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8/1718


平儿的话让王熙凤既得意又不满足,这桩事儿做得漂亮,收益不少,但是毕竟这只是一桩事儿,终归要了结,那日后又该如何?
难道就这般呆在高门大院里深居浅出,成日里计算出入度日?这显然不是王熙凤能接受的生活。
她渴望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丰富的生活,甚至不完全是为了银子,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那些登门来拜访,或指点时政,或商谈事务,或恳求帮助,或言语交锋,或拱手言欢的种种,那滋味远胜于在这荣国府里锱铢必较的生活。
“哼,贾赦那也不过是抢先了一步,也不知道铿哥儿如何能看上他?我看怕不是为了二丫头的事情在埋伏笔吧,日后好拿捏贾赦?”既然决定要走,王熙凤对贾赦就没有了多少敬畏,只有二人的时候,更是直接以名字相称了。
“这却不知道了,只有奶奶去问冯大爷才知道了。”平儿掩嘴一笑。
听出了平儿话语里的弦外之音,想到冯紫英此刻就在府里,王熙凤身上没来由一热,双腿禁不住夹紧,脸颊不由自主的烫热了起来,凤目中多了几分期盼,但想到宝钗宝琴二女也在,王熙凤心中又忍不住暗叹一声。
“对了,前日里把三十夜里她们捡拾那物事交给李纨之后,李纨不是说要禀告太太再做计较,太太可曾说什么了?”王熙凤突然想起什么似的。
“奶奶不是知道么?珠大奶奶把此事禀告了太太,太太还招了奶奶去询问,后来便没有了音讯,奶奶您好像也没有多少兴致,所以此事儿太太好像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听说后来又问了珠大奶奶一次,珠大奶奶也是拿不出什么对策来,加之这两日又是过年,估计太太也暂时不想闹得沸沸扬扬,此事儿就就搁下来了吧。”
平儿对这事儿很上心,这关系到整个大观园里姑娘们的名声,若是不严查清楚,这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不查个水落石出,只怕终究要出祸事儿来。
“哼,搁下来?那日后姑娘们的名声还要不要?”王熙凤冷哼一声,“太太既然要把这个担子交给李纨,怎么李纨却半点担待都没有,事事都请太太做主,那要她何用?若非探丫头还是未出阁的姑娘,此事儿又正巧她也遇上了,我就该请太太把此事儿交给探丫头来查办。”
这话让平儿不好回答,珠大嫂子本来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性子,要让她管家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她自个儿既不愿意也没有那份能耐,但是府里却又无人,奶奶这一撂挑子,就一下子让府里有些转不动了。
二人一边说一边回到屋里,小红和丰儿迎来了出来,“奶奶回来了?”
“嗯,有什么事儿么?”王熙凤有些懒散地等着丰儿替她换了鞋,这才歪着身子靠在炕榻上,“见你们这模样,有什么有趣的事儿?”
“奶奶可还记得那刘姥姥?”小红未语先笑,捂着嘴喘着气儿:“奶奶恕罪,奴婢一想到姥姥的模样就忍不住好笑,她今日又带着她那孙子来了,周婶子那边儿来传话,问奶奶怎么处置?”
王熙凤也笑了起来,“这老夯货又来打秋风了?”
“奶奶可不好这么说,姥姥可还是和太太有些沾亲带故呢。”平儿也抿嘴笑道:“太太听见不高兴。”
“她和太太有哪门子亲戚关系?太太和我一家的,若是太太亲戚,那也就是我们王家的亲戚,不过是她女婿王狗儿祖上认识我爷爷罢了,加上一笔写不下两个王字,所以这也就扯上了关系,也罢,趁着贾家还能喘气儿,琢磨着再来吆喝几声好听的,讨个彩头罢了。”
王熙凤一想到这府里也要和自己没啥关系了,兴致也就淡了,还不如做个好人,何必要去得罪人呢?
