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7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1718


龙禁尉是做什么的她很清楚,而京中武勋素有进入龙禁尉为官的惯例,这贾蓉看起来玉面迎风,倒也有些气度,没想到还是龙禁尉中人,这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都是为朝廷效力,不是么?”冯紫英笑吟吟地接上话道:“苏大家要去永平府,也不该选在这个时候啊,天寒地冻的,永平府穷乡僻壤,哪里比得上京师城的繁华富庶,……”
“大人说哪里去了,您都能率军与蒙古人浴血奋战,妾身不过是在后方偷安,想去永平府见识一下永平男儿的风采罢了。”
苏妙脸上的笑容清甜动人,让人不忍拒绝,冯紫英只能打一个哈哈,“恐怕苏大家要失望了,在迁安城下阻击蒙古人的永平新军已经移师古北口了,剩下的不过是咱们京营将士,他们在前段时间也曾经发愤图强击败了一部蒙古人,一洗前耻,……”
“哦?”苏妙有些失望,她相信冯紫英还不住在这个问题上骗自己,因为只要到永平府一问就能知晓,但京营不是一群废物么?八万大军都被人家蒙古人一夜击溃,怎么现在却还反击蒙古人了?
“苏大家不相信?不妨到永平府打听打听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冯紫英也不多解释,这女人还真的有点儿古怪,对军事这方面的消息如此关注,但你要说她有什么企图,似乎又不像,毕竟像这种消息也不是什么特别机密,哪怕是永平新军的情况,如果花心思也不是打探不到,但这女人为何如着紧?
再说了,打探到了这些消息又能如何?是蒙古人需要,或者建州女真关心?又或者播州杨应龙?
冯紫英感觉都不像。
如果说是义忠亲王这边儿,那又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了,以对方的人脉,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这些情报。
应该说苏妙的到来一下子就把目光吸聚到了冯紫英这边,先前没太注意到冯紫英这一拨人的,也都把仔细打量着冯紫英这帮人,当然更多的还是好奇,看看冯紫英这帮人怎么就能让如此天仙化人般的女子主动上门,这自然也让在对角线那边儿那帮人也查看到了冯紫英这帮人,其中一人在看到冯紫英的时候却忍不住目光一变。
“怎么了?”年龄略小男子看着自己最得力手下神色变化,沉声问道。
“二公子,那个和刚进来女子坐在一起的男子,您注意到了么?”男子下意识低下头。
“看到了,像是官府中人,有什么问题?”王好义目光瞟了一眼那边,注意到那个青年男子正在和那个女子谈笑风生。
“那就是永平府同知冯铿。”男子一字一句地道。
“真的?你没看错?”王好礼、王好义两兄弟都忍不住微微变色。
“二公子安排过我们几个去跟过他,此人极其机敏,平素出门都是前呼后拥一大堆人,很不容易靠近,其宅邸紧挨着衙门不远,而且这厮极其怕死,还在江湖上聘请了不少高手作为护卫,……”
王好礼、王好义两兄弟便是闻香教主王森的长子和次子,二人受其父之命,一个前往京畿发展,一个是为即将进入永平府的十万流民而来。
王好礼深深地打量观察了一番,才低声道:“那个女人也不简单,虽然看不出什么,但是先前她一进门时慑引全场的动静,和我本教的天狐心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她背后那一男一女都是高手,尤其是那个男的,气机内蕴,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的境地了。”
===庚字卷
第一百一十三节
伏杀===
“大哥,机会难得,父亲不是一直说这个新来的同知不是一个简单角色么?而且他还是朝廷蓟辽总督的独子,这里却是顺天府地界,他这等微服跨境出行,正好是一个机会,便是斩杀于他,日后我们在永平府便少了许多束缚。”
