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433


看地图的话,此去岳州府也只隔了忠峒安抚司、忠建宣抚司这两个土司部落了你觉得还要多久可以拿下?
还有,拿下这两个土司后,从那儿翻越龙山、白崖洞,地势是否险要?大军如果只背负行粮,不带辎重车辆,应该可以翻山进入岳州府吧?
如果不想太快惊动官军,孤倒也考虑过破了忠建宣抚司后,继续南下,攻打永顺宣慰司境内的那些土司,到时候再往东翻过天门山,无论是往北走澧水入岳州,还是往南走沅水入常德,最后都可以直捣长沙老二,你说说这个计划如何?”
张献忠这番话,也算是稍微了解过地理之后,才说的,并非天马行空“地图开疆”。
沅水和澧水都是洞庭湖西侧的两条河流,最后会注入洞庭湖,其中偏北的澧水是岳阳境内最大的河流,偏南的沅水是常德境内的大河。
屈原的诗里就有“沅有止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说这两条河岸边都长着兰止之类的芳草,可见这它们广义上都算是湘江水系的,否则不会被屈原写进湘夫人。
沿着这些河流,可以比较快捷地大规模行军。哪怕张献忠的部队,原本是从北边翻越了三峡南岸的高山而来,没法携带车辆和船只,但只要临时在大山里砍伐木料、扎筏放排,也能便于运输人员物资。
至于物资的来源,流贼本来就不需要带太多军粮,张献忠在归州的粮食早就吃完了,本就是杀人抢粮、以战养战,所以直接拿施州卫、永顺宣慰司两地的民间粮食就能打仗。
正常官军行军的路线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粮道限制,流贼在这方面却轻松得多,杀到哪吃到哪。
李定国听完后,也已经大致明白义父想干什么了:“父王是觉得方孔炤兵力不足,一直在提防长江出峡的夷陵、江陵等地,对南方湘江、洞庭一带疏于防范?
而沉树人的辖区,又只到武昌府,加之他原先当兵备道时,一开始也只是湖北兵备道,在湖南没有培植亲信势力,所以我军要趁机直捣其空虚?”
张献忠当然不会跟义子多废话解释,只是随意地点点头,然后施压:“如何,有没有把握?”
===第111章
不破不立===
张献忠在数个方向承受重压、不得不南下湘西、并试图由此渗透湖南腹地。
这个决定从战略上来说也不算错,因为眼下他确实没有更好的选项,只能是矮子群中拔高个。
刚刚执行了长达三个月杀戮任务、都杀戮得有些麻木了的李定国,稍微盘算了之后,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只是出于最后尚未泯灭的人性,提醒了一句:
“父王要进兵湖南,孩儿自不敢有异议,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靠施州卫和湘西永顺宣慰司的这些土司维持大军,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我军最近在施州卫等地,杀戮实在是太狠了,士卒每日损失,兵源却不得补充,与当地人唯有死战到底。
原先我军在汉人的地盘上作战,好歹只杀富户,分散钱财,能以此招募穷人投军,如此便能以战养战。此番若能出山杀入岳州、常德,还请父王恢复往日军纪,也好扩军拉丁。”
李定国的话,也谈不上“爱民仁慈”,毕竟他现在就是个流贼,这不是黑他,也不是洗他,这才是最真实的状态。
他劝张献忠重回汉地后暂时少杀人,也不是因为他不忍,只是知道无差别杀光不能持久,部队会越打越少。
而且汉人跟苗人不一样,苗人闭塞,识字也不多,消息基本上靠口耳相传,在一个地方屠杀了一个土司部落,哪怕杀绝种,几百里之外另一个苗部土部可能都不知道,下次张献忠军流窜到那儿的时候,当地人的抵抗欲望也不会比前一个部落更激烈多少。
可汉人识字率高,舆论压力大,屠尽一县一府,消息能传很远,以后就没人当兵了。只杀富户抢劫、拉拢穷人,总体来说更有利。
后世很多人因为李定国后来抵抗了,对他一辈子的履历一律加以美化,这显然不符合人物弧光。
这是个复杂的世界。
任何人的人性都是会成长的,曹操早年也不过是想当征西将军,有好人做久了晚节不保,也有无耻久了晚年从良。
当然,无论李定国出于什么动机,他劝张献忠回到汉土之后,恢复原本相对宽松的杀人政策,从事实结果来说,确实是相对好一些,可以避免数十万计的额外无辜汉人死亡。
张献忠脑子也是好使的,这个道理一点拨,他就能立刻想明白,于是果断许愿:
“那是自然,本王爱民如子,只要杀进岳州、常德,对于住在城外的百姓,只要田地少于一百亩的,都可以不杀。
有田百亩以上的富户,或者在县城里住的,甚至是在城里有店铺的,那就一律杀绝,尽夺其钱粮充作军需、顺便招募新兵。”
李定国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但也没有再反对。反而一脸振奋地附议:“既然父王已经决定,并能保证不滥杀无辜,孩儿也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
大军军纪一旦败坏,见人就杀,时间久了很难收得回来。如今在施州卫等地杀戮太过,收益却日趋减少,还不如速进常德,以膏腴之地养军。”
之前几个月,他之所以这么卖力,也是知道父王这是在给他机会,考验他。
自从去年偷袭襄阳、先胜后败。
一开始明明都靠着杨嗣昌身边的情报细作、提前打探得襄阳空虚,趁机诈开城门,进城大杀四方了。
可最后居然就被沉树人的部队、因为不经杨嗣昌调度,就擅自回师路过襄阳,己方细作没打探到这一点,导致骑兵部队给沉树人撞上了,一千余骑被歼灭,四弟艾能奇被送到京城凌迟碎剐。
李定国虽然跃马檀溪逃了回来,也着实受了父王一段时间的猜忌,大哥孙可望和三弟刘文秀明面上没说什么怪话。
可私底下在张献忠军中,不少人偷偷嚼舌头“艾老四怎么就中了狗官的奸计被擒,为什么有些人却活着回来了。还是大王麾下负责联络杨嗣昌身边细作的心腹,昧下了什么消息”。
李定国在张献忠诸义子中,文化水平是不高的。
而其他三人中,死了的艾能奇,是最出了名的孔武无脑,刘文秀相对平均,而长子孙可望以读过书闻名,张献忠也最器重他,把需要动脑子的事儿都交给他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