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1718


大理寺和通政司也差不多,都察院和六科略多,像都察院每科选用的进士会在八到十个人左右。
另外就是五军都督府,每年也能选用几人,不过那都是表现最差的才会去五军都督府,许多人宁肯下地方也不愿意去五军都督府,就是觉得在那里纯粹就是浪费光阴,几乎就是一个混吃养老的地方,当然也不乏有谁走大运,突然间被某位大佬相中的时候。
倒是郑崇俭大方一些,坦然道:”紫英,就算是我和非熊能留到兵部,等轮得到咱们这批人说话的时候,前也都是一二十年后的事情,不过梦章说得的确在理啊,咱们大周军中积弊颇多,朝廷却没有多少办法,……”
“看来大章在兵部呆了一段时间很有感触啊。”冯紫英感慨道。
“我和你跟随柴大人、杨大人以及令尊到甘肃宁夏平叛,所见军中武官,高级武将都几乎是武勋出身,中级武官也多以边地军户子弟积功升迁而来,武举出身的数量不多不说,而且便是在军中打磨十年也不过就是百户级别为主,三五年的能混到个总旗就算不错了,而许多军户子弟积功而成者甚至连自己名字都写不来,更谈不上懂什么兵书战策,倒不是歧视他们,但这种情形的确堪忧啊,更不用说那些个像你所说的马夏那类身居高位的武勋了。”
郑崇俭很是以自己参与了西疆平叛为荣,这是他最重要的资历,也是他留兵部的最大底气,连王应熊都要承认自己比起郑崇俭来,恐怕就是差这一出西征的履历。
对于郑崇俭的观点,范景文也连连点头。
“还是大章见识过军中的种种弊病,才能有这番见解,都说边军中污浊不堪,但其实京营中有过之而无不及,边军中武将军官们还得要随时惦记着与蒙古人、女真人交锋,怕自己所作所为过分引起哗变或者在与敌交锋时被这些逼急了的大头兵们反戈一击,而京营中就完全没有这等顾虑了,当兵的都是混碗饭吃的,家儿老小都在京中,谁肯轻易亡命?所以这些武将军官更是有恃无恐,……”
看样子范景文是真的对京营中的种种厌恶至极了,一干同学都在点头认同的同时也若有所思。
“王子腾在京营节度使位置上就是惯以结党营私著称,担任宣大总督之后也不改其本色,一些原来在五军都督府中混日子的角色都被他委以重任,那些家伙打仗本事没有,但是抓权弄权,捞钱要钱的本事可不小,在登莱,紫英,要不,我们打个赌,看看登莱开始整合登州卫、莱州卫那些沿海卫所军队,要打造一支所谓的登莱营军,那些个武将们,绝对还是和他走得近那帮人。”
范景文十分肯定的看着冯紫英,伸出手来。
冯紫英哑然失笑,这个范景文,还真的有些固执到偏执了。
朝廷让王子腾去组建登莱镇,而且特设总督,显然不简单是登州和莱州两镇那么简单,未来可能还会把辽南的金州和复州两卫划给登莱总督管辖,主要就是要让登莱金复四卫未来成为辽东镇的有力后盾,不仅仅是在后勤上要保障辽东镇,而且还要通过水师舰队的机动能力让登莱成为辽东镇的武力支撑点。
这种情况下,王子腾辛辛苦苦花了那么大的精力,甚至动用各种公私关系人脉资源来组建登莱总督衙门,下边武将不推荐和任用他自己的人,难道还能真的大公无私的听从朝廷随意安排,来满足一下任人唯贤的虚荣心,怎么可能?
