第一节
密云欲雨===
接到扬州那边的紧急传信时,冯紫英正在和方有度探讨《内参》的未来一个时段内容的编撰方向。
随着冯紫英等人开始转向,青檀书院在朝廷“留守”力量开始被“削弱”,郑崇俭逗留西疆未归,练国事、范景文、贺逢圣和吴甡扎根扬州,许獬、韩敬早就和冯紫英走远,现在和冯紫英较为亲近的就只剩下方有度和王应熊。
许獬毫无悬念的进入了叶向高、李廷机和黄汝良的阵营,作为福建士人,有着两名阁老和黄汝良的加持,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虽然冯紫英现在风头更劲,但是冯紫英相信很快许獬也会在观政结束之后开始崭露头角。
韩敬则走了另外一条路。
作为汤宾尹的得意门生,本来他来青檀书院就更像是一个临时性的行为,哪怕他也在青檀书院呆了几年,但是他却并未融入到这个群体中去,而是更愿意跟随自己恩师。
汤宾尹现在在仕途上不太得意,但是却和北静王、礼王等人走的很近,本该在南京翰林院的他现在却经常以经义大儒的身份出现在京师城,参加各种诗会、文会,也是京师中许多达官贵人的座上宾,便是几大书院也经常请他去讲学授课,可谓养望也到了一个极致。
冯紫英估计到合适时候,只怕连永隆帝都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他一个职位,当然不可能是关键要害职位,但也需要还给他当世大儒身份一个相匹配的职位。
其他如方震孺、叶廷桂、宋统殷、蔡懋德、罗尚忠等青檀弟子,却因为年龄和原来在书院时接触比较少,所以很难像练国事、方有度、范景文这等密切,但是他们却也基本上围绕着齐永泰和官应震二人形成了这样一个不大不小但是相互之间却也有一些间隙的群体。
“具体内容,有度你要自己琢磨,我只能给你指一指大方向,前两日文弱和真长还有若谷都来找到我,想要参与进来,我没有理由拒绝,但是主导权必须要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他们想要发表观点、意见,没问题,你却要审核好,不符合我们主旨的不是不能发,但是却需要加入编者按进去加以点评和提醒,……”
方有度挠了挠头,“紫英,这可就有点儿难了,杨嗣昌和黄尊素还好说,他们是有官职在身,我们可以以这一条来加以限制,本身当初我们就有这个规定,但是侯恂不好弄,他是二甲进士,排位比你还高一位,……”
冯紫英橫了方有度一眼,“方叔,你就这么没出息?我二甲第九,文弱和真长在我面前一样得礼让三分,你现在是主编,怕什么?”
“紫英,你说得轻巧,你虽然二甲第九,但你现在是翰林院修撰啊,从六品,他们俩还只是编修,正七品,能比么?还不说你现在名头这么大,谁敢来你这里触霉头?我能和他们比?”方有度不服气地叫嚷起来。
“有理不在声高,更不在气盛,我们占着这个位置,就该我们主宰,《内参》本来就是我们创办的,话语权当然要掌握在我们手里,他们不服气自己也可以去创办一份啊。”
冯紫英清楚杨嗣昌他们不是没打过这个主意。
但是随着《内参》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日大,现在已经成为了朝中具有一定身份者的必读之物,甚至也成为一些臣僚揣摩朝廷风向的风向标,他们落后太多,加上又没有冯紫英这个风头太盛的领袖人物具有光环加持,真要弄一份类似的刊物出来,弄不好就要成为东施效颦。
所以杨嗣昌和侯恂等人也是探讨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转而想要和青檀这边合作,以便加入进来。
被冯紫英堵得没话可说,方有度只能点头应允下来,冯紫英又交代了一番之后才又道:“方叔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我再去江南顶多也就是三四个月差不多那边事情就该告一段落了,至于君豫、梦章、克繇和鹿友他们,还不好说,可能官师的意见还是要有一二人在扬州,但肯定不可能都留在那里。”
“哎,他们可是都赶上了好机会,就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了,对了,还有非熊,他这段时间好像很忙碌,人影儿都见不着,……”方有度感叹道。
“嗯,兵部那边都是大事,他前日还来了我这里,说了一些事儿,我担心今明两年恐怕大周不得安宁。”冯紫英脸色阴了下来。
不清楚杨应龙是否与其他势力有勾连,但是可以肯定这个时空的杨应龙已经和前世大明时的杨应龙不一样了,起码他已经隐隐约约的和水西安邦彦和永宁奢崇明勾连起来了。
光是这三拨人纠结在一起发作起来都得不了,其烈度肯定远胜于宁夏叛乱。
关键在于这西南腹地,山高林密,官军要进剿会十分艰难,记忆中奢安之乱就打了很多年,播州叛乱也是持续拉锯,耗费巨大,若是这三方纠合在一起爆发起来,只怕大周就要面对一场灾难性的平叛之战了。
这还没有算如果杨应龙有没有和其他势力勾结的这一层,就算是杨应龙没有勾结其他势力,但只要战事迁延日久,像建州女真、白莲教、察哈尔人甚至日本方面会不会觊觎这样一个削弱大周的机会呢?
见冯紫英脸上都露出了一抹慎重甚至忧色,方有度忍不住吃了一惊,印象中他是从未见过冯紫英如此凝重的表情的,“紫英,很危险么?”
冯紫英也叹了一口气:“不好说,我也希望我的判断是错的,但是摆在面前的现实是这里边肯定有问题,我们无法视而不见。”
见冯紫英没有明说,方有度也是懂规矩的,知道这等军务多一个人知晓便是多一个走漏风声的可能,也不多问,“那下两三期要不要考虑多做一些军务方面的内容?”
冯紫英想了一想道:“还是按照原来的构想走,不过方叔,除了军务外,我建议你也可以收集一下与白莲教相关的消息,你在刑部,有这个优势,另外多和龙禁尉那边联络一下,……”
“刑部没问题,龙禁尉那边……”方有度摇摇头。
冯紫英也知道和龙禁尉那边不好打交道。
自己能和龙禁尉这边拉上关系一方面是机缘巧合,从临清民变时就有了交道,另外也有自己是武勋出身的缘故,武勋子弟挂虚衔许多都是挂在龙禁尉中,多了几分亲近,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自己入了皇上法眼,龙禁尉自然就要另眼相看,所以也就好办许多。
但换了别人,特别是寻常文官,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龙禁尉怵御史们,但是寻常六部和地方上的官员,他们可没什么顾忌,更别说要配合你,那就更别想了。
“紫英,怎么突然你又对白莲教感兴趣起来了?哪里又有出问题了么?”
方有度是知道临清民变是和白莲教有很大瓜葛的,但是平定白莲教之后,官府并没有大肆宣扬,就是担心这等宣扬会让白莲教影响传播更广。
“我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总觉得这两年里怕是要出乱子,但现在又吃不准究竟哪里会出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