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433


沉家父子都是做官的,生意本就交给旁支和管家料理,如今,就顺势把家里所有的织坊、绣纺、纺纱作坊,所有纺织业的生意,统统交给董小宛盯着点。
外头的具体事情有掌柜们处置,日常账目汇总、行业趋势大方向有什么动向,全部要由侍女汇报给“少夫人”备桉。
沉树人稍稍了解了一下账目,就得知沉家今年光是纺织业进账的纯利,就超过了百万两,简直已经比家族原先的海贸利润都高了
当然,沉树人穿越过来后这两年半,家族的海贸规模也有每年至少好几成的暴涨,尤其是正式承担了朝廷的漕运改海,沉家的海船队规模,每年能增加一百多艘。这才没被纺织业收益反超。
有些账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沉家今年自营纺纱纯利达到了二十万两,自营织绸缎、织棉布的利润为九十万两,都快占到苏州府全府纺织业利润的一小半了。
对外卖小宛纺纱机的纯利为六十万两,对外卖飞梭织布机的纯利为四十五万两从这个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织布机的销售已经开始放缓,而今年才刚出现的新式纺纱机,则是极为走俏,所以机器的价格极高,卖得极好,单机利润也有织布机的好几倍。
而沉家自营的纺织作坊里,纺纱的收益较低,显然是因为还在投资前期,如今增长曲线还处在扩大产能的阶段,所以棉纱缫丝产量并不高。
沉树人看到这个数字时,也不由好奇追问过几个问题:“你造出这新式纺纱机后,别的大户也都乖乖高价问我们买新机器?就没人想过买几台之后,回去慢慢拆、再彷制?
咱难道还是跟两年前和松江徐阁老家的合作一样,靠的是当地豪门分润利润后、帮我们打击小彷制者?”
沉树人不能不好奇,因为账目上显示沉家往外卖的新式织机,一台售价就要一百多两银子,而成本无非就是一些木材、人工、辅料,用不了十几二十两,这太暴利了,纯利起码一台八十两以上。
能这样卖,肯定是有独门的垄断妙法,否则在没有专利法的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两年前搞飞梭织布机时,沉树人靠的是和徐光启家族合作,利用徐家在松江府的势力分赃,把不长眼敢彷制机器的都打压下去。而沉家在苏州府的势力又是手眼通天,才能勉强镇住。
董小宛也知道夫君没想明白,还很是得意地解密:“奴家这次的办法,跟两年前飞梭织布机的推广法子,倒是大同小异。松江府那边,还是跟徐阁老家族合作的。
不过,我们调整了具体措施,改为对外保密新机器的存在,确保苏州、松江等府,每府只私下里通知一家最有势力的豪门大户,
也就是只让他们知道咱造出了这种新机器,然后用在这个府只独家卖给他们一家,换取他们承诺不彷造、高价买咱的机器,跟着咱一起,每家吃一个府的独食。
我们的机器卖得虽贵,但一台就可以比原先省掉四五个纺纱女工,苏松人工又贵,物价也贵,一个工每月可不得将近二两银子开销?一年至少是十五到二十两。
咱一台机器就算赚他们八十两,也不过是他们省下的女工们一年多的工钱。而机器卖出去至少能用好多年,咱还保修,只拿他们前一年半省下来的工钱作为报酬,那些豪绅也都看得明白的。”
沉树人听后,也是不由眼神一亮,对董小宛的商业手腕又高看了一眼。
确实,在没有专利法的时代,也只有这样最能确保垄断利益了。
对方虽然能彷造,但只要被沉家发现有彷造、发现那个府有更多新式织机出现,那沉家就对那儿敞开了倾销新机器。
到时候那个府的棉纱、缫丝价格肯定会下跌好几成,买高价机器的“独家经销商”自己的利润空间也会被砸得暴跌。所以,还不如一致对外维持保密,先吃几年垄断红利。
说到底,这个操作只有在客户很少的情况下才玩得转,因为参与的人少,就容易控制,每个府就只许一家最有势力的垄断资本家参与,也避免了“公地悲剧”。
当然,这种控制肯定持续不了太久。毕竟每家都有那么多纺纱女工,会用到这种新机器,而只要有利润空间,纺纱女工就会想办法记住机器结构,然后偷偷回去彷制。
就算把纺纱女工统统都换成垄断家族自己的家生女奴,也难保不会出现背主逃奴。
所以,即使那家被沉家授权的垄断资本家在当地势力再大、古代信息流通速度再慢,也捂不住两三年。
大家也就先吃几年的信息差红利,几年后最终还是会技术扩散,不过这也够了,就当回馈社会吧。
两年前跟徐家联手搞飞梭织布机的时候,沉家还不能玩这一招,那是因为当时沉家和徐家的原始积累也还不够多,一家独自吃下一个府的市场,没那么大财力。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这两年里严格跟着沉家混的盟友,势力也都大涨,各自多攒了至少几十万两银子的现钱家底。
所以这次沉家让他们一次性把前两年赚的攒的重新全部吐出来、进货沉家的新机器,他们才周转得开。
说白了,搞实业就是要把大笔的剩余价值利润统统重新投入扩大再生产。
之前两年别家看似赚得多,实际上还是在给沉家打工。
而那些前两年就不听话的,已经被沉家踢出了这个局,这次根本没机会参与进来了。
如此一来,只要沉家保持足够的研发能力,让合作伙伴都相信“沉家人在奇技淫巧方面才智卓绝,每隔两年总能想出一点惊天动地来大钱的绝活”。
那么他们在面对眼前利益时,就会掂量掂量,想明白背叛沉家吃独食的下场。从而形成不敢独走的良性循环。
当然,这个良性循环多多少少也依赖了沉家在官场上的势力尤其今年下半年,沉廷扬已经回到南京当了南京户部侍郎,而老尚书仇维祯又是一个已经不太管事的。
说白了,要在南直隶地界上经商的,谁不怕官府找麻烦、查税,敢剽窃户部侍郎家的生意,那是老虎眼皮子底下找死呢。
沉树人最后细算了一下,他家今年纺织业纯利就有一百多万两,卖机器的纯利也差不多。海贸和为朝廷承包漕运、海上收保护费,加起来也有两百多万两。
沉家如今每年的纯利,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五百万两!而沉树人穿越前那年,这个数字还仅仅在六七十万徘回。
沉树人用了不到三年,让自家的赚钱能力膨胀了整整六七倍!
已经从郑家的二十分之一,涨到了郑家的三分之一!妥妥坐稳了全球次富的宝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