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7/1718


“相公,顺天府不比别府,父亲也来信和妾身提起,要妾身提醒您莫要大意,这里边许多事情看似普通,但实际背后都牵扯着诸多城中高门大户,士绅望族,更深层次只怕还有朝中要员,稍不留意就会得罪人,……”见丈夫神色有些不悦,沈宜修微微一笑,“妾身不是劝相公不能做事,而是希望相公在做这些事情上可以更巧妙更艺术一些,妾身相信相公是有这个能耐的,……”
很委婉含蓄,却又不伤及自己面子,冯紫英对自己这位妻子的观感如一,总是这么春风化雨,随风潜入,让你不会生出不满和反感。
“嗯,多谢宛君提醒了,我会留意。”冯紫英轻轻点头,“这几日接触下来,府衙里边还是人才荟萃,不过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许多官员表现平平,但不少吏员却是情况精熟,想法不俗,做事老到,让我颇为感慨啊。”
“相公,官吏壁垒分明,妾身听闻父亲曾经说过,吏员大多经年专务一行,大多都是本地中下民户出身,情况熟悉是正理儿,至于相公所言想法不俗,做事老到,以妾身之见,如六一居士《卖油翁》中所言,唯手熟尔。”
沈宜修的话让冯紫英抿嘴点头,但是随即又微微摇了摇头:“宛君所言亦有道理,不过吏员更胜官员,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恐怕不仅仅是唯手熟尔那么简单,寻常官员人浮于事,浅尝辄止,便是表现平平,不为上官所喜,一般情形下,三年或者六年之后亦可调任,鲜有被解职一说,但吏员若是做事不精,便可被人替换,亦有压力所致,……”
沈宜修却不肯轻易认同丈夫的观点:“相公所言只是一方面,吏员大多出身卑下,唯利是图者众,或者换一句话说,吏员之所以甘愿为吏,绝大多数都是为利而来,其行事多有私心,其节操与官员相差甚远,其做事或许的确经验丰富,办法更多,但却不能不防其从中渔利,……”
沈宜修是书香门第出身,自然是不太看得上这些下层出身的吏员,这也在情理之中,冯紫英无意就这个问题和妻子争论一番,何况妻子所言也并非毫无道理。
不过冯紫英却清楚,自己初来乍到,恐怕要迅速在官员中赢得尊重和支持,并非易事,尤其是可能还会受到吴道南和梅之烨等人若有若无掣肘的情况下,那么不耻下问,从吏员中来慢慢打开一个缺口,或许是一个不错路径。
当然,冯紫英知道要在顺天府站稳脚跟,单单依靠某一方面,或者只从某一领域来入手,都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几条腿走路,才能最快地实现突破,只不过现在情况不明,他的主要工作还是熟悉情况,打好基础。
见丈夫不欲再谈公务,沈宜修也知道丈夫劳碌了一天,肯定有些乏了,便很知趣地也不再多言,转开话题:“听闻后日便是贾府三妹妹的十六岁生日,……”
冯紫英讶然,这一事儿他倒是有些忘了,宝钗的生辰是正月初一,黛玉的是二月十二,但是探春的是什么时候他却有些不记得了,没想到是三月初三,倒是沈宜修如此清楚,而且还来提醒自己,这却是什么意思?
