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1718


“没什么不好开口的,既然你们来了,肯定有你们的意图,在你们叶赫部和大周朝廷立场一致的前提下,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说的。”冯紫英一摊手,“只要我觉得合适,我愿意为你们去游说。”
布扬古深吸了一口气,“我们要更多地粮食和武器,火器我们知道大周也不足,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得到更多火铳和火药,还有甲胄和刀剑以及铁器,我们甚至也可以用金砂、毛皮和药材来换一部分,但是我们自身的物资严重不足,包括我们也希望给乌拉部更多的支持,至于蒙古人那边,我们不认为其能发挥多大价值,只要我们叶赫部足够强大,科尔沁人便不敢倒向努尔哈赤,……”
“具体数量呢?”冯紫英皱起眉头,这一次叶赫部胃口看来不小。
===戊字卷
第一百一十四节
隐忧===
从冯府出来,一行人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布扬古显得有些兴奋。
送上的具体数量清单,冯紫英态度没变,这让布扬古觉得心里踏实许多。
之前连布扬古自己都觉得索要数量有些大,一度有些迟疑,不过讷图的鼓励让他坚定了信心。
就算是狮子大开口,也不过就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而对方没有被自己交上去的清单一下子给吓坏,就说明对方认可己方的力量和对大周的价值。
“布尔杭古,尼雅汉,你们是第一次来大周,感觉怎么样?”布扬古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转头问道。
虽然到京师几日了,但是布尔杭古和尼雅汉还是觉得真的如这些汉人所言一般,自己一行人就是一群野人。
讷图自然不是,她在京师城已经生活了一二十年,布扬古和布喜娅玛拉也不是,他们来过京师城,已经有了经验,而自己二人却真的就是了。
他们是第一次见到还有如此庞大的城市,如此多的人口,如此繁华的街市,如此丰富得甚至应接不暇的货物,甚至在睡觉做梦的时候,梦里边都是他们这几日所见到的一切。
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简直就像一个未曾长大的毛孩子,许多东西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大周的富足繁盛简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甚至无法用想象来描绘。
“兄长,我和尼雅汉真的是从未想象得出来大周的京师城是如此美妙繁华的一座城市,只怕随便几条街道上的人口都比我们整个叶赫部的人口还多吧?”布尔杭古忍不住舔了一下嘴唇。
“大周人口这么多,怎么还会惧怕建州女真?建州女真能有多少人,这一座京师城的人口就比他们建州女真人口还要多几倍吧?建州女真比我们富庶,但也有限,如何能和大周比?便是百分之一都不到吧?兄长你不是说大周有数十座这样的城市,即便没有京师城这么大,但是哪怕这些城市只有京师城的十分之一那么大,人口只有十分之一那么多,建州女真又如何能挑战大周?”
布尔杭古的这个问题倒是有些不好回答,布扬古看了一眼讷图,讷图也在思考。
“这有什么不好回答的,因为辽东只是大周的一个角落,建州女真只是大周的一个敌人,大周的敌人还有很多,蒙古人,海上的倭人,南边儿还有许多不服大周的边地蛮人,甚至在大周内部还有很多意图像舒尔哈齐对努尔哈赤态度一样不满的人,随时可能起来造反,所以大周虽然表面富庶繁华,但是他想要攥紧拳头打出去,却不容易,甚至稍不留意还要伤到自己。”布喜娅玛拉淡淡地道。
布扬古此次进京原本是没想让布喜娅玛拉来的,但是布喜娅玛拉却一定要来。
拿她自己说的话就是留在叶赫部也没有多大意义,现在叶赫部的生存完全依赖于大周的态度,大周可以丢失辽东,承受得起,而叶赫部一旦败落,那就是身死族灭的结局,所以只要有一分希望,她都希望要去争取最大的努力。
“布喜娅玛拉说得没错,大周虽然富庶强大,但是他不但外部敌人很多,建州女真只是其中之一,北面蒙古诸部,还有些西边的蒙兀儿人,更为关键的是其内部也有很多问题,我在京师城里呆了一二十年,便知道一个如同我们萨满教一般的传教体系,但是他们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所以一直意图起来反叛,这也许是大周最大的危险,……”
讷图对大周的了解要比其他人清楚准确得多,“还有我们看到的都是大周最富庶繁荣的一面,大周太大了,他贫穷困苦的一面一样不少,据说在西北边疆地区,一遇到灾年,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而且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有,不是这里遇灾,就是那里遇灾,那边的人为了吃饱肚子不被饿死,经常起来反叛,……”
一干人都沉默了,叶赫部虽然有遇到灾年甚至饿死人的时候,但是情况不算多,更多的还是自然环境的恶劣带来的疾病死亡更多,当然青壮年死亡更多的还是因为打仗。
像这种每年都要饿死许多人的情形,说实话在叶赫部却很难见到。
