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1964


很显然,老朱就是个执行能力超强的人。
从临淮向南,一直到定远,沃野之上,到处有趁着冬天,清理蒿草,挖掘沟渠的队伍。士兵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没有任何人抱怨。
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少部分田赋之外,其他都是军中的财产大家伙能吃得更饱,余下来的粮食还能养殖猪羊,鸡鸭鹅狗一类,丰富餐桌。
等收获之后,天天吃肉,也不是奢望。
产粮更多,上位就会出钱收购,卖了钱,大家伙在军饷之外,就能领一份津贴。如果在打仗之中,不幸受伤战死,抚恤金也能加倍。
这么好的事情,谁会拒绝?
而就在大家伙忙碌的时候,有一个老者在田间随意转了几圈,偶尔拿出纸笔,画了两下,然后就离去了。
几天之后,就传出了一整套挖掘水渠的办法。
身为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弄几条引水渠,简直就跟玩似的。
张希孟从贾鲁手里拿到了方案,特别要求,引水渠要优先供应百姓的民田如果真的遭了大灾,水源紧缺,军屯可以不要收成,民田必须保障灌溉用水。
张希孟相信,军民鱼水情,把根扎在百姓的心里,才是真正的无敌王师。
所以在方方面面,张希孟都尽量惠民、便民、利民他的这些主张,全都得到了朱元璋的无条件支持。
纵观整个历史,几百位皇帝当中,朱元璋绝对是最爱护百姓的那个当然了,也有人说他管这个,管那个,但是他的儿子不也有混蛋的吗?那些藩王作恶怎么算?
还能怎么算?
他是个皇帝啊!
他不是圣人,总不能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吧?事实上老朱也曾经竭力教训儿子们,约束他们的行为,苦口婆心像个老妈子似的,他尽力了!
老朱做得如何,从冯家兄弟的态度就看得出来。
这哥俩在老朱的营中看过之后,彻彻底底,心服口服。他们放弃妙山寨,亲自领着八百人归附过来。
而且在冯家兄弟的带动下,又有几处山寨归附了老朱。
这些人马无一例外,都被要求参与屯田。
一句话,在老朱这里,粮食压倒一切!
从军中,到民间,尤其是那些拿到了自己土地的百姓,都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情,过年都只休息半天,然后就迫不及待趟着冰冷的河水,去捞河泥肥田了。
朱元璋这边风生水起,可是另一边却传来了不幸的消息彭大死了!
“此事蹊跷,难道是赵均用下手害人?”
老朱脚上有泥,还是急匆匆回来,召集张希孟和贾鲁过来商议。
彭大一直非常赏识朱元璋,在守卫濠州城期间,彭大是鼎力相助,论起作用,比郭子兴还要重用几分。
虽然在濠州保卫战之后,彭大膨胀了,先是称王,后来又要攻打泗州,但他始终和朱元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算是老朱唯一的可靠盟友。
如今彭大突然暴毙,赵均用一家独大,着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主公,且不论彭大帅是怎么死的,眼下少帅彭早住一定处境艰难,我提议派徐达过去,带着一些粮食军械,帮助他维持大局,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彭家军,如果彭早住没有地方立足,大可以退到定远,我们收留他。”
朱元璋立刻点头,他也很赏识彭早住的勇武。
“就这么办了,咱给彭少帅写封亲笔信,让他节哀顺变。”
又商量几句,老朱转身,打算先洗洗手脚,然后立刻写信。
就在老朱去后面的时候,迎面撞上了夫人马氏。
在马氏的手里,也捏着一封书信,是郭子兴送来的。
朱元璋拆开看了一眼,直接扭头回来了,也别洗脚了,继续商议吧,郭大帅害怕了赵均用,也要领着人马,来找朱元璋避祸。
“主公,能不能让老臣看看?”
贾鲁主动讨要书信,朱元璋急忙递过来,老头看了看,渐渐的,面色凝重起来。等全部看完,贾鲁长长叹了口气。
这个郭子兴,简直不要老脸了,在书信之中,言辞卑微,说什么只求尺寸之地,容老朽之躯。若是贤婿不收,死无葬身之地矣!
贾鲁皱着眉头道:“郭大帅还有一万多兵马,现在我们刚刚整顿,三十几个千户,初具规模。如果郭大帅要来,不免人心浮动,而且还有郭少帅,有他在,怕是不好办啊!”
朱元璋哀叹恼怒,却也无可奈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