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1718


“嗯,那学着做事呢?”冯紫英不动声色,“先学着琏二哥以前那般,去你们荣国府的铺子、庄子去看一看,查看一下收成,了解一下行情,然后回来自己琢磨一下,对比一下几年前你们府上的营生收入,找一找怎么改进的思路,怎么样?”
宝玉再度迟疑,最终还是摇头,“冯大哥,我怕我没这个能耐,以前我从没接触过,那铺子营生怎么做,庄子里产什么,我也不明白,更别说要算账了。”
冯紫英在心中暗自骂了一声艹,那你还能干什么?你还和我说你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你还能怎么做人?当个混吃等死的富贵闲人?那你也得让你姐姐替皇帝生个儿子才行,生个公主都不行!
强压住内心的火气,一边缓步往院子里走,冯紫英竭力让自己的话语里不夹杂怒意,“那宝玉你告诉我,你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都知道你原来那样是不可能长久的,总得要有个正途走吧?”
宝玉终于还是沮丧地摇头,“我也不知道,老爷也问过我,我说我以前也没想过,现在想了这么久,还是没想出我能做什么,后来大姐姐从宫中来信,就说让我听冯大哥的,冯大哥让我干什么,我就做什么,大姐姐说冯大哥不会不管我的,……”
贾元春啊贾元春,你可真的是摆了我一道,这贾宝玉除了一副皮囊外,还有什么,居然丢给自己来管束?我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问题是他能做得到么?我特么又没睡过你,凭什么还得要捡着这样一个活宝托在手上?
冯紫英心中也是愠怒不已,你说自己替贾环谋划,那是人家贾环态度端正,求上进,而且也有探春这丫头的几分情意在里边。
你这贾宝玉啥都没有,啥都不是,凭什么让自己来替他谋划人生?林黛玉只是他表妹,薛宝钗也只是他表姐,可不是亲姐姐!
从贾政嘴里得到了同样答案之后的冯紫英真的是有些绝望了。
看来这贾元春是赖定自己了,非得要把宝玉交给自己自己来调教管束,可自己哪有这份能耐来把大脸宝给调教过来?
这文不能提笔,武不能提枪,能干啥?
原来倒是考虑过让他凭藉一副好皮囊,再在诗文是哪个混点而名声出来,找个公主郡主啥的,享一辈子长久富贵,可贾元春一进宫当贵妃了,这驸马梦就一下子破灭了。
能和永隆帝一辈儿的公主,儿子女儿都有贾宝玉这么大了,比如卫若兰,而其他太上皇这一辈的亲王们女儿年龄也都没他这个合适年龄的了。
当然糊弄一下贾政,懒得理睬贾元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看着贾政这般殷切的眼神,宝玉那茫然无措的表情,冯紫英觉得自己好像还真狠不下心来对待这父子。
贾政没什么坏心眼儿,只是没什么能耐而已,而宝玉也只是一个被家庭惯坏的孩子,而又不幸生在了这个不属于他的时代,奈何?
“宝玉说这一个月来都在家里呆着,看书,想事儿,不知道宝玉看的是什么书?”冯紫英也的确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他看着宝玉的模样也是感慨。
贾元春多半是感觉到了一些什么,但是有些事情却不是你感觉到了就能改变的,可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朝中,人在宫中,都是如此。
贾宝玉脸上露出一抹少有的忸怩,“也没看什么书,就是一些杂书,还有一些传奇话本,……”
传奇话本?冯紫英一愣,而贾政脸上更是面带怒色。
“宝玉也喜欢看这些传奇话本?”冯紫英没想到贾宝玉还有这爱好。
这传奇话本,起源于唐朝,如《柳毅传》、《莺莺传》、《虬髯客传)等,后来在宋代和前明进一步演进,和诗词、说书等内容形式结合起来,越发丰富了。
像现在京师城里茶楼戏院中的说书,其实底本便大多来自这等传奇话本。
所以这等传奇话本在这个时代有点儿相当于后世的网络的意思,虽然在很多人眼里难以登大雅之堂,但是就像是戏曲儿一样,最初也是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到了现在,就已经成了上流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方式了。
“嗯,喜欢。”见冯紫英语气里并无鄙视或者不满的味道,宝玉精神一振,“小弟看了不少,觉得这些传奇话本故事情节很是精彩,而且还能结合当时那个朝代的历史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见宝玉说起这传奇话本便是滔滔不绝,甚至有点儿无视自家老爹不善的眼神,冯紫英估计贾宝玉在这段时间里大概也是憋得难受。
而贾政大概也早就对贾宝玉死了心,只要贾宝玉不要再做什么出格的事儿,也就由他去了。
左右贾宝玉也已经十五岁了,论理都该谈婚论嫁说亲事的时候了。
冯紫英想了一想,原本他的确对如何来管束贾宝玉没太多想法,但是现在看贾宝玉对传奇话本如此感兴趣,而且他也知道贾宝玉文采还是有的,若是在这方面能有些特长,到不是不能别出蹊径,趟出一条路来。
当然现在看起来这条路,不算是好路,不过随着时代发展,许多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没准儿这厮还真的能在这上边有点儿造诣,就和那柳湘莲一样,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妙了。
