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1718


一番推辞之后,妙玉也没有再说什么,宝琴依然选了蔷薇院,不过红香圃这边儿的确大了一些,妙玉也不喜这里,加之她自己都还有些拿不定主意,所以也没有再多提。
一行人从红香圃出来,过了更为简约素雅的榆荫堂,沿着溪边走,便到了青山斜阻所在的蓼风轩。
这里是暖香坞、稻香村和藕香榭、芦雪广四处院落交汇处,东北就是惜春的暖香坞,而西北面就是李纨的稻香村,再往东南就是湘云的藕香榭了,而西南拖得稍微远一些就是岫烟的芦雪广了。
“先去四妹妹那里还是珠大嫂子那边儿?”邢岫烟笑着问宝钗,“珠大嫂子可能不在,这会子应该在太太那边才是,四妹妹倒是多半都在,如果不是去了三妹妹和林妹妹那里的话。”
“那就去四妹妹那里看看吧,珠大嫂子晚间便能见到。”宝钗看了一眼妙玉,“妙玉姐姐要不晚间也一块儿用饭,正好凑个热闹。”
妙玉却断然摇头,她知道薛家二房才来,贾家女眷们肯定要见面接待一番,可自己去算什么?
宝钗也不为己甚,并不强求。
妙玉本身性子就清泠孤傲,不太合群,估计也就是这位岫烟妹妹和她一起长大,才能这么合得来,便是黛玉好像也和她这位姐姐关系都没有岫烟与妙玉这么亲近。
到了暖香坞,惜春却不在,问小丫头,也只知道惜春可能是去湘云或者探春那里了,一行人便去藕香榭,不出所料,湘云也不在,再到秋爽斋,才看见晓翠堂里热闹非凡,探春、惜春、迎春、黛玉和湘云都在。
看见几女过来,湘云便率先叫嚷起来,“宝姐姐,正巧让人走你那边儿去了,没想到你们却来了,岫烟姐姐和妙玉姐姐怕是才从外边儿回来吧?先前让人去敲芦雪广的们?篆儿就说你出门去了?咦,这一个妹妹是谁?人才菁华?见之忘俗?……”
湘云的话让一干姑娘们都笑了起来,这丫头一直就是这样?率真直爽,也让人喜欢。
薛宝琴面对此情形却是半点不怯场?主动上前行礼:“诸位姐姐妹妹?小妹薛宝琴,刚从金陵来京师,见过诸位姐妹,初来乍到?还请诸位姐妹们多爱护小妹?……”
其实这几个女孩子都知道这就是宝钗的堂妹宝琴,几日前宝钗就和大家说过她堂妹要来京师,还说其堂妹人才胜过她十倍,纵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足见这位宝琴姑娘的不俗?所以大家都想看看这位薛家二姑娘。
今日一看,果真不凡?眉目间的英气妩媚完美融合,更有几分机敏灵动?兼有宝钗和探春的风采。
一干姑娘们都纷纷上前牵手寒暄,但也没有冷落和岫烟一道来的妙玉。
黛玉更是早早就来到妙玉身边?和妙玉说着话?催促妙玉早日搬入园子里来。
要说妙玉对这般热闹没有一点儿眷念?那也是假话,毕竟是青春少艾的女孩子,纵然自小跟随师父以前在佛门生活,但是天性却难以压抑。
而且这里边黛玉和她是姊妹,岫烟和她是自小玩伴,而探春、湘云诸女也和她有过在扬州一起生活的经历,所以都还算融洽。
茶水果子都是探春秋爽斋里送过来的,一干人都是格外喜庆,说着话,分外亲热。
“倒是该把凤姐姐和珠大嫂子都叫来,咱们这府里的人也就齐了。”也不知道谁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场面也有些冷场。
一干人互相打量,这才注意到这话是黛玉说的,湘云微微皱眉,“那也可以把宝二哥叫上,嗯,冯大哥若是有暇,其实也能叫上,……”
黛玉脸微红。
她提议把王熙凤叫上也是念着往日里王熙凤一直待她甚好,便是各色物事都是首先想着给她,这里边固然有老祖宗的缘故,但是人家这么做,自己也要认这一份心意。
现在府里边波伏流潜,纵然和自己这个寄居的人关系不大,但想到凤姐姐和琏二哥和离了,这一段时间都没见着人,据说一直在屋里身体不好,估摸着也应该是心病才是,若是能把对方邀约出来,权当散散心了。
只是没想到湘云这丫头却一句话又把宝玉和冯大哥都牵连进来。
宝玉现在倒也罢了,不怎么来纠缠了,据说成日里沉迷于写传奇话本和戏本去了,来不来也无所谓,但是冯大哥要来,黛玉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宝钗。
宝钗也立即感受到了黛玉这一眼,冯郎都把这事儿给黛玉说了,当然其他人并不知晓,但二人都有些心照不宣,不到最后一刻揭幕,宝钗是断断不敢挑明的,只是若是冯郎能来,她心里自然也是乐意的。
“凤姐姐那边,哎,……”探春却叹了一口气。
二嫂子和琏二哥和离了,论理便不该喊二嫂子了,可这么多年来都喊习惯了,而且王熙凤待她们几个姑娘都不薄,都挺维护,人心都是肉长的,黛玉这般,探春又何尝不是如此?
