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0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7/1964


其实制约老朱北伐大都的,不只是元廷的残余势力,还有山东这一支红巾军。
别看毛贵归附过来,但这二十万人,迟迟得不到整编,就没法做到如臂使指,想要北伐,就会出问题。
本来朱元璋是打算返京之后,就推行整军,把山东红巾重新编练。
但是谁也没有料到,毛贵竟然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上学,重新读书。
你说他是窥见了上面的心思也好,还是真的这么想也罢。
确实是时机恰当,正中下怀。
“毛将军,我可以答应你入学,但你也要考试。不过考虑到你的身份,我给你单独办一场,我亲自当主考。”
毛贵慌忙摆手,“张相不必兴师动众,我确实是想读书,张相能恩准我考试,就已经很好了。正好,我家还有三个小子,我们父子四人,一起参加考试,也是有趣!”
刘伯温干脆抚掌大笑,“古有三苏,今有四毛,都是佳话,千古佳话啊!”
------题外话------
推荐老朋友的新书,听说有很有看头
===第五百一十七章
整编山东红巾===
毛贵的表态,确实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张希孟在内。
毕竟几十万人马,一省之主,岂是随便能舍弃的?
可以归降,但是完全放弃权柄,却是千难万难,但他到底走出了这一步,当世豪杰之中,该有毛贵一份!
拿得起来,放得下去。
这才是大丈夫!
张希孟面上带笑,却又略有迟疑,所谓将心比心,毛贵能做出这样选择,固然难得,但是朝廷也不能就此夺了人家的权柄,总要有个说法才是。
张希孟想了想,把目光落在了刘伯温身上,“先生,你去准备几个上好的菜肴,就让孔府的厨子做,他们手艺好,我想跟毛平章好好谈谈心。”
刘伯温多聪明啊,哪里不知道张希孟的用意,立刻答应。
他走了之后,就剩下两个人。
张希孟一笑,“毛将军,首先,你的举动深明大义,是帮了朝廷大忙,我必定要向主公请旨嘉奖,这一点你不要推辞。”
毛贵闷着头,似乎有意推辞,可张希孟这么说,他又不好多言,只是双手依旧插在一起,心绪复杂。
张希孟又道:“毛将军,我要说的第二点,山东红巾,抗元有功,这一次为了策应中原决战,也是立下大功。这是谁也不能无视的。你想辞官,接下来山东红巾要怎么处置,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毛贵一怔,他万万没有料到,张希孟会如此直接。
“张相,我,我还是不要说了,一切能按照官军整编,在下就已经很满意了。”
一句话,终究是暴露了毛贵的内心。
从毛贵来讲,他早就意识到了韩宋的路走不下去,作为韩宋东路军的山东红巾,也需要彻彻底底改革,脱胎换骨,洗心革面,重新开始。
可问题是
其实很多人还是不服气的,或者说不甘心。
他们甚至想占据山东,画地为王,名义上听朱元璋的,但实际上自己做主。
甚至还有些人,希望迎接小明王到山东,重建大宋……
这种提议别说毛贵不能答应,就算是韩林儿也不敢接。
好不容易当成了普通人,再陷进去,就真的十死无生了。
毛贵对这些心知肚明,他更清楚,如果长此下去,非出事不可。不光他自己,包括山东红巾,都会成为大明的叛军,到了那时候,玉石俱焚,天崩地裂,谁也没有好下场。
不如自己干脆一旦,抽身退步,然后狠心将这些人马交给朝廷,让张希孟全权处置,他就什么都不管了,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只是话虽如此,毕竟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又哪里能真正割舍放下?
被张希孟一问,还是说出了心里话。
随后毛贵干脆直说了,“张相,我知道以当下的情形衡量,山东红巾将领有不少不够资格,没法编入朝廷的兵马。但是这里面又有不少不想离开军中,除了打仗,也不会别的。还有些人,干脆就是贼心不死,贸然遣散了,后患无穷。我,我也是很为难。”
张希孟颔首,笑道:“毛将军,如果你不说这话,或许对你未来更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7/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