“那奶奶的意思是?”小红小心翼翼地问道。
“不如去问你娘老子,看太太那边儿的意思,我现在都不该管事儿了,论理该去问珠大嫂子了,可估计珠大嫂子的安排未必合太太与老祖宗的意,正好今日老祖宗心情好,就让周瑞家的带去老祖宗院子里凑个趣儿,也热闹热闹。”
王熙凤想了一想还是觉得站好最后一班岗,安排好刘姥姥的事儿,算是结个善缘:“小红你和你爹去说一声,就说我说的,还是替刘姥姥准备二十两银子吧,另外再随意准备些新奇物件,也好让刘姥姥带回去让庄户人开开眼,刘姥姥来这一回也不容易,总得要让人家记着咱们家的好。”
“奶奶也是一个嘴硬心软的性子,奴婢跟着奶奶学到不少,这就去回周婶子和我爹。”小红恭维了一句。
“小蹄子,不用在我这里卖好,我都是快要吃闲饭的人了,赶明儿没准儿我就出去了,你们就该去伺候新主子了,也省得看我这张招人厌的脸,受我的气,平儿是自小跟着我的,你和丰儿可是这贾家的人,”
听得王熙凤这话里有话,小红和丰儿都赶紧跪了下来,“奶奶千万别这么说,我们跟了奶奶,便一辈子是奶奶的人,奶奶去哪里我们都跟着去哪里,绝无怨言,”
王熙凤斜睨了二人一眼,“小红,你爹娘老子可是这荣国府里有头有脸的人,哪里用得着跟着我去浪荡?我这可不是激你们,是说的老实话,丰儿,你也一样,”
“奶奶,我们都是真心的,”小红和丰儿交换了一下眼色,赌咒发誓道:“若是我们撒谎,天打五雷轰,出门不得好死,”
“行了,行了,可别发这种毒誓,我受不起,”虽然话语这般说,王熙凤心里却是格外畅快,越是面临着要离开贾家,她也越是看重下边人的忠诚,“话说回来,若是跟了我,我自然也不会让你们落空,”
===庚字卷
第一百九十二节
贾政的奢望===
虽然不知道王熙凤话语里落空是什么意思,但是丰儿和小红也跟了王熙凤这么久了,知晓这位奶奶虽然面善心狠,但对下边儿人却着实不错,而且说话素来算话,都还是比较信任。
丰儿是小时候还不懂事时就被家人卖进贾府的,自小就跟着王熙凤,早已经唯王熙凤马首是瞻,对王熙凤的忠心只怕更甚于贾家。
而小红不一样,她是林之孝的女儿,也算是贾府中下人里边有头有脸的出身,但正因为如此,爹娘却是叮嘱她老老实实跟着王熙凤,她也曾经问过爹娘原因,毕竟王熙凤离开贾府是迟早的事情,论理她该留在贾府才对。
但爹娘却说现在贾家形势不好,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而王熙凤却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造化,跟着王熙凤未必就差了,接下来这替京师城里这一帮武勋们赎人的大买卖被王熙凤揽下似乎就映证了这一点。
小红自然不知道有人已经给林之孝递过话说冯大爷居然知晓他们家的林红玉,而且似乎还看上了自己,虽然林之孝两口子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话是从贾芸嘴里出来的,贾芸是何许人,岂会没来由的大诳语?
现在要说这贾家人里边风光的,除了贾琏外,贾环也算一个,但是只能说是一个读书胚子,还未能出头,真正出头的,反而是旁支的贾芸了。
任谁都没有想到昔日在府里边四处寻找活计,想要找点儿营生作的贾芸自打跟了冯紫英去了大观楼管事儿,陡然间就风光起来了。
几年大观楼的管事不但在京师城里混出了一个人样儿,黑白两道的人认识不少,现在更是跳出了大观楼,将其交给了贾蔷,自己却一跃枝头成凤凰,当起了海通银庄京师号的大掌柜,成了与贾琏平起平坐的遮奢人物,要知道这海通银庄人脉通天,皇上的嫡亲弟弟忠顺王爷和一大批皇室宗亲都是其中股东,可谓财雄势大,贾芸却能在最显赫的京师号里当大掌柜,足见其现在的不凡。
但大家都知道这一切都是跟随着小冯修撰才能得此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二人关系也可见一斑,那么贾芸说小冯修撰看上了红玉,自然也就让林之孝两口子心动不已,哪怕是混个通房丫头,也算是一条捷径,万一被收了房生个一男半女,以冯家现在的威势,岂不是立马乌鸡变凤凰?