王好义看着自己兄长,压低声音:“此人颇有些手段,不但能压制住本地士绅,而且还能把山陕商贾拉来,还有他还用那辽东兵把民壮训练起来,实力不可小觑,若是任由他这般继续下去,国用师兄在北面恐怕也会举步维艰。”
王好义很清楚若是单单自己说这等事儿,自己兄长是绝不会答应的,但若是拉上师兄李国用,也许兄长才会动心。
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和兄长,还有老三都是在一条线上竞争,父亲身体虽然健硕,但是毕竟七十岁了,而且父亲也从未明确表态这闻香一脉究竟由谁来继承大位,现在就该是各显神通的时候。
现在兄长去京畿发展,看似占据先机,毕竟顺天府乃是中枢之地,这里一举一动都能牵动无数人目光,但是同样这里官府的缉查力度也更大,所谓收益越大,挑战越大,风险越大,就看兄长能不能有所成就。
同样父亲把永平府的根基所在留给了自己,一样也是给予厚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永平府在是闻香教的根本所在,只有牢牢抓住了这里的权柄,才能真正把握住教中大权。
只是父亲的得意弟子李国用却和兄长交好,这也让王好义心里好不自在,他也清楚李国用其实就是兄长搁在永平府的一颗棋子,就像自己交好张翠花和周印一样,日后若是父亲过世,这教权究竟落入谁手还得要看这些人支持谁。
王好礼自然也清楚自己这个弟弟的心思,但是他也得要承认这个冯紫英来了永平府之后给闻香教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首先是这个姓冯的是同知,执掌清军和治安大权,他的清军直接让很多原本隐藏于军户中的闻香弟子不得不悄然退出,因为他要求进入军中或者矿山、铁厂、炭场的军户必须要相互具结作保,不得加入过白莲教、闻香教、三阳会、棒棰会这些会社,否则便得不录用。
这种要求相互检举、相互具结作保就直接把闻香教这一二十年在军户中苦心发展的势力彻底拔除掉了,迫使许多弟子退出军户变为民户。
其次是这个同知相当厉害,他对几个州县都提出了要彻底清查地下会社的活动情况,目标直指闻香教和棒棰会、三阳会这些都源自白莲一脉的会道。
他也要求加入会道的民众,只要具结悔过便表示不再加入,便可无事,而如果不愿意聚结悔过者,便要求地方乡绅和乡村要严加监视甚至看管,几乎每隔几日就要让乡中里长、甲长来登门查看,而且家中一旦有外人来,更是要求必须要立即报告,否则便要被视为通缉逃犯上报官府抓捕。
其实闻香教能够在滦州站稳脚跟,自然也是有其原因,一方面王家和官府处得不错,另外乡绅中也有不少暗中信奉闻香教,向往真空家乡,所以很多时候地方官府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但随着冯紫英出任永平府同知之后,这种情况开始处出现变化,其对永平府各州县都下达了极其严厉的命令,要求对县里的白莲教、闻香教、东大乘教、三阳会、棒棰会等各种会社进行登记清理,责令其停止活动,具结作保,同时对里坊保甲都做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重申连坐制度,这使得闻香教在永平各州县的传播受到极大威胁。
发展到后边,连北面蓟镇军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些关系,也被永平府这边通报,使得蓟镇军中也开始清理,像山海关的潘官营和中路的建昌营等军中,可以说是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才拉入一些弟子进来,现在他们的行动受到了限制,活动能力大打折扣。
这就迫使永平府这边的传教活动也必须要避其锋芒,另外寻求突破口,也才有了王好礼的京师之行。
但现在却出现了这样一个机会,也不由得王好礼和王好义怦然心动。
王好礼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两人,“问题是对方身边亦有护卫,武技怕是不弱啊,我们也没有准备,早知道就该多带上几个人了。”
