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718


“紫英,这等话出此门便不能再言。”官应震笑毕收拾了神色,严肃道:“有孚兄也算是个朴实君子,想必不止于此,只是汤嘉宾这一手太不厚道了,让有孚兄有口难言了。”
“无关大局,崇正书院背后可是有方阁老,自然会分解一番的。”齐永泰淡淡的道:“倒是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让缪当时和朱文宇他们看看,我们青檀书院是不是浪得虚名!”
“山长掌院放心,君豫兄和我已经和其他同学们安排准备多次了,各种意外也已经考虑到,便是有什么差池,也问题不大。”冯紫英气定神闲,“断不会出现上午这种事情。”
“唔,许獬已经去准备去了,你们东园可不要让大家失望啊。”官应震也接上话,“许獬是江南名士,也经历甚多,我不担心,倒是你们东园几个年轻人,有把握么?”
“掌院无须担心,我们也有针对性的进行过几次合练,我当裁判,也专门替他们挑错,甚至也还专门突出奇兵的给你们来几次杀招,训练他们的临场机变能力,西园那边的师兄也是如此,我相信这场辩论定会异彩纷呈,让西溪先生和平涵先生以及崇正书院的学生们大开眼界的。”
冯紫英的自信看在齐永泰和官应震眼中也是格外让人舒心,官应震连连点头:“此番事情乃是我们青檀书院头等大事,关乎我们书院未来前程,此事一毕,我也不怕书院同学说我偏心,特批你五日假期,让你好好回家休息一下。”
冯紫英大喜过望。
在这书院啥都好,但是过惯了家里的幸福生活,实在是觉得太清苦了。
尤其是这里的伙食,大家都一样,让无肉不欢的他简直觉得是一场煎熬,这回去一趟,也算是打打牙祭了。
“掌院您可要说话算话啊,我可是盼望您这个奖励已久了。”冯紫英笑容溢于言表,丝毫不掩饰。
这情形看得齐永泰和官应震也是相顾莞尔。
毕竟还是一个孩子,一听到能回家休息,简直就是欢呼雀跃了,也不知这家伙怎么就在另外一些方面如此深沉老练?
无法理解。
青檀书院为朱国祯和缪昌期以及他们的几位学生提供了几间靠南的房间。
这原本是用来堆放一些劳动器具的杂物房,但在要举办这一次交流盛会之后,被腾了出来,重新进行了打扫,布置了少量器具,成为临时接待客人的用房。
朱国祯对于上午发生的事情虽然也有些震动,但是却远不像缪昌期那样心急火燎。
对于像他们这种在宦海沉浮了多年,然后又重新回到书院中执掌一方的老人来说,这等事情虽然也有些意外,但是也不是无迹可寻。
无论义忠亲王出于那种想法,为自己这个曾经被太上皇给予厚望的儿子造势,这都可以理解。
本身这位世子的确文采不俗,又有亲王世子加成,博得士林中人的青眼也属正常。
只不过在这种盛会上显得略微过了,尤其是在皇上的嫡长子——寿王也在场的情形下,这两相对比,就有点儿过了。
但这不关自己的事情,朱国祯更关心下午青檀书院要举行的一次辩论竞赛。
他看得出来齐永泰和官应震对此事十分重视,但是具体问及情形,齐官二人都是以届时便知推托,故作神秘状,他也就懒得多问了。
缪昌期倒是不以为然,一脸不屑,觉得无外乎就是经义观点看法辩论,大不了还要把时政策论的一些东西加入进来,故弄玄虚而已。
朱国祯觉得没那么简单,否则王永光也不会那么神神秘秘。
此次北上,朱国祯很清楚自己肩负的重任。
讲学经义,这是一方面,彰显江南士林文风水准,这是应有之意,北方士林一直对江南士林不满,那么江南士林就要拿出一些让人信服的东西来。
从上午的效果来看,原本是不错的,但是却被汤宾尹这根搅屎棍搞出来的事情抢走了风头,这让朱国祯和缪昌期都有点儿爵士一盘大餐正吃得舒爽,却突然吃到一个苍蝇般的腻味。
但他们还不能翻脸相向,汤宾尹一样是南方士林的代表,而且是南京翰林院学士,只不过这厮也是和江南士林主流有些格格不入,更看重仕途名利,只是他今日这一出却又是意欲何为?
他不知道这样做是严重的得罪了当今皇上,几乎要断绝他日后重返京师的可能了么?
朱国祯当然不会相信汤宾尹看不到想不到这一点,这厮绝不会做这种愚蠢之事,必有所图,只是现在还看不透。
“文宇兄!”门外传来缪昌期的声音。
“当时,怎么了?”朱国祯移步到门口。
“学生们在说,青檀书院在台上安置桌椅,看样子是分成了三面,只有一面留给了下面观众,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缪昌期嘴上对青檀书院的动作不屑一顾,但是实际上还是十分重视的。
他专门派了自己弟子去打探消息,但是都没有得到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只是看到了在上午的讲台上重新布置,而且模样也和自己猜想的大不一样。
“他们大概是准备把辩论放在台上吧,这也没啥吧?”朱国祯反倒是觉得缪昌期有些疑神疑鬼了,至于么?