更何况现在贾家的近况林之孝这个管银库账房的总管是最清楚的,拆东墙补西墙已经多年,若不是去年初在查处赖家身上捞了一笔回来,只怕现在就要支应不起了,要不琏二奶奶怎么会这么急切的就要交权了?贾琏可还没有回来呢。
正因为如此,林之孝两口子仔细商计之后才让自家女儿索性就打定主意跟着王熙凤。
王熙凤本身就不是等闲之辈,背后有王家,现在还和小冯修撰有些瓜葛,谋得了这京营武勋赎人营生,以后肯定还有其他事务,未必就能混得差了。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这位二奶奶和小冯修撰究竟是什么关系,林之孝两口子在暂时还没有敢往那方面想,但林红玉却已经隐约有些怀疑了,尤其是那一夜古怪的声音和冯大爷的动静,都让人生疑,反正二奶奶现在和琏二爷已经和离了,这方面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加上小冯修撰这方面的明名声,似乎就更让人往这边儿想了。
这大户人家里边这种事情本身也就不少见,林红玉跟着自己父母免不了也会听见一些这方面的“逸闻趣事”。
那边王熙凤百般心思浮动,这边冯紫英却还和贾赦贾政絮絮叨叨。
不过贾赦在和冯紫英说了几句之后便闭口不言,看似神游天外,估计是在盘算着这一波他究竟挣了多少银子,而贾政这边却一反常态,话语变得多了起来。
贾政已经得了文书和吏部官凭,过了正月二十,便要启程前往江西去担任学政了。
这应该是贾元春入宫为贾家争取到的最大利好了,但冯紫英不认为贾政到江西去当这个学政能有多大造化,甚至可能会十分艰难。
学政不过是俗名,一般称之为督学使者,亦称学台,这这个职位所担负的职责就是协助各省布政使掌管科考和教化事务,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固定职务,因为没有固定品轶,从七品到二品皆可,性质上更像是朝廷派出的差使,但却也有任期,一般说来也就是三年。
问题是这学政职位比较特殊,掌管科举和教化,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一般说来这都是要求两榜进士才能出任学政,也就是说起码你要在经义诗文上有所造诣,你才能服众,才能去掌管一省学政事务。
可贾政呢?既非书香世家出身,更无两榜进士经历,这去学风颇浓的江西当学政,冯紫英怎么都觉得这是恶意满满,也不知道贾政怎么会没觉察到而退辞掉?
