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2/1718


王熙凤一骨碌翻身从炕上翻了起来,丹凤眼瞪得老大,不敢置信:“平儿,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个消息?没有搞错吧?”
“奶奶,这等事情哪里能搞错?”平儿表情也有些复杂,“奴婢是从鸳鸯那里听来的,鸳鸯是从老祖宗那里得知的,据说舅老爷已经到了姨太太新搬出去的薛府坐镇,等着冯家上门提亲了。”
王熙凤恍然大悟,难怪前两日薛姨妈来说要搬出去暂住几日,这还弄得她颇为奇怪。
要搬出去倒也没什么,只是突然间这么急切,让大家都很惊讶。
先前也说薛蟠成亲薛姨妈就要搬出去,而且就在荣宁街不远的广宁伯胡同购置了一座宅院,与荣宁二府不过是一炷香工夫就能过来。
问原因,薛姨妈也是语焉不详,只说方便薛蟠成亲的准备。
这话倒也说得过去,不过王熙凤却是知晓,那薛宅早已经打点收拾停当,随时都能搬过去,这离薛蟠成亲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为何之前从未说一声,这就突兀地搬过去了。
原来却是这样一桩事儿等着。
人家要上门来提亲,自然不能再在贾府里住着,也要回去准备一番。
可连舅舅都亲自来薛宅坐镇,足见对此事的重视。
王熙凤表情同样也有些微妙,坐在炕上老神在在地想了一阵才道:“平儿,你说冯家为何不选择史湘云,却选了薛宝钗?”
平儿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好一阵之后才道:“或许还是因为冯大爷的缘故吧?婢子还听说,宝琴姑娘可能也要作媵陪嫁过去?”
“真的?!”这一下子可真的让王熙凤震惊了。
宝钗嫁入冯家的事儿不是这会子才提起的,至少两三年前包括太太、姨太太以及舅舅都隐约提起过。
那个时候一是冯紫英正值科考关键时节,所以无心谈论婚嫁,二是贾王薛三家自己都还没有拿定主意,冯家那个时候也算不上特别耀眼,所以这一拖就错过了好姻缘,人家找了姑苏书香世家沈家,再然后却又被林家捷足先登打了己方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错失大好时机。
现在薛家再想攀上冯家就很难了,冯家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京师城中士绅官宦大家望族甚多,看好冯紫英这个一跃而起的北地最著名的青年士人者甚众,只怕二房兼祧消息一出去,就会有无数人登门,那便是四王八公十二侯中的嫡女们想要结这么亲事者也如过江之鲫才对,只不过没想到冯家却来得如此迅捷,根本没有给其他人多少余地。
若这不是冯紫英的主意,王熙凤根本不相信,那冯家主母哪里会知晓薛家这等皇商家族,若非嫡母是王家人,只怕还要不堪一些。
原来薛家却还有这样一手,让薛宝琴以媵的方式陪嫁过去,以薛宝琴的人才,倒也能增加几分分量。
这倒是和林家要把妙玉作媵陪嫁如出一辙,只不过林家是庶女,而薛家则是二房嫡女,当然薛家和林家相比的确还欠缺一些底蕴。
“应该是真的才对,婢子听鸳鸯说太太好像有些不太高兴,但也没说什么。”平儿小心地观察了王熙凤的脸色一下,这才道:“奶奶,太太是不是想要三姑娘……”
“不可能,只怪探丫头投错了胎,怨不得人。”王熙凤断然否定,“沈氏和林氏都是嫡女,而且都是进士出身,为官一任,薛家这种门楣已经低了许多,若是探丫头这种,为妾有些丢份儿,但是为妻是绝无可能的,不过……”
“那太太是不是希望三姑娘为媵呢?”平儿突然想道。
“蠢丫头,媵妾之区分可不仅仅是身份差别,更为关键的是媵一般说来是要和正妻同亲缘的本宗族女子,外姓女子为媵我还没有听说过。”王熙凤摇摇头。
“那冯大爷这种一门三房兼祧,不也是破天荒的第一遭么?”平儿笑了起来。
“那不一样,兼祧之制自宋明便有,无外乎就是一些具体规制变化,当然一般是一门兼祧二房,像冯家这种兼祧三房的的确很罕见,不过考虑到冯家长房二房皆是为国而死,估计朝廷也才会开这个先例。”王熙凤沉吟着道:“没想到宝丫头却是久等有席坐,居然还等到这样一桩好姻缘,这铿哥儿居然还被宝丫头给迷得三魂五道的入了彀,只怕薛姨妈要欢喜得晕过去了。”
“可是薛家不是还要陪嫁一个宝琴姑娘么?宝琴姑娘也是嫡出啊。”平儿不服气地道。
“哼,你不知道宝琴被梅家退亲了么?退过亲的女孩子还能嫁什么好人家?便是寻常人家碍于物议都会嫌弃,要我说啊,那宝琴过去作媵也是一桩好买卖,一下子就把薛家被梅家退亲的事儿给挡了过去,朕要说给顺天府治中的庶出子作妻,和给永平府同知为媵,真还不好说谁更好呢。”
见平儿对自己所言有些不以为然,王熙凤自然知晓这些丫头平素里是见惯了太太对赵姨娘的威势,所以都觉得这正妻要比媵妾强太多,便是所嫁之人差一些,也胜过做媵妾,也可谓宁头不做凤尾。
“哼,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有些不实?”王熙凤冷笑了一声,“这妻媵妾也要看什么情况,让你嫁给来旺儿子作妻和给冯紫英做妾,你会选谁?”
