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433


而沉树人之所以下意识会这么写,当然是因为仗着他对历史的先知,不知不觉就这么写了沉树人是知道李自成拿下洛阳很容易,杀陕西二督也很轻松,但打开封却打了整整三次、一年半都没拿下来。
历史上开封城破之后,没半年多崇祯都死了,开封实在是坚挺了很长时间,最后李自成也跟嬴政常凯申一样,靠决堤黄河水淹城解决的,实在是残暴得很。
说到底,福王襄王死相之惨,刺激到了周王,让周王当了明末少有的肯散尽家财助军、与守军一起吃苦的藩王。看在周王这么破家舍财的份上,河南明军坚持了很久。
但是沉树人知道,历史是会被蝴蝶效应改变的,所以越往后他越是不敢写得太详细、太铁口直断,否则将来被打脸可就不好了。
另一方面,去年他可以铁口直断、不顾狂妄,预言李自成会杀了罗汝才马守应兼并其部众,这是一招阳谋阴谋结合的套路。就算李自成没想这么干,沉树人写出来,也能挑拨离间、从旁促进。而计策算计的双方都是流贼,无论如何算计成功,对大明朝廷而言,都是有功无罪的。
但今年情况却不一样了,如果沉树人继续铁口直断预言“周王肯散尽全部家财死守,开封肯定攻不下来”,极有可能被政敌攻击为“陷害周王、设计让李自成把目标对准了周王和河南巡抚,湖广官军好以邻为壑消耗贼军战力”。
被挑拨的两方对象,不再全部是坏人、而是有一方是友军,这时候沉树人说话就必须慎重!
方子翎显然也是揣摩到了这种可能性,于是直接把关窍挑明:“既然沉兄素来以运筹帷幄、料敌千里之外、数月之后着称,这次怎么就不写明白一点?铁口直断一点呢?
如果这能料准了,将来闯贼攻坚果然不利,到时候再有人扇风点火,强调闯贼此战之败早已被官军中的智者了中,不是能极大打击闯贼内部的士气么?
到时候流贼内部的将领都人心惶惶,觉得官军这边的封疆大吏算无遗策,谁还有勇气为闯贼死战?”
沉树人一愣,他下意识刚想把那些“不能这么写”的理由说出来,但转念一想,还是忍住了。
那些话太龌龊,而且涉及朝廷内部藩镇封疆大吏之间的祸水东引,不适合明说。
好在沉树人巧舌如黄,措辞借口一堆堆的根本用不完,所以他很快调整了话术:
“方姑娘,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玩过博戏,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上桌玩一把,直接孤注一掷,这是正常的。反正也没什么可输,最多输了赔命,说不定命都不值钱。
但是当你赢了一把大的之后,下次还次次全部押注,那就不是好事了,因为只要输一把,之前赚的就全都没了。
所以穷要张狂富要稳,在我没写出流贼论时,我的名声不值钱,都没建立起神算的威望,当然要赌大一点。
当时我哪怕只有九成,甚至八成的把握,我也要说得铁口直断、细节言之凿凿,反正说错了也没什么可输的。如今我已经背负上了神算的包袱,可不能随便浪费既得的威望,说话稍微稳妥一点,有八成把握就说八成的话,这没错吧?”
方子翎听得很仔细,甚至有点紧张,听完之后,居然是松了一口气,像是放下了一个包袱,她一边得意一笑,一边帮着出谋划策:
“这么说来!我去年劝你别狂妄,也不算完全赌输了!你自己也承认,当时并无十成十的把握!你只是仗着说错了也不丢人!
既然如此,这次你也算略有失算,并未找到最优的解局策略你自己的名声是值钱了,可是有些铁口直断的话,未必需要你亲口来说啊。
古代学者为圣人传经,都知道要分论语和孔子家语呢,正经必须是颠扑不破的百世之法,要说得大而化之、不可过细。补充的伪经、穿凿附会之作,却可以写得言之凿凿,细而又细,以蒙蔽愚昧,上下各得其所。
你如今名声值钱了,怕说错话,在流贼论续里不敢说得太细,那也可以利用旁人名义,写一些基于流贼论续延展的激进之言,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些。
甚至就是编排一些周王、河南巡抚抗击李自成攻打开封的曲、折子戏,往河南散播,专门蛊惑动摇不识字的愚昧贼将,说不定都比你的正本流贼论续效果好呢。
这些流贼将领,有几个会去看流贼论续的?若是在折子戏里,演绎成王世贞鸣凤记里那般、严嵩曾铣鞑靼人之间那些武戏一样,把李自成套到鞑靼人上,然后把杨阁老类比成曾铣、
再加上内部有无知蠢辈逼着忠义良将跟闯贼速战速决、闯贼攻坚不利后设计反间、利用朝中有奸佞无能,陷害前方将领,逼其出战,便如杨国忠劝李隆基逼哥舒翰出潼关作战古往今来那么多典故可以影射,不比你干巴巴的流贼论续对闯贼内部人心动摇效果更好?
而且如此一来,朝廷还能继续夹带一些谋略,比如可以放出风声说其实罗、马旧部要是真肯为李自成用命,其实开封城也是可以快速攻下的。但罗、马旧部就是不希望李自成威望大涨,就是不希望显得李自成兼并了他们之后、原本攻不破的坚城现在就可以攻破了,所以故意出工不出力这种东西,但凡上了戏、民间戏说,怎么加都不为过。
而一旦说对了,就能说这些判断,都是基于流贼论续作出的,是民间的有识之士受此启发、参详印证。
而一旦说错了,或者干脆没任何效果,也可以推个干净,说是民间愚夫自行乱读、解读错误,丝毫不会影响到流贼论续和沉兄你个人的神算之名。
是进亦得利,退亦得利,便如孔子家语说得对的,那就说这是论语本意,孔子家语说得不对的,直接就说孔子家语是攀附的伪经,丝毫不影响论语的权威。”
方子翎洋洋洒洒,就把她读书这些年来,洞若观火的一些看法,彻底和盘托出。
沉树人听着听着,也是不由有些惊诧。
看来,方以智他们家确实是家学渊源,不一般呐。父亲能做到湖广巡抚,儿子能考到进士出身、位列江左四公子,这都不是侥幸。
方子翎要是个男人,也去参加科举,说不定还真能有所斩获。
就凭她看书的眼光、对古人如何爱惜羽毛、防止伪经污染真经权威性的那点解读看法,此女子就极为可怕了。
方子翎这套说法,不就是后世用得很纯属的“同人、二创”套路么!
原着过于经典,IP太值钱,怕说错话,不敢说得很大尺度,那就弄一堆名声不值钱的同人、二创来把原着不敢说的大尺度话说了!
反正说错了丢的也是二创、同人的名声!说对了功劳却可以攀附归在原着身上!
当然,其实读书多的人不难发现,这种东西古人也有用,在诸子百家、各种哲学信仰流派诞生的时候,正经伪经并存都是很常见的。
闯出来了,伪经也可以被洗白承认,甚至再自成一个流派。没闯出来,那就直接打为伪经定论。
只是这个话题太高端,99的庶民不会被提及这种屠龙术层面的东西,所以用“同人二创”来类比更能被普罗大众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