她亲生母亲是赵姨娘,要说也就是庶出的妾生女,王夫人性子本来就是一个冷淡的,除了宝玉外,便是嫡亲长孙的贾兰都很难得到王夫人关照。
珠大嫂子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内心却是有怨气的,遑论像她和环哥儿这种庶出妾生子女,能得到多少好脸色?
也难怪环哥儿对府里一切也是极其厌恶,早就放话一旦考中举人,便要搬出去,再不进这贾府一步,以后贾府一切也和他无干,甚至要把赵姨娘也接了出去,当然这话也就只能说说,赵姨娘是不可能跟着环哥儿去的。
好在王熙凤掌家之后,对于像自己和迎春这等庶出女儿都从未有过冷遇,平素里有什么好的也都记挂着,该分派的,该供给的,都从无短缺,只有多的,所以探春也好,迎春也好,黛玉也好,湘云也好,都是心里有数。
现在凤姐姐和琏二哥和离了,琏二哥据说马上就要去扬州,只怕几年都未必会回来。
虽然老祖宗和太太们都骂琏二哥,但是这爷们儿的事情,妇道人家也都干涉不了。
更何况探春也能看得出来,老祖宗怕也是表面骂一骂,那大老爷夫妇只怕暗中还在支持,琏二哥真要定了心,她们也无可奈何,毕竟琏二哥和凤姐姐没有儿子,却又没有给琏二哥纳妾,这摆在哪里都是要遭人诟病的。
只是这等事情却和自己一干人扯不上关系,凤姐姐待她们甚好,她们就须得要记情。
“只怕凤姐姐不愿意来吧,这段时间我听平儿姐姐说,凤姐姐都不肯出门。”史湘云也接上话,“琏二哥这事儿做得差了,便是凤姐姐没有生儿子,没替他纳妾,他可以禀明两位老爷和老祖宗,自然有老祖宗和老爷替他安排,这和离算怎么一回事?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他和凤姐姐还有巧姐儿,哪能这般做?”
史湘云的话让一干姑娘们都没有做声。
三春都姓贾,都是贾家人,自然不可能去抨击贾琏,而黛玉和和贾琏是姑表兄妹,邢岫烟要算也只能算作贾家这边,只有薛家姐妹和史湘云算是外人,至于妙玉,她自然是不会去关心这等事情的。
宝钗也觉得不好搭这个话,湘云倒是说得轻松,她一个人独来独往,有老祖宗护着倒没啥关系,但是薛家一家人现在还住在贾府里,而且自己母亲和王夫人是嫡亲姊妹,自己和王熙凤是表姊妹,周围这么多丫鬟,这话要说出来传了出去,恐怕就要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场面一时间有些冷场。
还是邢岫烟聪慧,岔开话题:“凤姐姐身子不舒服,冯大哥和宝二哥他们也都是忙人,晚间太太她们自有安排,这会子有我们这么多人也算难得了,……”
“是啊,冯大哥听说要外放为官,这几日就要定下来了,怕是没多少时间来这边了。”宝钗看了一眼黛玉,这才接上话。
果然这个话题一出来,立即就把大家活儿的心思吸引了过去,“冯大哥要外放为官?去哪儿?”
探春、湘云以及迎春、惜春等人都是讶然,连邢岫烟和妙玉也都吃了一惊,周围的丫鬟们也都是窃窃私语。
这冯大爷现在都成了贾府里边一个不可或缺的人了,姑娘们和琏二爷、宝二爷乃至环三爷,都和冯大爷息息相关,甚至连两位老爷都对冯大爷格外亲热,很有点儿要变成贾府主心骨一般。
这冯大爷要外放为官,岂不是经年累月都难得来贾府一回了?那府里边若是有什么难事儿,该如何是好?
“宝姐姐,这个信儿是从哪里得来的?冯大哥不是翰林院干得好好的么?便是不用再留翰林院,学着老爷一般,到六部里边任职,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才对啊。”探春首先就有些着急了,“这外放不是表现不佳的官员们才会出去么?”
