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5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1718


别人或许不知道,贾母如何不清楚?
若非贾敬在义忠亲王与太上皇的宠妃中所扮演角色,他堂堂宁国府嫡子,且又是进士出身,和当下的冯紫英情形何等相似,甚至更胜一筹,贾敬的诗文水平可远胜于冯紫英的,本该飞黄腾达前程无量,岂会落得个如此下场?
或许前些年府里还没有几个人知晓,但是现在随着太上皇逊位,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加上秦氏在宁国府那边的古怪处境,这府里边也渐渐的就有人怀疑,自然也就有人会去探根究底,免不了就会有人隐约知晓了。
没想到这种事情居然又要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演,只不过现在贾家却又要扮演女方角色一方了,这让贾母如何不恼怒、尴尬和担心惧怕。
“这寿王殿下如此狂悖荒唐,难道就不惧怕皇上降罪?”良久,贾母才从恼怒带来的眩晕中慢慢清醒过来,沉声道。
“皇上这半年身体都不太好,连上朝都懈怠了许多,除了上朝和东书房外,再无踏足其他地方的时候,……”
“那宫中岂会没有皇上耳目?”贾母根本不信。
“寿王殿下生母便是执掌六宫事务的许皇贵妃,……”
“哼,执掌六宫事务焉能遮蔽皇上耳目,便是遮蔽一时,那也迟早会被皇上发现,这寿王岂不是自寻死路?”贾母忍不住一拍炕上案几,越发恼怒,“他想要寻死却为何要拖我家大姑娘去寻死,还要连累我们贾家?”
这话抱琴就没法回答了。
贾母气得直喘粗气,但是却也知道这种事情真的是无法对人言。
去告知太上皇和太妃?
这等自爆丑事,太上皇和太妃恐怕不会只认为是寿王无德,固然会责怪寿王,但免不了会认为是不是你元春不检点招蜂引蝶,才会引来寿王的垂涎,而且太上皇和太妃能如何处置?
他们已经不是现在宫中的主宰了,无权处置这些事情了,最大可能还是隐晦提醒或者让元春自家好生检点,但有用么?有用恐怕元春也就不会心急火燎让抱琴出宫来寻救兵对策了。
告知执掌六宫事务的许皇贵妃?想想也不可能,那最终只会变成年轻妃子勾引成年皇子的老套故事。
直接禀告皇帝?
这个结果恐怕是最糟糕的,没准儿就会演变成寿王固然失宠,但元春被打入冷宫幽禁终生都算是好的,没准儿就是赐给你一杯鸩酒或者三尺白绫,对外说病死了事大吉。
哪一条路都走不通,才来问计于外边,贾母想一想这种事情告知贾政夫妇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恐怕除了让这夫妇俩焦急不堪,捶胸顿足,相对抹泪,恐怕没有任何结果。
但这等事情能拖么?贾母心中也是暗叹,这寿王疯魔了,执念不休,却要拉着别人陪葬,一旦被皇上知晓,对于大姑娘来说就是灭顶之灾,贾家会有什么结果,谁也无法预料。
黯然叹息不止,贾母一时间也有些乱了方寸,许久之后才缓缓道:“那大姑娘却要鸳鸯去走一遭告知铿哥儿,鸳鸯心性人品我是信得过的,但铿哥儿可有良策应对?”
抱琴苦笑:“老祖宗,这等涉及天家隐秘之事,谁能轻言应对?冯大爷现在省亲时和娘娘见过两面,娘娘对冯大爷的本事和人品都信得过,更何况现在冯大爷要娶林姑娘和薛姑娘,二位姑娘都算是娘娘嫡亲表妹,有这层关系,冯大爷也不会袖手不管,……”
贾母思考良久,才又道:“难道不能问计于她舅舅?”
“娘娘也想过,舅爷远在登莱,这一趟来回怕是要一二月,而且舅爷面对此事只怕也只会让娘娘暂且忍耐,舅爷也无法宣之于人,……”
的确是如此,王子腾面对这种事情,他又能如何?他也不可能因为此事而向皇上禀告,也不可能专门回来敲打寿王,恐怕装作不知,让大姑娘姑且隐忍才是他唯一的建议吧?
