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2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433


甚至那天因为背后吐槽改革、被卢大头抽了鞭子的矿工头目王铁锤,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自豪。
好几个孔武有力、原本做矿工时仗着力气大、攀援坑壁乱石堆如履平地的矿工头目,如今改革之后,正为“新矿坑安全系数提升,不用武艺体力太强也能安全挖矿”而觉得没了用武之地。
看到卢大头的事迹,他们纷纷动了心思:以后挖矿不用身手好的人,那咱还可以去给道台大人当兵啊!
对面黄州府的码头工人,就因为做事做得好,参军后守纪律、勇猛作战,这都做到千总了,出了点子还能被道台大人亲口当众褒奖,这是多大的面子!
码头工人都能当兵杀敌,矿工凭什么就不行!听说当年戚爷爷招戚家军,就专门要矿工、猎户呢!
几天之内,就有不少体力武艺相对有优势的,想要打听如何从军,因为沈树人到任之后,也确实有在把之前左良玉遗留下的卫所编制人数慢慢填满,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手。
打听之后,这些矿工得到的消息也很明确:完成铁山改造工程之前,所有矿工不得离开,但是在改造工程中表现好、卖力、守纪律的,明年春耕后可以择优从军。
而且即日起,在矿山工程中的表现,也都会计入分值,一个冬天干完后,积分高表现好的,只要通过体力考核,有可能从军后直接当军官,管其他矿工新兵。
得了这个准信,所有人终于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努力。
……
“大人真是仁义啊,对这些无知之人的感化教化能做到这种程度,当真匪夷所思,前所未见。”
“虽然最近没用什么新的工艺技巧,可是这矿山的出产,也凭空变高了数成,下官深入查访,都说是工匠愈发卖力,人人用命肯干,大人驭民之术,堪称出神入化。”
看到矿山改造一切推进顺利、人人用命后,沈树人身边那些幕僚协理,也都是彻底服了。
不光宋明德早就心悦诚服,连之前觉得“这帮不识字的粗人无法被感化”的知县刘民生,态度都扭转了180度。
这才叫有教无类!
沈树人却丝毫没有沾沾自喜,在结果出来之前,他就已经坚信,采矿环节的改造,必然取得全面胜利,所以他已经提前把精力投注到下一个环节的工业改造上去了。
最近这几天,他都在琢磨怎么改良炼铁工艺、从炉具和材料上鼓捣点小优化呢。
面对刘民生的捧哏,他只是轻描淡写说:
“民可以乐成,不可以虑始。只要我辈相信自己做的事情对百姓有利,就算百姓暂时不理解,也可以先推行。等他们尝到好处了,自然也就理解了。这跟有教无类什么关系。”
这番话一说,刘民生顿时又是哑口无言,完全不知道怎么接。
他原本是心甘情愿来拍马屁,觉得道台大人的教化工作做得好。
“有教无类”,那是《论语.卫灵公》里子曰的话;
但沈树人以“民可以乐成,不可以虑始”自夸,那就是《商君书》里商鞅那种法家禽兽的所言了。
刘知县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这种恶逆无道之言他怎么敢接?
沈树人也懒得跟这种迂腐无用之人废话,直接让他不要打扰,今天他还要跟宋明德视察研究冶炼炉具的改良。
刘民生知道自己讨不了好,连忙退下缓解尴尬,对顶头上司也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他心中不由暗忖:“前几天还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那是《蜀书.先主传》上的话。今天又‘擅申、商之法术’,这是《魏书.武帝纪》上的形容。
这沈道台真是亦正亦邪,深不可测的奇人,世上怎有人能兼具刘备之仁德、曹操之法术?”
……
把不干正事儿专拍马屁的庸才赶开后,沈树人总算可以专心投注到下一件正事儿上。
他跟宋明德琢磨炼铁炉具和工艺,也有好几天了,如今总算有点思路。
前一阵子,矿山整改刚安排好之后,沈树人初次转战、视察炼铁工坊时,就颇有几分惊讶的穿越之感。
虽然他前世读过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也知道古代其实就有炼铁高炉(跟近代的不是一个东西,工艺配方结构也都不一样,但至少都有比较高耸的炉腔)
但是近距离亲眼观察了明朝的高炉后,沈树人还是颇意外于其尺寸和规模。
这大冶铁山的高炉,已经有两丈多高了,大约好几天才能出一炉熔融的铁,反应速度比近现代炉当然要慢得多——现代高炉快的话六个小时就能出一炉铁水了。
沈树人前世是文科生,对于工艺结构细节当然不太懂,他的理解也就停留在《科技史》的层面。
所以观察了几天之后,他发现对于炉体结构、工艺流程,他是真心没办法改良,也不懂。
唯一能想到的点子,无非是让工匠们自己想办法,把炉子造得更高——一直到近代,高炉越高,越容易反应充分,对生产效率和质量也都有提升帮助。
具体怎么样能造更高,沈树人也不懂,但下指标定要求他还是做得到的,具体方法可以慢慢再讨论。
除了让工匠造高,剩下他能想到的就是改良燃料——目前的高炉依然有用木炭为燃料的,也有用煤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