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854


这话本从他还是“呆头登”的时期开始着墨,一路写到他率领斋藤等人救援蕃书调所。
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老百姓,都格外钟意那种屌丝逆袭、充斥着很多色色与暴力的故事。
而青登的崛起史,恰好就是这样的故事。
这部以青登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话本虽没有涩涩,但很屌丝逆袭、很多暴力!
江户的说书界已经很久没有高质量的话本面世了。
虽然源平合战、南北朝之乱、战国群英、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段子、故事经久不衰,不论怎么讲都会有听众愿意来捧场。
但不论是说书人还是听众还是更渴望能有崭新的优质话本面世,好带活一些现在略缺乏活力的说书界。
在目前这样子的大环境下,有这么一本题材和故事很受老百姓们欢迎,笔力相当不错,故事的主人公还是时下风头正盛的大人物的话本横空出世可想而知会出现什么样的场面。
这话本刚一面世,便被眼力强劲,看出这部话本绝对能大火的说书人们抢购。
一时间,两国广小路等各条欢乐街的说书场都开始传唱“仁王”的故事。
仁王漱次郎于话本内给青登所起的崭新绰号。
在日本的佛教化里,守护人世的仁王被视为相当着名且伟大的佛灵。
所以日本人常将那些勐人誉为“仁王”。
给人起各种很中二的外号,是日本民族刻进骨子里、古往今来皆未变过的传统异能。
这个龙那个虎的,这个鬼那个神的。光是在战国时代,不知有多少条龙、多少只虎、多少个鬼
市井百姓们也更青睐那种有着很中二称号的名人的故事。
不得不说,写这话本的漱次郎,真的很懂市井百姓们的这一脾性。
这部描绘青登的故事的话本之所以能流传得如此广,漱次郎给青登所起的这个既容易记忆,又足够中二,极对市井百姓们胃口的外号功不可没。
顺便一提青登是直到某天被试卫馆内的一名前辈笑嘻嘻地喊了声“仁王!”后,才知道原来说书界多了一本以他为主角,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话本。
没啥成本的听说书,是这个时代的平民老百姓们最常选择的娱乐方式之一。
因此,说书台算得上是每座城町里流量最大的媒体渠道之一。
于是乎在这样的媒体渠道里,青登的名望因这话本的大火而再一次大涨的同时,“仁王”的名号也一传十,十传百,风传一时。
短短2个月的时间,“仁王”这个名号的知名度已完全盖过了原有的“北番所的小天狗”、“剑之新英”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称号。
这个新称号已经变得像青登的专属商标一样。
青登现在走在街头,常有一些认出他来的平民百姓乐呵呵地喊他“仁王”。
对于自己的这个新称号,青登倒不怎么讨厌,也并不抵触别人喊他“仁王”。
虽然这么说可能有点幼稚、不成熟但青登真心觉得“仁王”这个称号挺帅的。
只要别污蔑、恶意丑化,那青登并不介意别人将他的故事给改编成各种艺作品。
在漱次郎的这部话本还没面世时,青登在江户的名字就已经挺高的了。
早已习惯了被人在街头上认出的青登,并未因这部话本给他带来了全新的高人气而感到现下的生活和往日有啥太大的不同。
他对漱次郎这部话本唯一的意见就只有把他写得未免太强了一点。
话本里的他,宛如项羽、吕奉先再世。
就以“蕃书调所之战”来举例:明明这是一场蛮艰辛的苦战,斋藤等人也出力不少,但这话本有点太过抬高青登的战绩。
光听话本里的各种关于青登是如何神勇的描述,能让听众们不自觉地发出如下感慨“仁王”这么牛逼,为何不直接将当时袭击蕃书调所的所有讨夷组的组员给杀光?
不过,绝大部分的听客是不管这些的。
绝大部分的听客就只是想听个乐呵、听个爽的,才不管什么逻不逻辑、合不合理。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部话本之所以能那么火,跟里面的打斗段落过于炫酷不无关系。
待在无人注意的不起眼角落里的青登和冲田,又听了会儿梦乐的说书。
有些听腻了的冲田,一口喝光了刚买的冰水。
“橘君,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8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