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1718


眼前这帮一看就是生瓜蛋子的民壮们,手里握持着木棒,怎么看都有些滑稽可笑。
这帮人就能去和蒙古人对阵,只怕一队蒙古骑兵就能把这一千多号民壮撵得鸡飞狗跳,杀个片甲不留吧?
冯紫英也看到了黄得功和左良玉二人眼底的轻蔑不屑,他也不在意,单就眼前这副情形,二人的确有轻视的资格,但是一旦走起来,恐怕他们就会瞠目结舌了。
“安叔,可以开始了,让他们按照这十多天来训练的步骤操练,我不要求其他,只需要把气势和节奏给我保持好就行了。”冯紫英给另外一个略矮一些的高台上的冯安示意。
伴随着专门挑选出来的喊号兵粗犷浑厚的声音响起,整个操场寂静了下来。
“各就各位!”
“全体立正!稍息,立正!”
“前后对正,左右标齐!”
一连串细碎的脚步声中,较场内浮起一阵黄尘,这是千人整队带来的威势。
十多天的汗水、棍棒、皮鞭,夹杂着哨官、队官们无数咒骂和羞辱形成的生理反应,让民壮们早已经进入了一种半麻木状态,听见命令便会下意识的机械行动起来了,完全没有经过思考。
“全体向左看!”
“全体向前看!”
“立正!稍息!立正!”
“第一哨,齐步走!”
黄得功和左良玉都面带轻慢笑容不动声色地看着冯安挥舞着棋子示意,四周的喊号兵便牢牢盯着冯安手中的红绿小旗,伴随着小旗颜色和动作变化,喊出不同的号令。
冯安是总督大人原来的亲兵长随,黄左二人都知道,受伤退役来跟了冯紫英,所以黄左二人都要保持着礼节上的尊敬。
伴随着这些民壮士卒们一个接一个整齐动作,黄得功和左良玉脸上的表情都开始慢慢变了,如果说立正稍息的整齐程度还不足以让二人动容,但是那一阵细碎脚步调整队列站距的步伐动作,就让二人不得不正视这一支据说才训练了十五日的民壮了。
当他们看到第一哨按照标准进行口令持枪齐步行进时,黄得功和左良玉都禁不住张大了嘴巴。
这种颠覆了他们认知的训练模式和整队排列行进,完全让他们无法接受,虽然他们看得出这些人持枪动作还相当僵硬生疏,但是行进的整齐程度,步伐的协调一致,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自身拔山营。
拔山营重视的三段击,也很重视行进的节奏保持和队列并行,但是在没有科学的训练方式下,要想达到像冯紫英一手按照队列训练内容撰写的训练手册训练出来的民壮这种水准,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这帮民壮训练了半个月,却连火铳都没见过,接下来的才是关键,不过单单是这表面虚架子也已经把黄得功和左良玉二人震得不轻了。
看着第一哨一百三十人在代理哨官的指挥下匀速通过检阅台,踏起的黄尘弥漫,但是却丝毫不影响高台上一干人的兴致。
冯紫英不是第一次观看,但是仍然是兴奋莫名。
他也知道其实这就是一个类似于高校开学新生军训的水准,但是在哨官队官们棍棒皮鞭和超强度的训练下,这些老实的民壮可要比高校新生们的服从性和忍耐性强百倍。
一日四练,除了吃饭睡觉和短暂休息时间,这十五日他们脑海中只会有一个基本的目标,那就是训练,以超强的训练来巩固他们的生理定势,形成肌肉记忆。
伴随着八个哨依次行进,几乎是如出一辙,稳定的百人横队保持着一个在高台上冯紫英看来还不太满意的线形走过,每一哨之间保持着两丈距离,来回两次,先是齐步走,再来一趟跑步走,持枪变提枪,看得黄得功和左良玉都是心驰神往。
===己字卷
第一百五十四节
不就是卖命么值了===
“如何?”待到列队行进完毕,重新整队,冯紫英这才扭过头来,对已经被震得双目放光的二人道:“十五天的训练效果不差吧?”
黄得功抢在左良玉之间恭敬一礼,“大人,这真的是民壮,只经过半个月训练?怎么可能?”
