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4/1964


这个人口结果,这个年龄比例,配上了教育普及。
每年达到入学年龄的人,都在疯狂暴涨。
每个入学的孩子,都要一套教材。
而每一套教材,又都出自张希孟之手。
尽管教材的稿费不高,但是每一本,也要分几文钱给张希孟,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钱。
而这还仅仅是张希孟稿费的小头儿……他还主持编撰了那么多的军中条例,再有官员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
他还有文集出版,最近又在主持修订宋史,相应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其中还有许多通俗读物,甚至张希孟还打算编一套字典,作为工具书。
这些构成了张希孟财产的八成。
另外还有两成,则是来自于报社,他也撰写过不少文章,而且报社也引用过他的文章……
面对这些,张希孟只想感叹一声,谁说码字不赚钱的?我这不就是发财了吗!
其实吧,清廉和贫穷,貌似不是一件事,至少在张希孟身上,就不是一件事。
他真的做到了不贪不占,然后发了财。
现在的问题,似乎变成了这些钱要怎么花掉,因为不出意外,他往后的收入还会暴涨,回头瞧瞧府上,花钱的地方还真不多。
“儿子,你喜欢读书吗?”
张庶宁小朋友低着头,翻看着朱棣的教材,虽然他比朱棣小了快两岁,但是看起来一点负担没有。
老张家祖传会读书,这就是天赋,没办法啊!
“喜欢!”张庶宁脆生生答应。
“那还有许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或者比你大几岁的,他们没钱读书,或者读书了,也买不起教材……你说为父拿出一些钱,帮助他们,怎么样?”
“帮助别人吗?”张庶宁道:“是不是就像外公那样,到了冬天,给,给穷苦人送米面,送衣服?”
张希孟一怔,“你怎么知道的?”
“我送过的,是外公领我去的,他说不能,不能为富不仁,对吧?”
“对!”张希孟笑呵呵答应,“没错,现在大明虽然均田,也励精图治,但总归有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关心他们是对的。但是呢,咱们不能光想着吃穿,还有些更根本的事情。”
“什么事情?”张庶宁不解道。
“就是读书!只要读书明理,掌握生存技能,才能越过越好。要不然什么都不会,浪费了大好年华,等动不了了,就只能靠着讨吃的命。”
张庶宁认真想了想,道:“是不是,叫,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
张希孟哈哈大笑,“就是这个意思,我准备拿出二十万贯,购买教材,捐赠给穷苦学生。你说用你的名字好不好,为父设立个庶宁奖学金?”
“为什么叫庶宁奖学金?”
“就是你的名义呗,说是你送给他们的。”
“可明明不是我,是我爹啊!”张庶宁摇头,“不要,我不能撒谎的。而且我也不想赚那么多钱。”
张希孟笑了,“好小子,竟然不爱财,那你喜欢什么,你跟我说说!”
“我想当老师,就,就像父亲那样。”张庶宁伸出小手,比划了一下,“咱家有那么大的一块金牌,上面就有四个字:辅国元师。外公说,那是全天下的老师的意思,我,我想当学堂的老师,教人读书,父亲说好不好?”
张希孟眉头挑了挑,突然一笑,“怎么不好!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可是顶好的事情。你有这个心,就要好好读书,多知多懂,然后才能教好学生。”
“嗯!”小家伙眼睛冒光,用力点头,“我会像父亲一样的!”
张希孟喜滋滋抱着儿子,在小家伙的脑门上狠狠亲了一口,满脸得意……心说姓朱的,让你惦记,我看你也是白日做梦,我们家的娃,很有想法,可不是你能左右的!
张希孟满心喜悦,到了第二天,他一口气捐了二百三十匹丝绸,外加上十万贯宝钞。
等他把数目公布出去,其余人都愣住了,李善长只准备了三十匹,仅仅是张希孟的零头,其余其他人,就更拿不出手了。
老李都疯了,姓张的,你别抽风啊!
你捐那么多,让我很尴尬啊!
===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