虽说的确没有硬性规定学政必须是科举出身,但士林中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定甚至比朝廷律例更苛刻,冯紫英想象不出贾政去了江西会怎么混这三年,只怕是比煎熬还难受。
“世叔既然要去江西,那必定是极好的,江西学风浓厚,而世叔性格谦冲,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和江西那边的士林文人们好好结交一番,也算是一个养望的机会,……”
冯紫英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语,脸上的表情却是十分自然,看不出半点端倪来。
若是自己去江西当学政,这种说法肯定是再合适不过的,但换了连举人都没考过的贾政,江西那些士林文人会卖你的面子?就算是自己是贾政的女婿,一样没人会给这个面子。
只是贾政去江西已成定局,自己再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又有何益?好在贾政性子颇好,对士人尤为尊重,看看他身边一帮清客就知道,所以即便是在任上受些气,估计也不会有大碍,大不了就是混日子,本身就是一个协助布政使的活儿,就算是当个甩手掌柜,这日子一样要过。
“呵呵,那就谢谢紫英的吉言了,你也知道愚叔这几年也花了一些心思读书,但毕竟没法和你们这些正经八百考过科举的人比,所以愚叔去了江西也打算先拜会一些著名士人,比如海若先生……”虽然还没有去,但贾政也已经在考虑去之后的举措了。
汤显祖是临川著名士人,名满江南,贾政首先去拜会汤显祖也说得过去,但是汤显祖会不会见贾政就不好说了,没准儿就是一个闭门羹,这些士人可不会买你一个学政的脸面。
“呃,世伯可以到任之后先发一些帖子,表明自己的姿态,然后再做计较,……”这话冯紫英也不敢接,只能含糊其辞。
“嗯,愚叔自有道理,江右出士人,愚叔也明白,他们肯定都心高气傲,甚至会给愚叔一些难堪,但愚叔不会计较,……”
贾政这个态度倒是让冯紫英松了一口气,只要有思想准备就好,不至于恼羞成怒下不了台,甚至还能显得自己洒脱大度。
“小侄倒也认识几位江右士人,不过他们都是小字辈,在家乡虽有些名气,但是因为在京中为官观政,小侄届时也会拜托他们写信回去,请他们在家乡的师尊同学不要过分刁难世叔,……”
冯紫英的话让贾政心中大喜,他等的就是冯紫英的这句话。
虽然他知道自己去江西肯定会受气,但如何避免太过难看,却也是一门学问,只要有人在其中帮忙缓颊,自己态度再谦虚诚恳一些,想必也是能熬过这一关的。
当满一任两任学政,三年或者六年之后自己回京,便不必再在这兵部里厮混,而可以寻个清贵衙门里养尊处优过日子了。
贾政当然知道自己这个身份去当学政肯定难过,但是越是难过,也就意味着回报也越是丰厚。
只要把一任学政挡下来,哪怕是厚着脸皮混下来,那起码也能在士林中混个不错的名声,日后京中无论在哪个衙门,一提起自己,都能说他在哪里哪里当过学政,看自己的眼光都要不一般,吏部那边也能高看一眼,贾政图的就是这一点,回来后去鸿胪寺、太常寺、光禄寺谋个清闲职位,岂不美哉?
冯紫英也看出来了这贾政絮絮叨叨和自己说半天的目的,只是面对贾政恳求的目光他实在不忍拒绝,加之这青檀书院里多事少也有一些江右士子,要说一个不认识肯定是假话,所以打一个招呼,也没什么难度,但要说起到多大作用,他可没法保证,但姿态起码要表明。
谁让自己要娶他侄女和外甥女呢,甚至还惦记着人家的女儿呢?冯紫英自我解嘲的想着,万一日后真的摇身一变变成自己岳父了呢?
===庚字卷
第一百九十三节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
午饭先是说被贾母给安排到了院子里共进,但人数太多,后来便改在大观园里太观楼里。
除了一大帮莺莺燕燕们外,冯紫英发现自己居然还真的遇上了《红楼梦》中一大奇人——刘姥姥。
这种感觉让冯紫英越发觉得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恐怕是真的从某个历史不经意的分岔中蹚出来的歧路,和原来的历史正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是历史大势却完全不一样了。
大周对上建州女真,还有南洋蜂拥而来的西夷,甚至还有有些嬗变的日本德川幕府,会变成什么样?
这个时候沙俄也已经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叶尔马克虽然已死,但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依然在坚持不懈的对东方挺进,好在戈东诺夫成为沙皇应该让目前沙俄陷入了混乱阶段,应该延缓了沙俄对东方的进击速度,中亚和整个西伯利亚,未来会走向何方?
看到刘姥姥,冯紫英发现自己居然也能联想那么多,回过神来的冯紫英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看那面目黢黑但一双眼睛却是骨碌乱转颇为精明的这个老妪,冯紫英大体也能明白这种京郊老妪靠着就是这种机敏精明才能让一家人混得不错,这也是小人物的生存之道,无可厚非。
在冯紫英感慨不已的同时,他所谓的那位奇人其实一样对能遇上冯紫英这等名满京师的大官人是惊喜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8/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