“当然可能。”冯紫英顺手递给黄得功和左良玉二人每人一本小册子,“这是我撰写的训练手册,主要是对这些民壮士卒的最基本训练,分阶段分步骤的训练,从分解动作开始,每三天完成一项,十五天基本上全部走一遍,当然,我承认,这是花架子,但是这种队列行进,我相信对于火铳兵来说却是十分必要的。”
黄得功和左良玉二人都是略识文字,对于冯紫英这种专门为粗通文字的兵士编写的这本小册子并不难读懂,很快就明白了这个队列训练的几个环节和步骤,但是他们还是难以相信用这种方式,就能在这么短时间里达到如此效果。
见二人仍然有些疑惑不解和难以置信,冯紫英这才进一步道:“这只是最基本的,就现在这情形,只要一上战场,就会立即原形毕露,根本无法保持这种状态,没有经过战火洗礼,他们这种架势只能唬唬外行。”
黄得功并没有被冯紫英的所说服,“大人,你说的这个不对,虽然可能他们没经过战事,因而在上战场时会动作变形,甚至狼狈不堪,一触即溃,但是谁都不是生来就会,经历过一两次他们就能迅速成熟起来,而且他们现在的状态就已经打好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能以这样整齐的状态走出来,我的士卒现在都走不这样标准整齐的队列,……”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刻意专门地去训练这种队列行进。”冯紫英解释。
“那大人的意思是说,如果按照您这个手册来训练,我们拔山营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达到这种水准?”黄得功立即问道。
这太重要了。
作为火铳手,列队和行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操作要领,如何让数十上百人整齐划一的行动,包括步伐,动作,射击,这是三段击达到高水准的几大要领,做好每一项都不简单。
但现在这些民壮只用了半个月就基本解决了队列行进问题,这无疑让黄得功很心动。
“当然可以。”冯紫英很肯定地回答道。
黄得功和左良玉都忍不住交换了一下喜悦的目光。
虽然二人关系不睦,在拔山营内部处于竞争状态,但是作为拔山营的两个把总,如何把摧山营和破山营踩在脚底下,这又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大人,您现在打算让我们怎么做?”还是黄得功来打头阵。
这让冯紫英忍不住瞧了左良玉一眼,这厮现在也学狡猾了,有些话不好说,都让黄得功来打头阵,不过他也乐见其成。
“很简单,如果你们认为这八个哨的队列行进基本符合标准了,那么我的想法就是交给你们来完成后期的训练,射击动作和实战演练,你们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冯紫英一字一句道:“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早晚仍然继续训练队列各一个时辰,一个月后,他们只在早晨在训练一个时辰队列,其余时间都用于射击训练,……”
黄得功和左良玉都微微点头,来之前上司就有交代,完全服从这位总督大人公子的命令,而且人家是一府同知,正五品文官,也理所当然。
“单单这一千多兵还远远不够,所以在半个月后,另外十六个哨的民壮完成了队列训练,还要交给你们,这样按照节奏,再下一批也是十六个哨,也按照如此步骤来,共计四十个哨在一个月内完成全部队列训练交给你们,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以一带一也好,一带二也好,一带三也好,总之要在蒙古人南下之前,完成基本训练,……”
这个任务可不轻,但是在看到了冯紫英能够在如此短时间里就把一帮民壮训练到如此程度,黄得功和左良玉二人也忍不住心动。
而且这四十个哨士卒交给自己二人,意味着几乎自己二人每个人带兵都要达到一个营的兵力,虽然还不清楚这一战之后会变成什么样,但是带过一个营的兵和没带过那就是两回事,如果这一战打好了,相信这位冯同知也绝不会亏待自己二人。
更重要的是,他们二人还有选择么?没有。
黄得功迟疑了一下,“那大人,这些士卒训练没问题,但是您说要达到我们拔山营的状态,短短两个月肯定不可能,顶多也就是能完成持铳射击,另外火铳和药子问题,……”
“我没指望能达到你们二部的水准,但是你们要尽力让他们达到能适应战场需要的水准,这也关系到你们两人的胜败和命运!至于火铳,佛山过来的第一批火铳已经在榆关港下货了,三日内就要运抵,未来我们永平的第一批火铳也会在一个月内生产出来,质量不会逊色于佛山庄记火铳,而且最后还会有一批西夷产自生火铳过来,我希望你们能在这四十个哨中训练并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士卒来组建两个部的自生火铳兵,他们将用于最关键的地方!”
