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0/1964


“冯大都督高明,在下五体投地!”
冯国用呵呵一笑,“往后都是一家人,共同辅左陛下,光复故土,成就大业!”
冯国用只带着两个随从,就轻易收取了李思齐数万兵马,简直堪称奇迹……不过对于李喜喜等人来说,这些事情跟他们已经没有关系了。
李喜喜只想回家,累了,倦了,不想再打了。
守着三十亩田,一头牛,娶妻生子,过寻常人的日子吧!
就在冯国用到达凤翔的第二天,就有近两千名老兵,站了出来,在李喜喜的率领之下,前来辞行。
“大家伙放心吧!我已经告诉傅友德,让他们护送大家伙回乡。往后有什么事情,只管找衙门帮忙,你们北伐军,是有大功的!”
李喜喜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扑通跪倒,“大明胸怀,恩泽如天!李喜喜这辈子无福为大明效力,倘使李家有后,必为大明一小卒!”
其余老兵,同样哭拜于地……
===第五百五十六章
今日超越大宋矣===
冯国用派人护送李喜喜等老卒返乡,而在过去的几天里,他一直住在貊高的军营之中,身边除了两个护卫之外,其余一点人没有。
甚至还故意掀开门帘,让外面经过的士兵可以看到。
这一举动,让胡骑兵卒也都敬佩这位冯大都督,于是人人归心,李思齐反而战战兢兢,生怕被手下人出卖,献给冯国用,作为礼物。
没法子,李思齐只能挖空心思,讨好大明。
就在李喜喜等人离去的当天,李思齐只身到了冯国用军帐。
“关中陕西之地,除了在下之外,尚有张良弼、脱列伯、孔兴等人,他们手下胡骑极多,色目人掌权,只怕不易投降。”
冯国用呵呵一笑,“他们不愿意降,那就进兵剿杀!难道这一次北伐,几十万大军,还能指望兵不血刃吗?”
冯国用说完,又对李思齐道:“公识时务,知天命。率军归降,功在千古,我已经向陛下请功,到时候必定重赏于你!”
李思齐的心砰砰乱跳,冯国用虽然手段厉害,但是说话还是算数的,有他这句话,自己在大明朝廷,还是能有一席之地的。
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便是如何得到更多了。
李思齐立刻道:“冯大都督,如若不弃,在下愿意做先锋,引兵北上,收取延安府,向西攻取狄道,尽数收取关中之地。”
冯国用不动声色,但是心中十分喜悦。
别看明军战力很强,但是初入关中,不熟悉道路,不了解民情,还真就离不开地头蛇。
而李思齐这人,能活到今天,就表明他本事不差,如果能使出十分力气,替大明开拓,那是最好不过。
“李兄有这个意思,我自然是赞同。就这样吧,我让傅友德率领三千人,给你当副手,你们并力北上,我总督兵马,随后而来,咱们联手,光复关中!”
李思齐稍微一怔,傅友德可是他昔日的手下败将啊!
“行!在下必定奋勇争先,为国立功!”
摆平了李思齐,冯国用的心稍微安定,立刻写信给张希孟,汇报情况。
西路明军,不但拿下潼关,还收服了李思齐,获取数万精兵,打开了关中门户,堪称战果辉煌。
消息所到之处,万民欢腾,百姓备受鼓舞。
尤其是李喜喜等北伐军老卒,从潼关出来,经由陕州,洛阳,前往开封,随后各自返回家乡。
他们所过之处,无数百姓前来围观。
有白发老人,有中年妇女,有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依偎在一起,冲着人群,不停张望。
当看到类似的身影,便扑上来询问,打听亲人下落……数万北伐军入关中,能回来的又有几人?
多数人都只能回答不知道,当偶然有人告诉他们,亲人已经战死,不免哭声一片。
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同亲人相聚,彼此认识之后,抱在一起,嚎啕大哭,互相叙述离别之苦。
一边说着打仗的艰辛,九死一生,如何侥幸逃脱,如何思念亲人,说一段,就要哭一阵。
反观这边的亲人,他们不大愿意提起以前的事情,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两三年间,明军来了,土匪走了。
村社组织起来,水患治理了,粮食种上了。
“回家吧,家里头有白面了,咱烙大饼,蒸馒头,咱再也不挨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0/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