不过冯紫英也知道沈宜修素来大气,倒也不至于在这等事情上来玩什么心计,转过头来,微微颌首:“宛君之意,……”
“妾身和探春妹妹见过几回,探春妹妹对妾身倒也尊敬,是个知书识礼秀外慧中的姑娘,妾身也打算送一份礼,……”沈宜修浅浅一笑。
宝钗和黛玉生辰时,沈宜修都是送了礼的,当然冯紫英自己也悄悄单独送了礼物,独家心意,不足为外人道。
“应有之意,宛君看着办就是了。”冯紫英琢磨了一下,“听闻政世叔也是三月初四便要启程南下了,我也不好去送行,不如后日我便趁着晚间去一趟,也算是为政世叔送个别。”
顺天府丞身份太过敏感,自己有刚刚上任,委实不好光明正大去送行贾政,趁着晚间去说几句话,道个别,也算尽了一番心意。
沈宜修笑了起来,没想到丈夫居然找了这样一个借口要去贾府一回,倒是让她有些好笑。
实际上沈宜修从嫁入冯家那一日开始,便意识到丈夫似乎与荣国府贾家有着不一般的关系,或者说,对荣国府贾家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在里边。
之前她以为是因为林黛玉的缘故,林黛玉是贾家那位老祖宗的嫡亲外孙女,荣国府两位老爷是林黛玉的嫡亲舅舅,而林黛玉母亲早逝,而后父亲也过世,林氏一族人丁单薄,几无可依靠者,只能靠着贾家这个娘舅这边儿,所以才会自小在贾家生活,所以对贾家有很深的感情也说得过去。
加之丈夫与林黛玉相识于危难之际,她也能理解这种特定的亲近关系,所以她虽然有些嫉妒林黛玉在丈夫心目中不一样的位置,但是也能接受。
但再后来,她就觉得自己的猜测可能还是有些偏差了,黛玉也就罢了,但薛家姊妹成为二房候选是怎么一回事儿?
薛家姊妹固然姿容出众,但是论门当户对,却绝对够不上格,想要和冯家结亲成为二房大妇的,京师城中名门闺秀比比皆是,怎么看也轮不到薛家姊妹才是,但薛家姊妹就这么嫁过来了,连婆婆都拗不过丈夫,这就让沈宜修很是惊奇了。
她当然管不到二房婚娶,但也从中看出了这贾家的不简单,或者说丈夫与贾家这边牵绊有多深,薛家不过是一个没落皇商,顶着一个金陵老四大家的名头,放在这京师城里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却能登堂入室,堂而皇之的入主二房,连沈宜修都要佩服贾家和薛家的手段。
再联想到丈夫贴身丫鬟金钏儿玉钏儿姊妹是来自贾家,香菱这个通房丫头也是薛家所赠,这贾薛一体的架势很像,沈宜修甚至还想到现在荣国府中尚有一个未曾婚配的史湘云,那是史家的,这贾史王薛金陵老四大家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姿态很足啊。
晴雯时不时的回一趟贾家,自然也会带回来一些消息,比如荣国府里边便传过说贾家有意把庶出的二姑娘给相公当妾,这让沈宜修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好歹也是公侯世家,再说是有些失势没落了,再说是庶出姑娘,但好歹也还有个嫡出姑娘在宫中当贵妃啊,这从妹也不至于给人做妾吧?
当然,沈宜修也隐约了解贾家那位大姑娘在宫中的情形并不好,说打入冷宫也不为过。
可贾家的颜面总还是该要的吧,这姑娘给人做妾,自己相公再说誉满京师文武兼资,这也有点儿超出想象了。
前几日相公去了荣国府一趟,晴雯便脸色一直阴着,估摸着不知道丈夫是不是在荣国府里拈花惹草又被晴雯给觉察到了,沈宜修旁敲侧击问过一嘴,但晴雯没说,沈宜修也就懒得再问了,晴雯忠诚毋庸置疑,但这也是个懂规矩的,多半是丈夫叮嘱了,所以她不肯明说,自己再要问,那边要伤感情了,这方面沈宜修很有分寸。