平儿脸上涌起一阵薄怒,来旺两口子都是奶奶的心腹,其子也有十五六岁了,却是个容貌丑陋成日里只知道吃酒玩牌不成器的货色,自己便是死了也不会嫁给这等人。
“瞧瞧,还觉得正妻好呢,不说来旺儿子了,换一个人,三房里的老四,芹哥儿,你可愿意?”王熙凤撇了撇嘴,“正经八百贾家人,和兰哥儿他们同辈份的,现在还管着庙里的事儿呢,如何?”
平儿脸一板,这贾芹她却是知道的,也是个无赖,原来成日里来讨好琏二爷,后来琏二爷在外边不怎么管府里的事儿,又攀上了东府珍大爷的大腿,惯会欺软怕恶,吃酒赌博,恶习不少,现在想要打理园子里的家庙,正在大老爷和珍大爷两边讨好。
“是不是觉得我全都给你指些不中用的?要我说来旺儿子也好,芹哥儿也好,虽然都是些不中用的,但好歹也能吃饱饭,真让你去那郊外嫁个庄户人家,那就得成日风里来雨里去,舀粪灌田,收粮晒麦,饥一顿饱一顿,没准儿遇上水旱灾害,还得要逃入城里来讨吃,你这等从未干过农活儿的,要不了几年,雪样肌肤就能变成乌黑褶子满脸了。”
王熙凤刻薄而又现实的话说得平儿心里都是一颤,她还从未想过这等嫁做人妻也需要作这些事情。
“再说了,宝琴嫁过去是作媵,不是妾,媵可要比妾身份高不少,便是大妇也不能毫无缘由的随意欺压,所生子女,也要比妾生子女高几分。”王熙凤淡淡地道:“而且以铿哥儿现在的势头,未必日后不能更上一层楼,便是媵妾,也未必就没有弄个诰命敕命夫人的机会。”
“那怎么可能?”平儿骇然,不敢置信。
这诰命敕命夫人都是官宦嫡妻特权,哪里能轮得到媵妾?
“哼,你这是少见多怪,前宋便有这等先例,夫或子若是能立下大功,未尝不能有此特例,而你若是嫁一个寻常庄户商贾,能有此机会么?”王熙凤冷笑,“再说子女,若是嫡子读书有成,无需恩荫,你若是能讨得丈夫欢心,一个恩荫机会给你儿子,你儿子不也能凭空便得一官身?”
平儿默然不语。
“嫁入官宦豪门,这起步便比寻常人家高了许多,哪朝哪代不是这般?若是穷苦人家,便要么苦读,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要么就只能投军去边地用命换一身富贵,只是这等路径只怕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难,看看这每年举人进士中,有几个是真正赤贫人家?便是供那读书人白吃一二十年饭,又有几个寻常人家能够坚持?”
便是冯紫英在这里,听见王熙凤这番话,都得要佩服这女人虽然狡谲,但是看许多问题却是看得深远,对当下这等体制也是一针见血。
“这么说来,琴姑娘嫁入冯府反倒是高攀了?”平儿叹了一口气。
“当然是高攀,也不知道铿哥儿是如何说服了那段氏,居然能让被退亲了宝琴嫁入冯府。”王熙凤笑了起来,“我若是那段氏,这嫡母都当得憋屈,什么事儿都由着儿子来,成何体统?父母威仪何在?”