但若是能忍下去而不生祸端,大姑娘恐怕也就隐忍了,就怕对方有恃无恐得寸进尺,贾母甚至在想,兴许王子腾会想,既然一入宫门深似海,再无回头余地,便是被那寿王占了便宜也无所谓,但前提是不能被皇上觉察就行。
可这谁能做到?除非皇上真的病得不能视事,甚至一病不起了。
想到这里贾母都忍不住打一个寒噤,卷入这等事情,也是贾家的不幸,兴许从当年让大姑娘进宫那一日开始,便是做错了。
“罢了罢了,事到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铿哥儿看是否能有良策了。”贾母摇头叹息不止,“把鸳鸯唤来吧,你先和鸳鸯说,老身还要叮嘱鸳鸯几句。”
鸳鸯在听闻了抱琴介绍和贾母叮嘱之后也是惶恐不堪。
对于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任务突然落在自己头上,她心里没有任何准备,而且如此隐秘重大的事情,怎么就突兀地交给自己了?这阖府上下数百号人,大老爷们儿也不少,咋就不明不白让自己一个丫头去永平府?
老祖宗离开了,只剩下抱琴和鸳鸯。
她们都是一块儿长大的,抱琴、鸳鸯、袭人、晴雯,再加上一个外来的平儿,关系原来都不一般,只不过抱琴跟着元春进宫太早,后来没有太多机会在一起了,但是儿时情分却还在。
“鸳鸯,娘娘也是没有办法,阖府上下,咱们扪心自问,谁能办这等事儿?”抱琴语气里有些平淡中夹杂无奈心酸,“老爷太太?宝玉?三姑娘,还是贾环?”
鸳鸯无言以对。
老爷太太是不必指望的,看老祖宗态度就明白了,这是连告知都不愿意告知,徒乱人意。
宝玉论身份倒是最合适的,但连鸳鸯都觉得宝玉这心性恐怕还稳不住,是个装不住事儿的人,一旦压力太大,泄露了口风,那就是弥天大祸。
探春倒是合适,但现在冯大爷已经定下林、薛二女婚事,三姑娘这奔波数百里去永平府算什么?有损名声。
贾环估计是大姑娘信不过,否则以他和冯大爷关系,他去一趟也是十分合适的。
“可是抱琴,这事儿也太大了,我怕是……”鸳鸯下意识地摇头。
“鸳鸯,这事儿府里除了你,也没更合适了,其实也就是让你跑一趟,辛苦几日,若是我能离京几日,我便去了。”抱琴叹了一口气,“这种时候,你不顶上去,还能谁去?”
鸳鸯看着抱琴,脸色复杂,但最终也只能应承下来。
“抱琴回来又走了?是给宝玉过生赐物?”王熙凤惊讶地道:“然后鸳鸯要去永平府,让府里备车?”
虽然不知道什么事情,但是把这联系到一起,王熙凤心里都忍不住有些发慌。
寻常人也许注意不到这一点,但是对王熙凤来说,她现在管着府里上下事务,自然就要联系在一起,这鸳鸯去永平府算是什么事儿?老太太身边人居然奔波数百里去永平府?
“奶奶小声些,这奴婢也只是觉得这一趟抱琴来去匆匆,连其他人都没见,只见了老祖宗和鸳鸯,老爷太太那边也就留下一封信就走了。”平儿脸上也有些疑惑,“这鸳鸯却手忙脚乱地明日就要去永平府,真有啥事儿,前两日金钏儿、香菱她们才和尤姨娘去永平,为何不一起走?”
===己字卷
第七十九节
贾家的主心骨===
王熙凤认同平儿的判断。
让鸳鸯去永平府这有些离谱了。
鸳鸯何许人,老祖宗不离须臾的人,现在居然要离京几日去永平府?
而鸳鸯和冯紫英又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为何要由鸳鸯去?
宝玉不能去?吴兴登或者秦显不能去?老爷身边李十儿不能去?宁国府那边贾珍、贾蓉不能去?
若是必须要是女子去,琥珀不能去?太太身边的彩霞不能去?甚至自己身边的平儿不能去?
唯一的理由就是这桩事儿恐怕既非常重要,而且还需要严守秘密,要让放心的人去,所以选来选去才会定了鸳鸯。
冯紫英的妾侍们前日才启程前往永平府,为此金钏儿和香菱都还回府里了一趟,算是告别,日后这一两年里基本上就难得见面了,那时候府里边也没说啥,这说明这事儿是临时来的,而且多半就和抱琴突然从宫里回府里有关。
“那平儿你说这鸳鸯去找铿哥儿会是什么事儿?大姑娘的事儿?若是大姑娘的事儿,会是什么让老祖宗都这般不管不顾地安排鸳鸯跑这一趟?”
王熙凤若有所思,“按照你说的,老爷太太好像都还不清楚此事儿,难道大姑娘连老爷太太都瞒着了?老祖宗也不和老爷太太知会一声?”
