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2/1964


家要越过越兴旺,国家就要越来越大,老祖宗没丢的土地,我们要守住。
老祖宗丢了的土地要拿回来。
老祖宗没占领过的土地,要想办法弄到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日子一天比一天兴旺。
这才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后人。
这种堪称朴素的观点,快速在民间流传开。
家国一体,渴望着大明朝越来越好,盼望华夏大地,越来越繁荣昌盛……民心如此,百姓的支持自然而然。
其中山东的复旦学堂,主动凑钱,买了一艘万石粮船,捐赠给朝廷,用作运粮。
复旦学堂的动作,弄得济民学堂万分尴尬,这个最早成立的学堂,自诩天下第一的圣地,竟然落到了后面,简直没法面对天下。
济民学堂只能紧急动员,师生一起,捐赠出五万贯宝钞,用作军费。
此外各地百姓,提供粮食布匹,主动出工,帮着运输粮草。
军工作坊的工匠们,利用休息时间,加紧赶制武器,多制造兵器五千件,悉数送到军前,交给将士们使用。
从上到下,相比起从前的动员,这一次百姓们更加主动。
过去是建立在均田基础上,遇到了战事,百姓要主动服役,帮助打赢战争,保住土地。
而这一次更多的市民被动员了起来。
为了大明朝,为了让国家更好……一种基于华夏子民的荣耀,责任,使命,正在快速酝酿,萌发。
毫无疑问,曾经的成吉思汗,激发出了蒙古人的凶猛善战,随后的日子里,东西方的世界,都在蒙古铁蹄之下颤抖,颤栗,惶惶不安,跪倒屈服。
而如今中原大地,数以千万计的华夏子民,他们醒来之后,能给世界带来什么,哪怕张希孟都不敢预料。
他只是知道,来自民间的力量,越来越磅礴,越来越宏大。
人们已经不只满足于祭奠文丞相……镇江的宗泽墓,杭州的岳飞墓,这都是朱元璋曾经去过的地方。
人们齐聚这里,朗诵昔日的祭文,一起振臂高呼,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不论老人孩子,都沉浸在强烈的振奋中。
原来这一次用兵打仗,征收税赋,调集民夫……不是什么边庭流血成海水,朱皇开边意未已,而是收复故土,拿回祖宗之地。
身为华夏子民,炎黄苗裔,正该出一把力气。
绍兴府山阴县,陆游的坟墓旁,也聚集了无数的人,其中就有十几名陆氏的后人。
他们手捧着文章,跪拜在先人的坟前,放声大哭。
“快看看吧!王师就要北伐了!”
“王师不但要收复中原,还要北伐大都。”
“燕云之地也要拿回来了!大宋朝没做到的事情,我们做到了!”
“大明万岁!吾皇万岁!”
人们的呼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可惜的是,此时距离陆游去世,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
他寄希望的宋室,在几十年后,一败涂地,别说光复中原了,就连自己都混没了。
如今的大元朝,已经过去了近百年的时光。
中原豪杰,华夏子孙,终于积累了足够的武力,不但要收复中原,还要恢复燕云。
这一次我们必定能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享受万民祭祀荣光的不只是陆游,在济南,人们也念诵着辛弃疾的诗词,聚集在城外,纪念这种壮志未酬的词人。
只是相比别处,济南的百姓还多了一层,那就是这一次北伐的督师张少师,也是他们济南人。
光复燕云,山东父老,义不容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2/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