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1718


“不如我们此番回程的时候去冯大哥府上拜会一下,宝姐姐,你觉得如何?”探春凤目圆睁,睃了一眼那边还在和琏二哥说得正起劲儿的冯大哥,发出建议。
“哦,那恐怕还是要看冯大哥的意思吧?二姐姐你说呢?”宝钗微笑着把臻首侧向迎春,“二姐姐这一身翠绿绸裙果真是正好合了二姐姐的模样,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
被宝钗突然拉入战场,迎春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能老老实实地道:“这是二嫂子去年冬日里说我冬春季节没甚颜色鲜艳的衣物,替我做的,也是第一次穿,……”
探春轻哼了一声,宝姐姐这一招斗转星移可是高明,既不回应,也没否定,还趁势把话题丢给二姐姐,这等话题二姐姐哪里回答得上来?
这让探春越发觉得宝姐姐有些深不可测了。
这一趟去扬州倒是要好好看看这位宝姐姐会有一些什么表现,还有和林丫头在一起,又会是什么样?
探春心中没来由的生出几分期盼来。
===戊字卷
剑吼西风
第五节
证明自我价值的最好机会===
船行速度很快,过了临清便越发快了,直奔济宁,过徐州,眼见得就要进入扬州地界了。
不过在淮安时一行人就得接到了噩耗,林如海已经于三日前病故。
病故前留下了几封信,分别是给贾母、贾赦贾政、贾琏和冯紫英的。
传信是汪言安排的,分别在淮安和徐州都安排有人,但是带信人尚未到徐州,冯紫英他们就过了徐州了,所以只来得及在淮安拦住了冯紫英一行。
带信人也语焉不详,只说林如海病情骤然加重,虽然经郎中们的努力,但是也只来得及坚持了十二天,便宣告不治。
不过林如海也早有准备,在这十多日里便把一切事情都基本上安排妥当了。
好在还有汪言在,在明确了汪言将会追随冯紫英后,很多事情也就不需要瞒汪言,包括一些家产的处置。
虽然冯紫英的病故在预料之中,但是来得这么快还是让冯紫英起了疑心。
只是一到扬州之后就需要处置林如海的后事,哪怕有贾琏相助,还是忙乎了两三天之后才算把这些事情处置下来,他也才有心思来琢磨林如海的死因。
唯一让冯紫英稍微宽心的是黛玉表现得很好。
或许是林如海早就和她谈了许多次了,让她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又或者史湘云一直陪伴在身边让她可以不至于毫无依靠,再加上有与冯紫英订亲一事已经敲定再无更改,所以几重因素加起来,让冯紫英不至于被巨大的悲伤给击倒。
林如海在扬州这边的朋友并不算多,他本来性子就是谨慎低调,虽然两淮巡盐御史的特殊位置决定了他再低调都避免不了公私两方面的朋友熟人,但是真正称得上知交的甚少。
对于林如海的过世,扬州城中的盐商们倒是表现得中规中矩,来吊唁的商贾们络绎不绝,包括金陵、湖广、江西在内的两淮巡盐御史辖地的盐商们都是陆续不远千里赶来吊唁,好在有贾琏这个熟手在,对付这些事情不在话下。
“林大人的病重还是有些突兀,前一天我见过大人都还正常,但是当晚下半夜大人就骤然病重,第二日就有些神志不清了,后来郎中来了也看了,只说是油尽灯枯,只能尽人事,也开了一些温补的方子,用了之后稍许有些好转,但是却比往日差甚远了,”
汪言和吴耀青坐在冯紫英对面介绍着情况,“我们也问了郎中什么原因会突然恶化,郎中的解释是说其实林大人只是一直勉力支撑,不过是表面上看上去还算不错,实际上底子早已经被掏空了,少有外因诱发就不可收拾,”
冯紫英点头,“这么说来,那就真的是天意如此喽?当晚吃饭用药这些检查甄别过么?”
“检查过,并无其他异常,都是跟了林大人多年间的厨子和仆僮负责,都没查出其他异常来。”吴耀青知道这一点也是回避不过去的,所以也很仔细。
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冯紫英虽然内心还是有些疑团,却也找不出其他原因来,只能暂时压在心里。
“大人,可还有什么觉得不妥之处么?”
