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964


什么都好,万万不该提出藩王戍边的建议啊!
就算真的如此,那也要等几年吧,至少让孩子长大了才行,哪有这么迫不及待的?你们不愿意吃苦,就让孩子替你们受罪?
这还有天理,有王法吗?
朱元章伸手,将马氏按在座位上,随即笑道:“妹子别慌,咱早就看这帮东西不顺眼了,但是咱们要处置他们,总要有个名目才是。”
马皇后深吸口气,“什么名目?你不向来是随心所欲,想杀谁就杀谁吗?”
朱元章呵呵道:“妹子又说笑话了,咱现在已经光复大都,论起格局,超越了赵宋,正在直追汉唐。咱做事总要深思熟虑才行。”
马氏扭头,直视着朱元章,认真道:“重八,你别昏头了,眼下的大明,比汉唐差远了!汉唐的文人,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是巴不得沙场建功,捐躯为国的。你看看你手下的那帮人……除了张先生之外,又有谁是能吃苦的?依我看啊,指望着这帮人,超越汉唐。估计是没戏了,能不被他们气死,就算你命长了。”
这几句话说得老朱脸上通红,几乎无言以对。
“妹子,赵宋三百年颓靡,元廷百年暴虐,早就摧毁了士人的骨气,取而代之,尽是颓靡自私,斤斤计较,鼠肚鸡肠,门户之见,小人伎俩……越是到了大事情上,就越是如此。咱也是倒了霉,遇上了这帮东西!”
朱元章唉声叹气,相当无语。
马皇后见丈夫如此,也渐渐平复心绪,反而安慰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起来只能一点点来了,你可有什么办法吗?”
朱元章脸上带笑,随手拿出了张希孟给他的文章。
“你瞧瞧,这不是先生快马加鞭,送到咱手上的。”
马氏接在手里,简单看了看,就忍不住道:“先生格局高远,虽古圣先贤也比之不上……只是先生良苦用心,这帮文臣未必能做到百分之一!”
朱元章哈哈大笑,“他们做不到,咱就逼着他们做到。你看啊,有了这个大一统,接下来该怎么做,咱心里就有谱了。”
朱元章的嘴角上翘,露出了一个吓死人不偿命的笑容。
终于,皇帝陛下要出手了。
朱元章下旨,召集诸部九卿,悉数前来议政。
诸臣当中,张希孟在大都督师,参政贾鲁还在修河治水,除了他们之外,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参知政事朱升,参知政事吏部尚书杨元杲,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李习,户部尚书杨思义,兵部尚书陈亮,刑部尚书周祯,税务部尚书汪广洋,外务部尚书毛贵,工部尚书单安仁,御史大夫杨宪,礼部侍郎挂尚书衔陶凯,翰林学士宋廉,门下省侍郎姚广孝……这些大明群贤,几乎一个不缺。
其实眼下大明的官制,已经和历史上大不相同。
中书省作为政务核心,已经进化出不同的层次。
比如李善长是首相,总领政务,朱升是参政,辅左李善长。而一些资深的尚书,也会被授予参政头衔,行尚书事。另外一些实际负责政务的侍郎,也会被加尚书衔。
老朱在有意增加尚书数量,打破六部格局,同时也在增加副相数量,瓜分首相权力。
未来朝局演化的趋势,多半会是群相,加上相当数量的尚书,构成比较稳定的中书省格局。
只不过官制设计再精妙,也不能解决官吏怠惰昏聩的问题。
今日的朱元章,就是带着滔天怒火,面对着自己手下的群贤。
“这几日都说咱们光复了大都,拿回了燕云之地,论起国势,已然胜过赵宋,这点咱是认可的,也着实高兴。可是朝中出现的一些事情,让咱突然想明白一件事。”
老朱看了看李善长,这位李相公浑身一哆嗦,汗毛都竖起来了。
“李先生!”
到底还是逃不掉,李善长急忙躬身,“臣在。”
“咱这些日子就在想,赵宋为什么不愿意北伐,许是打不过。可明明有岳飞一般的名将,有岳家军一般的悍卒,却还是裹足不前,宁可自毁长城,也不愿意北伐中原……”朱元章突然笑道:“李先生,你说会不会大宋的重臣们,知道就算北伐成功了,他们也没有好日子过,索性不如不伐!”
李善长一怔,额头冒汗,慌忙道:“上位,赵宋王朝最是没有骨头,没有出息,君臣上下,皆是如此,简直千古之耻!”
朱元章摆手,“不要这么说,咱看过史册,发现不光是赵宋如此,东晋偏安一隅之后,也是乐享江南,不愿意北伐。每每有人提出来,也是百般掣肘,频频使绊子。”
“偏安王朝,大约都是这样吧!”
“可是咱就不明白!为什么刚刚立国的大明朝,也有这种偏安的习气?难道咱成了大宋的皇帝吗?”
老朱陡然提高声音,一声叱问,吓傻了群臣、
人们尚在迟疑,李善长竟然第一个跪下来,老泪横流。
“上位,臣等有罪,请上位责罚!”
老李这一请罪,其他人也都不敢端着,纷纷跪倒,口称有罪。
朱元章怒视着他们,鼻子里哼了一声,“罪倒是谈不上,只是居心不良罢了!宁可让咱的儿子去吃沙子,也不愿意自己吃苦北上。这个算盘,着实精明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