“政世叔,这样我再和宝玉好好谈一谈,您去忙您的,总归既然连贵妃娘娘都在信中嘱托于我,我若是再推托,倒显得不合适了。”冯紫英打定主意便先打发走贾政。
等到贾政走了之后,冯紫英这才一抬手,“走吧,宝玉,去你屋里看看。”
宝玉也还明白过来,见冯紫英要去他屋里,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但又不敢问,连老爷都已经点头要把自己交给他来管束了,自己也只能是俯首遵令了。
一直到了宝玉屋里,见到宝玉书架上那摆得整整齐齐的四书五经以及各种集注,一看就知道是许久都未曾翻阅过了,倒是堆放在一边儿的各种杂书却是书签儿夹满,冯紫英随手翻了翻,《风雪上梁山》、《李娃传》、《长坂坡》、《柳毅传》、《风尘三侠》,各色话本传奇一大堆,冯紫英甚至看到了藏在最下边几张纸上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的东西。
见冯紫英发现了秘密,贾宝玉脸涨得通红,立即就要去掩盖,却被眼明手快的冯紫英顺手抢过,拿过来一看,“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逐鹿中原,……”
咋这么耳熟呢?冯紫英忍不住挠了挠脑袋,似乎勾起了某些久远的回忆。
“千年古刹少林寺坐拥僧兵八百,少林棍僧……”
冯紫英再也忍不住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宝玉,你莫不是在写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见贾宝玉涨红了脸,最终还是惴惴不安地点点头,冯紫英忍不住在心中连续三个卧槽,这厮莫不是真的是被埋没了的施耐庵或者罗贯中,又或者曹沾,要被自己发掘出来了?
===戊字卷
第六十五节
未来的文学大师兼媒体缔造者===
当贾宝玉在冯紫英的再三要求下,终于把他这一个月来的“成果”展现在冯紫英面前时,冯紫英都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
无数个开头,基本上都是写上三五千字,然后就弃之不用了。
嗯,冯紫英看了看内容,《野猪林》,明显是模仿那《风雪上梁山》的风格写的;《凤仪亭》,当然就是学着《李娃传》和《长坂坡》的混合体了。
还有《大旗英雄传》,嗯,咋又这么耳熟?这不是古龙的么?
一看,内容完全不一样,这是贾宝玉在替他们贾家张目呢,写的是宁荣二公贾演贾源兄弟俩跟随周太祖打天下的故事,贾演贾源当年是在周太祖面前扛旗出身,所以叫《大旗英雄传》。
冯紫英不得不佩服这贾宝玉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儿能耐的,几种风格,虽然都是模仿,但是也还有点儿那种味道,不过要说想要在当下传奇话本的市场里打出一片天下,那也不容易。
这年头,传奇话本也是很有市场的。
一般说来一本情节新颖、文笔上佳、故事内容引人入胜的传奇话本不但可以刊刻成册印刷出版,而且很多也都能被茶园的一些说书人拿去作为说书的底本,一方面能极大的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不愿意听书但是却愿意看书的读者来购买,另外也能对作者的名声有一个助推,所以可谓相得益彰。
现在大周传奇话本市场流派也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主要是以京师城为中心,多夹杂北方俗语俚语,风格讲求大开大合,以情绪激昂气势宏大取胜,内容多是以讲述英雄侠义的历史传奇故事。
而南派则是以扬州、苏州和金陵为中心,风格讲求细腻婉转,以感情柔媚回肠荡气为优,内容多是才子佳人或者世人小民的悲欢离合为主。
但也有一些能够优秀的脚本能够成功的把南北两派的内容优势融合起来,成为畅销一时的话本,只不过在出版时分成南北两个版本罢了。
看样子贾宝玉也是雄心勃勃,准备集两派的风格于一体,要成就一番”伟业“了。
“宝玉,看样子你对这个传奇话本很感兴趣?”冯紫英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他还要摸一摸这厮的底。
兴趣爱好往往能决定一个庸人向能人的转变,冯紫英希望贾宝玉就是如此。
“嗯,冯大哥,我苦闷之时就喜欢看这些传奇话本,能排解内心的烦忧和苦恼,看着这些话本,我感觉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员,能够和这些英雄侠士一起闻鸡起舞,杀敌报国,又或者除暴安良,游侠四方,……”
“还能够和侠女公主卿卿我我,浪漫无限?”冯紫英忍不住吐了一句槽,这yy意淫的代入感也有点儿爆棚了。
宝玉脸又是一阵红,内心有些愠怒。
你都把林妹妹夺走了,难道连自己在传奇故事中畅想一番都不行?虽然林妹妹并不是侠女,但也可以把她幻想成侠女嘛。
见宝玉不吭声,冯紫英觉得自己这话有点儿伤对方自尊了,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多嘴。
这厮若是真的有这方面的爱好兴趣,又有文采,好生培育一番,没准儿就能出一文学大师呢。
“宝玉,你既然在这传奇话本上花了如此大的心思,是只图写着玩儿,还是真的想要写出一点儿惊天动地的传奇出来?”
