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433


不过如今还是明末,洞庭湖还是正儿八经的“横亘七八百里”。
当然,这个“横亘”的算法,现代人或许不太习惯,这是从湖的东北角往西南角行走、算最远的湖岸距离,大致相当于后世从岳阳走到常德,半周长八百里。
至于直线距离,岳阳到常德也就三百多里,而岳阳到正南边湘江河口的湘阴县,更是只有二百多里。从湘阴沿湘江逆流而上,再走不过七八十里,就是长沙了。
如此巨大的一片湖泊上,注定会给拥有优势战船一方的水军,留下充足的发挥空间前提只是你要能找到敌军。
沉练和李愉带着六千人,连夜突破洞庭湖口后,也不惜人力,帆桨并用,昼夜往南划船航行,所有士兵轮番休息,醒着的就帮忙划船。
船上携带的军粮、补给品也非常充足,甚至有珍贵的肉脯和炼乳,好让士兵们尽快恢复体力,也是为了大战之前鼓舞士气。
平时行军、训练、戍守的日子,可没有这种好东西吃,只有重伤员才能碰。
六月份的洞庭湖,由北往南航行也不算很费力。因为长江在夏季汛期,上游来水量很大,城陵矶湖口是从长江往洞庭湖里倒灌水的,这种情况一直要到汛期结束,才会变为洞庭湖蓄水流回长江。
所以眼下北部的湖水都会有一个自然往南缓慢流动的速度,一直要到靠近南岸,湘江的来水才能彻底抵消掉长江的倒灌。
短短一天之后,两百多里的水路就走完了,而且在半道上,沉练和李愉还真就发现了一些目标。
话分两头,李定国在城陵矶和巴陵死死顶住沉树人、左子雄的同时,南边的张献忠部主力,取得的进展着实夸张。
其实,甚至早在李定国围困巴陵的前一天、也就是李定国刚刚在岳州府内找到足够船只横渡洞庭湖口的时候,张献忠就已经攻破了常德府治武陵县。
只是消息传递需要时间,后来李定国又东渡了湖口,水陆交替一时军情传递延误,他才无法立刻知道义父的进展。
所以常德全境,其实是在沉树人抵达之前的四天,就已经沦陷了。整个攻城战,也就持续了一天半而已。
张献忠当时开出的条件,是“直接投降,就只杀藩王、官员,不杀百姓,抵抗一天,屠城三成,抵抗两天屠城六成,抵抗三天,屠尽全城”。
这个条件很苛刻,比李定国在巴陵开出的还要紧迫一级,历史上他们基本上在崇祯十六年之后才会这么干,现在显然是为了抢时间,所以下了重手
张献忠很清楚,他的一切手段,都要围绕尽快拿下长沙这个目标转。凡是有利于尽快拿下长沙的,无论多狠毒都得用。
常德府守军在地方官员和当地藩王的催逼下,一开始也象征性抵抗了一天。
但一看敌军攻势凶勐,全都不要命一样疯狂勐扑,入夜后部分将士一想到抵抗的越狠、将来被报复得越惨的可怕下场,军心很是动摇。
而张献忠并未彻底包围全城,只是攻打武陵县西门,另外三面完全敞开了让人跑。于是当天夜晚,就有大量守军确认城外无人后,开门蜂拥逃出城去。
张献忠也不追击逃兵和逃跑百姓,只是进城乱杀了一夜,把驻在常德的当地藩王、荣王朱由枵全家杀死,包括朱由枵本人和他儿子、世子朱慈照。
朱由枵被乱刀砍死、分尸沉河,丢进沅水直接冲进洞庭湖。朱慈照运气好一点,只是被一刀抹了脖子,没有刻意去肢解,算是留了个全尸。
这朱由枵是第五代荣王,他祖上是弘治帝朱右樘的幼弟,到了正德年间才就的藩,在常德生活了一百三十多年,至此国除。
荣王府的所有财帛当然也都被抢了,所得值银一百余万两。分出大部分招募穷人扩军,还把明军留下的府库刀枪武器、破铜烂铁全部收入囊中。
不得不感慨,大明的藩王又一次给流贼当了运输大队长。
武陵县算是张献忠此番复出后,拿下的第一座府治级别的城池。虽然不是很富,可把藩王和富户地主统统屠尽,依然让他瞬间又一波肥了。
至于“屠城三成”的恐吓,张献忠也没严格执行,因为他没时间,所以只是草草把城内有房的人全部杀尽,总共死者约在三四万人,没房逃去乡下的就不管了。
最后他留下刘秀继续搜索船只、又拉了一两万慕钱而来的最穷苦出身壮丁,宣布了免税三年后,就继续进军长沙。
两天之后,也就是沉树人派出沉练、李愉南下截击之前两天。
张献忠先头部队顺利在长沙府临湘县登陆,控制了湘江注入洞庭湖的河口要害,也截断了从湘江走水路去岳州的交通。
临湘小县当然没有抵抗力,有了之前武陵县被屠城的威慑,加上长沙府这边被封锁消息、并不知道沉树人的援军很快会来,临湘知县提前就乔装弃官跑路了,守军也就一触即溃。
不过这么做,倒是让张献忠没有在临湘大开杀戒,只是杀尽大地主财主,穷人就懒得杀了。如此一来,他进城后的群众基础也更好,拿着刚在常德抢到还没花完的银子,又拉起一大票炮灰
张献忠也必须在本地多拉炮灰,因为他需要人手来强攻长沙、需要炮灰来承担守军火力、填坑填河破坏外围工事。
而此前翻山越岭进入常德境内的作战方式和行军轨迹,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后遗症张献忠军船只极少,除了木筏就是小船,都是在常德各地沿途缴获的。
在横渡洞庭湖之前,船少带来的问题还不大,木筏也能用于顺流行军、节省体力。
可木筏无法进入洞庭湖,很容易翻沉,湖水也比河水缺乏流速,木筏动力不足。所以从进入洞庭湖的那一刻起,张献忠的部队事实上就已经被分成了好几股。
只有前军有足够的船渡湖抵达临湘,随后船队就得返航回常德接第二批部队。
估计要往返三四趟,才能把张献忠的五万兵马和新拉的壮丁统统接完。
这就导致张献忠只靠第一批两万人的先头部队,想攻破长沙非常难,至少吓不住长沙守军。
而在临湘靠岸后再勐征炮灰,就可以绕过渡船数量的限制,让部队在抵达洞庭湖东南岸后,再跟病毒一样就地繁殖分裂、就地取材攻长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