王熙凤这一番话说得平儿为之色变,大姑娘究竟有什么事儿需要瞒着老爷太太,只知会老祖宗一人,然后还要鸳鸯去永平府找冯大爷问计求援?
去找冯紫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儿,而且这等鬼鬼祟祟的架势,要么是遇到难事儿去求计问策,要么就是过不了坎儿,索性就求援了。
涉及到大姑娘,而大姑娘现在更是贵妃娘娘,这一指向让王熙凤和平儿都是大为不安。
“要不奴婢去问一问鸳鸯?”平儿试探性地说了一句。
瞪了平儿一眼,王熙凤轻哼一声,“哼,你这个蠢蹄子,这般紧要的事情,若是交给你,鸳鸯来问,你会说么?你会把我的阴私说给鸳鸯听么?”
平儿摇头,她也知道这事儿鸳鸯肯定不会说,只是觉得太不可思议才会想去问问。
“算了,平儿,你也别去难为人家鸳鸯了,多半也是宫里那些破事儿了,你以为宫中难道就是一片净土不成?省亲时,我便看出来了,大姑娘在宫中过得很不好,你们见她见咱们的时候倒是和颜悦色,但是没人的时候便是落落寡欢,叹息不已,哪一个入宫新妇会是这般?”
王熙凤悠悠地道:“我看啊,她未必就比我过得好,老祖宗和老爷太太未必就不知晓这些情况,但是又能奈何?当初是他们一门心思把大姑娘给弄进宫里去,觉得可以光宗耀祖,贾家都能跟着沾光,但是现在看,贾家沾了什么光了?修这个园子劳民伤财,把家底儿折腾一空,这还似乎没讨着好,皇上好像对大姑娘这边儿,对咱们贾家根本不在意,甚至可能招来御史们的撕咬,你说这花银子花得冤不冤?”
“奶奶说得也是,奴婢看大姑娘回来也好像的确心事重重,前一两次抱琴回来,奴婢也和抱琴算熟悉,但是抱琴说话甚少,每一句话好像都要琢磨一番,无趣得紧,奶奶您说,这等日子过得有甚意思?”
平儿的话也勾起了王熙凤的心思,只是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各家都有各家难处,自己现在这情形,又何曾是自己想要的?但已经到了这一步,自己却又能如何?
想到鸳鸯要去见冯紫英,王熙凤心中又是噗噗一阵猛跳。
那个冤家居然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走了,甚至在走之前都没有来给自己打个照面说句话。
原来倒是对这个冤家恨得牙痒,但是现在王熙凤却觉得人一走,心里就空落落的,像是丢了什么东西,心里不踏实,而贾琏和自己和离去扬州,自己却半点没有多少这种感觉,这让王熙凤羞愧不已之余也很是惊讶于自己的这种心绪。
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楚怎么会有这种诡异的感觉。
赖家倒是一下子被掀翻了,贾赦、贾珍、贾瑞都是兴高采烈,活生生把赖家这几十年的家当都给压榨个精光,除了五万多两现银外,还有七八处宅子、铺子和庄子,折下来起码也要价值四五万两银子。
本来赖尚荣的补缺还缺一千两银子就能正式走马上任,可到现在却哪里还能行?遇上贾赦那里还可能他们这等机会。
便是赖尚荣一门心思想要去借银子来把这事儿给办了,也被那些人打听到了消息,坐地起价,眼见得也就黄了,一个捐官现在就只能这样枯等,却不知道何时才有这等机会,没准儿三五年上不了任,这事儿也就算废了。
他倒是兑现了诺言,光是这赖家身上,这收回来的现银和庄子铺子,实打实能值十万两银子,加上一档子如郑好时这种跟着赖家走的角色,零七八碎也还搜出来一二万两银子,这算一算十二万两银子有多没少。
就算是贾赦和贾政以及贾瑞老走一些,就算是把外边的债务付给了一些,也还能有六七万两银子的结余,这放在当下贾家,悠着点儿用,两三年里贾家算是熬得过去了。
贾赦、贾珍和贾瑞几个是没甚耐性的,前面局面打开了,具体的盘算和核实就都是王熙凤的活儿了,这事儿上王熙凤自然是当仁不让,这一个月办下来,倒是清减了不少,但和贾琏和离带来的负面影响就算是慢慢消除掉了。
二奶奶还是那个二奶奶,哪怕二爷不在了。
“平儿,你说这真要是宫里那些事儿,铿哥儿又能有什么法子?”王熙凤心思重新转回来,“大姑娘这是病笃乱投医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