“大哥,富贵险中求,哪有那么多刚好遇上的好事等着我们?”王好义盯着自己兄长,“找机会让杜福和郑思忠先用弓箭伏击,然后曹进和冯士勉扑击,一击不中我们便远遁,这等天时,野外中他们根本没法追击,……”
王好礼见自己这个兄弟如此热切,而且说得这样肯定,如果自己再不回应,只怕就要被几个属下看低了,而且杜福和郑思忠都是建昌营和三屯营出来的军中高手,尤擅弓箭,若是有二人联手伏击,未必不能一击射杀。
“好,我们先跟着他们走,看一看情况,我估计此番此人越境而行,多半也是冲着流民而来,此人心气极高,一门心思想要替朝廷分忧,以此谋为自家日后升迁的政绩,他这番心思倒也厉害,对教中大业颇有阻碍,……”王好礼点点头:“不过咱们也不能急于事功,先看情况,时机合适才能行动。”
就在王氏兄弟商计伏击冯紫英时,冯紫英却是和苏妙一行谈得其乐融融。
有了贾蓉这个工具人加入进来,很多话苏妙便不能随便说了,尤其是贾蓉还是龙禁尉的身份,虽然苏妙对贾蓉的表现很是疑惑,一个龙禁尉的百户半点看不出有什么特质,简直就和一个寻常官宦子弟无甚区别,而且对冯紫英唯唯诺诺,甚至有些奴颜婢膝的味道,这也让她既对冯紫英感到心惊,也更增添了几分要牢牢咬住这个男人的决心。
“的确是不好意思,冯某还要赴丰润一行公干,只能请苏大家和蓉哥儿一并先去卢龙了,我这边去丰润出来完公务便会回来,也就是一二日的事情,……”
冯紫英索性就把贾蓉的作用发挥够,贾蓉来自己这里的目的他当然清楚。
王熙凤把贾蓉和贾瑞都派上了用场,还真得让他有些佩服,但一琢磨还觉得挺合适,倪二已经在第一时间就把信传了过来,冯紫英并不介意。
像那数百哨长、队长一类的低级军官,许多都是早已经没落的勋贵庶出旁支,便是贾王两家也完全不熟悉,反而不如贾瑞和倪二联手去打探了解,甚至可以直接上门商谈。
对于冯紫英的断然婉拒,苏妙倒是在预料之中,对方一行这么多人出行,肯定是有为而来,只是打探不到对方公干为何,有些遗憾。
不过苏妙也不气馁,她相信到了永平府,自然就有办法慢慢磨出对方的弱点来,京中传闻此人好色,现在看起来此人倒是相当谨慎,但对方灼灼目光中偶尔一闪的精芒还是暴露了不少。
想一想自己身份,苏妙倒也可以理解对方的投鼠忌器。
倒也不急于一时,只要自己使出手段,苏妙倒也不虞对方不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这一点上苏妙有无比信心。
“那妾身就在这里预祝大人公干顺利,一路顺风了,永平府人杰地灵,妾身在江南便久闻大名,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二日闲暇一游,……”
冯紫英给贾蓉使了个眼色,贾蓉也是心领神会,“那我愿替冯大爷预先招待苏大家一番,待到冯大爷回来之后再正式与苏大家煮酒一叙,……”
这场雪一直下到了午后未时,方才见晴,商旅们纷纷抓紧时间出行。
虽然路途泥泞,但是这年末将至,大家都要谋生,自然也顾不得许多,倒是贾蓉和苏妙一行准备就在这里歇息一日,待到明日再出发,而冯紫英一行则是径直启程向西,直奔丰润县城而去。
从薄家沟到丰润县城距离不远,若是寻常,一个时辰便能到,但是这雪后路滑,冯紫英一行一直到酉正天将黑尽时才到。
丰润地处浭水南岸,浭水绕城而过,后又从城边浭水巨额出一条河道沿着丰润县城水门进城,这样既解决了城中穷苦人家的用水问题,同时也能让货船从水门出入,方便货物运输。
丰润是顺天府的东大门,也是从辽东、永平过来进京的必经要道。
虽然理论上也可以从迁安经遵化然后沿着蓟州、三河进入京师,但是从迁安到遵化这条官道崎岖难走,远不及从卢龙经榛子镇到丰润、玉田、宝坻、香河这条路平坦便捷,所以九成以上的商旅从辽东进京都走这一条路。
但是前段时间蒙古人的袭扰给丰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当冯紫英一行抵达丰润县城时,也是感觉说不出的杂乱无章,甚至有点儿破败萧条的味道。