那才真的是提着自己脑袋去玩呢,别说他自己,连他的部下都不会答应。
年前沈有容便专门来府上找过自己,就是商谈组建水师舰队的问题。
如果不是王子腾手中的确没有合适的水师将领,而沈有容不但是搞水师的好手,而且还对辽东情况十分熟悉,加上冯紫英的竭力推荐,王子腾也对冯家有一些想法,他也不可能接受冯紫英的推荐让沈有容成为登莱水师舰队的掌舵人。
虽然说像登莱水师舰队提督这等高级官员都是要经过兵部武选司推荐并获得内阁批准报经皇帝认可才能得以任命,但由于登莱水师提督较为特殊,第一是新设,而且是直属于登莱总督衙门,第二从水师舰船到水师官兵都是从无到有,可以说如果得不到登莱总督衙门的支持,这只水师舰队就很难真正如愿打造起来,而且水师提督的重要性现在还远不及一个陆地上的一镇总兵,所以包括朝廷上下也都默许了由王子腾来推荐。
当王子腾推荐沈有容出任登莱水师舰队提督时,都还是让兵部和内阁颇为吃惊。
因为沈有容明显不属于武勋群体,这是一个典型武举出身的武将,而且和王子腾从无交道,却能获得王子腾的推荐出任水师提督,哪怕这还是一个空壳子的水师提督,但毕竟也是水师提督啊。
为了沈有容能出任水师提督,冯紫英甚至都向王子腾做出了某种承诺。
冯紫英甚至可以肯定,自己与王子腾之间关系的如何,就决定着沈有容未来的这个水师提督究竟能干成啥样。
“梦章,你这话我承认的确在很多高级武将身上都存在,甚至包括家父都有这种倾向,但是我觉得这一定程度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作为一个将帅当然希望能任人唯贤,任用最优秀最有能力的下属,但是战场上要取胜最重要法宝就是令行禁止,单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光靠手下有能力那么简单,……”
冯紫英没有否认范景文对王子腾的攻讦,但是他也很巧妙的为作为边地主帅专横跋扈和任人唯亲的原因和存在的具体困难做了解释。
“……,你再优秀但是却不愿意服从将令,那只会比庸人更危险,所以这也迫使将帅都更愿意用自己熟悉了解的人,而非自认为自己优秀但是却被埋没的人,当然,我这不是为那些任人唯亲不顾能力本事的行为做辩解,我只是说很多时候将帅也是不得已,毕竟战场上比不得其他,一旦失误那就是数百人数千人甚至数万人性命不保,给朝廷带来的更是不可承受的灾难。”
毕竟自己老爹就是蓟辽总督,现在他的动作只怕他的行为比王子腾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来包括李家一系在内的如果边将们如果不愿意表明姿态像自己老爹输诚,恐怕都得要被边缘化,这也是迫不得已之举。
===戊字卷
第一百零四节
你们逼的不装了我摊牌了===
范景文不满地瞪了冯紫英一眼,但是也能理解冯紫英半反驳办解释的理由,只是恨恨地瘪了瘪嘴,没有再说话。
人家老爹也是武勋出身,还是蓟辽总督兼辽东镇总兵,自己指着和尚骂秃驴,再说关系密切,立场一致,但是也不能太过线了。
这还是范景文不知道冯紫英推荐沈有容给王子腾就被王子腾接受了,否则范景文心里会更不爽。
“好了,梦章,你的观点本来也就太绝对,军中问题的确多,但是这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你却指望一蹴而就解决,可能么?”练国事不动声色地打了圆场,语气中敲打了范景文一句,“再说了,紫英的话更有道理,等到日后我们这批人能说上话的时候,希望大家别忘了我们现在的想法。”
“对,君豫兄所言甚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冯紫英慨然道:“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不忘本心,未来便是有再大的困难和挑战,咱们也能克服应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句话让在座众人都神为之夺,细细咀嚼,却又感悟良多。
还是此中经义水准最强的练国事迟疑了一下,问道:“紫英,你这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是从《尚书·咸有一德》中‘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中化来的?”
冯紫英迟疑了一下,还是点点头,这又装逼过甚了,不管是不是,都得要应承着,“差不多吧,没想到君豫兄果然厉害,小弟好不容易发挥一下,就被君豫兄识破了。”
周遭众人的经义水准都比冯紫英高出一筹不止,练国事这么一提,大家都立即明悟过来这句话的出处,就是《尚书·伊训·咸有一德》中句子转化出来的,不过这转化能力委实不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句八个字,朗朗上口,可谓字字珠玑。
见一干人都面带笑容,显然是对冯紫英的经义水准都心知肚明。
面对这个表现如同妖孽般的同学,好不容易占到点儿他的上风,大家心里居然都生出了一种畅快的感觉。
甚至连冯紫英自己都感觉到了这一点,恐怕也是自己给一干同学太大的压力了,不让他们在经义上表现一下优势,他们心态真的要失衡了。
“好了,雪越来越大了,本来说请诸位兄长来一回踏雪赏梅,可这天气不巧,……”见雪似乎有些大了,冯紫英索性就邀请大家转回去,回暖阁饮酒。
“雪哪里大了?”郑崇俭却不在意,“紫英你好歹也是边地长大的男儿,难道大同边关这等雪还见得少了么?连鹿友和方叔都不在意,你却先言退了?好不容易大家聚在一起,过了今日,明年此时,却还有几个人能聚在一起?”
郑崇俭一番话让大家心里都是一震。
是啊,明年此时,只怕在座众人怕是一半都留不下来了,这里边除了练国事、冯紫英外,可能就只有占了在《内参》中大出风头的方有度这个家伙留京中的可能性大一些,像郑崇俭、王应熊、范景文、贺逢圣、吴甡几人,都是三甲进士,按照惯例留在京中的可能性都不大。
“大章说得对,雪中赏梅,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紫英,就莫要推辞了,走吧,你这花园也没多大,大家今日兴致正浓,兴许还能凑出几首诗词来,对了,今儿个紫英你作为主人,可得要给我们露一手,先前你那一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可都让大家有几分意外惊喜,待会儿看到雪梅,只怕还会诗兴大发,大家说是不是?”
