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8/1964


张希孟跟吴大头粗略说了说,他立刻拟了个大致的条陈,随后就迫不及待进宫。
随后李善长也被请进了宫里。
天可怜见,咱老李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参与这么紧要的事情了,听张希孟说完,李善长立刻眉头皱起。
“张相,要想把此事办好,只怕需要地方官府全力配合。再有,当初为了在北平兴学,都弄出那么大的动静,这一次却是往凉州派人,更加遥远,条件也更差。毕竟北平还是元廷都城,河西之地,可是比不上啊!”
张希孟点头,“李相看得明白,可故土不复,此心不安!陛下已经下旨修建纪念馆,咱们这些人,终归是要想好,给后人留下什么!”
李善长微微沉吟,随即用力点头,“这个我明白!我给各地下严令,要他们当成头等大事来办!招募女兵,凉州戍边,谁敢拖延不办,就摘了他的乌纱帽!”
张希孟也道:“此事确实需要地方多出力气,但也不能一味强压,要不惜代价,把事情办好,办妥!”
李善长答应,正说话之间,郭英突然从外面,脸色十分难看。
“陛下,西凉王……走了!”
“走了?”老朱惊问。
郭英点头,“是走了,临终之前,他一直听人唱张相给他的那首诗,他……是笑着走的!”
===第六百二十章
纪念馆===
尽管已经有所准备,可冯国用走得还是太快了。论起年岁,他也不过是四十二岁罢了……一位将军,年富力强,本可以建立更大的功勋,但是却匆匆离去。
回顾冯国用的一生,他颇具战略眼光,谏言朱元章渡江攻取金陵。不论是中原决战,还是平定关中。
冯国用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收复凉州,凿穿河西,恢复西域之地……本来他可以走得更远。
但即便如此,他也足以名列大明最杰出的将领之列了。
冯国用曾经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总结了三十多万字的耕战方略。他的所有心得体会,用兵韬略,都教给了部下。
不光是冯国胜,也包括傅友德、丁普郎等人,他没有半点保留。
冯国用虽然走了,可西征大军却在他的规划之下,继续高歌勐进,向着西域前进。
对于这位心腹爱将的离去,朱元章心绪难平,加冯国用少保衔,谥号“武翼”,命国史馆陈列画像遗物,以供世人瞻仰凭吊。
官方隆重祭祀,民间更是感慨万千。
过去大明所向披靡,并没有如此级别的将领牺牲,因此大家伙都觉得我们会一直赢下去。
可是这一次却告诉大家,即便会赢,也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想要恢复祖先的荣光,拿回属于华夏的土地,绝对不是写写文章,振臂呼吁几声就行的!
必须用兵,必须要打,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这不是一件可以马虎的事情。
有人或许要问,这样做值得么?
听说西北之地,一片荒凉,那里生活的百姓,皆是色目人,和中原迥然不同,根本没有必要收回来。
相安无事,过安稳的日子不好吗?
不打仗,就不会有牺牲。
这就是很多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似乎忘记了,你可以选择不打仗,但是你的敌人一旦选择了战斗,你就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积极应战,要么闭目待锤。
毕竟你的希望,没法影响别人的意志。
只有你的实力,才能威慑敌胆!
好在持有这种天真想法的人,已经左右不了大明的决策,在朝中毫无影响力不说,甚至在民间,报纸上也懒得发表他们的文章。
报纸喜欢的是鼓励用兵,激励士气的文章。
眼下朝廷招募女兵,一起前往西域戍边。
为了光复故土,西凉王已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接下来我们或许还要付出更多,但是我们不会害怕,不会惶恐!
前赴后继,直到实现目标为止。
各地的女兵招募点,人数增加了足足三倍!
奉天门的对面,应天百姓,自发出工,协助修建国史纪念馆,只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把一切都修建完毕。
一座雄伟的建筑,赫然出现在应天城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8/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