“倒也说不上,总是觉得我走之前林叔父虽然病情未见号好转,但是还是比较稳定的,怎么会突然恶化,再说他的病不可逆转,但是都是一种缓缓下行的模样,几个月都过去了,怎么就在这等时候突兀地爆发了?”冯紫英也没掩饰自己的怀疑,“当然,这病情上的因果我们不是郎中,难以判断,很大可能还是如郎中所说那般,”
听得冯紫英这么说,汪言知道自己这位未来的东家还是有些怀疑里边有猫腻。
“大人的怀疑不是没有原因,说实话,我和耀青也有些怀疑,但却没有依据,”汪言也缓缓点头。
“哦?没有依据,但还是有原因吧?”冯紫英精神一振。
“原因很简单,林大人故去,朝廷关于新的巡盐御史人选却迟迟未定,而且据说皇上和太上皇在这人选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所以现在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大权实际上是被两淮都转运盐使掌握了,谁得利最大,谁就有嫌疑。”
虽然这种判断有些片面,但如果能确定林如海并非正常病故,那么这个道理就说得走。
陶国禄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在巡盐御史缺位的时候,他的分量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现在包括盐商们和官场上许多消息灵通的官员都知道皇上和太上皇在巡盐御史人选上争锋相对,短时间内巡盐御史是敲定不下来,那么这个都转运盐使就真的是掌握了整个衙门的权力了,林如海以前所有权柄都放在他手上了。
所以这厮在来吊唁林如海时,虽然奉上了丰厚的一千两银子,但是眉宇间的喜气却是压抑不住。
当然要以此来断言陶国禄就是“罪魁或是”还有点儿言之过早,但是毫无疑问此人是又很大嫌疑的,或者说是对冯紫英的下一步工作造成了巨大阻碍的。
没有林如海作为巡盐御史的支持力度,虽然前期工作已经基本铺开,但是多少也还是对下一步工作有所影响的,好在目前中书科的影响力已经慢慢确立扩散开来,商贾们已经越发意识到了这个李代桃僵的部门正在日益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所以对冯紫英提出的许多要求,也在尽力的配合。
“言,耀青,我相信你和耀青的判断,也相信我自己的直觉,既然你我都有些这种感觉,那么你们觉得现在该怎么做?”冯紫英点头。
“虽然不太确定,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恐怕那一晚或者前一两日林大人所服用的药或者饮食有些问题,饮食上,耀青了解过,林大人自病重一来,饮食很清淡,若是有其他药物的话,林大人多半是容易觉察的,唯独煎熬的药汁,因为药味甚浓,若是添加少许,恐怕很难觉察出来,”
吴耀青又沉吟了一下才道:“只是这都转运盐使司衙门虽然不敢说龙潭虎穴,但是也绝非寻常人能随意进出的,秋水剑派每天都有几名高手在内院驻守,一般的江湖宵小根本进不来,而抓药和熬药都是林大人贴身仆僮负责,外人根本插手不了,而且扬州城中江湖中人也不可能敢有如此胆量参与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所以若是有问题的话,那也绝对是外敌来的过江强龙,所以前期我已经安排人在核查那段时间前后半个月进入扬州城的外来江湖好手,看看有没有什么疑点,”
冯紫英听得很仔细,这让吴耀青也很振奋。
吴耀青很清楚在总体方略和全面协调能力方面自己是无法和汪言相比的,论字规划策略,又无法和曹煜相比,随着林如海的逝去,他们这个团队的消散已经成为定局。
虽然前期冯紫英表示会全盘接手林如海的这个幕僚团队,但是现在随着形势入去明朗,冯紫英以翰林院修撰参与中书科现在负责的开海事务,汪言和曹煜都能迅速派上用场,而自己所涉及到的这一块事务就显得有些边缘化了。
如果自己再不能展现出自己独有的价值意义,恐怕日后自己就算是能够留在这个团队中,恐怕重要性和价值意义都会大打折扣。
要知道他们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还牵扯到外边儿各种人脉关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都得要牵扯到各方。
在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里,每年光是维护巩固这些人脉关系都花销不少,而不仅仅只是自己的薪俸那么简单。
以冯紫英现在所涉及到的事务范围,他还愿意投入那么大来维系这一块么?
如果不能持续投入,恐怕自己原来在江湖门派三教九流中建立起来的各种人脉关系和线人体系都可能要大幅度萎缩,而自己的能力作用一样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在林如海这桩事情一出之后,吴耀青觉察到了这里边有些疑问,便主动和汪言交涉了。
而汪言也很支持吴耀青的观点,那就是哪怕此事真的就是林如海病情恶化而与其他因素无关,他们这个团队,尤其是吴耀青都应该借此机会好生展现一下自身的能力,从各方面来证明自身已经提前在能考虑到的所有可能涉及范围开展了工作,这既是对林如海这个前任东主的一个报恩,同时也是向未来东主的一个展示和证明。
吴耀青在这方面是一把好手,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加上这方面的资源丰厚,所以一点一滴抽丝剥茧的提出来,让冯紫英也非常满意。
“那耀青,你的调查有没有什么进展?”