===庚字卷
第一百一十四节
埋头做事===
看见昔日繁华兴盛的丰润居然变成此般情形,冯紫英一行人都是有些感喟。
无论是冯紫英还是吴耀青来往经过丰润的时候都不算少,丰润作为京畿咽喉之地,与密云、延庆、涿州、天津同为拱卫京畿外层圈的要害,但因为丰润东面便是永平府,而永平府同样也是京东要地,所以在驻军和防御上不及其他几个地方那么重要,但从商业繁盛来说,却更有胜之。
正因为如此,想象半年多前自己从京师东出到永平府任职时,丰润的热闹景象,现在看上去虽然人也不少,但是来往行人商旅都多了几分忧急和郁色,而城门内外也是乱糟糟地,时不时有几声惊呼,也不知道是被乞丐强索,还是被小偷趁机扒窃,亦或是过望的大姑娘小媳妇被人趁乱揩油了。
摇了摇头,冯紫英也只能摇摇头而已,这里可不是永平府,是人家顺天府的地盘,便是一个知县也都是不得了的人物,基本上都能牵扯到京中要员,个个都是人脉深厚。
“大人,需要去县衙么?”吴耀青策马上前一步问道。
“算了吧,何必去惹人烦,我估计县里边现在也是刚刚在力图恢复正常,这马上又是数万流民要过境,人家怕是对咱们不满得紧了。”冯紫英笑了笑,“户部那边有人来,届时你去联系一下,我见一见,主要还是和这些流民代表见一面,先说断后不乱,到了永平府就得要守永平府的规矩,日后若要犯了事儿,也莫要怪我言之不预。”
“如果顺天府这边都要这么想,那恐怕未免太狭隘了,这十万流民如果积压在顺天府境内,丰润这边儿好点儿,但是宛平、大兴两县绝对压力更大,通州也不得安宁,我们这是在替他们分忧解难。”吴耀青不以为然。
“话是这么说,但丰润县里却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觉得这十万人过境会给他们带来多少麻烦,便是朝廷准备了一些米麦,但是其他汤水、柴草、道路、治安这些你总得要保证吧?但看看现在丰润的情形,只怕他们自己恢复原状都还要一段时间,更别说还有十万人过境,人家怎么会气顺?”
冯紫英说的是实话,永平府沿着官道在境内一百多里地的官道上安设了大约十个歇脚点,柴草、热水、粥汤都基本上有保障,但是一旦遭遇这种雨雪天气,还是一样艰难,像顺天府这边显然没有提前做这种准备,而这些县里边也没有多大热情,很多时候都是敷衍应付了事。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很担心这些流民根本在这种天气下,根本无法抵达永平境内就得要崩溃。
这也是他提前来到丰润的主要原因。
起码有户部的人在,能够和玉田、丰润这两县官员打一打招呼,也许会有点儿效果,不至于太难看。
现在流民都已经在路上了,十万流民分成南北两线,绵延数百里,南线这边就是从香河——宝坻——玉田——丰润,从那边传来的消息,流民最前端已经要抵达丰润县城了,而尾巴还刚出香河。
“还是大人仁义,这永平府境内准备如此妥帖,连当地人都说大人绝无仅有的仁慈父母官。”吴耀青奉承了一句。
“呵呵,那可不仅仅是我仁慈,没有山陕商人们的‘大方’,我可变不出那么多粮食和布匹棉花来,他们要到了低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顶多十日就得要冻死、饿死、患病而死。”冯紫英平静地道:“我的想法就是让这帮人能迅速变成劳动力,让道路尽快修起来,让铁厂、炭场、矿山尽快动起来,让榆关港尽快繁荣起来,保证辽东的供应,我们没太多时间,而山陕商人虽然和我目的想法不一样,但是在客观上却是一致的,他们想要发财赚钱,我想要做成事情,就这么简单。”
“但不管怎么说,大人这样做,可以活命无数,堪称仁义无双。”吴耀青却有自己的坚持,“我是徐州人,在徐州见过太多这样情形,无论是兵灾还是天灾,流民的四散流窜,到最后能有七八成人活下来都算是不错了,动辄饿死、冻死、病死的都是以千计、万计,其实很多人都能活下来,还不是因为没有保暖和粮食,至于看病用药那都是次要的,疫病大多还是饿出来的、冻出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