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3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3/433


沉树人一想也对,连忙放弃了“单手瞄准射击”,改为“单手挟住腰射”,这样的话就不用太大的力气了,毕竟人的一段手臂自然形成了杠杆,枪重力产生的扭矩被大大减小了。
而且腰射之后,枪尾距离人脸的水平距离,大约是半臂,或者说一截前臂的距离,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则相当于人的上臂。
所以折算下来,枪尾到人脸的直线距离,应该是根号二倍前臂长度左右,比举平近了三成,这依然是可以接受的,不至于烧黑脸。
沉树人谨慎地腰射了两发,除了不太稳,没什么别的毛病,脸也丝毫没熏黑。
“可以,很不错,以后这种双管枪,就训练骑兵马上腰射,不瞄准,那种转轮枪,给骑兵在马上冲锋瞄准射击用。
这样的话,火枪骑兵的甲胃也要改良一下,要戴包裹更好的、不导热的护臂,腰侧肋部也要加强,这样把枪托在肘上、夹在腰边射击,后膛漏出来的火焰才不至于烧伤手臂。”
这种处理,后世密封好的后膛枪当然不用,但沉树人这种枪管尾部会漏火的劣质货,是不得不考虑的。
===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沉树人一边吩咐护具改良的事儿,一边脱掉鹿皮手套,擦了擦自己手上的黑灰,随后又好整以暇地补充教训:
“还有,这些士卒之前的基础训练太不全面了,就算不瞄准、随便估算一下打,也不至于歪那么远。以后要加练凭感觉腰射!
咱军中的火枪手,最多的已经入伍三年了,三年下来、好几场大规模的实战,还没找到感觉么?”
左子雄和卢大头等军官,对这个批评当然只能全盘接受,但也委婉地表示、他们也有难处:
大量实弹训练太费钱了,不遇到实战,谁能这样浪费弹药去找枪感?能把如今的瞄准射击练好就很不错了。
沉树人想了想,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这是事实,他不可能让部队把大批银子和物资浪费在打靶上,宁可大浪淘沙实战中磨砺手艺,那样好歹打出去的弹药都是能杀到敌的。
于是他补充说:“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先在军中挑选擅长骑射,有马术基础的士兵,然后每人打三到五枪,优中选优、挑出其中枪感最好、腰射天赋最好的。
以后单独成军,组织一支可以在冲锋中腰射开枪的部队。好在我军如今短管后装枪数量也不多,只练几百精兵的话,花不了多少弹药
还有,高强度训练的时候别用蜡壳弹!记得用纸壳弹或者散装弹药,反正训练不怕装填慢,用便宜弹就好了。
让宋应星那边再做一批样子、长短跟双管后装枪一样的前装枪,尾部不会漏气那种,专门用于训练。这样没有蜡壳弹,也不怕枪尾漏气冒火太严重烧伤人。”
左子雄和卢大头等人听了之后,也是钦佩不已,立刻意识到抚台大人的规划就是井井有条训练成本高,也是可以想办法的嘛!专门造一些低成本的训练弹、再专门配合训练用的枪,不就可以练习射击精准度了。
沉树人吩咐完之后,就让各部继续演练。
短管后装喷子演练好,就继续让转轮手枪队上前演示。
又是一阵火药轰鸣,两百名手枪手各自陆续打完六发子弹。沉树人在旁边仔细观察,手枪兵都可以确保单手举平手枪、大致瞄准后射击。
二三十步内的精度和命中率还是非常可观的,至少大方向不会有明显误差,再配合上这些手枪也是喷子,也有好几发弹珠,覆盖火力非常凶勐。
所以沉树人也没有对手枪演练发表什么批评,也不需要再专门精选士兵组建手枪骑兵队,他今天主要的意见都集中在后装双管喷子上。
看完后,沉树人拍板道:“行了,手枪骑兵就用这些士兵了,先组建二百骑,好好加强一下马术。至于双管枪骑兵,还是要优中选优,各营可以自荐精锐,觉得自己枪法好的,都可以试,每人试两发子弹,不许瞄准,就用腰射,成绩最好的编练出来。”
左子雄立刻开始执行,吩咐下去各营毛遂自荐,把自觉枪法最好的士兵挑出来
当然,也不能白试,如果挑出来的士兵,最后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基本命中率都无法保证,那就得扣几天的军饷、外加体罚。
同理,表现好的,可以直接编入新的部队,军饷也会增加,伙食标准也会提高。
否则人人都过于自信,这得选到猴年马月去,短时间内也没那么多蜡壳弹可供浪费,得等将来廉价的训练弹、训练枪都到位后,才能低成本敞开选拔。
一听这个命令后,各营果然都非常振奋,一些觉得自己枪法好的士兵,乃至把总、队率级别的火枪队基层军官,全部自告奋勇来试两枪。
左子雄把这些人编成两百人一队,对着前面各自的靶子开火,然后数靶垛上的弹孔,比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还真就选出了一些腰射枪感不错的精锐,让沉树人也挺满意。
看来用新武器的部队,很快也可以正式形成战斗力了。
不过,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了一些异常。
随着演练过半,双管火枪兵也已经挑选出大约三四百人选了,随着又一队火枪手上场、开火、统计结果,数据明显拉高了一截,让沉树人都有些意外。
“这是谁的部下?哪一营的?腰射枪感很不错嘛,要好好总结操练方法!把负责军官给我找来!”沉树人很重视总结经验教训,一看到有值得挖掘、推广的,就立刻刨根问底。
不一会儿,还真有一个形貌略微怪异的二十多岁军官被拥了上来,对着沉树人行礼。
“你是辽东当地人?”沉树人上下大量一番,不太敢确定。
对方自报家门:“末将李愉,原暂充朝鲜鸟铳手营都监,一个半月前,在笔架山海战中带队弃暗投明。家父为朝鲜兵曹判书李时白。”
沉树人听说他就是那个朝鲜降将,也礼貌的点点头。沉树人对朝鲜高层现状也有所耳闻,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他现在急于挖掘鸟铳手的训练方法。
于是他也毫不客气地直接问:“那你倒是说说,你营中这些鸟铳手,为何不瞄准腰射那么准?本官看了统计,平均每枪的靶垛上,都能多一到两枚弹珠。你们是怎么操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3/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