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4/1964


毛贵呵呵冷笑,“在下过来,是想让你,还有你的部下瞧瞧,归附大明之后的结果!做大明的尚书,不比草头王的官职,强了万倍!”
“放肆,放肆!”
张士诚气得拍大腿,“来人,把他拿下,打入大牢!”
连喊了两遍,终于有人过来,把毛贵拿下。
这种情况早在毛贵的预料之中,也没有什么好在乎的。
倒是张士德忍不住提醒张士诚,还是别送去大牢了,就关在王宫吧!毕竟苏州城早就被渗透得和筛子似的。
万一有人把毛贵给放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张士诚老脸铁青,丢人,真丢人!
刚刚鼓起来的一点勇气,也没了大半。
“事到如今,只能以必死之心,等待死亡的来临!我张士诚,绝对不降!”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来报,一个叫钱用勤的人前来求见,而且他还手捧着一件宝贝,是免死金牌!
“怀王殿下,小人愿意代怀王和大明谈判。小人有办法,保全怀王全家性命,荣华富贵,免去苏州的兵戈之苦,还请怀王恩准!”
说完之后,他头顶着免死金牌,大礼参拜。
===第五百二十五章
张士诚降了===
在张希孟的手里,捏着一封来自山东的信,是钱用壬送过来的,而写这封信的人,正是钱家。
钱家的祖上,可以追朔到唐末的彭城郡王钱镠,他奉诏平息了越州董昌叛乱,唐昭宗大喜过望,进封钱镠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再加一本金书铁券,上书钱镠本人可免九死,子孙可免三死,一般的罪请随意。
这就是钱家丹书铁券的由来。
不过很快大唐就灭亡了,钱镠建立吴越国,雄踞两浙之地。
丹书铁券也就失去了价值。
后来随着北宋建立,钱家纳土归降,变成了赵宋的臣子。
彼时丹书铁券已经失去了实际价值,但是却是一件不错的宝贝。赵二还从钱家手里要过来,把玩了许久。
后来虽然历经战乱,这件宝贝还在钱家保留着。
朝代变更,皇权更替,钱家越发兴旺发达,丹书铁券,依旧熠熠生辉。
钱家有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在手,又有纳土归降之德。家族绵延,子孙繁衍生息,俨然一方豪族。
如今他们家愿意站出来,劝说张士诚投降,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
张希孟急忙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朱元章。
老朱对劝降张士诚兴趣不大,反而很喜欢丹书铁券,好奇询问:“先生可知道这个东西写了什么?”
张希孟只能道:“钱用壬并非钱家嫡系,无福见到这件传家宝,他只是听人说过,上面的文字似乎是‘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大约就是大唐皇帝发誓,要免钱镠九死,子孙三死。”
老朱微微沉吟,突然叹道:“先生,唐天子以丹书铁券酬谢功臣,固然有其道理所在。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怂恿子孙后代,目无王法,肆意胡来。咱看这不是免死,这是催命符啊!”
张希孟大喜,真不容易,老朱总算意识到了免死金牌的本质。
“主公,臣一直觉得功过不能相抵,正如是非不能混淆,黑白不能颠倒。钱镠也是在大唐末世,得了一块免死金牌。我大明正是立国之初,重建法度,规矩森严。如何能一边制定大诰,一边发放免死金牌,自己抽自己的嘴巴,自己毁自己的信用?”
老朱深以为然,用力颔首。
“先生所言极是,咱记下了,自此之后,大明不会有什么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了。”
得到了老朱保证,张希孟竟然长长松了口气,光是这一句话,就不知道挽救了多少淮西勋贵,也不知道那帮混球能不能记着感激自己?
你们帮忙抬轿子,咱一向是知恩图报,这么大的好处,你们可要铭刻肺腑才是!
“免死金牌的事情先放一边……咱们说说这个张士诚吧,他能学钱家先祖,纳土归降吗?”朱元章沉吟问道。
张希孟想了想道:“臣也不好说,如果张士诚真的是豪杰,多半会宁死不降。可若是按照商人秉性,没准还真能谈谈。”
老朱气得笑了,“先生不能两头都占了。”
张希孟无奈道:“臣确实不知,不过想来很快就有结果了。”
朱元章略沉吟,终于点头,“那好,就等一等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