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433


得知城内守兵两千人都不到,还都是贺锦来随州后就地抓的本地壮丁,另外则是一些更加低质量的拼凑人员。
金声桓便直接志满意得地派人去城门口喊话,要求安陆县城直接归降反正,接受朝廷天兵光复。
没想到的是,或许是因为听说这位先锋守备带的兵是荆州府来的,是异地作战的客军,之前军纪也不如沈树人的部队严明。
加上贺锦在此地两年,多多少少有点积威,安陆县守军居然不肯直接投降,还是要跟官军打一打。
金声桓非常恼怒,直接弄了点飞梯撞木就开始攻城,可他的士兵人数不比守军多,远来也有点疲惫,死了几十个人、伤了百来号之后,不得不停止了鲁莽尝试,准备筹措其他更好的攻城武器,并且等后军一起到了再从长计议。
半天之后,第二营的张名振也到了,听说了情况后,不由眉头一皱,不卑不亢地教导了金声桓几句:
“金守备,你既是我家兵备请来的援军客将,那便也要受我家兵备的军纪节制,你的部队一路上走来,就地征粮,加上百姓无知,这才加深了他们‘兵过如梳’的恐惧!
沈大人的兵是仁义之师,这随州百姓将来都是大人治下子民,筹粮都得文着来才是!念你初犯,这次只是训诫,好好看看我们是怎么攻城的,你从旁配合就是——不过城破之后,也不许劫掠和屠戮,这次就算不知者不罪。”
金声桓吃了个下马威,这才愈发服服帖帖,正要看张名振怎么攻城。
然而张名振的表现也着实让他意外:人家完全没有任何花里胡哨,就是让部队修整一日,等第二天后方的大炮拉到了。
然后直接六门红夷大炮,对着安陆县南城门直接特酿地一顿轰。
大炮精度不是很高,炮弹有打高、打飞了的,落在城楼上。
最后,当经过五六轮齐射,城门被彻底轰烂时,连带着城楼一侧的墙、柱,都一并轰断轰塌了。
张名振带着本部人马冲进城门,很快结束了战斗,整个过程看得金声桓目瞪口呆。
安陆这种县城级别的地方,城墙城门能有多牢固?这都要上红夷大炮?!
入城之后,既然是抗拒官军之后才被破城,城内流贼军官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名振直接再次宣布了沈兵备对投降、反正、从贼、抗拒各级别贼军的处置标准。
依法把城内“部总”以上贼军军官全部抓获,押到县衙前的十字街口斩首,人头拿去别处示众,无头尸体就串在削尖了的木桩上给百姓和贼兵看。
凡是在流贼主力都败退、贼王都已经不存在后,县城依然固守的,城破后部总以上原则上必须全斩!
哨总以上,如果接敌后立刻主动投降可以不斩。部总以上想例外的,必须把自己的长官抓了,或者是斩了长官的人头向官军投降,才能免死。
宣布这些法例后,官军又严明了军纪,没有抢劫百姓,不过一天时间,当地人都意识到了沈树人的部队跟原先不一样,再也没有闹出摩擦。
在安陆县完成了立威后,也算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又两日后,部队行军到随州县时,这儿留下的流贼守军和普通百姓,不少已经听说了安陆那边的下场。
所以金声桓一到,直接打起沈树人的旗帜,学着之前张名振的说辞喊话,城内不过商议了个把时辰,就无血开城献门了。
又有千余名选择留下不愿跟流贼走的本地籍壮丁,反正加入了官军序列。
看到这一幕,金声桓陷入了愈发的自我怀疑:早知道前几天他为什么不冒充沈兵备的旗号呢?他为什么非要打方巡抚给他的荆州府军队的旗号呢?
在百姓之间,沈兵备的旗号,比其他明军客军的名声,竟能好那么多!
这讽刺的一幕,倒是和历史上三年后、作为江北四镇之一的高杰,想从北方率部南下到淮南时的遭遇差不多了——
历史上高杰在崇祯死后想投靠南明,但他原本驻地在山东,要南下得穿越很多坚固城池防区。一开始他打着明军旗号,各地却畏之如虎,明明是在大明的疆土上行军,却寸步难行。
后来高杰想起自己当初也是跟过李自成的,手头还有闯军的旗号(高杰原是李自成部将,因为李自成受伤后失去x功能,他老婆邢氏跟着高杰跑了,有夺妻之恨,所以回不去了)然后他就用明军假扮闯军,从山东到淮南,一路畅行无阻。
当然,沈树人是行德政之人,跟李自成靠抢劫分赃拉人肯定不是一回事,
李自成那种经济套路纯粹就跟传销拉人差不多,需要靠外部滚雪球来输血,根本没有经济自我运转的永续性。
“沈兵备仁民爱物,今日方知。天下要是都能像沈兵备治下一样,四民各安其所,天下何至如此大乱!”当天晚上在随州县城立,金声桓痛饮喝醉,沉痛感慨。
……
过了随州县,再往北、直到进入信阳府境内,就再也没有县城了,只有一些乡镇和关卡。
那些乡镇就更不可能抵抗官军,都是随便路过就接收。
沈树人也是一副完全没把贺一龙放在眼里的架势,一边接收地盘,一边就把阎应员、张煌言都从后方调来,让他们抓紧时间在随州各县安定人民、恢复生产。
同时,在作战的百忙之中,都不忘分出一部分沈家的船队,从黄州和孝感把富余的土豆运来,好让随州各县争取在五月份还能种夏粮的情况下,把一部分合适的土地改种上土豆,这样年底收获时土豆的繁殖面积也能比只有黄州种要再快一倍。
至于玉米,那是没办法的,一年只能种一季,五月份再想种也不可能了。
而其他动物性的优种,也是一边打仗就一边已经拿来向当地士绅推广。靠着这个利好,百姓也很快重新团结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