这是人家主场,布置一下,树立一下形象,也很正常啊。
“学生说那三面的桌椅都足以容纳好几人,嗯,怎么,他们是打算一个一个人上,或者是群辩,那怎么辩论?”缪昌期也疑惑不解。
这正常的辩论不是一对一的么?看这样子,青檀书院是要玩新花样啊。
朱国祯也有些不懂了,但是想到齐永泰和官应震那副嘴脸,就不愿意再去多问。
“当时,淡然相对,以不变应万变,看他们能够玩出多大的花样来,难道说我们在经义在策论上还怕他们的表现不成?又不是乘风和东鲜他们俩上阵,一般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能有多高深的见识?不是最后还要等我们评点么?咱们就好好听听,顺带敲打一下罢,你要觉得不解气,那就不必给乘风和东鲜面子就是了。”
缪昌期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恨恨的道:“哼,倒是要看看这帮小子能有什么花样,给他们颜面?那谁又给了我颜面?官东鲜现在是一门心思都放在这青檀书院上了,早就忘了他也是咱们南方的士人了。”
朱国祯目光变得淡漠下来,“当时,这等话不必再说,日后怕是我们也有要和乘风、东鲜打交道的时候,乘风怕是在这书院呆不了多久了,只是不知道他是去吏部还是都察院了,也许再等几年,东鲜亦要步乘风的后尘,不得不说这天子脚下委实要比咱们南京更有吸引力啊。”
===乙字卷
第五十四节
振聋发聩(第二更)===
未正两刻,整个讲台下已经人满为患。
相较于上午的讲经论道,下午显然更能让人兴奋。
这是真正的辩论大赛,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新鲜事物,而且在辩论之前,没有人知道辩论的话题是什么,也不知道会是正方还是反方。
正是这种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辩论才让经历了几番预赛的选手们脱颖而出。
应该说前期的预赛已经让大家基本上熟悉了规则,但是这一次又不一样。
东西园对抗,而且话题更宽泛,激烈程度更是前所未有。
前期大家都将这些话题进行过探讨,但是因为覆盖面太宽,不可能把每个问题都能一一点透说穿,所以都只能采取大范围撒网,基本上都一一了解,然后各自按照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分工。
西园无疑实力强大,但是东园却是在七十多个学子中经过几番预赛搏出来的,也都非弱手。
像方有度这一次就名列东园队五名辩手之一,这一段时间几乎是缠着冯紫英请教,一门心思要在此轮辩论大赛中出人头地。
冯紫英当然不会藏私,也有针对性的让方有度在选择对手破绽方面来作训练,这也让方有度受益匪浅。
你不一定要说得多好,多有理,但是你要善于捕捉到对手的软肋和破绽,进而协助队友发起攻击。
伴随着许獬领军的西园队与这边范景文领衔的东园队登台亮相,整个气氛更是燃烧了起来。
东西园队分列东西两侧,居于中间的则是仲裁组,由齐永泰、王永光、韩敬、杨嗣昌、冯紫英五人充作仲裁组,其中冯紫英要兼做主持人。
当然现在大家都还没有明白这场辩论会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只有辩论赛的参赛者大概明晓,还要由冯紫英来做一个简单介绍。
这个仲裁组的人员组成也是让青檀书院煞费苦心,最后还是接受了冯紫英的建议。
既然要让崇正书院参与进来,但崇正书院你要让他们现在派出一组队员来参赛肯定不现实,王永光只会觉得这是青檀书院故意要让他们出丑,那么就只能在仲裁人员上做文章。
一名书院山长和一名学员做代表加入,彰显这个活动是两家合办,只不过由于具体原因崇正书院此次暂不派员参赛了。
或许等到下一次,这样的竞赛就可能会在崇正书院和青檀书院之间产生了,甚至还可能让通惠书院和叠翠书院都加入进来。
看看下边受邀来参加的通惠书院和叠翠书院教谕与学生代表满脸兴奋和好奇表情,就足以相信下一次这样的对抗竞赛会让多少人为之风靡。
这甚至可以肯定会成为整个顺天府乃至北地书院学子的一场激动人心的盛会。
“受齐山长委托,弟子先向莅临本次讲学论道活动的嘉宾和同学们介绍一下本次辩论大赛的活动规则以及仲裁组成员,……”
面对这样的大场面,换了别人,可能还真会怯场,但是前世中冯紫英在这样场合里主持会议和讲话时候太多了,所以对他来说也就是小菜一碟,信手拈来。
“规则一,此次大赛由东西园各派五名同学组成,将分别由三名学员充当一辩二辩三辩,然后另外两名学员充当补充辩手,……”
既然是来到这个时代,当然不可能一切都按照现代辩论规则来,多几个辩手,也能多给同学们一些磨练机会,再说这也是第一次,大家都还在熟悉阶段,所以你不可能要求太高。
“……,此次竞赛论题会从竞赛规则组选定的十个论题中抽选而出,东西园任一组选题,另外一组则抽取正反方,……”
按照计划,齐永泰、官应震和冯紫英根据山东之行结合当下一些朝廷邸报然后综合性的设计了十道辩论题。
当然这些论题都是日常双方都或多或少的已经接触过甚至就辩论过的,哪怕是在一些角度上略有区别,但是都不是很大,否则你真的要在这辩论大赛上茫然无措,那也太丢脸了。
从十道题中抽三道进行辩论,三题辩论的结果都由裁判组来根据五个人的评判结果筛选而出得出胜者,而三局中只要两局获胜,就意味着一方获得胜利。
朱国祯和缪昌期都十分认真的倾听着冯紫英介绍辩论竞赛规则。
他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竞赛规则,尤其是一个论题都会有正反两方面。
这种新奇的设置更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而还有更不可思议的是居然不确定是是谁来负责正面或者反面,要由他们自己抽中之后才知道。
这也意味着你无法按照你自己内心可能认定的那个答案或者结果去辩论,而必须要按照比赛设定的规则来答辩。
这种设置和规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但正如冯紫英在介绍中所谈到的那样,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子们的临场机变能力,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很多问题和事物的两面性。
当这些规则被公布并解读之后,立即就在场下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