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3


我沈廷扬一心忠于大明,我不担心郑家报复沈家,我担心的是害了大明江山!郑家一家虽不足惧,可如今已有那么多反贼同时起兵,东南财赋重地乱不得!
这事就算办不成,只要郑芝龙后续肯安分些,不送质子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我被杨阁老埋怨、以后没得升官罢了。但苟利大明江山,我的仕途又算得了什么!”
话说到这份上,沈树人也只能暂时沉默了。
确实,只要他没法直说“我知道历史”,沈廷扬的谨慎态度就很难扭转。
而且,这种谨慎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受此启发,沈树人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历史上郑芝龙确实没反,也确实拖了三年才送儿子去当人质。
但历史上也没他沈树人的插手啊!
说不定,这具肉身原本就在崇祯十二年中暑死了。然后一了百了,杨嗣昌也没再计较,和稀泥混过去了。
可如今沈树人还活着,沈家在跟郑家拉扯一番后,再强行送他去南京,性质就不一样了,说不定真就成了逼反郑芝龙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确实不能赌。
想到这儿,沈树人也微微捏了把冷汗。
自己仗着读过《明史》,仓促之间看问题多少有些僵化教条。
以后决策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不能再一味盲信史书,而要实事求是地结合局势变化推演。
沈树人也算知错就改,立刻表态:“既如此,孩儿回去再慢慢想办法,只要不刺激到郑家、又能找到借口去南京,就行了吧?”
沈廷扬这才欣慰点头:“话是如此,但不好找啊。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先好好养病吧。”
沈树人行礼告辞,便转身回屋,内心一边自我安慰:
这次的事如果做不好,虽然会被杨嗣昌埋怨,但明面上倒也不会落下什么罪过。
毕竟这是秘密交办的差事,不是朝廷正差。
而且,历史上杨嗣昌在两年之后,就会被张献忠用袭杀藩王之计陷害,忧惧而死。到时候他“小本本”上那点私账,也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无论杨嗣昌的人情还是埋怨,都只有“两年保质期”。
当然,如今距离崇祯上吊都只有四年半了,自己得抓紧一切机会快速建立势力,为将来的拯救汉人江山大业布局。
如此紧要关头,两年也非常宝贵了。所以只要有一线机会,就要竭尽全力办成。
——
新书期间求点推荐票,各种求票。
===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
沈树人冷静下来,也知道想计策的事儿急不得,当晚回屋就先歇息了。
大病初愈,身体也确实疲劳,一沾床就睡着,第二天辰时才醒。
起床后他先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出一点汗,然后洗漱用膳。
青芷布菜时,沈树人看见一碗龟苓膏状的食物,但色泽浅亮通透,指着问:“此乃何物?”
青芷:“这是后厨用倭国琼脂、蒟蒻调制的凉糕,还加了大员的薄荷叶,说是消暑顺气——这些药材都是昨日来探病的客人送的。”
沈树人不置可否。
倭国的琼脂、蒟蒻工艺确有些独到之处,是用昆布、魔芋秘法熬制的。
但大灾之年,一点吃食还要倭国进口,过分了。
郑家为了稳住局面,还真是下本钱。
沈树人本着批判和不浪费的心态,快速吃完,味道倒是很不错。
……
吃过早餐,沈树人宅在书房里,又开始琢磨昨晚的事儿。
他内心还是挺乐观的。
不就是找借口去南京么?自己这种纨绔子弟、巨富少爷的身份,要惹点别的事情跑路,备选项绝对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