“大周太大了,它的情况也太复杂了,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布扬古摇了摇头,“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位小冯修撰接受我们的要求,并为我们去游说大周朝廷。”
“那兄长觉得这位小冯修撰有多大概率接受我们的这个要求?”布喜娅玛拉沉声问道。
布扬古迟疑了一下,看了一眼讷图,讷图脸上也露出慎重的神色。
“这位小冯修撰在我看来应该是大周朝廷中最能感受到建州女真危险性的人了,但是问题是他只是一个翰林院修撰,哪怕他父亲是蓟辽总督,但在大周是文官当政,小冯修撰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大周朝廷内部对此却未必有如此清醒深刻的认识,我对我们下一步去说服大周兵部两位主官并不抱太大希望,他们虽然也对建州女真怀有很深的敌意,但却不认为我们能在其中发挥多大的作用。”
“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太弱了一些。”布扬古叹了一口气,“否则我们又何须来向大周求援。”
“对大周来说,我们就是一颗棋子,还得要看我们这颗棋子的用处够不够大,可对我们来说,大周就是我们叶赫部生存的唯一奥援了,所以我们只能孤注一掷。”讷图语气沉重,“但这位小冯修撰前程似锦,我很看好他未来在大周朝廷里的仕途,或许我们可以在他身上押注。”
“那我们留下的金砂、参茸和毛皮是不是太少了一些?”尼雅汉也忍不住插嘴道,给他的印象,这些大周从将军到官吏都是喜欢这些东西的。
“多了他就不会收,你觉得像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官员会接受外人的这些东西?”讷图摇摇头,“据我所知冯家并不穷,有着很多生意,而且无数商人为了见他一面开出高价,甚至达到几百两银子,都被他拒之门外,这不是一个可以收买的人。”
“那他总有什么弱点吧?”布尔杭古不服气地道:“大周的武将和官吏们我们也见得多了,一个个都是贪得无厌之辈,那里会是如此清廉为公?”
讷图迟疑了一下,似乎是想说什么,但是最终却没说出来,只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布扬古。
布扬古似乎也接收到了信号,有些怒意的皱起眉头,但最后还是黯然地叹了一口气,摇摇头。
“文言,你觉得如何?”待到叶赫部众人离开,汪文言才从旁边的静室里出来,他全程倾听了叶赫部诸人与冯紫英的对话。
从《今日新闻》步入正轨之后,汪文言就开始把所有这一块工作交给了曹煜,而曹煜也很满足于接掌《今日新闻》的编辑和印刷社的全面工作。
汪文言已经意识到自己要开始作为冯紫英的首席幕僚和智囊来全面介入冯紫英的所有事务了,事实上冯紫英也开始把自己手里的所有掌握的资源和情况都向汪文言开放了,只有这样汪文言才能将原来他们从林如海那边带来的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起来,实现最佳配置。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了解辽东方面的相关情况,说实话,大人,我对这方面的了解还是少了一些,不太清楚关外各方的势力大小和复杂的关系,以及朝廷对辽东未来局面的打算,所以很难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
汪文言也没想到冯紫英一来就给他上了一道大题。
他不是兵部主事,对这等涉及边地军务的情况没有那么深的造诣,所以很多时候还只是一个艰难的摸索和熟悉过程。
“嗯,很正常,谁也不是生来就熟悉了解的,需要一个过程,不过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直接问我,我想我对辽东边地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冯紫英很坦然自信。
“至于朝廷的态度,也比较复杂,辽东肯定不能放弃,他们也承认建州女真很危险,但是他们又觉得建州女真的威胁在一定时间内不至于危及到大周在辽东的统治,尤其是去年家父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遏制住了努尔哈赤的攻势之后,他们的这种蜜汁自信就更强了,但我不认同他们的观点。”
“您觉得建州女真具有改变辽东局面的实力,只是他们现在还在积蓄力量?”汪文言当然不是对辽东情况一无所知,这么久了,听冯紫英也介绍过,然后也从各个方面收集了一些情报来进行佐证,自然也了解许多。
“对,包括我父亲都小觑了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隐忍和隐藏的实力,乌拉部努尔哈赤志在必得,舒尔哈齐也一样,我去了信提醒我父亲,但是我担心未必能改变结果。”冯紫英有些黯然。
===戊字卷
第一百一十五节
定不负大人所托===
“但我感觉您好像对辽东的局面担忧并不仅止于女真人吧?”汪文言目光湛然,直视冯紫英,“大人,既然您信任我,文言自然肝胆相照,若是您觉得有些话的确不好说,文言日后绝不多问一句。”
冯紫英愣怔了一下,他没想到汪文言的感觉如此敏锐,想了一下才缓缓道:“文言,为什么这么说?”
