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433


沉廷扬那边问周延儒要了一些海防编制、这次趁着海路给山海关运新一年的军粮,要伺机而动救出一些辽东精兵,需要一位海防副将统筹,沉树人想来想去,就点了张名振。
最后,沉树人还调整了一下对郑成功的任用,原本说好了调他到地方当一任同知,找机会升知府。郑成功如今还一心想当文官,也不可能去带兵。
但现在看来,沉树人有了更好的计划。
他把郑成功直接从湖广盐法道、负责厘金的衙门,调到南京户部这边,暂时放在父亲手下,做一个负责具体海路漕运的押运督粮文官、找个合适的品级头衔。
这两个前后官职严格来说,都是财税体系内的钱粮官,无非一个在地方上收厘金,一个帮朝廷转运税粮。而且都是在水上讨生活的,郑家人应该很熟门熟路。
至于危险,沉树人是完全不担心的,把郑家大公子派出去历练历练,为朝廷海路运军粮,郑家自然也会派一定的武装帮忙义务护航,好保卫大公子的安全。
这等于是白捡了一批郑家的海军力量,临时为他所用。
郑成功自己对这个安排其实也很满意,又能出海,却又不是以武将的身份,能保持文官体面,大哥实在是太为他着想了。
===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
沉树人自己可以不用太急,在南京拖到二月中旬再回武昌、确保二月底之前回任即可。他的新官职任命诏书,也会由北京直接送去武昌。
不过,郑成功、张名振这一路,却是等不得。
按照往年惯例,元宵节过后不久,海路漕运就可以北上了,因为等船队航行半个月抵达渤海时,渤海的天津湾附近也已经化冻可以航行了。
两年前,沉树人跟方以智亲自押粮、顺带进京赶考那次,不就是元宵节次日就北上的么。
如今都一月底了,比往年又晚了十天。算算日子,船队抵达渤海时,不仅天津湾会化冻,连渤海最东北角、最不易化冻的大小凌河河口,估计都化开了。
那段时间也是鞑子兵巡防最松懈、最容易出现破绽的时候,必须抓住。如果这个时机没救出什么明军,后续希望就更渺茫了。
因为冬天河面断流、河床封冻时,鞑子根本不怕大明的水师,也不可能想到有水师来送死。骑兵可以直接在大小凌河河床上奔驰,倚仗战船的一方完全什么都做不了。
河流化冻之后、早期凌汛导致水位初涨,才创造出一个短暂的窗口期。
所以,沉树人也只是在南京城内,给郑成功、张名振短暂地花天酒地犒赏了一番,随后就得送他们启航了。
部队毕竟是去执行刀头舐血的任务,哪怕只是接应,大概率不用跟鞑子真刀真枪打陆战,可面对的是在明末闻名如见虎的建奴,不好好激励一下,怕是肯定会士气低落。
沉树人手下的南方部队,除了个别归顺的流贼老营兵之外,其他都没跟建奴交过手,最多也就是打打农民军。
这次历练之后,只要能回来,对部队的军纪胆色,必然是一个充分的洗礼。以后好歹也能吹一句:咱也是跟鞑子交过手回来的。
而因为郑成功要去,郑家也由郑鸿逵出面,把郑家会跟去的护航战船、水手士兵,都犒赏了一番。所以沉家只要操心自己的嫡系部队就行。
沉家这边,沉树人与父亲商议后,拨出了五千名精锐家丁——至少名义上是家丁,参加这次运粮、接应任务。其他水手不算。
所谓五千家丁,其实只有两千人是真家丁,是沉家多年跑海积累的、执行护航的亡命徒。
剩下三千人,只能算是“跟沉家家丁当过同袍”,然后又被沉树人反向抽调回来的。
当初沉树人去黄州上任时,不就带过一千精锐家丁么,后来拆散了填补到黄州、随州那俩卫所里,以老带新,也练出一些精兵。
所以,沉树人就按照一带三的比例,把沉家家丁陪练出来的新军,尽量挑擅长水性、能两栖作战的,反哺回来三千人,跟真家丁合兵一处。
抽得再多的话,沉树人也担心湖广那边、开春后张献忠会有动作,过分削弱湖广战场的防守兵力。
另一方面,沉树人在湖广编练的部队,也就那些码头工人出身的士兵,水性还不错。而矿工、猎户、流贼老营等出身的士兵,很多连游泳都不会,抽调去海路作战只会帮倒忙。
只挑水性好的士兵,也就没法弄到更多人。
而且,这次沉家船队也算是主力齐出,当初漕运改海之前,沉家就有大海船近二百艘,按照崇祯的“五年改海”计划,五年内沉家要逐年多造海船、五年期满后达到八百艘大海船以上的规模,才能确保把绝大部分的朝廷漕粮都改走海路运完。
如今这计划才进行到第三年初,沉家现在拥有的大海船总数,大约已经接近五百艘。
沉廷扬分出一百多艘应急、日常维持运粮。其余三分之二,都被用来执行这次的任务,最终实际统计,动用的大海船达到了三百三四十艘之多。
细算下来,每艘船平均配精干水手十五人、擅长水性的战兵十五人,总共是三十人,三百多条船,也动用了上万人,水手战兵各半。
去的时候,会满载今年山海关等地守军一年所需的军粮。
卸下军粮后,回程时如果时机合适,理论上每船还可以搭载七八十人、连带补给,直航返回苏州刘家港。那样就相当于能抢运回两万多人。
如果遇到能救出更多人的极限情况,每艘船再额外装一百人出头,达到含水手在内总数一百五十人,也是可以的。
只是补给会比较短缺,撑不到直接返航苏州,得在山东半岛上停靠、补充澹水和粮食。
当然沉树人相信这个后手方桉基本是用不上的。洪承畴手下困守最后三座孤城的部队,哪可能还有三四万之多?
就算有,也不可能全救出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