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第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1964


张希孟察言观色,笑道:“李先生懂易吗?”
“不甚明白。”李善长谦逊道。
“我也不懂不过易经之中有一革卦,泽中有火,水涸草枯,正是大变化之意!如今大元衰微,豪杰并起,正是鼎革之时。而革卦讲究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李先生,你以为然否?”
李善长悚然心惊,忍不住念道:“君子豹变,君子豹变!”
“没错!李先生,你的出身经历虽然让主公不喜,但是先生若能君子豹变,实心用事,替主公谋夺天下,成就帝业,岂不是功盖萧何?名扬后世?”张希孟道:“滁州商贾,固然和先生有旧,但是区区一点情分,又怎么能让先生忘了大事?再有,就算他们会议论污蔑先生,主公又岂会听信这些人的言语?他们骂得越狠,先生的地位越稳啊!”
李善长彻底呆住了,好一个革卦,好一个君子豹变!
天下鼎革之时,就该如豹子一般,迅捷变化,随分从时。既然自己选了朱元璋,那就要一颗心放在主公大业之上。
其实不论前面分田,还是现在的商税,李善长都有些不甘不愿,毕竟刀刀砍在自己人的身上。
可听到张希孟的这番道理,李善长动摇了。
他现在已经是不惑之年,还有什么看不清楚的?
无非是不忍心下手罢了!
若是寻常时候,还好说,可天下鼎革之时,又岂能瞻前顾后,拖拖拉拉,唯唯诺诺!
君子豹变啊!
李善长猛然起身,冲着张希孟深深一躬。
“张先生,多谢指点之恩!他日善长若能辅佐上位,成就大业,全赖先生点拨!”
张希孟也站起来,笑道:“李先生,这一番道理也是贾老大人的意思,他知你是人才,就是长久在地方做事,束缚了你的眼界啊!”
李善长用力点头,这话说得太对了!
“张先生,咱们还说这个商税的事情没什么不好征收的,咱们把各个路口看管起来,城门也安排人。进多少货,要送给哪一家,我们心里大致有个数,然后定期核查,确定买卖数额,然后征收商税。其实累进税率,无非是最后一步要仔细算算,不是三十抽一,六十抽一那么简单。我亲自去教,能够学会的。”
“滁州有多少大商户,大生意,也一目了然。给他们登记造册,剩下的街头小贩,只要每人收一二十的入城税就是了。”李善长脸涨得通红,侃侃而谈。这一次的他,可是毫无保留。
“等会儿!”张希孟沉吟道:“李先生,大户可以征收,但若是百姓进城卖点菜蔬果品,或是樵夫卖柴卖炭,也要收钱?怕是主公不会答应的!”
“哈哈哈!”
李善长忍不住大笑起来,“张先生,我也教你个窍门咱们把方略递上去,这个是给上位示恩用的!咱们总不能替上位免了小商小贩的税吧?”
张希孟瞬间无言了,只能伸出大拇指:“先生高见!”
===第七十章
好官===
李善长和张希孟联手了,这不是两个普通人的合作,而是两只狐狸的勾结,卧龙凤雏,当世双璧。
强如朱元璋都没看出这套征税办法的真正要害之处,只说不要刻薄小民,锱铢必较因此有关小商小贩纳税的条款就被去掉了。只是规定进入指定的市场交易,需要缴纳一钱的场地钱,用来打扫卫生。
老朱想了想也同意了。
从帅账出来,两个人心有灵犀般互相看了一眼,从李善长的双眸之中,甚至能看到炽热。
仿佛在说,只要咱们俩联手,便无往不利,什么也难不住咱们。
对此张希孟只是抱以冷淡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李先生,征税的人员你去寻找,不过我这里要有个档案,方便以后监督考评。”
张希孟只是这么一句,就扭头拖着伤腿,缓慢而坚定去了。
李善长立时愕然。
老朱疏忽了,可不代表张希孟也糊涂了。
别管征税的办法弄得多好,最后不还是要人去落实试问滁州城里,谁能比李善长更清楚?
鬼知道他会弄多少自己的人。
就算不是他的亲信,经过他的提拔,也会成为李善长的心腹。
过几年之后,这帮人遍布朝堂,张希孟还怎么跟李善长周旋?
所以你管征税,人事大权就必须捏在我的手里。
这就相当于首辅和吏部尚书不能由一个人担任一样,是不可撼动的铁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19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