自生火铳?!黄得功和左良玉忍不住交换一下眼神,“大人,自生火铳拿给他们这些民壮使用太可惜了,若是交给我们手底下的儿郎们,肯定能发挥更大的效果,不如就交给我们这两部儿郎,……”
冯紫英就知道自己一说自生火铳肯定会引来对方这般想法。
自生火铳价格太贵,而且生产不易,去年给老爹那一批也是从西夷高价购得,全数装备了亲兵营,这一批同样如此,但冯紫英和庄立民说好暂时扣下来,继续采购,等到下一批才会交给自己老爹。
就目前来说,大周本土要生产自生火铳还有些难度,还需要一批钟表匠师在机簧、装置等方面的加工,难度比较大,即便是能生产,也无法实现批量生产,这不是冯紫英想要的。
“虎山,昆山,你们俩的心情我理解,但是你们想一想,大战在即,让你们手下儿郎重新适应自生火铳,合适么?自生火铳本身就要比寻常火铳操作简便,发射速度更快,我希望这两个部的自生火铳能在关键时刻拉出去发挥一击必杀作用,所以才会让你们要挑选出最优秀的,……”
冯紫英顿了一顿,“我也不妨再给你们露个底儿,还有一批自生火铳在路上,可能会在半年后运抵,而且我也希望我这五千民壮能够全数交给你们二人,组建成两个营,只要这一仗打好了,这新组建的两个营便由你们来带领。”
黄得功和左良玉都是心潮澎湃。
这个愿可许得够大,但是黄得功也知道这很难,打赢这一仗且不说,把总和参将之间的鸿沟不是那么轻易能跨越的。
参将以下的军官,总督府就可以任命,也就是说像他们现在担任的把总都属于低级武官,总督就可以决定,但是从把总以上,参将就属于中高级武官了,总督无权任命,需要报兵部,经由内阁确定,再交由皇上签批用印。
这个程序要复杂许多,纵然总督在参将人选上有很大的推荐权,但是却必须要经过兵部武选清吏司考核,这一关几乎要把七成以上的人选砍下来。
“大人,我们是辽东军,您这民壮如何能转入我们麾下?”黄得功没有直接质疑,而是侧面委婉的询问。
“这是我的事情,我做事风格,虎山或许不清楚,但昆山了解。”冯紫英摆摆手,“这五千人,大部分是军户子弟,部分是地方民壮,如何与兵部沟通,是我的事情,我前段时间才回了一趟京师,内阁诸公和皇上都单独照见,下来之后兵部尚书张景秋大人和左侍郎柴恪大人都又单独和我一唔,……”
要让人家卖命,就肯定要把实力表现出来,左良玉好说,但是这个黄得功却没有那么好收买,这是要人家用命去搏,自然也要把底气拿足。
“西南土司叛乱在即,兵部二位大人因为我之前在宁夏叛乱战事中有一些见解颇得他们认可,所以此番他们也想听听我的想法,……”
“另外内阁齐阁老是我座师,……”
“皇上对永平府十分关注,……”
总而言之,话尽挑粗的好的说,饶是黄得功有些心理准备,但听得冯紫英摆出来的阵势,还是让他有些头晕目眩,内阁大佬,皇帝陛下,兵部堂倌,哪一个都是他们膜拜的对象,但是人家却能随意攀谈,这能比么?
“总之一句话,打赢这一仗,一切都不在话下,你们的要求和希望如果我做不到,尽管来朝我脸上吐唾沫,……”
话说到这份儿上,黄得功还能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卖命么?值了!
===己字卷
第一百五十五节
谈条件===
冯紫英的确没有时间来纠葛了,这一宝,他几乎是倾力压上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初了,满打满算最迟九月中旬,蒙古人就该差不多集结完毕,要南下了。
从哪里南下,哪里是突破重点,不得而知。
但是北边边墙太漫长了,无论是谁都没法堵截得住。
而且从职方司获得的消息来看,一旦内外喀尔喀都要加入进来,那几乎可以肯定,从宣府到蓟镇甚至辽东这一线,蒙古左翼诸部都不会放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