===己字卷
第二十七节
同病相怜(第一更求月票)===
这个问题宝钗其实也问过冯紫英的,但是冯紫英却语焉不详,不过冯紫英也说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让宝钗大致明白了冯郎现在的处境。
冯郎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寻常进士了,从永隆五年的新科进士到馆选庶吉士,再到西疆平叛立下大功,然后返回朝中又提出了开海之略,使得他一跃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红人。
如果只是这些也就罢了,不过红过一时便会慢慢冷下去,关键在于冯郎的几位师长,一位是当朝阁老兼吏部尚书,一位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还有一个以户部右侍郎兼掌中书科事,这等显赫的背景使得无数人都为之侧目,自然也会引来一些人的忌惮。
太优秀的人自然也就会承受更多人的嫉妒和仇视,宝钗能够理解,估计就是这些原因结合在一起,才使得冯郎不得不出京去避避风头。
更深层次的原因,如冯紫英因为开海之略受到北地士人批评抨击,以及冯紫英本人也很想借机出京避开这两年中京师城中可能出现的风波,就不是宝钗她们所能知晓的了。
“林妹妹应该更清楚才对。”宝钗不动声色地把话题丢给了黛玉,她知道自己没能忍住半带炫耀般地说出冯紫英可能外放为官时就有些不合适了,现在把话题转给黛玉才是更合适的。
果然黛玉脸色缓和了许多,沉吟了一下才道:“可能还是他窜起来太快了吧,他们同科的二甲进士,甚至翰林院的同僚,都没有像他这样风头太盛了,小妹听说冯大哥他的老师们也都觉得这样不太好,冯大哥太年轻了,资历也太浅了一些,……”
虽然在座的姑娘们对朝里的事务并不了解,但是毕竟都是官宦人家出身,对于这等论资排辈讲求资历的规则大略也还是知晓一些的。
永隆五年这一科的进士已经彻底压倒了前一科永隆二年甚至前两科也就是元熙四十二年的进士们的风头,让很多人虽然明面上不好说,但内心都还是有些不满的,而冯紫英自然是首当其冲,甚至连练国事、黄尊素和杨嗣昌这三名一甲进士所收到的攻讦加起来都没有冯紫英一个人的多。
这固然损害不了冯紫英的名声和他在皇帝和内阁诸公们心中的印象,但是却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一些中下层官吏士绅们对他的观感。
“说来说去还是冯大哥太年轻了,可是冯大哥有才华难道不该展露么?还得要学着人云亦云,那为君分忧却又该如何说?”探春不满地道。
“哟,探丫头这番话倒是想当朝阁老的口气呢,若是三妹妹是个男儿身,只怕就该是考中状元当首辅了。”
史湘云也大略知晓一些冯紫英的情况,知道这里边内情不像黛玉说的那么简单,或者黛玉和宝钗知道却不愿意深说挑明。
本来这也轮不到她们来探讨?
再深说下去,难免会有一些尴尬了,所以湘云便有意接着打趣探丫头来岔开话题。
虽然不知道冯紫英居然会外放出京为官?
但是她前几日也曾经回过一会忠靖侯、保龄侯自己家?
也曾听到了自己两位叔父的对话?
就说冯大哥在开海之略只是朝廷得利,江南获益,但是北地士绅是受骗上当了?
一无所获?
估计就是这个原因让很多人不太满意。
“死云儿,又来挖苦我?我若是当朝首辅,首先就把你打入天牢?
然后用布将你嘴塞起来?
罚你三个月不准说话?
……”探春张牙舞爪?
作势欲撕湘云的嘴?
惹来大家一阵笑声。
一场小插曲儿就被史湘云岔开。
倒是宝钗注意到宝琴在听到探春和黛玉提到翰林院时?
脸色略微有些变化,尤其是黛玉提及“翰林院同僚”时,更是有些触动,越发肯定多半是梅家那边出了幺蛾子,与宝琴的婚事怕是有了一些波折了。
只是这等情形下?
宝钗也不好深问?
只能等到回蘅芜苑之后再来细细询问?
也不知道冯郎帮自己打听的梅家那边情况究竟有没有消息了。
待到晚饭后宝琴跟随着宝钗回到蘅芜苑之后?
莺儿也觉察到了自家姑娘和宝琴姑娘面色都不太好,悄悄把玫瑰清露送上来,便退了下去。
“说吧?
难道还要瞒着我不成?”宝钗语气温润平和,但是却隐隐透露出几分冷意,“婶婶也不和我母亲说,蝌哥儿瞒着我哥哥也就罢了,怎么宝琴你也要瞒着我,打算瞒着什么时候?”
宝琴听得出自己姐姐是有些真生气了,都说这位姐姐平素极难见到生气的一面,再有什么事儿,都是一派安如泰山的沉稳性子,但是今日却如此态度,宝琴也有些心虚。
赶紧起身行礼道歉,宝琴没敢坐下,才叹了一口气道:“小妹也知道瞒不过姐姐,只是不想知晓人太多,便是母亲和哥哥也只是知晓一个大概,并不清楚梅家那边真实态度,只是我却知道梅家怕是早就想要悔婚退亲了,……”
“悔婚?!”宝钗禁不住站起身来,声音都提高了几度,脸上露出不可思议和愠怒之色,“宝琴,你究竟做出了什么失德之事让梅家悔婚退亲?!你给我说清楚!”
薛家两房,上一辈两个男性都已经故去,而这一辈中论理该是薛蟠为长房嫡长子,也就该是他算话事人,但是薛家上下都知道薛蟠性子,自然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而性子大气沉稳的宝钗反而成为了主心骨。
“姐姐,小妹如何会做出什么失德之事?”宝琴脸色雪白,眉目间却是满是凄婉之色,“这两年里小妹便和母亲哥哥一直在金陵城中住着守孝,鲜有出门,半步都未离开金陵半步,何来失德之事?”
“那梅家为何敢提悔婚退亲之事?”薛宝钗不敢置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