“回大人,已经有了一些眉目,虽然不能说这一定就和林大人病故有瓜葛,但是起码我们觉得是一些需要继续深挖细查下去的线索,”吴耀青显得很笃定。
“哦?!“冯紫英颇为吃惊,他没想到对方还真的有所收获,虽然说得有些谦虚,但是敢这么说,那绝对是有些底气的。
===戊字卷
剑吼西风
第六节
千红===
见冯紫英动容,吴耀青心里更觉踏实,点点头道:“耀青通过本地一些江湖门派和线人察悉,在林大人突然病重的十五日开始,先后一共有七拨我们认为具备避开秋水剑派驻守衙门实力的江湖中人出现扬州城内,基本都是来自金陵、杭州、湖广和江西,……”
“……,因为考虑到秋水剑派的这种防范不具有特定针对性和以内院人身安全为主,所以我们略微下调了一些能够避开这种防备而潜入的标准,然后我们通过后期的核查,七拨人中可以排除五拨,……”
冯紫英大感兴趣。
这种动用江湖门派中人的故事他在前世中也只有在武侠和影视剧中见过,但也通过一些史书记载知晓这种情形其实并不常见于当时的现实中,更多的还是一种个别情况或者一种传奇方式上的夸张。
没想到自己现在已经可以亲身感受到了,还真有这样一回事儿,并非完全虚构。
前一次下江南就因为担心自身安全,动用了龙禁尉和秋水剑派以及漕帮,像柳湘莲和尤三都应该是和西北崆峒派有些瓜葛,这些原本存在于武侠和传奇故事中的种种其实已经出现了。
只不过先前都还没有太直观的感受,但是这一次却是直接牵扯到了林如海,而且是林如海的性命,就不能不让他重视了。
”……,剩下的两拨人都是来自金陵,一拨在事发三日后离开扬州返回金陵,他们应该是来自金陵的白石山庄,还有一拨是其昨日方才离开扬州前往了苏州,现在只暂时掌握了其真实身份,但是其以往日常活动情况以及主要关系还没有了解清楚,我们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核实甄别,……“
虽然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冯紫英却深知这里边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的网络信息时代,随便上网一查就能知晓清楚,完全要靠人力来进行合适筛查。
好在当下大周对人口流动的路引规制要求相当严格,便是江湖人士外出,也需要在地方上开据,所以一般说来这些人也不会轻易违规,因为一旦被查获,官府对这等以武犯禁的江湖中人和帮派人士只会更加严格。
而吴耀青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除了自身对地方上的江湖帮派和三教九流势力有着巨大影响力或者利益关系外,还需要要和地方官府有着十分紧密默契的往来才行,否则你一个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幕僚有什么资格让扬州府或者江都县的衙门向你提供这些情况?
“辛苦耀青了。”冯紫英点点头,“此事如果不能有一个清楚明晰的答案,我觉得我一辈子都难以安心。嗯,文言和耀青也知道林叔父其实也就是我未来岳父,现在他病故了,我作为女婿,也需要给我自己内心一个交代,若真正是病故,甚至我内心也希望是如此,那我无话可说,也可以放下心来,若是因为其他原因,我想无论是谁,都应当要还我一个公道才是。”
冯紫英话语里没有太多耍酷卖狠,只是很简单阐明了一个事实,但是多少已经对这一位有些了解的汪文言和吴耀青却能听出其中不容置疑的决绝和坚定。
甚至像知晓更多一些底细的汪文言内心则更为震动。
冯紫英这番言语甚至隐含着某种毫不掩饰的霸气和进攻性。
要知道由于两淮巡盐御史的特殊性,其本身就是两任皇帝角力博弈的产物,也就是说,如果林如海真的是并非死于疾病,而是其他因素促成,那么冯紫英这个态度就表明了,他不会善罢甘休,无论对方是谁。
而汪文言也能猜得出来,如果得益者是陶国禄的话,那么其背后的人要么就是太上皇一系,要么就是义忠亲王了。
无论是哪一方,对现在的冯紫英来说都是需要仰望的庞然大物,冯紫英不会意识不到。
但是对方仍然表明了这样一个态度,就意味着冯紫英不会因为对方的强大而退缩。
这既让汪文言感到兴奋振作,又让他也有些担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