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433


所以今年得多加点人手护航,这些将士们,都是刀头舐血,要跟倭寇、红夷死战的,本官当然要重重犒劳。我沉某人从不差遣饿兵。”
沉树人轻描澹写,把防备鞑子的事儿,说成是红夷、倭寇,柳如是毕竟没跑过海,也不懂细节行情,就信了。
她只是狐疑地说:“沉公子倒是仁义,大明朝文官,能对武将士卒如此体恤的,小女子十几年来,还没见过第二个。既是真心保家卫国,陪着饮酒歌舞,倒也没什么。”
柳如是应下,也就没有再当出头鸟。而且她毕竟是这些女子中的翘楚,有自己挑选酒侣的资格,
看来看去,一众出征文武中,只有六品的郑成功是文官,而且看起来年少不太好色,柳如是就落落大方坐到郑成功桌边,帮着斟酒,还和颜悦色问郑成功想听什么曲子。
其他地位低一些的名女支,只好依次去找张名振等人,能陪一个副将、参将、游击,那也不错了,好歹是大官。
沉树人看着这一幕,内心也是颇为感慨。历史上郑成功应该是今年才刚来的南京,如今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提前了整整三年。
原本的郑成功,应该是拜钱谦益为师,他拜师的时候,柳如是也刚刚进门,算是他的小师娘。如今,却要前世的师娘来陪晚生喝酒、被占些手足便宜,实在是讽刺得很。
不过,这也没什么可喷的。
沉树人并非占有欲很强的人,也没说秦淮八艳凡是被他认识的他都想上。
柳如是毕竟年纪大了,比沉树人还老三岁,十二岁就做了当时阁老周道登的妾,十四岁就被卖到秦淮,这是风月场中的老手。
沉树人从没想过占有,也谈不上嫌弃,但就是觉得让柳如是这种有点骨气的女子,最后落入钱谦益那种软骨头汉奸手上,有点不爽。
所以,只要能让钱谦益多绿一点,多和抗清义士来往,别跟汉奸来往,沉树人都可以推波助澜。
郑成功还年轻,也不是很好色,他去年就成了亲,眼下对这种老他六七岁的女人,更谈不上感觉,纯粹就是好奇。
沉树人环视全场,对于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他也不勉强,只是康慨激昂地说了几句,激励一下士气:
“我沉某从不会看不起操持各业之人,不过纵然是秦淮女子,也可以自选成为什么样的人,若是成梁红玉,一样青史留名。
如今多难之秋,若是还尊文贬武,便难免商女不知亡国恨了。无论是眉楼还是媚香楼,凡是不给我面子的,我们沉家以后也再不会捧场。”
张名振等武将听了,内心颇为感动。这是第一次有文官在这种事情上,真心展现出文武平等,要是大明朝的官员都能这样,军队也不至于士气颓丧至此。
数日犒赏很快过去了,二月初四,沉树人亲自去了句容码头,送郑成功、张名振带领五千战兵、五千水手启航。
船队有相当一部分滞留在苏州太仓,并没有全部来南京,南京这边只聚集了百余艘船,足够把所有的人和武器全部运走即可。
为了此行顺利,沉树人甚至给郑成功和张名振配备了一批刺刀鲁密铳,还有几门最新从武昌府大冶县锻造出来的红夷大炮,作为主要战船上的舰炮。
沉树人亲自骑着高头大马,佩剑持扇,酾酒临江,反复叮嘱,目送众将远去。
===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
郑成功、张名振启航后不过十日,沈树人在南京处理完别的琐碎事务,也踏上了重返武昌的归途。
沈树人的回程比郑成功要安全得多,也快得多。
二十天的时间倏忽而过。
二月底的一天,沈树人回到武昌时,郑成功一行也刚好抵达了山海关,还需花数日时间卸下给吴三桂今年的军粮。
初春时节,海上也不可能遇到台风,沈家的海船经过多年实践航行、改良,已经是稳得不能再稳了。
每年几百条船、累计两三千次的航行,最多只有千分之一二的失事率。
这一路上的日子,毫无意外发生,自然也就枯燥无需赘述。
郑成功原本没来过北方,初到山海关,还是非常好奇的。
趁着卸粮需要时间,他也跟张名振一起上岸走走,还问辽东军买了一小批战马,策马登山,游览眺望关外——
他们自己没法从长江口随船运大批战马过来,因为马匹在长途的海上颠簸中,健康状态容易受损。
南方马匹又少又昂贵,就算后续行动可能要用,也不如到了东北再买。
明朝虽然面对游牧鞑子也比较弱势,但马政做得还是比宋朝好得多了,军队并不止于非常缺马,大片的天然牧场也还保留了一些。
在东北,只要肯掏银子,明的暗的渠道总能少量买到马匹。
“这便是万里长城最东端了么。曹孟德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的也是这里吧。”郑成功策马登上山海关内侧的碣石山,
眺望山海相界、关墙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嶙峋乱石上,最终被惊涛拍岸,内心也是激荡澎湃。从小生长在南方的他,还真没见过这样怒涛与雄关并存的景象。
曹操写的《观沧海》里,东临碣石所登的“碣石”,便是昌黎县,属于后世的秦皇岛,山海关也在秦皇岛,两地相距不足一县。
郑成功也不是什么考据癖,看山海关沿岸地势雄峻,就误以为这里便是碣石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