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9/1964


别出来抛头露面,有伤风化不说,你们哪懂经营啊,万一干亏了,还不是要连累家人,往后家人都跟着倒霉。
收手吧,你们不行!
就在这么一片质疑声中,张希孟站了出来,在返回应天之际,告诉女工们,他相信大家伙,织工并不卑贱,一定可以成功。
说实话,听到这些话之后,几乎所有织工都哭了。
据说当初就是张相主张给女子授田,而且支持女子入学,又赞同女人入朝为官。张相的夫人就是第一个女官,这一次来苏州的拱卫司千户周惠娘也是女官,那些从大明过来的官吏中,也不乏女人。
既然她们都能干得很不错,凭什么我们就做不好?
没道理啊!
“姐姐妹妹们,大家伙都站起来!咱们必须商量一个办法出来,拿出个妥当的主意,把作坊办好,让瞧不起咱们的人,刮目相看!”
其余女工在短暂的怅然之后,也纷纷握紧了拳头,咬着牙关。
无论如何,也要干成这事!
女工们凑在一起,首先盘点了一下情况……原来的大户老爷已经被张相杀了,那些工头,监工,爪牙,打手,也都没了。
没人再用鞭子抽打她们,也没人想尽办法压榨搜身,逼着她们干活。
人不是畜生,用不着鞭子抽。
只要有利可图,能过得更好,谁愿意当牛马?
按照约定,这个作坊一半的股是归朝廷的。
织工只有一半。
女工们经过商议,决定拿出其中三成,平均分给每一个人,至于剩下两成,按照贡献大小,酌情分给有功的人。
解决了利益分配的问题,大家伙的干劲儿瞬间就上来了。
当了这么多年织工,不乏心灵手巧的,不但能织出最好的丝绸,甚至也会摆弄织机。
因此挑选出几个织工,让她们专门负责维护织机。
剩下的人里面,推选出人品技艺都好的,担任领队,负责带着大家伙上工。
一番安排下来,几乎每样事情都有人负责,瞬间井井有条起来。
所谓的管理,也没有什么难的。
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麻烦了,要想让作坊运转起来,还需要原料,也就是生丝,购买生丝就要钱。
过去都是大户出钱,或者干脆大户自己就有桑田,可以直接弄到生丝,她们只管织绸就是。
现在没有了大户的钱,要怎么办?
谁能给她们弄到生丝?
在发愁了三天之后,女工终于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这里面不是有一半的干股归朝廷吗?
咱能不能跟朝廷借钱,先把生丝买过来,等卖了丝绸之后,赚了钱,再还给朝廷……
“按理说咱们是不该借钱,借了钱欠了人情,就永远都还不清了……可这次张相帮了咱们这么多,本来就还不清了,而且朝廷不是以前的张士诚,真心愿意咱们好,大家伙的脑筋也该转转了。”
经过了一番商讨,沉如兰带领着三个织工,找到了周惠娘。
毕竟让她们直接去找衙门,跟那些官吏谈,还是有点为难了。
幸好有周惠娘在,拱卫司尚且要继续协助惩办城中的罪犯,没有回京……听到女工们的困难,她忍不住笑了。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也是朝廷的生意,总不能经营不下去吧!放心吧,张相其实挺鼓励借贷的,他在开封的时候,就主张给村社贷款,帮助农户恢复田亩,耕种土地。现在帮着你们恢复作坊,自然也是天经地义。”
沉如兰默默听着,频频点头,却又道:“话虽如此,可我们到底不能只靠着朝廷。这一次借了钱,等有了赚头儿,我们自己就能经营下去,日后还要多给朝廷交钱才是。”
周惠娘笑呵呵道:“这话说得好,咱们女人想要得到人家的尊重,必须拿出真本事,堂堂正正,不能靠施舍。作坊交到了咱们手里,就要干得比别人好,每年上缴的钱比其他作坊多,织出来的丝绸行销天下,名扬四海!这才是咱们的真本事!”
沉如兰连忙点头,半天之后,她们就以年利一成五,从银行拿到了一笔三万贯的巨款!
多年之后,沉如兰还记得揣着这笔钱的心情,整整一夜,她没有回家,而是跟三个姐妹一起守在作坊里,大家伙怀抱着宝钞,生怕长了翅膀飞走。
她们连眼睛都没眨过,天刚蒙蒙亮,就动身去乡下。
值得一提,向来柔弱的她们,竟然找了把菜刀,带在了身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