至于说丈夫和贾家那边纠缠不清,沈宜修说实话是不太在意的。
三房大妇已定,便是贾家其他一些女子想要觊觎,那也顶多也就是奔着一个妾室身份而来,对她来说毫无影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会对薛家姊妹和林黛玉有冲击才对,不说自己乐见其成,但是肯定是不值得太在乎的。
丈夫的风流倜傥在京师城里不是秘密,甚至被传为佳话,晴雯从永平府回来便告知有一位关外海西贵女和丈夫有些纠缠不清,还有那来自江南的江东琴神苏妙甚至从京师城追到永平府,这些情况沈宜修都很清楚。
但这些女子囿于身份,都不具备挑战自己的实力,在这一点上,沈宜修很清楚做好自己才是固宠的最好方略。
当然,做好自己并不意味着自己其他什么都不做,像薛家姊妹去永平,自己便要安排晴雯去,因为她知道丈夫对晴雯有些不一样,而且晴雯生得那狐媚子模样和她本性却是截然两样的,兴许正是这种反差才让丈夫对晴雯感觉不一般吧。
未曾想晴雯去了永平一个多月竟然还是完璧之身回来了,这让沈宜修都忍不住捂额,这丫头未免也太傲岸了,连点儿女人家惯常使用的手段都不会,这方面比起金钏儿这些丫头就差远了,甚至比香菱、云裳都不如。
(
===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五十四节
闲趣===
面对丈夫的假意“矫情”,沈宜修也不点破,微笑点头:“相公的确该去一去,贾家老爷这一去江西怕是两三年都难得回来,偌大荣国府只怕就要缺了主心骨,贾家老爷未必没有想要请相公帮忙照看的意思,这也是应有之意。”
沈宜修的话让冯紫英忍不住有些狐疑,怎么听着这话里似乎有点儿话啊,但看沈宜修坦率清澈的目光,又不像是内涵自己。
冯紫英摩挲了一下下颌,也只能点头:“宛君说得是,政世叔南下了,赦世伯又是个不经事儿的,琏二哥又不在,宝玉也是不上心的,这偌大荣国府还真的堪忧。”
“所以相公也该尽尽心,好歹宝钗妹妹和黛玉妹妹和荣国府都是很近的亲戚,帮一把也是好的。”沈宜修赞同道。
此时晴雯也进来了,端着一小碟儿凤仙花汁,沈宜修把手伸出去,晴雯便抬起沈宜修的手,用特制的细毛刷小心地替沈宜修涂抹制甲,这也是闺中女子最喜欢做的一桩事儿。
“看吧,兴许政世叔那边也有自己的安排呢?”冯紫英把身体斜靠在炕头上,看着晴雯专注地替沈宜修涂抹制甲,“我们这等外人也只能说临时应急的时候帮一帮,其他过多的插手,就不合适了。”
“爷说的有些口不应心,现在也帮贾家难道还少了?”晴雯抬起目光瞥了冯紫英一眼,不以为然地道。
“宝二爷那边不说了,没爷的帮衬,只怕现在连存在感都找不到吧?现在好歹也算是能写书了,便是听起来不算是主流,好歹总在士人里边有了点儿名声吧,也算是遂了贾家老爷的愿了,……”
沈宜修忍不住蹙起眉头,随即又舒展开来。
这丫头说话还是这般没大没小不讲规矩,换了别家只怕又要吃责罚了,但沈宜修却发现似乎相公并不在意,嗯,或者说还有点儿享受这种“挑衅”和“触犯”,喜欢和这丫头斗斗嘴,这也是沈宜修发现的一个“秘密”。
当然不是谁都能有这个“特权”的,其他丫头们也没有这个气性,唯独晴雯这丫头,不知道就怎么入了相公的法眼了,时不时的遇上晴雯犟劲儿气性上来了,就得要和相公犟一番嘴,哪怕道理上闹输了,只要抹一番眼泪,好像相公也就不在意不追究了。
沈宜修也琢磨过,是不是因为晴雯模样生得太俊俏的缘故,但她很快就否决了这个理由。
晴雯的确生得漂亮,拿人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狐媚子脸,再加上水蛇腰,很是魅惑人,但府里边儿的丫头,哪一个又差了?