练国事一句话就把冯紫英推上了高台,其他几个同学都笑了起来,纷纷附和,连本来兴致不太高的范景文又都乐了起来,连连称是,簇拥推搡着冯紫英带路前去,断不允许冯紫英半途而废。
冯紫英这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不适合附庸风雅,本来只是在后花园中暖阁和几个同学小酌一番,谁知道多嘴说花园里还有几株梅花开得颇为动人,这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说要去看看。
自己又大包大揽说踏雪赏梅以作纪念,这下可好,这套子一下子就套在自己头上来了,若是不给这帮人一个说法,只怕把自己冻僵在雪地里他们都不会怜惜。
一干人嬉笑呼唤着沿着池中曲廊走过,直往那院墙边走去。
那里是一处空地,十来株梅树和相隔几丈远的一丛海棠树遥遥相对,一条蜿蜒石径将两处植株带连接起来,别有一番意境。
十来株梅花早已经绽放,却正好赶上了今日下雪,雪花轻落,万籁无声,枝头花朵红白相间,虬曲黝黑的枝干上却也慢慢累积起白雪,苍黑配雪白,更有几分意境。
便是几个人在雪中就这么站立一会儿,头顶肩头也是一片白色。
“都言梅花乃是象征我等士人心性高洁之物,能傲霜映雪,昂扬不屈,你我兄弟八人在此,能观此美景,也属有缘。”练国事站在最前端注视这扑簌落下的雪片和在风中微微颤动的花朵,心生感慨,“如紫英所言,只盼我等十年二十年之后,无论我等身居何位,身处何方,依然能相聚于此,重温旧梦,不忘初心。”
练国事这一番充满深情厚谊的言语让一干人都是忍不住热血沸腾。
本身就处于十多二十岁的这个年龄阶段,同在青檀书院中读书,又同科中进士,这番情谊本身就不比寻常,再加上这几年来大家在一起的相互探讨共议,实际上已经有了许多思想互通观点趋同的基础,如果在凑巧能有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激发起共鸣,自然就能让一干人的情谊更上一层楼,直奔那志同道合去了。
现在练国事的这一番话无疑就正好促成了这一点。
“君豫说得好!”吴甡也难得地鼓掌赞许,“你我兄弟八人在此,当有此感,齐心协力,为国效命,为君分忧,便是前途有再多艰难险阻,只要你我尽皆齐力,又何惧之有?”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鹿友所言正是吾之心声。”冯紫英也难得热血沸腾一回,“此情此景,小弟以为大丈夫为国而行,纵有刀山火海,亦无所畏惧,才不负此生,……”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几个人又忍不住一愣,今儿个紫英有些不一般啊。
方有度目放奇光,抢先插嘴,“紫英,你这一句是从《周易·系此上》那一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里化来的么?用得真好!平素可不怎么见你在这等经义词赋上表现,今儿个当东道主了,准备好好给我们发挥一回?”
“是啊,紫英,真的看不出啊,真人不露相啊。”范景文也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着冯紫英。
这家伙平素难道真的是不屑于词赋?京师城中据说几位王爷都曾经邀请过他去出席文会诗会都被拒绝了,可谓不同凡响。
在座的哪一个没接到过这种邀请,或多或少都参加过那么几回,唯独这家伙是从来不去,特立独行,弄得他的名声越发高涨。
一干同学都大略了解,心里都觉得他可能真的是不愿意献丑,但现在看来,这不像啊。
卧槽,难道这个时代连这句话都没有?
冯紫英大吃一惊,这特么不知不觉又装逼了?
这特么越装越下不了台了啊。
忍不住想搓搓已经有些冻得发僵的脸,看着四周几个同学们都用奇异的目光望着自己,冯紫英内心越发慌得一比。
这特么什么意思?练国事说得那么好,大家都不感动,怎么我随随便便说句话,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出处源于何处,就被你们随意上纲上线推得高不可攀的样子,那自己怎么下来?
“紫英,大家都以为你真的是强于时政策论,对诗词歌赋和经义琢磨不深,但是现在看来,你这真的是不屑于这等小道?可你要知道,咱们作为读书人,又怎能丢得开这个?便是你真的觉得时政策论才是经世济国的大道,那么小道用以教化百姓,抒发情操,振奋人心,那也是必不可少的,你又何必这般自居自傲,吝于一显?”贺逢圣掂量着言辞,上下打量着他。
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冯紫英一时间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我特么能说我真不想装逼,不对,是真的不小心就装逼了,甚至我自己都没意识到我在装逼么?
这特么全部都是你们不知不觉诱导我装出来的啊,我要有你们那能耐,我难道不想装么?
“行了,紫英心思别在这上边,我们也别强求,不过今日你邀请我们来踏雪赏梅,此情此景,你总得给我们表现一下了,如君豫所言,或许十年二十年后,大家相聚一堂,回想起今日的情形,总得要有一点儿值得铭刻在心的词句,大家说是不是?”
王应熊的补刀可谓敲到好处,恨得冯紫英牙痒痒,差点儿就要上前去捂住对方的嘴了。
不出所料,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表示这个提议必须要执行,否则何以显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又何以证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冯紫英心态真的要崩了。
自己无心之言一句赏梅,现在居然弄成这样,前两句也就罢了,反正就是随口而出,装逼也就装了,反正出处都是他们给添上的,无需自己再苦心思索,自己甚至还可以摆出一副捋须微笑不语的架势,嗯,自己还没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