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433


历史上西方的罐头技术发端,最早就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说白了没什么难度。无非就是“预煮杀菌”加“确保气密”这两个思想,罐头的具体材质并不重要,不用铁皮也能气密。
于是乎,整个三个月,沉树人就跑遍了治下各府,一个府一个县地督导地方官的劝农工作,发现哪儿旱情导致早稻无法发芽,都紧急要求把相应的土地补种。
这个过程中,还顺便把罐头技术鼓捣发明出来了。
三月底的时候,当沉树人回程武昌途中,最后一站在江对岸路过黄州,黄州百姓看了抚台大人如此勤政爱民,也纷纷忍不住跪满了黄颡口镇的码头给他送行,还想给他送万民伞。
沉树人勉为其难把万民伞收了,当地一个德高望重、已经一大把年纪的乡老,拄着拐杖代表百姓称颂:
“抚台大人有所不知,我黄州一地,数百年来最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原是北宋的苏学士。故老相传,如今我们能一年种两季水稻,便是宋时传入的百日熟,
而百日熟当初之所以被推广,也是苏学士在黄州时,遇了旱灾,等雨水来时,下早了的稻种都已腐烂,不及发芽,需要补种,苏学士才弄来了长得特别快的百日熟。后来苏学士知杭州,再遇旱灾,也是这般处置。
今年旱情,却比往年更甚,便是百日熟都救不回来了,大人却能想到劝我等种豌豆与玉米衔接、还专门为百姓钻研了封罐之法贮存豌豆,功德绝不在苏学士之下。
大人将来定然也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曲星,我黄州父老能得大人这样的清官牧守三年,实在是一方之福!”
沉树人受人吹捧时,也有几分恍如隔世之感。他来的时候,已经是三月过半,农历早已过了清明节和寒食。
一听到百姓以他和苏东坡对比,他也不由想起苏东坡那首被称作天下第三行书的“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他也算连头到尾过了三个寒食,只不过前年寒食他刚来做官,今年寒食已经要回武昌,只是路过黄州。他的官运,可比苏东坡强多了。
他是武全才,苏东坡想比拟他的一面是可以的,其他几面,自然也需要别的一世之雄来比拟填补。
因为沉树人回任后勤于民政、出巡踪迹飘忽不定,导致他回到武昌时,发现想找他的人已经排出去老长的队了。
他不得不让幕僚顾炎武排好序列,一个个接见。
“怎么一下子这么多人来找?都是紧要公务么?”沉树人回府刚刚坐定,才洗了一把脸,就忍不住问负责留守的顾炎武。
顾炎武也是无奈地耸耸肩:“有些是公务,有些就是来熘须拍马的,都说抚台要被陛下大用了。”
“大用?”沉树人一愣,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顾炎武理所当然的说:“怎么?抚台在黄州等地巡视期间,竟不知您去年立言的着作流贼论,刚刚应验了么?就前几日,李自成挟杀汪乔年之威,连杀罗汝才、马守应、兼并其部众。
如今全天下都在传言,说您绝对是曲星下凡都不止,得是张良再世、诸葛复生,料敌千里之外、算敌数月之后。杨阁老好像也要派人来,跟您商讨军务呢。”
沉树人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做事哪有三心二意的,杨阁老派人来,肯定是为了李自成告急。唉,我想好好把张献忠先干掉,怎么又扯上李自成了?”
PS:刚刚地图切换回来,隔得有点久。沉树人这边时间线也过了一个月,需要重新拉平一下时间线,所以这章比较流水账。
现在时间线弥合了,明天开始剧情就正常了。
===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
沉树人虽然不想被崇祯牵着鼻子走,但眼下洪承畴也才刚刚覆灭投敌,朝廷还有最后一点余威惯性,所以明面上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加上这次不是崇祯亲自给他下旨,而是通过了杨嗣昌委婉转达。
沉树人没怎么承过崇祯的“国恩”他入仕最初的官是花钱买的,第一个官不是科举入仕,受皇恩的程度也就不如科举入仕的人,但杨嗣昌当初还是提携过他的。
要不是杨阁老的能量,崇祯十二年、十三年那两年里,沉树人没崛起得那么快。
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在那里,沉树人要是忽然翻脸,不利于他将来笼络人心。
谁也不会真心为一个刻薄寡恩的领导卖命的。
所以,不管眼下有多少优先级更高的事情,沉树人都得先应付一下杨嗣昌的使者。
回武昌后第二天一早,沉树人就在刚刚装修好不久的皖抚衙门里,接见了杨嗣昌派来的使者,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监军万元吉。
传统皖抚的衙门,应该设置在庐州府,比如沉树人的前任史可法,就是在庐州府合肥县办公。
不过这种细节,朝廷也不会多管,沉树人调整驻地,也是因为他巡抚的面积,已经远远超出了南直隶的范围。
甚至在湖广境内的部分都已经达到襄随黄武汉五个府、超过了在南直隶境内的安庐池三府,挪到武昌也就很正常了。
只要同在湖广境内的湖广巡抚方孔炤没意见、不觉得自己的权柄被削弱,就没人出头。
沉树人和万元吉也算挺熟了,可以稍微打开天窗说一点亮话,所以他也没打算从头到尾打官腔。
万元吉也是开门见山:“恭喜沉抚台名扬天下,自上月李自成暴起发难,兼并罗马部众后,天下谁人不赞沉抚台当世诸葛、洞明烛照、料敌千里。
听说陛下在京城,也是慨叹不已,朝中众臣,也是人人都被要求再反复通读细读流贼论,陛下甚至还要求五品以上京官,都要把读流贼论的心得,写成奏章上呈。
沉抚台武双全,讨贼功业虽尚未竟,立德立言之功,已堪称天下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