“您这一段时间也介绍了辽东情况,其他不好说,但是对蓟辽这边儿的诸军分布文言还是记忆犹新的,尤家兄弟是总督大人心腹,本该尽数布置于辽东一线,但却为何抽调蓟镇诸军前往辽东,而将尤将军所部置于蓟镇?”
汪文言毫不客气。
冯紫英不动声色:“也许我父亲觉得蓟镇处于辽西走廊咽喉所在,一旦女真或者蒙古人突破南下,便会危及京师,所以……”
“不对,原来驻扎在蓟镇的马守亮部也算精锐,而且对蓟镇一线情况熟悉,几年女真人和蒙古人真的南侵,马守亮部也应该抵挡得住。”汪文言摇头,“更何况大人也和我说起过,察哈尔部和总督大人还算相善,此番又支援了一些物资与察哈尔人,关系更见亲善,察哈尔人短期内不太可能南侵,至于女真人,手根本就伸不到这边儿来,难道叶赫部还能南侵不成?”
“那文言觉得我父如此安排是何缘故呢?”冯紫英轻笑。
“这正是文言感到纳闷疑惑的地方,总督大人将尤氏兄弟精锐至于蓟镇一线驻扎,要么是觉得蓟镇不稳,要么是觉得马守亮部不可靠,或者二者兼有,但文言却不明白这蓟镇为何就让总督大人如此重视,除非……”
冯紫英知道汪文言应该猜到了一些什么。
来了京师几个月,天生就是玩政治的性子让汪文言在京师城中如鱼得水,很快就对朝廷内外京师城中的各方情况熟悉起来了,自然对太上皇、皇上和义忠亲王以及京中武勋、文官乃至朝中南北之争的情形十分了解了。
尤其是义忠亲王和太上皇之间的关系,二者和皇上之间的关系,太上皇和武勋之间的关联,文官们和天家之间的微妙,汪文言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已经琢磨出其中门道来,这份政治嗅觉让冯紫英都觉得震惊,不愧是天生吃这碗饭的人。
“除非什么?”冯紫英淡淡地问道。
“除非京师出事,可能会牵扯到京师周围的军队,而距离京师最近的边军,除了宣府,就是蓟镇。”汪文言目光灼灼盯着冯紫英,“而京师能出什么事儿?白莲教造反,还是土默特人寇边突破边墙?好像都不至于如此才对,那就只有京师城内出事儿了。”
“文言,那你觉得我父亲这样安排合适么?”冯紫英没有接汪文言的话题,直接跳过问及关键。
汪文言沉吟了一阵,摇摇头,“大人,文言对此不敢妄言,因为这里边变数太多,我也不知道总督大人是如何考量的,又或者这是大人您的建议?”
冯紫英断然摇头,“此事儿我难以评判,我父或许有他的担心忧虑,他的想法或许是尽可能避开这种吃力不讨好只会沾一身浑水,甚至可能是引来杀身之祸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往往又是你逃避不了的。”
汪文言点头认同这个观点。
冯唐能干到蓟辽总督这个位置上坐着,自然不是庸人,起码在玩政治这一套上不会差,肯定也看到了这里边的风险。
为何将马守亮部调入辽东,或许就是担心马守亮不可控。
问题是这种不可控是对谁来说的?是皇上,还是义忠亲王?
对一方不可控,或许就是对另一方的好事,你给人家破坏了,会不会引来麻烦?
冯唐也许根本就不清楚这马守亮属于哪一方的可控,甚至现在的马守亮也许根本就还没有和某一方搭上线,冯唐就是为了防止马守亮和某一方搭上线就先下手为强,避免日后引来不测。
而尤氏兄弟是他的嫡系心腹,只要明白这一点,哪一方想要下手,就只能找上他而不会去枉费心思拉拢尤氏兄弟,那么主动权就能掌握在冯紫英手上了。
见汪文言若有所悟,冯紫英也就不多言,“文言,你来京中时日尚短,但对京中许多情形已经十分熟悉了,不过有些事情你便是了解了,也很难做出应对,因为有些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像我父亲所处的位置,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在很多事情上很难置身事外。”
“既然很难置身事外,那何不主动作为,选择更有利于自身的一方?”汪文言沉声道。
冯紫英笑了起来。
这个汪文言还真是不甘寂寞啊,居然想主动介入,这等天家夺嫡之事,旁人避之不及,他居然想要主动介入,真的是要玩一出富贵险中求?
“文言,你觉得以我或者家父的位置,还有必要去冒这种风险么?”冯紫英反问。
“大人,若是能确保自身不受影响牵连,那自然没有必要,毕竟冯家已经处于这等地位了,但是如您所说如果躲避不了,始终要被卷进去的话,那么我以为就真的需要审慎考虑,主动介入了,起码主动权掌握在自家手上可以更游刃有余的来做选择,而不必被动的被人家找上门来逼我们做选择。”
汪文言语气十分冷静坚定,显然也是对这个结论有过深思熟虑。
冯紫英迟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