金钏儿逊色了?那高冷范儿,连沈宜修都觉得这丫头活脱脱就是一个小姐架子。
香菱不及了?那娇俏和憨厚混合了模样,便是自己都有点儿我见犹怜的感觉。
还有云裳,天真烂漫中又有几分精灵剔透的聪慧,只要是男人没瞎眼就不会视而不见,……
沈宜修也听闻到一个传言,说晴雯模样长得像黛玉,所以相公爱屋及乌,对此沈宜修嗤之以鼻。
若只是单纯相貌就能让相公特殊对待,那也未免太小瞧自家丈夫了,诚然,黛玉那份姣花照水弱柳扶风的娇怯模样很招人疼爱,但相公是因为这个而喜欢黛玉的么?显然不是,而是因为临清那段危难之时的同舟共济,这是缘分。
晴雯模样有点儿像黛玉,但也仅止于有点儿像,论脾气性格那和黛玉就是截然两样了,在沈宜修看来,丈夫似乎更喜欢的是晴雯的这种脾性。
再说直白一点儿,就是这种桀骜傲娇劲儿,拿不客气的话来说,就是有点儿恃宠而骄的味道。
以晴雯的聪明,她当然不会不明白这种恃宠而骄如走钢丝,稍不注意会伤及自己,但似乎这丫头就很难改了她这种脾气了,也难为相公,还喜欢她这种气性,让沈宜修都有点儿无语。
当然,晴雯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对自己忠诚是首要条件,而且做事勤勉,便是和相公斗嘴,也不是无理取闹,总能有点儿自家道理。
从荣国府出来到了自己这里,她就该明白除了自己,她没人可依靠,否则任她如何得相公喜欢,沈宜修也百般手段把她收拾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还有环三爷和兰哥儿、琮哥儿,爷帮他们几个不就是帮贾家的未来?”晴雯依然不依不饶,“是不是读书种子,谁都说不清楚,但是爷是明明白白的文曲星下凡,能指点他们,那就是他们福缘造化,日后真的谁能读出书来,那就该记爷一辈子的恩情,……”
“好了,晴雯,哪有那么夸张?”冯紫英笑了起来。
“爷,这怎么是夸张?”晴雯噘起了嘴,“没见着小户人家出一个读书人来,那就是翻天覆地光宗耀祖,便是贾家,除了东府那边儿的敬老爷几十年前考中了进士,殁了的珠大爷得了个秀才都不得了,环三爷考中了秀才,现在成了府里的一枝独秀,若是考中举人,自然是爷的指导有方,否则环三爷为何一直对爷执弟子礼?”
对晴雯的牙尖嘴利,冯紫英和沈宜修都是早有领教,而且人家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那晴雯你觉得爷该不该去帮贾家那边儿呢?”冯紫英歪着头问道。
晴雯一愣,随即露出深思的表情,想了一想之后才犹疑地道:“论理,有宝姑娘和林姑娘这层关系,冯家和贾家也算是世交,帮衬一把是应有之意,不过这任谁哪家,单靠外加帮扶而自家不努力,只怕都很难站起来吧?爷便是再尽心帮助,贾家自己不争气,奈何?”
对晴雯这番话,冯紫英和沈宜修都下意识交换了一下眼色,露出赞许之色,这丫头倒也是一个能看清楚形势的。
“再说了,爷帮贾家已经够多了,宝姑娘和林姑娘也只是贾家的亲戚,并非贾家小姐,这里边多少也还是有些差异的,……”
冯紫英揉了揉太阳穴,“好了,啥话都被你这丫头说完了,爷受教了。”
“那奴婢可不敢,奴婢不过是心直口快,藏不住话罢了。”晴雯傲娇地又噘了噘嘴,看得冯紫英有些心痒。
沈宜修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她是被晴雯后边儿那句话给触动了。
宝钗和黛玉固然不算是贾家小姐,但是正牌的贾家小姐可不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这还没算住在贾家的史湘云。
嗯,现在还多了几个姑娘,什么邢岫烟,李玟李琦,乱七八糟的一大堆,都是些难得一见的美人儿。
难怪爷对荣国府那边儿趋之若鹜,这家花不如野花香这句话用到自家相公身上似乎还真的挺合适的。
……
待到晴雯离去,夫妻俩上床歇息,沈宜修这才小声道:“相公,还是找个合适时候把晴雯收房了吧。”
“嗯,怎么了?”冯紫英心不在焉地道:“谁又在乱嚼舌根不成?”
晴雯一直跟在身边儿,却始终未曾开脸收房,下边儿人多少会怀疑沈宜修是不是醋劲儿太大,可沈宜修从未有过此意,甚至还专门把晴雯排到永平府伺候,结果一个多月回来,晴雯仍然是完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