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2/1964


毛贵连忙点头,却又无奈道:“师相,我这是奉了李相公之命过来的,当下有个麻烦的事情,李相也不知道要怎么办,还要请师相拿个主意。”
张希孟不解道:“还有什么事情,是连李相都没有主意?”
毛贵道:“师相,是这样的,张士诚和陈友定这俩人,接受了上位册封,算是我大明臣属,过去他们也都向大明进献贡品。可学生接了外务部之后,觉得不管是苏州,还是八闽之地,都不算外面,这两处也不是藩属,似乎不该归外务部管。到底要怎么划分,学生拿不准主意,中书省也没有定论,这才烦劳师相。”
张希孟这才听明白,敢情是涉及到了定位的问题,确实是有点麻烦,人是大明臣子,地也是大明之地。
外务部管,等于把苏州和福建等地弄成了番邦,这还得了?
不交给外务部,又没有派遣布政使,想管也管不到。
甚至在贡品的问题上,都非常麻烦。
“师相,学生思前想后,都觉得名不正言不顺,要不把他们的贡品直接送入内帑,不交给国库?”
张希孟笑了,“谁给你出的主意?”
毛贵一怔,“师相,有什么不妥?”
“大大不妥,你交给了内帑,过些时候,咱们讨伐张士诚,张士诚就会说大明收了他的钱,背信弃义。到时候国库这边没有收到钱,钱都给了主公,就说是陛下背信弃义吗?”
毛贵吓得脸色都变了,“怎么,怎么会?我,我没想到这个啊!”
张希孟哈哈一笑,“别着急,你多看看就会明白了,没什么难懂的。”
毛贵再三沉吟,无奈道:“师相,我怕是还不适合朝中的事务,你让我读书去算了!这么件事我都处理不明白。”
张希孟摇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而且这个事情非常容易。”
“容易?怎么会?”
“怎么不会!”张希孟反问道:“到了现在,还要让张士诚跟陈友定潇洒下去吗?”
毛贵不由得惊呼,“师相的意思,要动兵?”
张希孟含笑点头,“天下一统拖不得!”
===第五百二十四章
张士诚决不投降===
的确是拖不得。
就像张士诚这种,霸占苏州,迟迟不解决,弄成了外藩,往后去苏州看看园林,都要出国,这算什么事啊?
就算为了让公文往来方便,也该趁早解决张士诚。至于陈友定,是铁观音不好喝,还是泉州港口不香?
当下北伐中原,尚需要恢复时间,但是扫平这两家,却是易如反掌,没必要等下去了。
毛贵听到张希孟的话,顿时心潮澎湃,热血涌动。
自从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天下纷乱,豪杰并起,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百姓终于不用受战乱之苦,可以重归太平。
近百年的大元朝廷,也要土崩瓦解。
中原恢复,普天同庆!
“师相,学生眼下虽然是文官,却也想着能驰骋天下,替陛下扫平宇内。只可惜,这一次用兵,我也只能当个看客了。”
张希孟呵呵一笑,“你先别着急,虽然一统天下,不免用兵。但是一路打过去,也着实没有必要,咱们要在各个方面上,全都赢过张士诚和陈友定,以泰山压顶的态势,赢得大战,尽快一统东南。时间拖延越久,百姓损失就越大,这也是我说拖不得的原因。”
张希孟又道:“我倒是希望你能去一趟苏州,对张士诚晓以利害,让他迷途知返,尽快纳土归降。”
毛贵一怔,随即道:“师相,不是学生不愿意去,奈何我没有舌绽莲花的本事,怕是没法说服张士诚,反而耽误了大事。”
张希孟一笑,“有时候用不着说什么,只要站在那里,就已经足够了。你以山东之地,二十万之众,归附大明。张士诚论起来,地盘尚且不如你,割据苏州,作威作福多年,已经该知足了,他要是还不想放手,王师到日,天崩地裂,可不是他能承受的!”
毛贵想了想,终于点头。
“师相看得起,学生愿意赴汤蹈火。学生只能说不惧生死,不畏刀斧,最后结果如何,就不是学生能预料的。”
张希孟笑着点头,“这样就好,我再跟主公商议,回头有旨意给你。”
毛贵回去待命,张希孟在短暂的筹划之后,就去见了朱元章。
值得一提,老朱似乎还因为讨要张家儿子不得的事情,对张希孟有所不满,故此面沉似水,彷佛张希孟欠了他钱似的。
张希孟自然不会在乎老朱的小小情绪,相反,他准备了不少的理由,说服老朱,改变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
毕竟朱标一天天大了,不抓紧下手,等三观定型就不好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