“可像冯大爷这中不过十七八岁便是要出任五品同知的人,又能有几个?”平儿也笑了起来,“这大周朝立朝百年,怕也只有他一人吧。”
“也是,所以以铿哥儿这等前程无量,宝琴嫁过去难道不是一番大造化?若是能生个争气的儿子,万一还真的能袭爵呢?”王熙凤悠悠地道。
===己字卷
第六十二节
耐人寻味===
贾政神色复杂地坐在花梨木官帽椅中,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手里端着的茶盏都忘了放下。
旁边的王夫人脸上同样有些说不出的寡淡味道,既像是不甘,又像是失落,还有点儿遗憾。
“宝玉的事儿也该考虑了。”良久,贾政才放下茶盏,吁了一口气。
“是该考虑了,可……”王夫人有些不忿地叹了一口气,“那也得替宝玉选个好人家才是。”
在元春册封贵妃之前,贾政和王夫人不是没考虑过宝钗,虽然未曾向薛姨妈提起过,但是贾政夫妇觉得双方或多或少都有些默契,但是在元春册封贵妃之后,贾政夫妇就觉得或许宝玉可以物色一个更好的人家。
尤其是现在宝玉迷上了写书,《十三棍僧救唐王》已经成为了《每日新闻》中最受欢迎的连载传奇,而京师城中一些说书人也开始截取了这部传奇话本的部分作为说书稿本,还有几家戏班子也准备采用这本传奇话本作为脚本来进行改编为戏剧,这可是一个非常不简单的突破。
现在的宝玉在京师士人中也小有名气,当然这种名气与读书科举以及时政策论而来的名声还是有些差别的,更多的是一些文人墨客的欣赏。
当然其中也不乏有在朝中为官者,只不过人家欣赏的角度纯粹是从文学艺术角度,与其他无干。
而现在元春在宫中的情形贾政夫妇也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了,这让他们心里就有些打鼓了,可没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冯家大郎兼祧二房,然后就托人上门求亲了,还是户部右侍郎兼掌中书科事的朝中大佬官应震。
便是和宝琴退婚的梅家梅之烨见到官应震都得要低头问好。
都是湖广士人,如果说郑继芝、官应震、柴恪等人算是湖广士人领袖,真正的大佬,杨鹤、梅之焕、梅之烨、吴亮嗣等人还只能算是湖广士人的中坚力量,而贺逢圣这些就只能算是后起之秀。
官应震上门提亲,肯定也是提前打了招呼的,否则王子腾也不会专门到薛府去等候。
薛蟠还当不起这样的登门,只能是王子腾来勉强接着。
娘亲舅大,也说得过去。
不过这让贾政夫妇心里就有点儿膈应,但却还不能说个什么。
王子腾是一直支持薛宝钗嫁给冯紫英的,这在几年前就一直有这个想法,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到后来都已经放弃了,没想到峰回路转,到这会子,居然还真的成了。
贾政夫妇知道也不能怨人家薛家,这姑娘就在你府上住着,你一直不吭声,人家也不能一直等下去,都十七岁了,早就该出嫁了,甚至府里都有闲话了,只不过没想到这一嫁却嫁出了如此好一个造化来。
当然贾政夫妇从来没有考虑过从一开始薛家就没打算要和贾家结亲,宝钗更是从未想过要嫁宝玉。
他们也不知道其实薛姨妈甚至满怀着某种纠结的心境一直在等待。
既害怕贾家真的要提亲她无法拒绝,毕竟贾家知根知底,宝玉也还算过得去,但又害怕万一冯家那边儿冯紫英真的能又兼祧二房,而且还能说服其母了呢?
除了觉得宝钗未能给自己当儿媳妇外,贾政其实还有些替自家女儿惋惜。
在贾政看来,探丫头其实各方面都不输于宝钗,除了投错了胎。
他甚至也隐约知晓探丫头对冯紫英是有些心仪,而冯紫英对探丫头也颇有情意,只是……
想到这里贾政也是越发遗憾,他也知道探丫头是不可能嫁给冯紫英为正妻,若是冯紫英没发达之前还能想一想,一旦考中进士,便无此可能了。
只是做妾却又是贾政万万无法接受的,媵倒是一个折中,可冯紫英没有娶贾家女,探春如何能为媵?没见薛家也是果断让二房宝琴为媵了。
各种思绪盘绕在心中,让贾政也是感慨不已,但是摆在面前的难题却又让不善此道的他束手无策。
“好人家,什么才是好人家?”贾政竭力让自己平静一些,“士林文臣的嫡女们,人家怕是不会答应的,小户人家的,咱们可能又看不上,咱们武勋内部的,夫人你可愿意?”
王夫人一咬牙,“冯家大郎不是答应为宝玉物色好人家么?他现在倒是风光发达了,要去永平府当同知了,连蝌哥儿都能让他去介绍了一门好亲事,怎么就对宝玉这般苛待?”
“什么苛待?莫名其妙!”贾政也有些怒了,胡须都抖了起来,“蝌哥儿能和宝玉比么?方家女固然有一个兄长是御史,但是其人也不过是南直隶乡下女子,富贵不过一代,真要许给宝玉,你愿意么?”
王夫人不说话了,真要把方家女许给宝玉,只怕她心里又要膈应了,薛蝌如何能与自家宝玉比,好歹是荣国公一脉嫡传,上边还有个贵妃姐姐呢。
许久,王夫人才又道:“那总之冯家大郎说过会替宝玉物色一二,而我兄长近期也在京中,要不请兄长做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2/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