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9/1964


他也没有多想,直接扔给了厨房。
当天晚上,李善长没有什么胃口,只是尝了一口,竟然觉得菜肴鲜美,味道前所未有……李善长足足多吃了一碗饭。
吃完之后,他还把厨师叫来,打算赏赐。
哪知道厨师竟然告诉李善长,都是百味膏的作用。
老李这才目瞪口呆。
乖乖,陛下弄得这玩意还真有用?
同样的事情,还出现在其他官员的家中。传了这么久的百味膏,终于有人尝到了。
每个人都说味道鲜美,难以形容,怪不得天子魂牵梦绕,我们也都是盼着天天能吃到啊!只可惜这玩意只有宫中有,大家伙手里的几瓶,吃完了就没了。唯有盼着天子赏赐吧!
一番操作下来,百味膏算是彻底打出了知名度。
朱元章每天让郭英打听消息,果然如同他设想的那样,老朱那个乐啊!
敢瞧不起咱的经商本事,你们等着惊掉眼珠子吧!
时机差不多了,又放出消息,说是天下太平。百姓果腹,万民安康。不似几年前那般窘迫,因此特准出售一批调味羹。是宫中百味膏的简化版,只有三成效果,但胜在价钱便宜了许多……只要区区十两银子一瓶!
对,这东西只能用银子买,不能用宝钞,普通百姓放心吧,老朱的镰刀不会收割穷鬼的。
张希孟得到消息的时候,这个调味羹已经卖疯了,虽说价钱很高,但是架不住应天的富商多啊!大明的商人不够,还有海外的夷商,另外又有苏州,杭州,扬州等地。
早就被报纸弄得心痒难耐,想要亲口尝尝了。
虽说这个调味羹远远不及百味膏,但好歹也能一窥端倪。
怎么也要买点尝尝!
结果就是连续好几天断货,拿过来多少,都被一扫而空。
“十两银子一瓶!加上瓶子,才区区八两重啊!”张希孟咬着牙道:“谁是天下第一……商!总算是见了分晓。”
张希孟直接对朱标道:“殿下,我看你该去请陛下教你经商之道,保证能比我这里学得多!”
朱标小脸微红,他挠了挠头,这才道:“先生,咱们做生意也是为了补充军费,你看父皇这么一弄,能增加多少收入?有没有用处?”
乐文
===第五百九十一章
吾儿大孝===
“不能说没有用处吧,区区五万两银子,还要经过宝钞局转手,到咱们手里,也就不到十万贯,能有什么用?”
“十万贯?那么多啊!”朱标低呼道:“先生,古诗有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有十万贯,那可就是一个富商了。父皇翻手之间,就造就了一个豪富之家,往后还有更多收入,父皇是真的厉害!”
朱标发自肺腑赞美,眼睛里都冒着小星星。张希孟心中好笑,别看这小子挺愿意顶撞老朱的,可实际上他还是非常钦佩父亲的,就像许多男孩似的,很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他跟老朱争,估计也是这个意思吧!
就是不知道自家的小崽子会什么样,张庶宁大约是会走路了,也会说话了,只求别跟朱老四一样就好……
朱标感叹之后,发现张希孟嘴角上翘,面带笑意,不由得问道:“先生觉得弟子说的不对?”
“对!怎么不对!陛下自然是厉害的。”张希孟笑道:“殿下,身为一国之君,手握那么大权柄,带火一样东西不难……比如殿下最初设想的太子羹,就是这个道理。陛下的手段自然是更高明些,他废掉了龙凤团茶,成全了百味膏的名声,随后大发利市。一套手段,行云流水,无懈可击。但到底是兴起一个东西,只是商人手段罢了。”
朱标大吃一惊,“先生,您的意思,在商人手段之上,还有更厉害的手段?”
“有!那就是朝廷手段,帝王手段。”张希孟笑道:“所谓朝廷手段,就是能兴起一个行业,创造无数财富,让成百上千万人获益,百姓衣食所系,民生所赖。至于更往上一步,就是帝王手段,那可是要兴起一个国家,就如同陛下过去这些年做得那样。”
张希孟笑道:“陛下有帝王手段,所以用起商人手段,那是牛刀杀鸡,驾轻就熟。不过以殿下来看,你想到了把盐命名为御盐,想到了太子羹,要多买些钱。这还只是商贾格局,并且还没有经过实际考验,也不知道成败,距离帝王格局,可是差着太多了。”
朱标脸红了,“先生教训的是,弟子让先生失望了。”
张希孟一笑,“失望什么?殿下才多大啊!这些东西可以慢慢学,而且眼下就有一个学习朝廷手段的好机会,可以兴起一个行业,造富无数,改变千百万人的生活。”
朱标一怔,忙惊问道:“先生,你说的是?”
“自然是长芦盐场啊!”
“长芦盐场?”朱标不解,“咱们不是弄出了晒盐的办法,可以卖盐赚钱了还有什么事情啊?”
张希孟忍不住哈哈大笑,“殿下,那些事情只能算是前置作业,还有更要紧的在后面呢!别的不说,这个盐场要交给谁负责?让谁的人管理盐场?食盐的生产运输,该走哪条路子,有了收入,该入哪一本账?盐场又该优先和谁合作?这些殿下都想过吗?”
朱标傻眼了,他一个都没想过。
“让,让越国公来干,他忠诚可靠!”朱标脱口而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9/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