冯紫英脸色变得郑重起来,这让贾宝玉也下意识的严肃起来。
“冯大哥,这之前我还真没想过,但是您既然这样问起,小弟还真的有些心动,这传奇话本在京师城里也有不少人写,但是小弟看过,他们许多都是一味迎合流行口味,写法和文辞也都不尽人意,……”
一说起这个,宝玉就有些滔滔不绝了。
“嗯,说得有些道理,不过我看你开了那么多个头,怎么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写下来?”冯紫英反问:“像《大旗英雄传》,写你祖上跟随太祖打江山,从龙之举,应该很有看点啊,当然,这十三棍僧救唐王也不错,但看你这模样好像又准备放弃?”
冯紫英的反问让宝玉气势一窒,支支吾吾半天才道:“冯大哥,主要是我觉得他们写得不满意,但是我自己写却又宗室抓不住要害,或许我就是属于那种眼高手低的?”
冯紫英笑了起来,他简单看了看贾宝玉开的几个头,说实话,文笔的确不错,但是写的几大要素还是没有掌握好,一句话,新手都这样,冯紫英虽然不写,但他啊。
这穿越前他便是网络迷,从两千年初期就开始看网络,从最早的幻剑、天鹰、翠微居再到起点,从那个时代来自台湾的《风姿物语》、《佣兵天下》开始到起点的血红、蛤蟆、老猪等等,他都是无一不精,自觉起码也算是掌握了些的基本要义。
这传奇话本,相当于这个时代的网文,估计也差不多。
“宝玉,愚兄觉得你基本上是摸到了这传奇话本的门槛了,文笔也不错,主要还是缺乏经验,如何来掌握把观众读者的口味,你还得要琢磨琢磨,……”
冯紫英简单的把如何写好的一些基本要旨谈了谈,让贾宝玉茅塞顿开,也对冯紫英更是敬畏,难怪冯大哥能无往不利,就连这些传奇话本都是如此老到,
“宝玉,这样,你就以十三棍僧救唐王这个故事来作为蓝本创作,好好写一本传奇出来,政世叔那边我去负责说好,等你在这方面有所造诣了,届时愚兄就可以有任务交给你了。”
冯紫英已经在琢磨把西疆平叛和拓土西域的故事给通过传奇话本表现出来,这种事情绝对是礼部和兵部都喜闻乐见的,还能讨好永隆帝,至于说具体细节内容,那就太好编撰了,其中多少故事都可以信手拈来。
安顿好喜不自胜的宝玉,冯紫英这才又去和贾政交涉。
“紫英,你如何会让宝玉去写什么传奇话本?那等闲极无聊的文人所为,如何能让宝玉去干这种事情?”贾政简直无法理解,这太超出他的想象了。
“政世叔,时代在变,原来的一些观点恐怕就未必适合了。”冯紫英摇摇头,“原来都觉得戏曲儿是闲暇时的无聊之举,但是您现在能说这是下九流么?写剧本最出名的是谁?清远道人可是元熙二十七年的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和翰林院学士,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被冯紫英驳得哑口无言。
清远道人汤显祖无疑是江西士人中的魁首人物,这几年一直在老家隐修,不过一提起本朝江西士人,谁人敢不提清远道人?他的《牡丹亭》、《南柯记》等临川四记更是闻名遐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